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你被側切了嗎?其實你可以不挨這一刀
01
生孩子的時候,你被側切了嗎?
說起這個,戳中了很多媽媽的傷心事。。。
被側切了。撕裂超嚴重,宮頸口也裂了。
頭胎不懂亂使力,至少縫8針上,那酸爽。。。
現在出月子了,還沒有完全恢復好,蹲著尿尿還是會痛。
——95
女兒7斤6兩,宮頸條件不好開指很慢很痛,生了2天1夜。
我只記得醫生說,孩子頭出不來,要給你剪了。我說快剪剪剪,受不了了!
然後就聽到「咔嚓」一聲。。。
沒多久,寶寶就跟小魚似的滑出來了。
——穎寶寶
側切了,感覺切口連到肛門。
頭天晚上疼到無法入睡。後兩天輕微疼痛,第三天上了大號就撕裂了,坐著餵奶更是痛不欲生。第五天了痛到腰疼頭疼併發症。
真是辛苦了,單親媽媽,男寶寶七斤一兩,感謝上帝給了我精神支柱!
——璇珠
雙頂徑大,近一個小時都沒生下來,醫生建議側切。
我問了醫生三個問題:打不打麻藥?縫針要拆線嗎?是不是切了就能立馬生下來?
醫生:打麻藥,不拆線,立馬生。
我:趕緊切!
——小彭友
開完十指後太疲憊了,沒有力氣,將近兩個小時還沒生下來。
醫生說要切的那一刻,我彷彿抓住了救命稻草,跟她說快點切吧。
以為切完就可以生下來了,沒想到還是用了好幾次力才生下來。。。
生完還要縫針清理傷口,縫針過程一直在放屁噴屎[捂臉]
——Lz
月子里因為側切縫合的線頭不吸收,發燒進了一次搶救室、一次門診。
一個月才能坐起來,太痛了。不敢再生。
——H
生之前,要求醫生盡量不要給我側切,讓我自己試試看。
由於第一胎沒有經驗用力有些猛、出來的也比較快。結果撕裂了好多小口子、前後縫了大概20分鐘。。。下面腫的像兩根肥香腸。。。
總之,撕裂比側切傷口小。
7天了,裡面的傷口還有些沒好,不過基本已經不疼了。真是終生難忘的經歷。
——總有刁民想害朕
02
什麼是側切?
側切是「會陰切開術」的一種。通過切開會陰,讓胎頭出來的時候,陰道打開得更大,胎兒更容易娩出。
「會陰切開術」有兩種,一種是「直切」(正中切口),刀口從會陰向肛門方向切開。
另一種就是常見的「側切」(側斜切口),刀口與會陰向肛門方向形成一定角度。
實際上,直切切斷的血管少,出血量小,對括約肌傷害小,更容易恢復。但是,直切的風險更大,如果分娩的時候用力過猛,在側切的刀口上繼續撕裂,就很容易傷到直腸。
所以,側切比直切更常見。
(圖片:《懷孕聖經》)
側切的過程:麻醉→切開→縫針。
通常,醫生會在側切前徵求你的意見,並實施局部麻醉。如果你已經打了無痛,或者會陰因為胎頭壓迫已經麻木,醫生可能會跳過麻醉,直接剪一刀。
等到娩出寶寶以後,醫生會進行切口縫合。如果無痛已經失效,或者之前沒有打麻醉,這個時候會先進行局部麻醉,再進行縫針。
03
順產一定要側切嗎?
在國外,醫生也曾把側切作為常規手段。
過去認為,側切可以防止會陰撕裂,避免產後大小便失禁,同時減輕新生兒的產傷風險。
但後來的統計研究發現,沒有側切的情況下,寶寶也沒有增加產傷的概率,甚至情況更好。
而且,產婦沒有側切,也並不會延長分娩時間,相反,即使也會出現撕裂、出血、感染等情況,但沒有側切失血會更少,感染風險也更小,產後會陰疼痛的程度更輕。
更重要的是,研發發現,側切會加大撕裂的程度。沒側切的話,可能引起會陰周圍的多個小撕裂口子;側切以後,側切的方向更容易出現大的更嚴重的撕裂,有的甚至到達直腸附近,引起大便失禁。
甚至有的醫生認為,自然撕裂比側切刀口更容易恢復。
當然,在需要用到產鉗或真空吸引器時,或發生肩難產等特殊情況下,會陰切開術仍然是必要的手段。
世界衛生組織有關調查顯示,美國側切率為23%,瑞典只有10%。
而在中國,側切率一直以來居高不下,我國婦女頭胎的側切率是95%左右,遠遠高於其他國家水平。
這裡面,除了生理上的原因以外,以及醫生的觀念不同以外,還有一定的社會原因。
一方面,我國醫護人員工作量大,希望通過側切來減短分娩時間,或者單列「會陰切開術」列增收入。
另一方面,國內醫患關係緊張,側切可以避免會陰撕裂等意外,減少責任風險。
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分娩愛母行動」計劃,建議會陰側切率應在20%左右,最好能達到5%,中國距離這個指標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的。
04
怎麼避免被側切?
