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中醫就是五個字 精、氣、血、陰、陽
中醫就是五個字山東商報健康專版2011-6-14 C7版
趙軍教授就是這樣一位名老中醫,他畢業於雲南昆明中醫學院,畢業後,又師從名老中醫學習診病切脈技術。從醫30餘年,他精通中醫「精氣血陰陽」辨證論治,擅長運用中醫「五正平衡療法」治療中老年慢性病、疑難病。他把中醫在中老年慢性病、疑難病上無可替代的卓越治療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他那「望聞問切」的中醫診病之術,他那葯到病祛的中藥之方,給求診的患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面對盛譽,趙軍教授認為:為醫者,醫術必須精益求精,患者以命相托,絲毫馬虎不得;為中醫者,必知「精氣血陰陽」,精通望聞問切,治病救人,責任重於泰山!中醫傳承3000年,治病求本,標本兼治的精髓,其實就是五個字——精、氣、血、陰、陽。
一
在拜訪趙軍教授的過程中,筆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滿屋子的醫書,隨手翻開一本,裡面都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心得體會。床頭甚至衛生間,隨處可見各種醫學典籍。正是這種精神,支撐著趙軍一步步地成長為一代醫學大家。
找過趙軍教授看病的患者都說,無論是什麼慢性病、疑難病,只要找他把脈診病,病必見好!
二
2009年,趙教授接診了一位蘭州冠心病患者,同時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和腰椎病,多病纏身,在醫院住院半年,想做搭橋手術,由於身體虛弱無法進行,致病情越發加重。聽說趙教授擅治疑難重症,特找趙教授求治。患者是被兒子用擔架抬進診室。患者兒子說,為了治好父親的病,什麼好葯貴葯進口葯都試過了,但病情依然未見好轉。
趙教授搭脈切診良久,下筆開方,「靈芝、人蔘、三七、丹參、黃芪」等多味中藥方劑,對此,患者兒子大惑不解。老父危在旦夕,連速效救心丸都不離身,這管用嗎?此時吃中藥,是否會葯慢誤病,甚至言詞激烈。
趙教授解釋說,病人胸悶胸痛、口咽乾燥,為氣血失衡;身重乏力,眩暈耳鳴,腰冷酸痛,為陰陽失衡;面色無華,精神萎靡,為精失衡。這些藥方,氣血雙補,陰陽雙調,補氣固本,滋補肝腎,活血化瘀,必能治好他的病。
患者家屬將信將疑地取葯離去。一個月後,患者竟然自己坐車前來複診。自述心慌氣短、胸悶胸痛的癥狀明顯減輕,渾身有勁,血壓平穩下降。後趙教授又開出良方,四個月後,病人冠心病完全好轉,血壓正常,血糖下降,至今未見複發。
三
在現代醫學發達的今天,冠心病依然是極難治之症,可在趙教授這裡,簡單的「望聞問切」,開出的一些中藥,重症即可減輕。那麼,這中醫治心腦血管病,究竟有何妙處?
趙教授說,冠心病主要是由於年老體衰,正氣虧虛,臟腑功能損傷,精氣血陰陽失衡,導致氣滯血瘀,胸陽不振,痰濁內生,使心脈痹阻而致病。是「本虛標實」之症,心、肝、脾、肺、腎五臟受損,下藥若不「扶正五臟,平衡機體」,不圍繞「精氣血陰陽」,那隻能是貽誤病情。
現在,有些心腦血管病患者治病認為西醫治療心腦血管病比中醫效果好,可事實並非如此。
西醫治療冠心病主要用西藥抗凝、抗血小板、降血壓等藥物,服藥後病情確是很快減輕,但一旦停葯,病情又會加重,最終只能是葯越吃越多;昂貴的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不是每一位患者都能做得起,即便做了手術,要不了三五年,照樣還會出問題。
中醫下藥,治病求本,用藥極為精妙,會針對不同的病情狀況,用藥或緩或急,或輕或重,緊緊圍繞「扶正五臟,平衡機體」和「精氣血陰陽」做足文章,把引起冠心病的各個問題都解決好了,那麼,無論是多嚴重的心腦血管病,自然是治一個,好一個。
從中醫「精氣血陰陽」理論來說,不僅心腦血管病是「精氣血陰陽」失衡所致,其它中老年慢性病、疑難病亦是如此!
