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產婦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孕產婦產前一般知識宣教

指導孕產婦掌握產前、分娩、產後有關知識是作好圍產期保健,防止妊娠期,分娩期及產褥期發生各種併發症,保障母嬰健康的重要環節。

[心理指導]孕婦在懷孕期間,應保持輕鬆、愉快的心境及樂觀穩定的情緒,以利胎兒的生長、發育。

[飲食指導]妊娠期母體對蛋白質、脂肪及鈣、鐵、碘等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增大,飲食應多樣化。

1.多吃高蛋白、高維生素、含微量元素多的食物如瘦肉、動物內臟、魚類、蛋、豆製品類、蔬菜、水果、海帶等,以保證充分的營養供給,以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

2.不宜飲酒,不吃辛辣及刺激性食物。

[調養指導]

1.妊娠期間注意適當的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8~9小時,以恢復疲勞,減少妊娠合併症的發生。

2.健康孕婦可勝任一般工作,適當地進行室內、室外活動,能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慾,預防便秘。

3.避免過重的體力勞動,不搬、提重物,以免引起流產、早產。

4.妊娠晚期睡眠時,多採取左側卧位,可防止子宮右旋壓迫下腔靜脈影響回心血量。

[預防與保健指導]

1.孕婦及家屬不要吸煙,不宜去有多人吸煙的場所,以免香煙中的有害物質影響胎兒,使胎兒體重降低、早產、畸形的發生率增加。

2.保持居室空氣新鮮、流通,經常進行居室通風。

3.妊娠早期,注意保暖,預防感冒,不接觸放射性與其它有害物質,以免造成胎兒畸形和流產。

[用藥指導]妊娠期不要隨便服藥,患疾病時,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以免發生藥物致畸。

[產前檢查指導]按時進行產前檢查,了解孕婦及胎兒的情況,以便隨時發現異常,及時給予處理。

1.產前檢查的時間:

⑴妊娠20~28周,每月檢查1次。

(2)妊娠28~36周,每2周檢查1次,了解孕婦及胎兒的情況。

(3)滿36周後,每周進行1次產前檢查。

2.有異常情況,隨時進行產前檢查,並按醫生指導的時間增加檢查次數。

[性生活指導]孕婦在妊娠的前3個月,臨產前2個月禁房事,以免引起盆腔充血,子宮收縮而造成流產、早破水或早產;防止致病微生物被帶入陰道引起產前、產後感染。

[個人衛生指導]妊娠期汗腺分泌旺盛、白帶增多,因此在個人衛生及衣著方面要注意:

1.勤洗澡,勤換內衣褲。

2.注意保持外陰清潔,每日清洗外陰1~2次。

3.不盆浴,以防逆行感染。

4.衣著宜柔軟、寬大舒適,以免妨礙胎兒發育。

[護理方法指導]

2.乳房護理:

(1)孕期應配戴合適的棉製乳罩,乳罩帶不宜太緊,以免影響乳房的發育。

(2)洗澡時注意不用肥皂等刺激性物質清洗乳頭,防止破壞乳頭上的萌氏保護膜引起乳頭皸裂。

3.妊娠未滿37周的孕婦出現規律性宮縮腹痛、陰道流血、流水等情況時應立即就診,避免早產或其它意外情況發生。

4.接近預產期的孕婦,出現規律性子宮收縮、陰道直性分泌物增多,多為臨產,應作好分娩的準備,如早破水,應平卧墊高臀部,防止臍帶脫垂。

臨產分娩一般知識宣教

臨產分娩是指有規律的子宮收縮,子宮頸管消失伴進行性子宮頸口擴張和胎先露下降,直至胎兒及其附屬物由母體產道娩出的過程。表現為有規律的腹部陣痛、陰道流血、流水。在分娩的過程中產婦和胎兒的情況隨時都有可能變化,為了取得產婦的密切配合,應指導其掌握下述有關知識。

[心理指導]向產婦講解臨產後各產程的生理變化及正常分娩的過程,安慰、鼓勵產婦,消除其思想顧慮和緊張、恐懼心理,配合醫護人員順利完成分娩過程。

[飲食指導]

1.少量多次進高熱量,易消化飲食如麵食、雞湯、蛋湯、巧克力等,給予足夠的能量供應,保證產婦在分娩時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

2.多飲水:由於分娩時需要過度用力,機體消耗大,汗腺分泌增加而大量出汗,應補充足量的水分,以預防脫水。

[調養指導]

1.宮縮間隙期,將全身放鬆,充分休息保持體力,防止過早疲勞。

2.胎膜早破時,應平卧墊高臀部,預防臍帶脫垂。

[護理方法指導]

1.每隔2~4小時排尿1次,以免膀胱過度充盈妨礙子宮收縮及胎兒下降。

2.初產婦宮頸口開大小於4cm,經產婦宮頸口開大小於2cm時,要給予溫肥皂水灌腸。一方面清除腸腔內糞便,避免分娩時排便污染產床,另一方面通過反射作用刺激子宮增加宮縮,加速產程進展。但應注意胎膜早破、胎位異常,合併心臟病、高血壓的產婦,不宜灌腸。

3.子宮頸口未開全,出現排便感,可能是由於胎兒枕後位壓迫直腸所致。此時,不要向下用力以免引起子宮頸口水腫,不利於子宮頸口擴張。

4.子宮收縮時,產婦常出現陣發性腹部劇痛、腰部脹痛,採取以下幾種方法,可減輕疼痛。

(1)腹式深呼吸:宮縮即將開始前,取隨意體位,全身放鬆,在充分呼氣後,不故意用力,很自然地將氣吸入下腹。呼吸速度為吸氣3秒,呼氣3秒,每分鐘做11~13次。

(2)按摩:兩手五指指頭捏攏,輕放在下腹部,拇指約與臍平,宮縮腹部緊張時,邊吸氣邊將兩手向兩側腹部滑動,邊呼氣邊將兩手滑回原處。

(3)腰部疼痛、墜脹,按上述方法按摩腰部也可以減輕疼痛。

[分娩時指導]初產婦子宮頸口開全,經產婦宮頸口開大4—5cm,應進入分娩室分娩。孕婦要從下述幾個方面與接產人員進行配合:

1.正確運用屏氣法增加腹壓:產婦仰卧,兩腿屈曲,足蹬於產床上,雙手拉住床旁的把手;宮縮開始時,先吸一口氣,然後隨著宮縮加強如排便樣向會陰部屏氣;宮縮間歇時雙手放鬆,充分休息。下一陣宮縮時再採用同樣的方法。如果屏氣法增加腹壓使用不當,不但消耗體力,而且會引起子宮收縮乏力導致第二產程延長,應引起重視。

2.當胎頭的枕骨從恥骨弓下露出,胎頭即將仰伸時,在宮縮時張口做短促呼吸減輕腹壓作用,宮縮間隙期略向下屏氣用力,使胎頭緩慢娩出能有效地預防會陰撕裂。

3.胎兒娩出後,胎盤剝離徵象出現時,要稍加腹壓向下用力,協助胎盤順利娩出。

4.新生兒處理好後,Apgur』s評分在8分以上者,要讓產婦辨清嬰兒的性別後開始吸吮。早吸吮一方面可促進催乳素分泌,作用於乳腺泡,促進乳房充盈分泌乳汁;刺激乳頭可增加腦垂體分泌催產素,加強子宮收縮,協助胎盤娩出,減少產後出血。另一方面,初乳可刺激嬰兒腸蠕動,促進腸粘膜成熟及胎糞排出。

5.行會陰側切後縫合會陰時,如出現疼痛,應忍耐,不要在產床上亂動及用手觸及消毒區,以免影響縫合的順利進行及引起產後傷口感染。

6.分娩結束後,產婦應留在產房內觀察2小時,此期間最容易發生產後出血、會陰、陰道血腫、宮腔內積血等,如果陰道流血很多,肛門處墜脹劇烈或有其它不適,應及時告訴醫護人員檢查處理。