醫生決定採用側切,很大一部分理由就是為了避免產婦的會陰撕裂,孕事轉發的順產故事裡,確實有不少媽媽沒有側切。還有很多媽媽,提到自己宮口開得快,寶寶娩出順利。
如果你在產前產中做到了下面這些事情,不僅會降低側切的可能性,還能讓宮口開得更快哦。
一、分娩前
對初產婦比較有效的鍛煉,是在產前就增加會陰周邊肌肉組織的彈性。如果是二胎媽媽,效果就不這麼明顯了。
1、按摩會陰
國外媽媽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她們通常會在妊娠大約32周的時候,每天開始進行會陰的按摩,可以減少側切和撕裂。
你或者老公都可以進行這個按摩。
洗乾淨手,剪短指甲,將手指插入陰道內5~7厘米的位置,然後向下和向外(朝向直腸),並用手指按摩會陰底部。
如果自己按摩,要想夠得著會陰,就要使用兩隻手的拇指,要把會陰撐大到感到輕微不適的程度,並保持幾分鐘。
在做這種按摩時,要有意識地放鬆那裡的肌肉。動作一定要輕柔,不要弄傷自己。如果覺得乾澀,可以在手指上抹一點婦科專用潤滑劑。
在預產期前幾周開始,每天按摩,每次5分鐘。
2、凱格爾運動
收緊陰道和肛門附近的肌肉,感覺就像在憋尿,堅持10秒鐘,然後慢慢放鬆。這樣算1次。
每天連續做3組,每組20次,就可以了。堅持1個月,就能感覺到效果。
要注意的一點:不用練錯肌肉。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盆底肌上,不要用其他部位發力。
如果你感覺的不是盆底肌緊張,而是胃部緊張或大腿、臀部收縮,那就沒有在訓練盆底肌。
這個運動從孕期就可以開始,一直延續到產後很久都可以做。不僅能減少撕裂,減少產後尿失禁,還可以提高愛愛的體驗哦。
3、合理飲食
避免胎兒過重,雙頂徑過大,娩出更加困難,特別是對小個子媽媽來說。
4、適當鍛煉
可以儲備分娩時的生產力,避免分娩乏力。
二、分娩中
1、避免會陰緊繃
可以用這些辦法避免會陰緊繃,還能減少你在分娩時的疼痛:
● 熱敷,把熱敷布放在會陰上
● 按摩會陰
● 站立或蹲下(不適合羊水早破情況),用力推出寶寶時呼氣
● 避免局部麻醉
2、控制用力
運用拉梅茲呼吸法,並在第二階段控制好呼吸和用力,不要用力過猛,讓胎頭出來的速度適宜。
用力太猛或者娩出太快,都容易讓撕裂或側切程度更嚴重。
在推動的過程中,陪產者可以輕輕地對你的會陰部施加壓力,這樣胎頭就不會突然冒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撕裂。
3、和醫生溝通
事先和醫生的溝通就很有必要。
但如果出現產鉗或或真空吸引器時,或發生肩難產,或胎兒較大、胎頭位置不正、再加上產力不強,胎頭被阻於會陰,或胎兒有明顯缺氧現象,是否側切應遵醫囑。
05
側切了怎麼護理?
因為陰道附近供血充足,一般不嚴重的側切或者撕裂傷口,只要沒有被細菌感染,一周或者更長一點的時間就長好了。
傷口沒長好之前,可以這樣護理:
1、術後24小時內,可以用冰袋對傷口進行冷敷,減少不適感。
2、術後24小時後,採用自己覺得合適的溫度的清水(煮開過的水放溫涼)進行盆浴,擦乾後塗上碘伏。
3、保持傷口清潔乾燥,如果不小心弄濕,需要立即擦乾,並塗上碘伏。
4、每次解完大小便後,一定要清潔會陰部,保持乾淨,擦乾後再塗碘伏。
5、多吃纖維質多的新鮮蔬果,減少便秘,大便時避免用力過猛。
6、傷口恢復時會有刺癢,千萬不要手抓止癢。
7、勤換惡露的衛生巾和護理墊,為了避免感染,最好不要省,定時更換衛生棉墊,是必要的方式。
8、傷口如果出現了局部的紅、腫、熱、開裂等現象,或出現膿液、異味,或者全身發燒(即使你的傷口看上去很好)等,請果斷就醫。
推薦閱讀:
※這四件事孩子可能會記一輩子,你可別給搞砸了
※你以為我在干預孩子的愛好?其實這樣何嘗不好
※孩子越管越不聽話,教你四招
※教育孩子是父母用心經營的事業
※小孩子的不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