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提防「小中風」預防「大中風」

提防「小中風」預防「大中風」

一、中風及其危害

中風也叫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由於本病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複發率高以及併發症多的特點,所以醫學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並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小中風也叫小卒中,是腦組織某一局部的血液循環障礙引發的言語、運動或感覺功能障礙,但是這種反應都具有一過性,在發作後24小時之內自行緩解。其發病高峰為55~65歲,男多於女,常在清醒時發生,且反覆發作,不留明顯後遺症,發作間隔時間不一定。

由於小中風的癥狀轉瞬即逝,發作時間可能極短,很多人以為癥狀消失了就好了,卻不知小中風是中風的預警信號,如果錯過了及時預防的時機,很可能導致中風。

據統計,小中風發生後,24小時內發生大中風的危險性最大;其次是一周內和一個月內,如果診斷或治療不當,其中10%腦梗死發生在小中風發作之後的90天之內;門診病人中約有20%左右的在小中風後在一年內出現了大中風;在未經過治療的小中風患者中,約有1/3的患者會發生大中風;50%患者5年之內至少發生一次腦梗死,中風患者發生二次中風的幾率比普通人患中風的幾率高15倍。而中風患者若同時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心臟病、肥胖症等疾病,或有吸煙、酗酒、不愛運動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則其發生二次中風的幾率比普通人患中風的幾率高30倍。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中風的再發率僅為20%左右,而在我國,中風的再發率高達45%。另有一項調查資料顯示,在我國發生二次中風的患者中,約有90%以上的人會死亡或高度癱瘓。因此,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就規定,凡發生過中風(包括「小中風」)的人,都屬於中風的高危人群。特別是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好、極度疲勞、有吸煙史的人,以及老年人,一旦出現面部或肢體麻木無力、視力模糊、口齒不清、頭暈等癥狀,應立即到醫院腦外科就診,做系列血管檢查,還可以採取在腦血管內放置支架等更為有效的預防方法。

血壓正常也會腦中風,同樣會有腦中風(腦出血、腦血栓的統稱)的風險。」預防腦中風,要避免走入八大誤區。血壓正常或偏低的腦動脈硬化病人,也會有腦動脈管腔狹窄,或伴有頸動脈斑塊形成,或有血脂、血糖、血黏度增高等因素存在,這些均可導致某支腦動脈發生堵塞,使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而喪失功能,引起缺血性中風。

不少中風病人發病前在短時間內出現過一側肢體無力或麻木癥狀,伴有突然說話不流利或吐字不清。但由於上述癥狀常在數分鐘內消失,頭部CT檢查正常,而不易引起人們的重視。

彩超檢查發現心房內有血栓的病人,在使用抗凝葯時,要根據病情不斷監測凝血酶原時間,以及時調整臨床用藥劑量。否則,用藥多了,會引起出血,用藥量不足,又會引起血栓。

 一些老年人由於記憶力差,常忘記或重複服藥。專家建議中老年朋友將常服的降壓藥、降糖葯、強心藥等分開包裝,上面註明服用日期及早中晚具體時間,或者把每日用藥種類按時間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家裡醒目處。工作繁忙的朋友應備三套葯,辦公室、家裡、手提包內各一套,隨時提醒自己服藥。

瘦人也會中風。科研工作者對3975名患有高血壓的60歲以上老人進行跟蹤調查,得出結論:瘦人也會中風,只不過比胖人略少一些。

年青人也會發生中風:雖然90%的中風都是發生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但畢竟還有10%的中風病人不是中老年人。年輕人社交活動多,生活壓力大,酒肉大餐機會多,往往忽略了身體保劍事實上,近年來中風有年輕化趨勢,30歲至45歲的中青年患者明顯增加,甚至有20多歲的人亦發生中風。發作6小時內是治療最佳時機。

與小中風發作有關的危險因素包括:①年齡大於60歲。②吸煙。③同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④睡眠異常呼吸。有人發現卒中和小中風患者中有63%的人患有睡眠異常呼吸,53%的男性腦血管意外者都存在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而且他們一旦發生小中風,致殘率高,生存期短,所以積極治療睡眠異常呼吸也是預防小中風的一項有利措施。⑤通過 B超等檢查發現患有頸動脈硬化斑塊和冠心病,或者有其他血管病變。

二、中風的病因

中風先兆以本虛為主,表現在氣血虧虛,臟腑功能減退,大部分患者以脾腎虧虛為本,兼夾痰濕瘀血,病因病機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