產褥期知識宣教

從胎盤娩出到產婦全身各器官(乳腺除外)恢復至非孕狀態所需的時間稱為產褥期,一般為42天。此期間產婦各系統變化大,子宮內有較大創面,乳腺分泌功能旺盛,容易發生感染及其它病理情況。為預防產褥期一些併發症的發生,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宣教。

[飲食指導]產後第1日進清淡易消化食物,以後飲食以多樣化、富於營養為原則。

1.多進湯汁食物及含鈣、鐵、碘等微量元素多的食物如骨頭湯、豬蹄燉湯、海帶等以促進乳汁分泌,要有適量的新鮮蔬菜,補充維生素和鐵劑,為嬰兒提供豐富的營養。

2.多飲水,多進含粗纖維多的食物、水果等以促進腸蠕動,預防產後便秘、便結。

[休息指導]

1.產後最初24小時應卧床休息,病情無特殊,24小時後,下床在室內活動,以促進惡露排出,有利於子宮復原,保持大小便通暢,防止盆腔及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2.產褥期要保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有利於產後機體恢復。

3.避免從事過重的體力勞動,以免發生子宮脫垂。

[居室環境指導]保持居室空氣新鮮、流通,夏季注意開窗通風降低室溫,防止中暑,冬天取暖,不可緊閉門窗,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護理方法指導]產後4小時要自行排尿,避免膀胱充盈影響子宮收縮不利於惡霹排出;排尿困難時應採取下述措施:

(1)解除害怕排尿引起會陰部傷口疼痛這一思想顧慮,鼓勵其坐起排尿。

(2)熱敷、按摩下腹部,聽水滴聲誘導排尿。

(3)按上述方法處理仍不能自行排尿時,給予導尿。

[個人衛生指導]

1.飯前、哺乳前、大小便後要洗手。

2.產後出汗多,要勤換床單及內衣褲。

3.保持會陰清潔、乾燥,每日用1跖。新潔爾滅液抹洗會陰1—2次。

4.要用消毒的會陰墊以預防產褥期感染。

5.每次大便後要清洗肛門及會陰部,防止糞便污染陰道傷口。

[母嬰同室、母乳餵養指導]產後無特殊情況,應給予母嬰同室,開始母乳餵養,以增加母子感情,為嬰兒提供營養豐富、最方便、衛生、安全、經濟、新鮮不變質的天然食物,有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正確的哺乳姿式:

(1)以母親舒適、鬆弛、嬰兒快樂、滿足為原則,可取坐位仰卧位、側卧位。

(2)方法①三貼:腹貼腹,胸貼胸,母親乳房貼嬰兒下巴,②三線:腹對腹,胸對胸,嬰兒眼睛對著母親眼睛。

(3)托乳:拇指在乳房上方,其餘手指托下方,呈C型.乳汁排出不暢時,可用拇指從上向下按摩乳房使乳汁排出。乳汁流出過多過快時,用拇指與食指稍微夾緊乳頭,減慢乳汁流出的速度,以避免引起嬰兒嗆咳或誤吸。

2.每次哺乳前要用溫濕毛巾擦洗乳頭。

3.每次哺乳均要讓嬰兒吸空雙乳,乳汁過多吸不完時,用拔奶器拔盡乳汁,防止乳汁堆積阻塞乳腺管引起乳腺炎。

4.母乳不足時,堅持按需喂嚏,勤吸吮擠空乳房,均衡營養,合理休息,舒暢情志,以促進乳汁的分泌。

5.乳房脹痛常發生於產後1~3天,多因淋巴和靜脈充盈,乳腺管不通所致,乳房脹痛可有硬結,產後1周乳汁通暢後即可消退。可採取以下措施:

(1)產後儘早哺乳,促使乳汁通暢。

(2)哺乳前熱敷乳房,以疏通乳腺管。

(3)兩次哺乳期間冷敷乳房,減少局部充血。

(4)用兩手從乳房邊緣向乳頭中心按摩,然後用寬毛巾扶托乳房以減少脹痛。

(5)嬰兒吮吸能力不足時,可藉助吸奶器吸引。

6.現乳頭皸裂、乳腺炎時要及時治療、處理,但不要停止哺乳。

7.因病或其它原因不宜哺乳者,奶的方法:

(1)限進湯類食物。

(2)乳房未脹時用胸帶緊束胸部,阻止乳汁分泌。

⑶停止吸奶、擠奶。

(4)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物退奶。

[新生兒護理知識指導]

1.出生後24小時內應注意:

(1)保暖:新生兒剛離開母體,還未適應外界環境,應根據季節採取保暖措施,冬季室溫太低,可使用熱水袋保暖,以免發生新生兒硬腫症。

(2)正常新生兒面色紅潤,呼吸均勻。如出現面色蒼白、青紫,啼哭異常,應及時告訴醫護人員;並讓新生兒側卧位,左由側定時交替,以利於肺部擴張、分泌物引流和肺部、全身血液循環的改善。

(3)胎兒於分娩時如吞下較多羊水,出生後l~2天內常常嘔吐。因此:①新生兒應側卧以免羊水吸入呼吸道,②嘔吐次數較多,可推遲餵奶,③嘔吐頻繁或吐出咖啡色液體,應及時醫護人員,④哺乳後不宜立即更換尿布,以免因翻動身體引起嘔吐。

(4)注意新生兒大小便情況,一般出生後數小時即排尿1小時內排出褐黑色粘稠胎糞,如24小時內無大小便,應告訴醫護人員檢查有無畸形。

2.保持眼睛清潔:如有分泌物,可用鹽水棉球自內眥向外輕輕拭凈,按醫生指導滴眼藥水。

3.口腔粘膜柔嫩,不宜擦洗,以免損傷感染。

4.耳鼻有污物,用棉簽蘸溫開水輕輕抹去。

[出院指導]

1.飲食宜多樣化,保證營養豐富。

2.產褥期禁房事,不盆浴,以免引起產後感染。

3.產後42天來醫院複查,了解產婦及新生兒健康狀況乳情況。

4.嬰兒護理方法指導:

(1)盆浴的方法:左前臂托住新生兒背部,左手托住頭部左腋夾住下肢,移至盆前,洗凈頭部,擦乾,撤去包被、衣服和尿布:將兒頭枕在自己左手腕上,並抓住左上臂,右手握兩小腿和腳,輕輕將嬰兒舉起放在浴盆內;左手仍抓住不放,右手從上而下將全身洗凈:洗畢抱起,用大毛巾擦乾。

(2)臍帶護理方法:保持局部清潔、乾燥為原則。①每日沐浴後,用75%酒精揩凈臍部殘端和臍輪處,用紗布覆蓋包紮,勿弄髒或使之潮濕。②臍周分泌物多、潮紅、殘端有腐臭或流膿,可能為臍部感染,要及時就診。

(3)預防尿布疹:①尿布宜用質地柔軟、吸水性強的淺色棉布縫製,應洗滌乾淨,保持乾燥;②如有大便,用溫水沖洗臀部,或用溫水紗球拭凈後塗5%鞣酸軟膏;③尿布包兜不可過松、過緊,不宜墊橡皮布或塑料單;④發現尿布疹應勤換尿布,保持臀部清潔、乾燥,避免糞、尿刺激;或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知識宣教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簡稱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症侯群,在孕婦中約佔5%~10%,多發生於妊娠20周以後,以高血壓、蛋白尿及水腫為主要表現,重症病人出現頭痛、嘔吐、眼花,甚至抽搐、昏迷。多與子宮胎盤血流減少、內分泌失調、免疫功能紊亂有關。輕者給予必要的降壓、利尿、休息可以緩解。嚴重病例需要進行解痙、降壓、預防抽搐,必要時終止妊娠。為了提高治療效果,取得病人密切配合,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宜教。

[心理指導]讓孕婦了解妊娠、分娩、產褥期的一般常識。避免一切不良的刺激,解除對分娩的恐懼心理,防止因情緒緊張、恐懼,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分泌增加使血管痙攣,腎血流量減少而加重病情。

