標籤:

一財網:我國生育率到底是多少?

  由於受「少生優生幸福一生」的新型生育文化的浸染和影響,越來越多的新生代開始傾向於選擇少生甚至不生,一些地方「雙獨」年輕夫婦平均的理想子女數不到1。如果這是一個普遍現象,那麼即便放寬生育政策,恐怕也已沒有多大意義。

  準確、真實的數據,是科學決策的前提,這道理誰都明白,但如何獲取真實的數據,如何判斷數據的準確,卻讓人頗費周折。

  其中就有一個很重要的數據,糾結了我們10多年,到目前還沒有令人信服的定論。這個數據不僅決定著國家人口政策,而且關係到國家戰略發展和未來規劃,也是其他政策制定和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數據。這個數據就是總和生育率(指該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下稱「生育率」)。

  隨著全國和各地「十二五」規劃籌備工作的全面展開,以及將於11月1日開始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生育率多少之爭以及如何獲取準確的數據,再次擺在我們面前。因為人口有一個規律,需要前瞻性考慮,當問題出現時再來解決可能就已錯過了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而生育率數據可以讓我們大概預測未來人口發展狀況,所以每次人口普查,圍繞這一數據的準確性,都會引發不少爭論。

  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在學界及民間引發了一次廣泛爭論。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全國普查,當年生育率數據是1.22.這個數據不僅低於當年發達國家的1.39,而且低於學界稱之為不可忍受的超低生育率1.3.

  數據一出,不僅中外學者和有關機構震驚,還立刻引發了真實性的討論。大多數人認為,這一數據肯定存在漏報。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教授認為,按照中國現行的生育政策,即使全國老百姓沒有一例計劃外生育,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即政策生育率也應該為1.46,在廣大農村仍存在大量計劃外生育的現實下,怎麼可能低於1.46呢?

  後來,官方公布經過修正的數據是1.8左右。中國人口學會常務副會長田雪原院士當時的解釋是:這次全國普查漏報率是1.81%。漏報在什麼地方呢?1990年~2000年,也就是2000年普查的時候零到九歲人口漏報,於是做了一些人口學當中回歸分析和模型換算,應用一些數學方法,然後進行了調整,得出來2000年全國城鎮生育率是1.35,農村是2.06,全國是1.73,國家公布是1.8左右。

  但這一修正又引發不少學者的質疑。上海社科院常務副院長左學金認為,國家統計局的人口數據對漏報部分已經做了調整,由於擔心瞞報漏報,人口數據報到省統計局調整一次,報到國家統計局又調整一次,所以最後可能調過頭了。當然,這種調整,有可能調高,也有可能調低。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者、《大國空巢》一書作者易富賢則認為,將2000年全國城鎮生育率修正成1.35,農村修正成2.06.扣除15%的不生育人口,意味著農村平均生育 2.4個孩子,城市平均生育1.6個孩子。也就是說,城市中60%的家庭生育2胎,農村中則至少有40%的家庭生育3胎。這不太符合我們日常觀察到的事實。

  而且,將1.22的生育率「修正」成1.8,出生人數差距達48%,出生孩子有1/3漏報。這麼大的漏報,這普查是不是有點離譜呢?

  為了更準確地獲取生育率數據,翟振武以歷年全國小學在校人數為基礎進行估算,得出的結果是1.7.他認為,這是獨立於「人口系統」 以外、很少受到人為瞞報因素影響的教育數據。但他同時承認,作為一種間接估計,其準確度有一定風險。

  易富賢在跟筆者交談時則認為,以此為基礎進行估算,會存在很大誤差,因為這可能低估了小學毛入學率。由於有留級、換學校等現象,毛入學率往往大於100%(發達國家在103~110之間)。依照《中國教育事業統計年鑒》或《中國教育統計年鑒》資料,我國小學毛入學率在104%~110%;但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我國小學毛入學率在 120%左右。如果依照小學在校人數來推測出生人口的話,可能導致15%~20%的虛高。

  今年3月,在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主辦的「人口老齡化、生育政策與農民工市民化」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顧寶昌認為,近年來,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大概在1.4左右。他的這個數據一是來自於統計局的抽樣調查,二是來自於另外一個佐證,即甘肅酒泉、山西翼城、湖北恩施、河北承德、廣東等已實行「二孩政策」的地區的調研。

  顧寶昌認為,這些地方因為實行了「二孩政策」,瞞報情況比較少,而且試點已有20多年了,覆蓋人口840多萬,這麼長時間,這麼大範圍的人群,可以比較真實反映生育率問題。經過統計,這些地方的生育率大概在1.4~1.5之間。

  筆者曾就這些爭論請教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穆光宗教授。他認為,生育率沒有一個準確的數據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考察的時期、地域和人群不同,總和生育率的估計必定存在差異。但這不會影響我們對大趨勢和問題實質的判斷。因為不管是1.22,還是1.8,一個大趨勢是,我國總和生育率已降低到2.1的更替水平以下,而且已經持續近20年時間處於一個低生育水平狀態。

  比較極端的一個例子是上海,戶籍人口的生育率僅為0.7~0.9,已經連續17年負增長。由此導致的一個後果是,上海老齡化日益嚴重,養老基金開始出現連年虧空,據上海市政府門戶網站發布的信息,2009年度達近百億元。

  穆光宗教授還認為,比實際生育率更為重要的是「意願生育率」。由於受「少生優生幸福一生」的新型生育文化的浸染和影響,越來越多的新生代開始傾向於選擇少生甚至不生,根據對一些地方「雙獨」年輕夫婦生育意願的調查,其平均的理想子女數不到1.換言之,如果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那麼即便放寬生育政策,恐怕也已沒有多大意義。

  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又要開始了。在流動人口和城市化日益加劇的今天,怎樣提高數據的準確性、確保真實性,既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也給統計部門帶來了一系列挑戰。


推薦閱讀:

在日本的未育男女回國請自覺登記,輻射劑量大的請自禁生育
外科手術可影響男性生育力?
實拍男子生育三兒女(組圖)
清朝時,為何出嫁的格格大多不能生育?
探詢19世紀西方國家生育下降的原因

TAG:生育 | 生育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