①環境污染,有毒物質傷害人體,日久傷及人體正氣,致臟腑氣血虧虛。

②運動減少,形態肥胖,體肥多濕,濕邪困阻脾陽。

③起居失調,情志失暢,日久導致氣機逆亂,氣機不暢則血行受阻。

④飲食膏粱厚味,痰熱內生,致氣機不暢,血行遲緩,凝而為瘀。

⑤年高久病,氣血虧虛,肝腎不足,陰陽失調,復加情志、飲食、房勞等誘因致腎精虧虛,脈道滯澀而成瘀,瘀血痹阻腦脈則發中風先兆。

三、小中風癥狀:

如何發現自己是否突發小中風?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一旦出現一過性頭暈、一過性頭痛、一過性視物不清、如果近期出現原因不明的手腳麻木或軟弱無力、突然失語或吐字不清或說話困難但意識清楚、近期內出現記憶障礙、常無緣無故地「出差錯」都有小中風的可能,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通常醫生會建議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等這一類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來防治腦中風,殊不知這也是引起中風的促發因素(英國牛津醫院的醫務人員警告說,長期大劑量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導致高血壓危象,出現腦中風),而且還會降低身體正常的凝血功能,在身體受傷後會出現流血不止的現象。據了解,目前國際上對於腦中風最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德國臭氧自體血回輸療法,主要是採用臭氧和氧氣的混合體與血液發生一系列生化反應來達到目的。

1、小中風的臨床表現:

1)近期出現原因不明的手腳麻木或軟弱無力,手中拿的物品有時忽然落地;

2)突然出現短暫的雙目失明或復視或視物模糊;

3)突然失語或吐字不清或說話困難,但「心裡明白」(意識清楚),而且很快恢復正常,不留任何痕迹;

4)時常頭痛,有時甚至突然暈倒,但迅速清醒;

5)近期內出現記憶障礙,尤其是近期記憶;

6)原因不明的智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常無緣無故地「出差錯」;

上述表現都是在無任何誘因情況下,不知不覺發生的,而且歷時短暫,僅幾秒甚至幾分鐘。

以下列6種人比一般人更容易發生小中風:

有動脈硬化病史者;血脂、血壓和血液粘稠度明顯增高者;體胖、缺乏運動者;濫用降壓藥的高血壓病人;有中風、冠心病或糖尿病家族史者;長期大量吸煙或酗酒者。

2、附:中風的15大預警信號

1)哈欠連綿:當腦動脈硬化逐漸加重,管腔愈來愈窄,腦缺血缺氧加重,特別是呼吸中樞缺氧時,會引起哈欠反射。多在缺血性中風發作前5至10天內,頻頻打哈欠者可達80%左右,是重要的報警信號。

2)瞬間失明或者視力模糊:這個兆頭一般持續時間很短,僅僅幾秒鐘,但少數人可達數分鐘。這是因為大腦後動脈變窄,供血不足,影響了枕葉的視覺中樞。

3)出現難以忍受的局限性頭痛:這種頭痛形式和平常完全不同,如頭痛由全頭痛變為局限性頭痛,間歇性頭痛變為持續發作,或者伴有噁心、嘔吐等癥狀,這常是蛛網膜下腔出血或者腦溢血的先兆。

4)突然頭暈:感到天旋地轉、搖曳不定、站立不穩,甚至暈倒在地,這種情況往往是同眼睛看到雙重物象、耳鳴一起出現。這是因為椎-基底動脈系統供血不足,影響了小腦這一平衡器官。

5)口吃:流涎癥狀是說話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風跡象,可能會突然發病。突然出現說話困難,或聽不懂別人的話。這是由於大腦皮層供血不足,影響了語言中樞。

6)一過黑蒙:即突然出現眼前發黑,看不見東西,數秒鐘或數分鐘即恢復,還伴有噁心、嘔吐、頭暈及意識障礙。最近,挪威醫生科蒂在18例一過性黑蒙的病人中,發現11例有頸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7)視物模糊:即表現為短暫性視力障礙或視野缺損,多在1小時內自行恢復。科蒂對出現短暫視力障礙的10例病人進行了眼底檢查和腦血流量測定,發現其中有3例視網膜中心動脈閉塞,7例為視網膜分支動脈閉塞。