[飲食指導]

1.1.進高蛋白飲食、補充從尿中丟失的蛋白質;多吃含維生素、鈣、鐵多的食物。

2.水腫嚴重者,進低鹽飲食,每日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g,減輕水鈉瀦留。

[休息、卧位指導]

1.每晚睡眠不少於8~9小時,且保證每日有1~2小時的午休時間,可以消除疲勞,減低機體的耗氧量,減輕心臟的負擔。

2.卧床時,多取左側卧位,以解除妊娠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增加回心血量,保證子宮和胎盤的血流灌注,改善胎兒缺狀態。

[檢查指導]遵醫囑進行各項檢查,有利於了解病情變化,判斷妊高征的程度,給予相應的處理。

1.血壓的監測:

(1)輕度妊高征,血壓輕度升高,超過17.3/12kPa,或較基礎血壓升高4/2kPa,應每周測量1次血壓。

(2)中度妊高征,血壓進一步升高,但未超過21.3/14.6kPa,應增加測血壓的次數,隔日1次,或每周測2次血壓,以便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3)重度妊高征,血壓超過21.3/14.67kPa者,應密切監測血壓,預防子痛的發生。

2.每周測體重1次.每次測體重時,要穿基本上相同重量的衣服,保證測量的準確性。若每周體重增長大於o.5hkg,說明體內有水分瀦留,應增加測量體重的次數,隔日或每周測2次體重,了解水腫的程度。

3.每周進行1次尿液的檢查,測定尿蛋白含量以及有無管型,了解腎功能受損的情況。留尿前要先清潔外陰,防止陰道分泌物混入尿中,影響檢查結果,留24小時尿作尿蛋白定量,要加防腐劑,於當天早上8時以前將尿排盡後,再將8時以後至次日早上8時,共24小時的尿液留於專門的容器內送檢。

[用藥指導]

1.鎮靜劑具有鎮靜、催眠的作用,可以保證病人充分休息,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解除全身小動脈的痙攣,使血壓下降。且對胎兒的生長發育無明顯的影響,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有利於母於的健康。

2.注射冬眠合劑後,需卧床休息2~4小時,起床活動時要有人在旁扶持,防止發生體位性低血壓而暈倒。

3.應用硫酸鎂解痙、鎮靜降壓時,要注意:

(1)用硫酸鎂靜脈滴注時,為了減少其抑制呼吸和心率的毒性作用,速度不宜過快,應控制滴速在15~30滴/分,不要隨意調快輸液速度。

(2)硫酸鎂深部肌肉注射後,可做局部熱敷,加快藥物的吸收,減輕藥物對局部的刺激。

(3)如出現呼吸減慢<16次/分,尿量減少至500ml/24小時,可能為硫酸鎂的中毒反應,應及時告訴醫護人員處理。

4.長時間使用利尿、脫水劑,要注意有無乏力、腹脹、肌張力減弱等低血鉀、脫水的情況,出現上述癥狀要告訴醫護人員及時處理。

[重度妊高征、子癇的護理指導]

1.環境與卧位:

(1)居室環境要安靜,減少探視,避免光、聲刺激,防止誘發抽搐。

(2)絕對卧床休息,盡量取左側卧位,有利於子宮胎盤的血液供應。

(3)昏迷、抽搐時,平卧時宜將頭偏向一側,有利於口腔分泌物及嘔吐物流出,防止誤吸和窒息。

2.飲食:

(1)進高蛋白、高維生素和無刺激性食物,以補充丟失的蛋白質,避免誘發抽搐;一般不嚴格限制食鹽,全身浮腫時,每日鹽的攝入量要限於2—4g,以減少水鈉瀦留,避免加重水腫。

(2)昏迷時,給予鼻飼流汁,保證營養供給,注意防止鼻飼管脫出。

3.注意有無頭痛、眼花、眩暈、嘔吐、上腹部不適等先兆子癲的癥狀,一旦出現,立即告訴醫護人員處理。

4.併發症的預防:子癇是妊高症最嚴重的一種,常因昏迷、抽搐而引起外傷、窒息、泌尿系感染、,口腔潰瘍、褥瘡等併發症,應指導家屬掌握有關預防知識。

(1)防止外傷:①床邊加床欄,防止病人墜床;②適當地固定病人四肢;③不用暴力強行制止抽搐,以免引起誤傷;④將纏包有紗布的壓舌板置放於上、下臼齒間,防止抽搐時咬傷舌唇。

(2)保持呼吸道通暢,有活動的假牙要取出,避免引起窒息。

(3)為了防止病人尿失禁、污染床單,需給予留置導尿管,應注意:①防止導尿管脫出,避免重插增加感染的機會;②注意保持導尿管通暢,防止扭曲和受壓;③尿液引流袋不要高於病人會陰平面,以免逆行感染;④引流袋內尿液滿後,應從尿袋下面的活塞處取出尿液;⑤每天要用消毒水棉球擦洗會陰部1~2次,以預防上行感染。

(4)保持口腔清潔,預防口腔感染,每日用嗽口液棉球清洗口腔1~2次。

(5)保持床單清潔、平整、乾燥每2小時1次,預防褥瘡的發生。

[臨產分娩指導]

病人出現有規則的子宮收縮、腹部陣痛、陰道流血,多為臨產,應按臨產分娩知識指導病人。

[產後指導]

絕對卧床休息,待血壓穩定在正常範圍,體力恢復後才能逐漸下床活動和哺乳。

[出院指導]

1.未終止妊娠者出院後:

(1)遵醫囑來門診檢查。

(2)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腹痛、胎動活躍或胎動減少痛、頭昏、視物模糊、嘔吐等異常情況及時就診。

2.終止妊娠者:

⑴嚴格避孕1~2年。

⑵產褥期每周要測量一次血壓和進行一次腎功能檢查,以了解身體康復的情況。

剖宮產知識宣教

剖宮產是指經腹切開子宮,娩出胎兒的手術。由於圍產醫學的發展,消毒、無菌技術及抗感染技能的進步,以及手術操作技巧的嫻熟使剖宮產成為當今處理難產的重要手段。一般在下列情況下採取剖宮產:骨盆狹窄、畸形,軟產道異常,胎位不正,前置胎盤,頭盆不稱,胎兒宮內窘迫,胎盤早期剝離,巨大胎兒,妊娠合併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不能承受產程的孕婦。為了讓病人很好地配合治療、護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宣教。

[心理指導]由於各種原因使胎兒不能經產道娩出,只有採取剖宮產,經腹切開子宮,娩出胎兒才能保證母子平安。應利用產婦愛子心切的心理特點,幫助產婦消除緊張、恐懼的心理,主動配合手術。

[術前指導]

1.飲食:

(1)擇期行剖宮產,術前晚10時開始禁食,夜裡4時開始禁水,使胃充分排空,避免術中嘔吐引起誤吸和窒息。

(2)於產程觀察中發現問題而決定急診手術,應立即禁食、禁水,避免麻醉後嘔吐引起誤吸。

2.個人衛生:

(1)術前日洗澡、洗頭、剪指甲、更衣。

(2)剃去腹部汗毛和陰毛後,用肥皂水將局部清洗乾淨,並擦乾。特別要注意擦凈臍孔污垢,保持臍部的清潔,預防術後切口感染。

2.2.術前要留置導尿管,避免膀胱充盈,引起手術誤傷。注意防止導尿管脫出,以免重插增加感染機會。

4.手術中出現不適或疼癰,不要大聲喊叫,要告訴在旁守護的醫護人員,有利於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術後指導]

1.飲食:

(1)肛門未排氣前,進免奶流汁,多飲果汁,促進排氣避免引起腸脹氣。

(2)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後進半流飲食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

(3)飲食以清淡、易消化、富有營養為原則,多飲水,多進湯汁食物,有利於乳汁的分泌。

2.休息與體位:

(1)術後平卧,次日取半坐卧位,若病情允許,術後2~3天即可坐起,以利惡露排出。卧床時須經常翻身,防止腹腔臟器粘

(2)病情無特殊,術後48小時,即可下床活動,可增加腸蠕動,促進排氣、排便,預防腸粘連。

3.併發症的預防:

(1)術後一般需要留置導尿管24~48小時,避免膀胱充盈。肛門排氣後拔去導尿管。

(2)有意識地進行咳嗽,咳痰,使肺活量增加,防止肺部併發症。

(3)保持外陰清潔,每日清洗外陰1~2次,預防逆行感染。

(4)產後流血多發生於術後12小時以內,要注意陰道流血的情況,如會陰墊更換頻繁,惡露流出量多,應及時告訴醫護人員處理;惡露有特殊氣味,可能發生了產後感染,應告訴醫護人員處理。

4.手術回病房後,嬰兒要與母親皮膚接觸,早吸吮30分鐘,以增加母子感情,促進乳汁分泌,增強子宮收縮,預防產後出血。

⒌母嬰同室,母乳餵養指導:剖腹產後由於腹部有傷口,常因傷口疼痛,活動不便,而影響母乳餵養,應有耐心,慢慢掌握餵養的方法,每次餵奶時,可讓家屬在旁協助。其它有關知識同產褥期教育。

[出院指導]

1.避孕3年因子宮壁有瘢痕,過早妊娠,行人工流產有穿孔的危險。

2.飲食宜多樣化,多吃湯汁類食物,促進乳汁分泌。

3.產褥期禁房事,不盆浴,避免逆行感染。

4.產後42天分別來門診複查1次。

5.陰道流血持續時間長,腹部傷口癒合不好,應及時就診。

正常待產婦標準護理計劃

接近或超過預產期的孕婦,一般情況下均需住院待產。住院期間,醫務人員通過系統的檢查與觀察,可以及時了解孕婦及胎兒的情況,早日決定分娩方式,從而確保母子生命安全。妊娠晚期,由於子宮增大,負荷加重,孕婦一般均表現有活動不便、睡眠差、腰背痛、下肢浮腫等,偶有仰卧位低血壓出現。同時,通過耳聞目睹,大多數孕婦對分娩都有擔心害怕感。常見護理問題包括:①活動無耐力;②焦慮;③睡眠型態紊亂;④知識缺乏。

一、活動無耐力

[相關因素]妊娠後期子宮增大,負荷過重。

[主要表現]

1.進食及活動後孕婦氣喘、疲勞。

2.腹圍過大時,部分生活不能自理,如洗腳、洗頭等。

[護理目標]孕婦活動後不出現缺氧癥狀,表現為血壓、脈搏、呼吸正常。

[護理措施]

1.協助生活護理,給予病人生活上的照顧和幫助,如協助洗頭、洗腳等。

2.外出檢查可給予輪椅相助。

3.提供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可口的飲食。

4.提供安靜舒適的休養環境,每天保證睡眠時間7~8小時。

5.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活動過程中應有休息間隔,連續活動時間不超過30分鐘。

6.教會孕婦自測脈搏,如活動後脈搏>100次/分,則應停止活動,卧床休息。

[重點評價]

1.孕婦活動後脈搏、呼吸的改變情況。

2.孕婦住院期間生活護理是否得到落實。

[相關因素]

1.對分娩時的疼痛害怕,缺乏分娩的信心。

2.擔心自身和胎兒安危。

3.陌生的環境。

[主要表現]精神緊張,焦急、失眠甚至血壓升高等。

[護理目標]

1.孕婦能正確運用對待焦慮的有關知識和有效方法。

2.孕婦主訴焦慮癥狀減輕。

[護理措施]

1.鼓勵孕婦表達自己的感受,對孕婦的焦慮表示理解,並有針對性地給予疏導。

2.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避免與其他具有焦慮情緒的孕婦或親人接觸,避免與有死胎、死產、新生兒窒息的產婦同居一室,以免情緒相互影響。

3.向孕婦講解分娩的經過,強調妊娠、分娩是婦女一生中特有的生理過程,解除其緊張心情。

4.向孕婦講解產婦的情緒對分娩經過的影響,如精神緊張、對分娩缺乏信心、害怕疼痛等能使順產變成難產的機會增加等。

5.帶孕婦實地參觀待產室與病房,介紹助產士與其認識,以減少陌生感,並告之整個待產與分娩過程都有助產士陪伴,以增加其安全感。

6.鼓勵家屬給予愛的表達。

7.指導孕婦採用聽音樂等方法,以緩解緊張情緒。

[重點評價]

1.孕婦對待可緩解焦慮的有關知識掌握情況。

2.孕婦精神緊張、憂慮、害怕、失眠等癥狀有否得到緩解。

三、睡眠型態紊亂

[相關因素]

1.妊娠晚期巨大子宮造成腹部受壓。

2.妊娠晚期不規則宮縮、胎動影響。

3.對分娩的焦慮心態。

4.環境改變。

[主要表現]

1.腹脹,不適,夜尿次數增多。

2.孕婦晚上輾轉難以入睡。

3.處於淺睡眠狀態,輕微的響聲則易覺醒。

[護理目標]

1.孕婦掌握了幫助睡眠的方法或措施。

2.孕婦恢復理想的睡眠型態,表現為每天間斷累計睡眠8~9小時,晨醒後無睏倦或疲乏。

[護理措施]

1.提供安靜、舒適的住院環境。

2.將產前、產後病人分住,以免嬰兒哭鬧影響睡眠。

3.囑孕婦左側卧位並以軟枕墊撐腹部,減輕腹部受壓及宮縮、胎動造成的不適。

4.向孕婦講解分娩經過的有關知識,減輕對其產生的焦慮心理。

5.指導孕婦採用幫助入睡的可行方法,如睡前熱水泡腳、聽音樂等。

6.有計劃地安排治療、護理活動,使孕婦睡覺時盡量不受干擾。

7.減少晚飯後的飲水量,以免夜尿增多影響睡眠,並盡量上床前排空膀胱。

[重點評價]

1.影響睡眠的不良環境有否得到解決。

2.孕婦能否掌握促進睡眠的有效方法。

3.孕婦焦慮的心理是否減輕。

四、知識缺乏

[相關因素]初次妊娠,缺乏妊娠經驗。

[主要表現]

1.孕婦不能很好的自監胎兒宮內安危。

2.對臨產的先兆表現一無所知。

3.對分娩經過及注意事項了解甚少。

[護理目標]

1.孕婦能了解妊娠及分娩的主要經過。

2.孕婦情緒安定。

[護理措施]

1.耐心解答孕婦的提問,主動講解妊娠及分娩的有關情況。

2.教會孕婦自測胎動次數,每次1小時,分早、中、晚3次進行。

3.講解臨產先兆癥狀及體征,並告之什麼情況下應及時彙報,如規律宮縮、陰道流水等。

4.講解分娩時的陣痛及應對措施,如深呼吸、數數、抓緊護士的手等。

5.宮口開全、進入第二產程後,指導產婦正確用力,配合助產士接生。

6.第二產程,根據胎兒情況尊醫囑吸氧,可預防胎兒窘迫發生。

7.提供適合病人需要的健康宣教的學習材料。

[重點評價]

1.孕婦能否了解產程基本情況,能否做到心中有數。

2.孕婦對妊娠及分娩經過中應配合的事項的掌握程度。

分娩期產婦標準護理計劃

妊娠滿28周及以後的胎兒及其附屬物,從臨產發動至從母體全部娩出的過程稱為分娩。臨產開始的標誌為有規律且逐漸增強的子宮收縮,每次持續30秒或以上,間歇5~6分鐘左右,同時伴隨進行性宮頸管消失、宮口擴張和胎先露下降。分娩全過程是從開始出現規律宮縮至胎兒、胎盤娩出為止,簡稱總產程.臨床通常分為3個產程。第一產程是從開始出現規律宮縮到宮口開全,初產婦約需11~12小時,經產婦約需5—6小時。第二產程是指從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初產婦約需1~2小時,經產婦一般數分鐘即可完成,但不超過l小時。第三產程指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約需5~15分鐘,不超過30分鐘。因第二、三產程所經歷的時間較短,則存在的護理問題相對較少,故略而不述。第一產程常見護理問題包括:①疼痛,②焦慮;③自理缺陷;④有胎兒宮內窘迫的危險;⑤知識缺乏;⑥尿瀦留。