四
有一次,趙教授在河南巡診,接診了一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患者是一位農民,患風濕性關節炎十餘年,雙手關節嚴重變形,雙腿呈嚴重的「羅圈腿」形。2008年冬天大雪封路,在回家的路上不慎滑入魚塘,被人救起以後,雙腿難以曲伸,幾乎無法正常走路。
小夥子為了給父親治病,跑遍了省內的大醫院,甚至找了許多專家,拍的片子,開的病歷足有四五斤,積攢的空藥盒能裝半麻袋,病情未見任何好轉。幾年下來,花了五萬多塊錢,家裡債台高築,為了不拖累家人,患者曾一度服藥輕生。不死心的小夥子聽說趙教授擅治風濕骨病,特地背著父親來找趙教授求治。
趙教授把脈良久,看看片子,隨即開出「黃芪、何首烏、三七」等多味中藥方劑十四服,看到藥方後,小夥子和他的父親都有些遲疑。
面對患者的疑慮,趙教授微笑著說:「放心吧,我這十四服藥,肯定能治好你的病。」
半年後,這位純樸的農民,背了一大袋土特產,走了十多里的山路,登門感謝趙教授。
五
那麼,中醫如何看待風濕骨病?
趙教授認為,「血不養筋,筋不固骨」就是風濕骨病的主因。風濕骨病為氣血失衡、陰陽失衡,肝失所藏,腎精素虧,骨絡失充,閉阻經絡,致風寒濕邪入侵骨節不同部位所致。中醫治療風濕骨病,依然是通過調理人體的「精氣血陰陽」,運用「五正平衡療法」,給他補足了精元和氣血,調和了陰陽,扶正了五臟、祛除六邪,平衡機體,病情自然好轉。
高明的中醫大夫,通過「望聞問切」,明曉病機,從「精氣血陰陽」辨證施治,有時下藥看似偏頗,但卻是對病情通盤考慮,自然是治一個,好一個。
六
行醫三十多年,經他診治康復的中老年慢性病、疑難病人數不勝數,患者個個有口皆碑。在患者眼中,趙軍教授真正地把「高尚醫德」和「精湛醫術」完美地結合到了一起。一位河北患者蘇阿姨送給趙教授的錦旗中寫道:「一身絕技卻默默無語,心懷患者把愛心演繹。妙手回春顯醫術神奇,華佗再生是百姓讚譽!」
蘇阿姨患糖尿病12年,餐後血糖最高是18(mmol/L),出現了視力模糊、失眠、皮膚瘙癢和腹瀉等多種併發症。嚴重的腹瀉,蘇阿姨連遠門都不敢出,降糖葯、胃藥、治腹瀉西藥,天天吃一大把葯,但依然無濟於事,併發症越來越嚴重。聽說趙軍教授擅長治慢性病、疑難病,慕名前來求治!
趙軍教授把脈問診,病人出現氣血失衡、陰失衡和陰陽失衡。當即開出「人蔘、黃芪、三七、桑寄生」等多味中藥方劑,讓病人在十五天後降糖葯減量1/3。
令人驚奇的是,一個月後,病人腹瀉減輕,頭暈耳鳴,渾身乏力等癥狀明顯好轉。三個月後,病人的餐後血糖奇蹟般地降到了7.5(mmol/L)左右,而且就連報紙上的小字都看得清清楚楚,也不拉肚子了,精神特別好。這位病人激動地拉著趙軍教授的手,流著眼淚千恩萬謝!
七
趙教授就是憑藉著對「精氣血陰陽」的辨證和中醫「五正平衡療法」的精準掌握,結合自己多年的行醫經驗,採用中醫中藥靈活多變的方劑,給中老年人治療慢性病、疑難病,患者往往收穫的不止是一種驚喜!
趙教授認為,中醫其實就是五個字——精、氣、血、陰、陽。但看似簡單的五個字,卻是幾千年中醫的精華濃縮。中醫「望聞問切」,其實就是診斷人體的「精、氣、血、陰、陽」失衡情況,如「精失衡、氣失衡、血失衡、氣血失衡、陰失衡、陽失衡和陰陽失衡」等七大失衡。而這些失衡,又與五臟六腑功能息息相關。所以,中醫切脈下方,必不離「精氣血陰陽」,需「扶正五臟,調理失衡,平衡機體」,方能藥到病除,這就是中醫「五正平衡療法」的精髓所在,也是中醫的精髓所在,該療法治療中老年心腦血管病、風濕骨病、前列腺病、哮喘病、糖尿病、高血壓、失眠等慢性病、疑難病,效果尤為明顯。
八
有一位高血壓患者,血壓長期居高不下,還出現過一次腦梗,多方醫治無效,聽說趙教授擅治疑難病,慕名前來求治。
趙教授接診後,切脈問診,給患者開出了一些中藥方劑,讓患者減半服用降壓藥和治腦梗西藥。
令人驚奇的是,僅服藥三天,患者血壓開始平穩下降,頭暈頭疼癥狀減輕;半個月後,血壓已從190/145下降到了145/95;後趙教授又多次調整了藥方,兩個月後,患者血壓下降到了130/85,完全恢復正常。
九
趙教授用中醫如何治療高血壓?