8)剃刀落地:是指自己持刀刮鬍子時,頭轉向一側,突然感覺手臂無力,剃刀落地,1至2分鐘後完全恢復。這是由於轉頭扭頸時,引起已經硬化的頸動脈扭曲,加重了狹窄,導致了顱腦供血不足所致。

9)偏側麻癱: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嚴格說來,這已是最輕型中風。據追訪觀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後3至5年,約有半數以上的人發生缺血性中風。一側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軟弱無力、嘴歪、流口水。這是由於大腦供血不足,使大腦支配軀幹的神經通路受損。

10)性格、行為、智能方面突然一反常態:如變得孤僻寡言,抑鬱焦慮或急躁多語,喪失正常的理解判斷力無故發笑或哭淚,且難以自制,有時突然見到熟人明知是誰,卻喊不出名字,甚至連日常用品也叫不出,整天昏昏欲睡。後三種表現可以是一過性的,也可以反覆發作或逐漸加重,常常是缺血性中風的先兆。

11)短暫的意識不清或嗜睡 這是由於大腦缺氧所導致的。

12)讓病人笑一下或是吐一下舌頭。觀察病人的嘴巴和舌頭,看看是否有口角歪斜,伸舌向左或右偏。因為有些中風患者都會有嘴歪或是伸舌歪斜的癥狀。如果舌頭「彎曲」或偏向一邊,那也是中風的徵兆。

13)讓病人說一句簡單的話:看是否連貫,若出現口齒不清或失語等情況就要引起注意。還可以讓病人喝口水,觀察是否有嗆水出現,因為通常情況下,部分中風的患者會出現吞咽反射障礙。

14)可以讓患者舉起雙手:記住STR三步驟:S:(smile)要求患者笑一下;T:(talk)要求患者說一句簡單的句子(要有條理,有連貫性),例如:今天天氣晴朗。R:(raise)要求患者舉起雙手。

15)扭頸手麻症:多發生頭轉向一側刮鬍子時,突感手指無力,剃刀落地,有的說話不清,1~2分鐘後恢復。這是因為轉頭時,引起已經硬化的頸動脈扭曲,加重了狹窄的結果。這一現象,足以告誡人們,中風可隨時發生。

四、小中風的治療方法:

因為小中風的癥狀消失很快,許多人往往不知道害怕,對其置之不理,殊不知小中風是中風短暫發作的警訊,如不及時治療,很可能會有中風的危險,根據醫學調查,經過一次或幾次小中風的人之中,有30至40%的病人在30天內會中風。萬一有不明原因的突發性的頭暈、暈厥,應該趕緊去看醫生,做身體檢查。要知道,小中風的發生就有如向病人發出警告:不能因為癥狀消失,就以為自己沒事不去管它,結果出了大事。萬一有小中風的情況發生,要像對待中風一樣,小心處理,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因此,中風患者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降壓、調脂、降糖等預防性治療,同時戒煙戒酒,加強身體鍛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二次中風的發生。

一旦發現小中風,既不能粗心大意,也不能驚慌失措。正確的態度是:發生過「小中風」的患者應儘快去較大的醫院腦外科做腦血管造影檢查,以便了解自己的腦血管發生了怎樣的病變,然後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接受正規的治療。著重檢查血脂、血粘稠度、心腦血管狀況、血糖、尿糖等指標,以便及早地發現疾病,針對原發病進行認真的治療,並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做到生活規律,飲食合理,切忌過勞,講究心理衛生,保持愉快、穩定的心情。如能堅持做到上述各點,一定會防止或減少中風、冠心病和糖尿病的發生。

中風發作6小時內是治療最佳時機。對小中風的治療包括急性期(發作後6小時內)和急性期後治療。急性期治療應與完全性卒中相同。急性期後治療應做到以下幾方面(由醫生做):

1)每日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葯。這是被國際公認的防治小中風的有效方法和最佳選擇。

2)使用抗凝劑。主要用於伴有心臟病,尤其是心房纖顫的患者,要嚴格按醫囑用藥,並定期複查出凝血時間。

3)降纖酶治療。主要針對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高於( 4克/升)的患者,而且必須住院治療。

4)使用降血脂藥物。有小中風病史的患者,都存在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所以應用他汀類降脂葯。平時二級預防性治療用藥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製劑(如卡托普利等)治療。不僅可以降血脂,而且有穩定動脈粥樣斑塊的作用,可以避免斑塊破裂隨血流堵塞重要血管而引起嚴重後果(心肌梗死和腦梗死)。