一、疼痛

[相關因素]與子宮收縮引起的神經牽拉有關。

[主要表現]煩躁不安、呻吟、尖叫。

[護理目標]病人主訴疼痛減輕或消失。

[護理措施]

1.指導產婦宮縮時作深呼吸,雙手輕揉下腹部或腰骶部,以減輕疼痛。

2.與產婦交談、幫助做腹部按摩、囑產婦聽音樂等以分散注意力,減輕疼痛。

3.遵醫囑提供加速產程進展的方法來縮短疼痛時間,如採用人工破膜、氣囊助產。

4.鼓勵產婦接受無痛分娩法(硬膜外麻醉下分娩)減少分娩的疼痛。

[重點評價]疼痛減輕的程度。

二、焦慮

[相關因素]1.宮縮痛2.擔心自己與胎兒的安全。

[主要表現]精神緊張,多慮,害怕,失去自我控制。

[護理目標]

1.產婦能描述自己焦慮的原因。2.產婦自訴舒適感增加。3.產婦情緒穩定。

[護理措施]

1.熱情接待產婦,提供溫馨舒適的待產環境或家屬陪住產。

2.多與產婦交談,鼓勵其說出焦慮的心理感受,聽取產婦的訴說並給予同情、安慰和鼓勵。

3.避免與焦慮產婦同住,以減少不良情緒的影響。

4.解決產婦的生活需要,耐心解答產婦提出的有關問題。

5.用溫順的語言、和藹的態度、嫻熟的技術贏得產婦的信賴,增加其安全感。

6.密切觀察產婦的產程進展情況,及時給予指導與幫助,可與產婦及家屬討論有關分娩和胎兒的有關問題,消除其思想顧慮。

[重點評價]產婦焦慮的改善程度。

三、自理缺陷

[相關因素]1.宮縮痛。2.破膜後不宜下床活動。3.靜脈輸液。

[主要表現]不能自行下床活動及床上翻身不便,因疼痛而取保護性體位。

[護理目標]產婦生活需要得到滿足。

[護理措施]

1.產婦未破膜者應協助其下床適當活動,如洗漱、入廁等。

2.產婦已破膜者,在不影響胎兒的情況下,協助其更換體位,撫摸下腹部,使其減輕疼痛,增加舒適感。

3.及時遞送食物、開水、毛巾及便盆等產婦所需的生活用品。

4.待產室應不離工作人員,隨時觀察產婦的產程進展,及時解決產婦的各種生活需要。

[重點評價]

1.潛伏期是否協助產婦完成部分生活需要。

2.產婦卧床期間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滿足。

四、有胎兒宮內窘迫的危險

[相關因素]

1.宮縮過頻或過強,使胎盤血運受阻。

2.產程過長,產婦體力衰竭、脫水、酸中毒,致使胎兒供氧不足。

3.胎兒臍帶繞頸、打結、過短,阻礙臍帶血流。

4.胎盤功能不良。

5.母體患嚴重貧血、妊高征、高熱、心肺疾病等。

[主要表現]

1.胎心音異常,可偏快,每分鐘超過160次,或胎心音減慢,每分鐘低於120次,或胎心音節律不齊,胎兒監護儀顯示有晚期減速、變異減速或基線平直。

2.羊水性狀改變即羊水被胎糞污染。

3.胎動頻繁或胎動減少。

[護理目標]

1.胎兒宮內窘迫得到控制及有效治療。2.胎兒未發生宮內窘迫。

[護理措施]

1.給予吸氧以提高母體血氧含量,從而提高胎兒血氧濃度。吸氧方式以間歇吸氧效果較好,直至胎心音恢復正常或胎兒娩出。

2.囑病人採取左側卧位,以改善子宮胎盤血液供應。

3.積極處理產程,以防產程過長。

4.宮縮過頻或過強,應遵醫囑給予宮縮抑製劑;如因靜脈滴注催產素所致,則及時調慢催產素滴數或減少催產素濃度。

5.嚴密觀察胎動及胎心音變化,潛伏期每小時聽胎心音1次,活躍期每30分鐘聽1次,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師。

6.遵醫囑治療產婦的原發疾病。

7.糾正酸中毒,遵醫囑靜脈滴注碳酸氫鈉等。

8.安慰產婦,囑其卧床休息,多飲水及保證足夠營養,鼓勵多進食。

[重點評價]

1.監測胎心音。2.羊水性狀。3.監測產婦原發病有否得到控制或緩解

五、知識缺乏

[相關因素]初次妊娠,缺乏對分娩生理過程的認識。

[主要表現]焦慮,緊張不安,不合作。

[護理目標]

1.產婦自訴了解分娩的臨床經過,且能正確對待分娩。2.產婦能積極配合。

[護理措施]

1.向產婦解釋分娩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及其分娩的臨床經過,使產婦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2.耐心解答產婦提出的問題。

3.指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積極與醫護人員配合。

4.指導產婦少量多次進食易消化、高熱量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並注意水的補充。

5.指導產婦注意休息,宮縮間歇盡量放鬆,保持體力,避免精力消耗。

[重點評價]

1.產婦對分娩經過的了解程度。2.產婦對分娩的心理承受能力。

六、尿瀦留

[相關因素]1.先露下降壓迫膀胱。2.不習慣床上排尿。

[主要表現]排尿困難、膀胱充盈。

[護理目標]病人膀胱內尿可排空。

[護理措施]

1.協助病人每2~4小時排尿1次,保持膀胱空虛。

2.鼓勵病人下床排尿。

3.床上授以便盆排尿時應給予遮擋。

4.採用誘導排尿法:聽流水聲或用溫開水沖洗會陰。

5.自行排尿困難、誘導排尿無效者,給予導尿。

[重點評價]膀胱充盈程度。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病人標準護理計劃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發生於妊娠20周以後,臨床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浮腫,嚴重時出現抽搐、昏迷、心腎功能衰竭,甚至發生母嬰死亡。常見護理問題包括:①有外傷的危險;②有藥物中毒的危險;③有胎兒受傷的危險;④體液過多;⑤潛在併發症——子癇;⑥知識缺乏;⑦焦慮。

一、有外傷的危險

[相關因素]妊娠高血壓綜合徵引起的血壓升高、頭暈、眼花視物模糊、甚至抽搐等,均可致外傷。

[主要表現]

l.病人步態不穩,頭暈眼花,看不清行走途中的障礙物。

2.抽搐時易從床上摔下。

[護理目標]

1.病人血壓保持穩定。

2.病人及其家屬能為病人採取自護和防護的措施。

3.病人不發生意外受傷。

[護理措施]

1.積極治療原發病,控制、穩定血壓。

2.囑病人盡量卧床休息,減少活動:體位姿勢改變應緩慢,避免突然改變體位姿勢而致頭暈跌倒。

3.向病人詳細介紹病室及周圍環境,以及如何使用呼叫系統。將病人安排在離護士站、治療室近的房間。

4.將病人的常用物品置於伸手可及之處。

5.為病人床邊加護欄,地面保持乾燥,病人下床行走最好穿防滑鞋、使用輔助器具如手杖等,減少行走途中障礙物。

6.病人離床活動,如上廁所、外出做檢查時應有人陪伴,並給以攙扶或輪椅推送。

7.督促、協助病人按時服用鎮靜、降壓、解痙葯,並注意觀察用藥後的效果。

[重點評價]

1.血壓控制情況及頭暈、眼花、視物模糊等癥狀的改善程度。

2.環境中的危險因素是否都被排除。

二、有藥物中毒的危險

[相關因素]