分症而治。趙教授解釋說,每一位高血壓患者的發病根本都不盡相同,只有通過切脈問診,才能辨證論治,或平肝潛陽,或祛痰化濕,或寧心安神,或者以活血化瘀治其標,再以滋補肝腎或陰陽雙調治其本,最終都會取得非常好的降壓效果。
像這位高血壓患者,屬於腎陰虧損,水不涵木,肝陽上亢所致,所以在給患者開具了「熟地、女貞子、龜膠、桑寄生」等中藥滋補肝腎。另外,患者長期服用降壓和治腦梗的西藥,肝必損傷,肝不藏血,故血壓長期居高不下,故又加強了活血化瘀,補氣固本、養肝補血的葯,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患者血壓恢復正常。
這就是中醫辨證論治的科學之處,其核心就是一人一方,而不是百人一種降壓藥。
十
聽了這些真實的故事,筆者不禁嘆服:「趙教授,您是『脈診神醫』啊!」
趙教授淡淡一笑說:「神醫是扁鵲啊!我之所以能治好幾個『小病』,關鍵在於對中醫『精氣血陰陽』的辨證精準把握,通過望聞問切,明斷病機,運用中醫「五正平衡療法」來下方抓藥,因人施治,並通過中醫調治結合的優勢,所以才一次次見到奇效。」
例如,高血壓患者,趙教授把脈所開出中藥方劑,一個月即可實現降壓和穩壓的理想效果。
例如,心臟病患者,即使出現心絞痛、心梗等嚴重癥狀的,通過趙教授悉心診治,運用中醫治本之術,治本中藥方劑,短短三個月,心腦血管即可暢通無阻。
例如,風濕骨病患者,趙教授則會通過祛風除濕、活血化瘀中藥之方,短短的兩個來月,過去反覆發作的老風濕、頸肩腰腿痛短期內就能得到有效改善。
十一
現在中醫醫院西化,中醫西化,全然忘記了中醫的精髓就在於「望聞問切」,在於「精氣血陰陽」的辨證。
「十病九失衡」。身體虛弱、正不壓邪,「精氣血陰陽」失衡是百病之源。中醫在明斷病根上,並不比西醫差,特別治療中老年慢性病、疑難病,確切地說,比西醫更勝一籌。
有人說中醫不如西醫科學,這種觀點極其錯誤。中醫治病,看似同一種病,但對每一人卻是下藥不同,或輕或重,或緩或急,變化無窮,其實更體現出它的科學性。
十二
採訪即將結束,趙教授告訴筆者,人過五十無小病,中老年人往往會出現比如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失眠健忘等一些癥狀,別小看這些癥狀,不僅是中老年慢性病、疑難病的體現,甚至是大病的前兆。這些癥狀,也是「精氣血陰陽」失衡的表現。如果中老年人發現自己有以下3種失衡表現,其實大多已是七大「失衡」同在,那就必須用「五正平衡療法」進行治療了!
精失衡:耳鳴失聰,精神萎靡,疲勞不堪,毛髮枯萎,牙齒鬆動,面色無華,失眠健忘,腰膝酸軟,小便不暢,遺尿便溏等症。
氣失衡:面色蒼白,呼吸短促,語言低微,頭暈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
血失衡:面色萎黃,手腳麻木,形體消瘦,失眠多夢,大便乾結,頭暈耳鳴,神疲乏力。
氣血失衡:少氣懶言,面色憔悴,腰膝酸軟,咽喉干痛,便秘腹瀉,男子遺精滑精,女子經水不調、帶下。
陰失衡:口舌、皮膚乾燥,雙目乾澀,潮熱盜汗,五心煩躁。
陽失衡:畏寒怕冷,心胸憋悶,氣短乏力,面色蒼白,陽痿早泄,咳嗽哮喘,消化不良。
陰陽失衡:四肢麻木,少腹疼痛,身重乏力,眩暈耳鳴,關節抽搐,急躁易怒,尿頻尿急,腰冷酸痛,虛煩失眠,骨蒸潮熱。
中醫「精氣血陰陽」辨證施治和「五正平衡療法」 有濟南健康之路 QQ 1253180925提供
推薦閱讀:
※【轉載】輕煙羅~~~雅緻秋款開衫
※【轉載】搓腳養生
※[轉載]自由詩歌【不了情】詩/冰雪芹 收藏:雨軒
※(17)[轉載]梅霞道人盲派斷驗歌訣(8)
※轉載自荷梅之緣《愛到心碎,只因相遇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