5)降血壓。如果平均動脈壓(即1/3收縮壓+2/3舒張壓的和)不超過130毫米汞柱,可以不積極降血壓,以保證缺血的腦組織有一定量的血液灌注。國際上主張聯合用阿司匹林、他汀類降脂葯、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製劑等降壓藥治療老年人動脈硬化和卒中,較之單一用藥效果好。

抓住小中風這個重要預警並及時診療,可以提前遏制中風對身體造成的損傷。最保險的做法就是在發生小中風的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及時干預治療。

1、中西醫治療:用丁咯地爾0.2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1次/d;尼莫地平20mg口服,3次/d;阿司匹林0.1g口服,1次/d。治療組在以上用藥基礎上加用血塞通0.4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1次/d;同時予以化痰逐瘀湯(自擬):天麻12g,法半夏15g,陳皮15g,白朮12g,茯苓12g,石菖蒲8g,膽南星3g,丹參15g,桃仁10g,紅花10g,薑黃10g,川芎12g。以上治療14d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於對照組(P<0.01)。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TIA優於單用西藥治療。

一些有過中風表現的人往往惶恐不安,於是四處看玻這位醫生開了「聖通平」,那位醫生開了「尼富達」,殊不知這些名稱不同的葯,其實都是心痛定,結果因用藥過量導致中風。

2、中藥治療例:(痰瘀互結型用導痰湯加減、氣虛血瘀型用補陽還五湯加減)加用腸溶阿司匹林治療小中風30例,每日早餐後口服100mg治療,中藥為每日1劑,療程14天,與單純使用西藥阿司匹林治療30例進行對照觀察。結果:治療組有效率97.3%,明顯優於對照組72.57%,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結論:中西醫辨證治療中風先兆證可有效改善中風先兆證的臨床癥狀。

3、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例:小中風表現為氣虛血滯型:TIA合併血壓低或血凝亢進者,選用補氣通滯湯(組成:黃芪40g,當歸、地龍各30g,赤芍、懷牛膝、伸筋草、桑寄生各15g,川芎、紅花、桃仁各10g,甘草6g)。氣鬱血滯型:TIA合併血管痙攣者,用舒郁通滯湯(組成:桃仁、紅花各10g,川芎6g,蘇木12g,土鱉蟲10g,全蠍1.5g,當歸、党參各15g,黃芪20g,法半夏、炙甘草各10g)。痰凝血滯型:TIA合併血脂升高者,用祛痰通滯湯(組成:生黃芪30~120g,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各12~15g,地龍15~20g,牛膝、丹參、雞血藤各30g,水蛭、大黃、全蠍各6~10g,甘草3~6g)。濕鬱血滯型:TIA合併血糖升高者,選用滲濕通滯湯(組成:杏仁、生薏苡仁、半夏各15g,白蔻仁、厚朴、竹茹、滑石、通草均6g)。陽亢血滯型:TIA合併血壓升高者,用平陽通滯湯(組成:熟地30g,白芥子6g,鹿角膠9g,肉桂3g,麻黃、炮姜炭各2g,生甘草3g)。兩組均治療14d後開始統計療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5.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2.2%,兩組間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應用。

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例,治療組採用半夏白朮天麻湯加味(半夏、白朮、天麻各15g,茯苓、丹參各30g,石菖蒲、遠志、甘草各6g)。肝陽上亢型加鉤藤、僵蠶;腎陰不足型加女貞子、枸杞子;氣血虧虛型加黃芪、党參;痰濕中阻型加橘紅、澤瀉等。每日1劑,煎3次混合,分早晚2次服。另配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復方丹參注射液16ml,靜滴,每日1次;口服鹽酸氟桂利嗪膠囊5mg,每晚1次。對照組:單用上述西藥治療。兩組均以14d為1療程,連用2療程觀察療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於對照組(P<0.01)。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TIA優於單用西藥治療。

1)指導患者在急性期卧床休息,取平卧位為好,以保證腦血流供給,減輕腦組織缺血狀況;

2)保持癱瘓肢體功能位置,幫助患者做患肢及關節的被動運動;

3)病情穩定後,鼓勵患者做主動鍛煉.儘早下床活動,從起床,患肢平衡,站立,行走進行訓練指導,逐步增加活動範圍和次數,最後幫助進行上下樓梯訓練,讓患肢得到運動,利於功能的恢復。