1.較長時間使用硫酸鎂解痙降壓。

2.病人缺乏硫酸鎂使用知識。

[主要表現]膝反射遲鈍或消失,呼吸減慢,尿量減少。

[護理目標]

1.病人對硫酸鎂使用知識要點能夠掌握,如滴速不易過快(以1~1.5g/h為宜),能自測中毒癥狀。

2.病人不出現鎂離於中毒癥狀。

[護理措施]

1.靜脈滴注硫酸鎂時應加強巡視,嚴格掌握用量及滴速1~1.5g/h為宜,累計用量24小時不超過20g。

2.用藥前及用藥過程中均應注意以下事項:

(1)定時檢查膝反射且必須存在。

(2)呼吸不少於16次/分。

(3)尿量不少於25mL/h。

3.在應用硫酸鎂治療時須預備鈣劑作為解毒劑。當出現鎂中毒時,立即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10mL。

4.輸液期間護士應每隔15~30分鐘查看病人1次,並觀察滴速及病人的情況。

5.教會病人自測鎂離子中毒癥狀,如尿量應保持每小時超過25mL,出現異常能及時彙報。

6.監測血鎂濃度:血鎂值<3mmol/L。

[重點評價]

1.是否嚴格掌握硫酸鎂使用知識:用量、滴速。

2.病人對硫酸鎂使用知識要點的了解情況。

3.病人是否出現硫酸鎂中毒癥狀,如膝反射消失、呼吸<16次/分、尿量<25mL/h等。

三、有胎兒受傷的危險

[相關因素]妊高征時,子宮肌層與蛻膜其他部分血管發生急性動脈粥樣硬化,內膜細胞脂肪變和血管壁壞死,血管管腔狹窄引起胎盤供血不足,胎盤功能減退,嚴重時發生螺旋動脈栓塞、蛻膜壞死出血,導致胎盤早剝。

[主要表現]

1.胎盤功能減退,可致胎兒窘迫、胎兒發育遲緩、早產等。

2.胎盤早剝,可致死胎、死產或新生兒死亡等。

[護理目標]病人能自我監護胎兒,如有異常情況能及時彙報。

[護理措施]

1.遵醫囑咐病人左側卧位,吸氧每天3次,每次1小時,以緩解胎兒窘迫。

2.遵醫囑聽胎心音每6小時1次,教會病人自測胎動每天3次,每次1小時。

3.遵醫囑使用促胎兒肺成熟藥物,加強胎兒呼吸功能。

4.遵醫囑抽血查雌三醇值,了解胎盤功能。

5.必要時作胎心監護、B超監測胎兒宮內情況。

6.指導病人如出現陰道流血、腹痛等應及時彙報。

7.指導病人多卧床休息,減少活動,保持心情愉快。

[重點評價]

1.胎兒宮內發育情況是否正常。

2.胎盤功能是否正常。

3.病人對危險情況如胎動減少、陰道流血、腹痛等是否了解。

四、體液過多

[相關因素]

1.全身小動脈痙攣,造成內皮細胞受損,通透性增加,體液滲漏。

2.腎小球前小動脈痙攣狹窄,造成腎血流量減少,從而腎小球濾過減少,體液積聚。

3.妊娠後期下腔靜脈受增大子宮壓迫,血液迴流受阻,導致營養不良性低蛋白血症。

[主要表現]最初可表現為體重的異常增加(隱性水腫),每周超過o.5kg。以後,隨著體液的積聚過多,水腫多由踝部開始,漸延至小腿、大腿、外陰部、腹部,即由下而上的凹陷性水腫。

[護理目標]

1.1.病人能維持體液量和電解質的基本平衡,表現為生命體征在正常範圍,呼吸音清晰。

2.2.病人水腫好轉或消退。

[護理措施]

1.1.指導病人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如瘦肉、魚等;適當限制鈉的攝入。

2.休息及睡眠時取左側卧位,以減輕下腔靜脈受壓。

3.坐或卧時抬高下肢,以增加靜脈迴流。

4.進行適當的活動,經常變換體位,預防體位性水腫。

5.視病情需要,遵醫囑用利尿劑。

6.每周測體重2次,凡體重增加每周≥o.5kg者,應注意有無隱性水腫。

7.按醫囑記錄24小時出入水量;留24小時尿,監測尿量、尿蛋白定量及尿比重等。

[重點評價]

1.病人水腫程度有否得到減輕。

2.病人血蛋白質、血電解質、尿滲透壓和尿比重的改變情況。

3.病人生命體征及體重變化情況。

4.引起液體過多的可能原因有否得到去除。

五、潛在併發症——子癇

[相關因素]妊高征治療不及時,進一步發展。

[主要表現]在先兆子癇的基礎上,孕婦出現抽搐和昏迷。

[護理目標]

1.病人血壓控制並維持穩定。

2.病人自覺癥狀好轉,不出現抽搐。

[護理措施]

1.積極治療原發病,遵醫囑正確及時地應用解痙、降壓、利尿等藥物。

2.盡量安排病人住單間、光線稍暗的病室,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減少聲、光刺激,限制親友的探視。

3.治療及護理操作盡量輕柔,相對集中,以減少對病人的干擾。

4.囑病人絕對卧床休息,加強落實生活護理。

5.為防受傷,必須專人護理,床邊加護欄,取下活動假牙,備好急救用物,如壓舌板、開口器、吸痰器、氣管切開包,氧氣等。

6.密切觀察血壓、脈搏,呼吸及體溫,每天測4~6次,記錄出入水量。

7.加強胎兒監護,持續低流量吸氧,注意觀察有無陰道流血及宮底上升、腹痛等出現。

8.遵醫囑對症處理。

9.必要時遵醫囑及時終止妊娠,並告之家屬,讓其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重點評價]

1.病人血壓控制情況。

2.病人頭痛、眼花、視物模糊、噁心嘔吐等先兆於癇癥狀的改善情況。

六、知識缺乏

[相關因素]

1.1.初次妊娠,初患此病。

2.2.對一系列操作程序、治療與護理的具體項目知道甚少。

[主要表現]對疾病本身及其危險性知道甚少,治療與護理中欠合作。

[護理目標]

1.病人能講述妊高征的癥狀。

2.病人知道所用主要藥物的名稱、用法、作用和副作用,如硫酸鎂等,能自我保護。

3.病人或家屬主動參與執行所制定的保護措施。

[護理措施]

1.1.提供一個安靜的交流環境和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氣氛,鼓勵,允許病人提問題。

2.2.給病人或家屬介紹疾病的基本過程及治療護理的方法,耐心解答病人或家屬的問題。

3.指導病人進食高蛋白飲食,勿食過鹹食品。

4.解釋卧床休息、減少活動的必要性,引起病人及家屬的重視。

5.向病人介紹治療中某些藥物的名稱、用法、作用和副作用等,如硫酸鎂的用量和滴速、中毒癥狀等,使病人了解自我保護的內容。

6.告知病人如有頭暈、眼花、視物模糊、陰道流血、腹痛等,應及時彙報給醫務人員。

7.保持心情愉快,情緒放鬆,減少刺激。

8.提供適合病人需要的學習資料。

[重點評價]

1.病人取其家屬對妊高征的了解情況。

3.3.對制定的保護措施是否真正落實。

七、焦慮

[相關因素]

1.擔心胎兒危險。

2.對環境不熟悉.

3.對於癇、胎盤早剝乃至死亡的害怕。

[主要表現]精神緊張,憂慮,害怕,失眠等。

[護理目標]病人主訴恐懼癥狀減輕。

[護理措施]

1.理解、同情病人的感受,耐心傾聽病人的訴說。

2.創造安靜、無刺激的環境,避免與其他具有焦慮情緒的病友或親友接觸,避免與搶救或危重病人同居一室。

3.充分介紹與病人有關的醫務人員,介紹病室環境及同室病友,以減輕陌生感。

4.對病人及其家屬進行適當的安慰,表明醫務人員對其病情的詳細了解和關心,以增加安全感。

5.在治療過程中,給予病人適當的信息,使其對病情有所了解,增加信任感。

6.鼓勵家屬給予愛的表達。

7.指導病人使用放鬆術,如聽音樂、看書報、與同室產婦交談等。

8.必要時遵醫囑使用鎮靜劑。

[重點評價]病人焦慮的程度是否得到改善。

前置胎盤病人標準護理計劃

前置胎盤指胎盤附著於子宮下段,甚至胎盤下緣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處,其位置低於胎兒先露部。臨床表現主要為妊娠晚期或臨產時,突然發生無誘因的無痛性反覆陰道流血。常見護理問題包括:①自理能力缺陷;②有大出血的危險;③有胎兒受傷的危險;④恐懼;⑤有感染的危險。

一、自理能力缺陷

[相關因素]前置胎盤需絕對卧床休息。

[主要表現]絕對卧床休息,日常生活需別人協助。

[護理目標]病人卧床期間,基本生活需要能夠得到滿足。

[護理措施]

1.加強巡視,每15~30分鐘1次,及時發現病人的需要。

2.將呼叫器及生活用品置於病人伸手可及處。

3.協助病人側卧位進食,提供喝水或湯的吸管,及時傾倒剩飯菜。

4.協助洗漱,如協助病人洗臉、手、腳、刷牙,用o.1%的新潔爾滅會陰抹洗,每天2次,保持床單位整潔、乾燥、平整、舒適,必要時可行床上洗頭及擦澡。

5.病人卧床期間,給予提供便器,傾倒排泄物,做好大小便後的會陰護理等。

6.協助穿著、修飾。

7.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空氣清新。每天開窗通風3次,每次30分鐘。

8.遵醫囑協助左側卧位,吸氧每天3次,每次l小時

[重點評價]病人基本生活需要能否滿足。

二、有大出血的危險

[相關因素]妊娠晚期或臨產後子宮下段逐漸伸展,宮頸管消失或宮頸擴張時,附著於子宮下段或宮頸內口的胎盤則不能相應地伸展,導致前置部分的胎盤自其附著處剝離,血竇破裂而出血。

[主要表現]突然發生無誘因的無痛性反覆陰道流血。

[護理目標]

1.病人能正確執行預防大出血的措施。

2.病人不發生出血性休克。

[護理措施]

1.囑病人絕對卧床休息,左側卧位。

2.留24小時會陰墊以便觀察出血情況,並觀察血壓、脈搏、呼吸、面色與陰道流血情況,及早發現大出血徵兆。

3.觀察病人宮縮情況,必要時遵醫囑使用宮縮抑製劑。

4.嚴禁做肛門檢查或陰道檢查。

5.多食含粗纖維的食物,保證大便通暢,必要時遵醫囑給予大便軟化劑。

6.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富含鐵的食物,以糾正貧血。

7.保證每天睡眠8~9小時,精神放鬆,減少緊張。

8.囑病人如發生陰道大量出血應及時按響紅燈報告醫務人員,並做好大出血的搶救準備工作,如抽血合血、備搶救器材於床邊等。

9.嚴密監測胎心音的變化及胎動情況。

10.教會病人自測胎動。

[重點評價]

1.監測病人陰道流血的情況。

2.病人預防大出血措施的落實情況。

4.4.大出血的搶救準備工作是否已完善。

三、有胎兒受傷的危險

[相關因素]前置胎盤出血嚴重時,胎兒可發生宮內缺氧、窘迫,以致死亡。

[主要表現]胎兒宮內缺氧易致死胎、死產、新生兒窒息等,此外,容易引起早產。

[護理目標]

1.病人能自我監護胎兒,如有異常,能及時彙報。

2.胎兒宮內窘迫能及時得到控制。

[護理措施]

1.遵醫囑囑病人左側卧位,低流量吸氧每天3次,每次1小時。

2.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富含鐵及粗纖維的食物,以改善貧血並保持大便通暢。

3.遵醫囑聽胎心音每6小時1次,自測胎動,每天3次,每次1小時,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務人員。

4.注意宮縮情況,必要時遵醫囑給予宮縮抑製劑,以免早產。

5.遵醫囑給予促進胎兒肺成熟藥物,加強胎兒呼吸功能,提高出生存活率。

6.B超監測胎兒宮內情況,如有異常,及時處理

7,告訴病人臨產先兆,如破水、宮縮等。

8.囑病人勿搓揉乳房或腹部,以免誘發宮縮。

[重點評價]

1.胎兒宮內生長發育情況是否正常。

3.3.監測胎心音、胎動的變化。

四、恐懼

[相關因素]

1.反覆陰道流血,甚至大出血。

2.前置胎盤對母嬰的危險性。

[主要表現]精神緊張,憂慮,害怕,失眠等。

[護理目標]病人主訴恐懼癥狀減輕。

[護理措施]

1.理解、同情病人的感受,耐心傾聽病人的訴說。

2.創造安靜、無刺激的環境,避免與其他具有焦慮情緒的病友或親友接觸,避免與搶救或危重病人同居一室。

3.充分介紹與病人有關的醫務人員,介紹病室環境及同室病友,以減輕陌生感。

4.對病人及其家屬進行適當的安慰,表明醫務人員對其病情的詳細了解和關心,以增加安全感。

5.在治療過程中,給予病人適當的信息,使其對病情有所了解,增加信任感.

6.鼓勵家屬給予愛的表達。

7.指導病人使用放鬆術,如聽音樂、看書報、與同室產婦交談等。

8.必要時遵醫囑使用鎮靜劑。

[重點評價]

1.病人恐懼心理是否有所改善

2.病人情緒是否穩定。

五、有感染的危險

[相關因素]

l.長期反覆陰道流血造成貧血,導致抵抗力降低。

2.胎盤剝離面接近宮頸外口,細菌易從陰道侵入胎盤剝離面。

[主要表現]惡露量及顏色出現異常,且有異味,嚴重時血白細胞增多、體溫上升、腹痛等。

[護理目標]病人不發生感染,表現為體溫正常,血白細胞正常,無腹痛,惡露量、顏色正常且無異味。

[護理措施]

1.加強會陰部護理,用o.1%新潔爾滅會陰抹洗,每天2次,做好大小便後的會陰清潔。

2.墊消毒衛生巾,勤換內衣褲。

3.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注意觀察藥物療效。

4.產後鼓勵早下床活動,勤翻身,以利惡露及時排出。

5.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定時通風。

6.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富含鐵的食物,增加機體抵抗力。

7.定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並記錄之。

8.產褥期禁盆浴,禁止性生活。

9.加強母乳餵養,促進子宮復舊。

10.產褥期若陰道出血淋漓不止或有腹痛等應及時就診。

[重點評價]

1.注意有無腹痛及惡露的異常改變。

2.觀察體溫的變化及白細胞計數。

胎膜早破產婦標準護理計劃

胎膜早破是指臨產前胎膜破裂,是分娩期常見的併發症。多因胎先露銜接不良如胎位異常、頭盆不稱;骨盆狹窄;宮內壓力過高如雙胎、羊水過多;宮頸內口鬆弛,創傷,妊娠後期性交等引起。胎膜破裂後可引起早產和臍帶脫垂,增加了圍產兒死亡率、宮內感染率及產褥感染率。處理原則是預防早產和臍帶脫垂,避免宮內感染。常見護理問題包括:①知識缺乏;②有胎兒受傷的危險;③自理能力缺陷;④有感染的危險。

一、知識缺乏

[相關因素]初次妊娠,對胎膜早破知識不了解。

[主要表現]

1.發現陰道流液,未能及時告訴醫務人員。

2.破膜後未卧床休息。

[護理目標]

1.產婦了解胎膜早破的表現及其注意事項。

2.產婦知道胎膜早破可能出現的危險。

[護理措施]