對待小中風的正確態度是:要像對待腦梗塞一樣處理,要在可靠藥物治療及飲食結構上同時預防,防「風」於未然,及時治療,以免日後變成腦梗塞。有過小中風的人,應在一段時間內通過可靠的藥物治療改善腦組織的供血供氧量,防止動脈硬化斑塊重新形成,小中風的防治藥物應是抗血小板聚集類西藥和活血化瘀芳香開竅,降脂抗凝類中藥的合理並用,中成藥物代表方劑可以選用天欣泰血栓心脈寧片,是我國唯一二次研發成功的小中風腦血栓腦梗塞的治療中藥,治療小中風癥狀以及防止小中風複發進展取得了理想療效。

有沒有能把中風徹底治癒的藥物?

當中風發生以後,除了少數腦梗死患者接受的溶栓治療是屬於針對病因的治療以外,其他中風患者所接受的任何一種藥物治療都僅僅是對症治療,這類對症治療對中風本身並沒有治療的作用,而且療效也非常有限。比如,中風患者若發生了腦水腫,醫生會給他用一些脫水劑。中風患者若意識不清,醫生會給他用一些催醒劑。中風患者若血壓過高,醫生會給他用一些降壓藥,等等。由此可見,世界上並有能徹底治癒中風的「靈丹妙藥」。中風患者能不能恢復、能恢復到什麼程度,主要取決於中風的部位、範圍、程度以及患者自身的體質等因素,這些因素都是藥物無法干預的。

五、預防中風:

單純小中風並不直接導致病人死亡,但它卻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標誌。當然,與毫無預兆就發生嚴重中風的患者相比,發生過「小中風」的患者是幸運的,因為他們被提前「警告」了,獲得了一次「亡羊補牢」的機會。

中風是能夠預防的,而且越早發現自己的危險因素,對準問題加以控制和預防越好。中風其實有許多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煙、肥胖、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等。早期發現、控制或是改變這幾個危險因素,可以降低中風的發病率,這是由於早期高血壓、高血脂、肥胖或是血糖過高都是可以治療的。要預防中風,必須要注意每年做身體檢測,了解自己本身中風的危險因子,控制危險因素,比如好好治療糖尿病就可降低中風風險。此外,均衡飲食,以運動來減少血壓。或是用藥物也可以降血壓。另一方面,維持合理及健康膳食,適量運動,多參加有利身體健康的活動,舒緩生活壓力等都是預防腦中風的有效方法。

身體一直「很健康」的人,為什麼會突然得中風?這是由於中風具有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的特點,因此很多中風患者都會有此前身體一直很健康的錯覺。其實,這些中風患者在發病,大都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症等疾病,或年齡偏大,有吸煙、酗酒、不愛運動等不良的生活習慣。而這些疾病和生活習慣都是引起中風的常見因素。

從預防角度出發,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和治療高血壓、心臟和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要控制體重,戒煙,改變飲食習慣(限制脂肪、鹽、糖和酒精的攝入量)。小的中風並不嚴重,沒有導致嚴重的後果。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應該是防止大中風發生,其預防的方法就是從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兩方面,盡量糾正或控制有可能導致中風的各種基礎疾病和危險因素。預防小中風,醫生建議低脂低鹽高蛋白飲食,少吃肥肉及動物內臟,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戒除煙酒,保持心情舒暢,做到生活規律,睡眠充足,每天至少運動半小時,高血壓患者應按時服藥。

1、中風患者的各項指標恢復正常後,可以停止用藥嗎?

人們在患了中風以後,為了預防二次中風的發生,都應接受一些對症治療。例如,合併有高血壓的中風患者應服用降壓藥,合併有糖尿病的中風患者應服用降糖葯或使用胰島素,合併有血脂異常的中風患者應服用調脂葯等。不過,很多中風患者都擔心長期使用降壓藥、降糖葯或調脂葯等藥物會引起不良反應,所以當他們發現自己的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降至正常時,就想停止用藥。其實,這些指標之所以會恢復正常,是緣於藥物的作用,並不代表其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疾病已經被治癒。此類患者一旦停止用藥,上述指標就會再次出現異常,從而加大其發生二次中風的幾率。此外,中風患者應當辯證地看待藥物會引起不良反應這一問題。雖說「是葯三分毒」,但降壓藥、降糖葯、調脂葯等藥物並不是毒藥,並不是人人吃了都會「中毒」。中風患者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地用藥,即使發生了不良反應,其對患者的危害程度也遠遠低於中風。

2、預防藥物(醫生職責):

阿司匹林腸溶片 0.05*2片 1次/日2、辛伐他汀片 20mg*1片 1次/晚3、尼莫地平片 20mg*2片 3次/日4、個人比較推薦的一種中成藥,可以參考一下吧 通心絡膠囊 2片 3次/日以上藥物中的阿阿匹林和尼莫地平必須長期服用,辛伐他汀和通心絡也可以長期服用,但比較貴,依您的經濟情況而定。答案補充

阿司匹林是防治腦梗塞和TIA的二級預防用藥,如果患者沒有胃潰瘍的話,是必須長期服用的,二是以前認為辛伐他汀是一種降血脂葯,但最近的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對心、腦血管病的益處,遠遠不能用降血脂來解釋,也不能說,"我的血脂不高,為什麼還給我開降血脂的葯?"因為他汀類葯,除降血脂外,還可保護心腦血管。

1、高血壓是發生中風最危險的因素,也是預防中風的一個中心環節,應有效地控制血壓,堅持長期服藥,並長期觀察血壓變化情況,以便及時處理。積極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如果有這些病的話,要注意低鹽、低脂、低熱量飲食,並正確服藥,長期控制),戒煙、限酒、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勞累和緊張,睡眠充足,大便通暢,適當的體育活動等。並且根據具體病情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等等。高血壓病人要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物,有條件者最好每日測1次血壓,特別是在調整降壓藥物階段,以保持血壓穩定.要保持情緒平穩,

2、控制並減少短暫性腦血管缺血發作(即一過性偏肢麻木、無力或眩暈、復視、吞咽困難、走路不穩等癥狀)是預防中風關鍵的一個環節。一旦小中風發作,須立即抓緊予以系統治療,就有可能避免發生完全性中風。

3、重視中風的先兆徵象,如頭暈、頭痛、肢體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時,就應採取治療措施,避免中風的發生。

4、消除中風的誘發因素,如情緒波動、過度疲勞、用力過猛等,應自我控制和避免。

5、及時治療可能引起中風的疾病,如動脈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滯血症、A性行為、肥胖病、頸椎病等。

6、飲食要有合理結構,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為宜,適當多食豆製品、蔬菜和水果。應忌煙,少酒,每日飲酒不應超過100毫升(白酒)。定期有針對性地檢查血糖和血脂。

7、堅持體育鍛煉和體力活動,能促進膽固醇分解從而降低血脂,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性,並能解除精神緊張和疲勞。

8、要注意心理預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緒穩定。做到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壓急劇升高,引發腦血管病。

中風患者在氣候變化時應當注意保暖,預防感冒;不要用腦過度;平時外出時多加小心,防止跌跤;起床、低頭系鞋帶等日常生活動作要緩慢;洗澡時間不宜太長;注意治療原發病,防止再發腦血管病。根據不同病因,堅持治療,定期複查必要的項目。為防止再發,以上注意事項均應予以足夠重視。

9、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緒激動的事,如打牌,搓麻將,看體育比賽轉播等;飲食須清淡有節制,戒煙酒,保持大便通暢;適量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

10、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和疲勞。精神過度緊張,可使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導致腦血管破裂出血。

11、節制飲食,減少高脂肪、膽固醇類食物的攝取。小中風病人在飲食結構上也應以清淡、高蛋白低脂肪飲食為主,對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動脈硬化癥狀也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12、隨時提醒自己服藥。

13、要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

六、例:家母中風十年有餘,一旦中風,終生伴葯,伴隨著中風的還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每天必吃的葯有:

1. 抗高血壓和保護心臟:硝苯地平片(又名心痛定).復方丹參片

2.降糖葯:格列齊特片II(又名達美康),說明:初期服消渴丸,後來才改為格列齊特片II

3.抗血栓葯:腦絡通 說明:有時加低量的阿司匹林(憑感覺,久病老醫生)

4.日常生活:偶爾量血壓,在家不要爬高趴低,力氣活不能做(包括大便),做溫和的運動(如散步)和飲食以蔬菜類為主。


推薦閱讀:

半夏厚朴湯組新方治中風
【】簡中風格庭院式別墅建築設計方案
降三高、防中風、抗衰老,每天吃一個勝過10個蘋果
腦中風,真的可以預防嗎?
家中風水這樣布局,才能夠聚財

TAG:中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