1.給產婦詳細講解胎膜早破的原因、臨床表現及有可能出現的危險:早產、臍帶脫垂、感染等,讓其有思想準備,並能積極配合醫療、護理。

2.囑產婦如發現陰道流液,應及時報告,並卧床休息。

3.囑產婦破膜後,應注意保持外陰清潔,用消毒月經墊以預防感染。

4.囑產婦如開始出現宮縮應及時通知醫務人員。

[重點評價]

1.產婦對胎膜早破知識的了解程度。

2.產婦對胎膜早破注意事項的執行情況。

二、有胎兒受傷的危險

[相關因素]

1.臍帶脫垂。

2.胎兒宮內感染。

3.早產。

4.胎兒宮內窘迫。

[主要表現]

1.破膜後臍帶隨羊水脫出子宮頸口外。

2.羊水污染。

3.出現臨產徵兆。

4.胎心音偏快或偏慢、節律不齊。

[護理目標]胎兒危險性降低。

[護理措施]

1.破膜時,觀察及防止臍帶脫垂髮生。

2.破膜後立即聽胎心音,並觀察羊水量及羊水性狀

3.根據胎位、胎先露高低選擇相應的措施。

(1)胎位異常、胎先露尚未銜接,如臀位、胎頭高浮,囑病人立即並絕對卧床休息,抬高臀部,以防臍帶脫垂。

(2)如胎位正常,且胎頭已銜接,囑病人注意卧床休息,可適當坐起和下床大小便。

4.如孕周<37周,有產兆而無感染徵象者,遵醫囑給予保胎治療,以預防早產。

5.囑病人用消毒月經墊,給予會陰抹洗,每天2次,以保持外陰清潔,預防宮內感染。

6.嚴密觀察胎心音變化,聽胎心音每半小時或1小時1次。必要時給予胎兒監護。

7.如孕周>37周,觀察12~18小時無宮縮,可遵醫囑靜滴催產素引產,或根據情況做好剖宮產的術前準備。

8.破膜時間超過12小時,遵醫囑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9.嚴密觀察羊水量及羊水性狀,如羊水有污染,則應儘快結束分娩。

[重點評價]

1.監測胎心音、胎動情況,有無宮內窘迫。

2.觀察羊水量及性狀。

3.觀察有無產兆的發生。

4.監測破膜後有無臍帶脫出的現象發生。

三、自理能力缺陷

[相關因素]與絕對卧床休息有關。

[主要表現]日常生活需要協助。

[護理目標]卧床期間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

1.將日常生活用品放在產婦伸手可及之處,便於拿取。

2.協助產婦進食,並保持床單位乾燥、整潔。

3.協助產婦洗漱,飯前便後洗手。

4.協助產婦床上大小便,並及時傾倒排泄物。

5.協助產婦及時更換月經墊。

6.加強巡視,每15~30分鐘1次,及時發現產婦生活需要。

[重點評價]產婦基本生活需要能否得到滿足。

四、有感染的危險

[相關因素]胎膜破裂,細菌進人宮腔。

[主要表現]體溫升高,脈搏加快,血象示外周白細胞計數升高。

[護理目標]產婦不發生感染。

[護理措施]

1.囑產婦墊消毒月經墊,並協助病人及時更換。

2.破膜時間超過12小時,給予o.1%新潔爾滅棉球會陰部抹洗,每天2次,並遵醫囑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3.盡量減少肛查次數,如需做陰道檢查,應嚴格無菌操作。

4.測體溫、脈搏、呼吸,每4小時1次。

5.分娩後,遵醫囑使用抗生素。

[重點評價]觀察產婦的體溫、脈搏變化情況。

剖宮產術後病人標準護理計劃

剖官產指經腹切開子宮娩出胎兒的手術。多數應用硬膜外麻醉,亦可用局部麻醉、全身麻醉等,依產婦具體情況而定。術後病人主要表現為:雙下肢暫無知覺、傷口疼痛、腹脹等。常見護理問題包括:①自理能力缺陷;②疼痛;③舒適的改變:腹脹;④母乳餵養無效。

一、自理能力缺陷

[相關因素]

1.剖宮產手術、麻醉的影響。

2.術後輸液、留置導尿管、疼痛的影響。

[主要表現]

1.不能自行翻身或側卧,需由護士協助。

2.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如漱口、洗臉、洗腳及更換會陰墊紙等。

[護理目標]

1.病人基本生活需要舶得到滿足。

2.病人能恢復自理的能力。

[護理措施]

1.協助病人進食、洗漱和穿著,及時更換會陰墊紙,保持床單位整潔、舒適。

2.將呼叫器及生活用品放在伸手可及之處。

3.密切觀察傷口有無滲血及陰道流血情況,保持輸液管及導尿管的通暢。

4.待病人雙下肢恢復知覺後,協助翻身或側卧。

5.協助母乳餵養,做好嬰兒護理。

6.全麻病人清醒前應有專人看守。

7.鼓勵早下床活動,扶行人廁。

8.遵醫囑測量血壓、脈搏、呼吸等。

[重點評價]產婦自理能力恢復情況.

二、疼痛

[相關因素]

1.剖宮產術後麻醉作用消失。

2.子宮收縮。

[主要表現]呻吟不止,產婦拒絕按壓宮底。

[護理目標]

1.病人呈現舒適感。

2.病人主訴疼痛減輕或緩解。

[護理措施]

1.採取舒適卧位,如硬膜外麻醉時去枕平卧6小時後可取半卧位。

2.及時系腹帶,減輕傷口張力。

3.遵醫囑給予止痛劑。

4.護理操作應輕柔、集中,減少移動病人。

5.教會病人有效咳嗽,咳嗽時輕按傷口。

6.採取各種措施,轉移病人對疼痛的注意力。

[重點評價]

1.病人術後疼痛緩解程度。

2.減輕疼痛措施的效果。

3.疼痛對術後生活的影響程度。

三、舒適的改變:腹脹

[相關因素]

1.剖宮產手術、麻醉致腸蠕動減弱。

2.剖宮產術後翻身、活動減少。

[主要表現]病人自覺不適,腹部隆起,叩診呈鼓音,聽診腸鳴音減弱或消失,肛門未排氣。

[護理目標]

1.病人主訴腹脹減輕或緩解。

2.病人肛門排氣、排便。

[護理措施]

1.少量多餐的半流質能促進腸蠕動,禁食糖類及牛奶等產氣食物。

2.鼓勵病人勤翻身、早下床活動,以促進腸蠕動。

3.腹部給予松節油熱敷,輕輕按摩腹部促進排氣。

4.遵醫囑給予新斯的明肌內注射或穴位封閉。

5.必要時肛管排氣,或用開塞露、緩瀉劑。

[重點評價]

1.病人腹脹減輕的程度。

2.減輕病人腹脹措施的效果。

四、母乳餵養無效

[相關因素]

1.母親疲勞、疼痛。

2.缺乏母乳餵養的信心和知識.

3.嬰兒含接姿勢不正確,或母親乳頭凹陷、扁平等,未實現有效的吸吮。

4.早產兒,母親營養、水分攝入不足,哺乳受干擾(母親/嬰兒生病)。

[主要表現]

1.母親乳房不充盈或乳汁少。

2.母親乳房脹痛,但嬰兒吸吮少或吸吮無力。

3.每次哺乳後,嬰兒總吃不飽,吵鬧不止。

[護理目標]

1.母親基本掌握母乳餵養知識和哺乳技巧,對母乳餵養有信心。

2.嬰兒生長發育正常,表現為大小便正常,不發熱,不出現低血糖,體重有所增加等。

[護理措施]

1.剖宮產術後回病房30分鐘內,進行母嬰部分皮膚接觸及早吸吮30分鐘。

2.宜教母乳餵養知識,糾正產婦及家屬對母乳餵養的錯誤觀點,可提供資料閱讀.

3.指導母乳餵養技巧,尤其第一次哺乳應給予協助。

(1)讓母親放鬆,採取舒適的體位,哺乳姿勢可以選擇躺式、環抱式或坐式。

(2)示範及解釋嬰兒覓食反射,利用其幫助嬰兒含接乳頭及大部分乳暈,形成有效吸吮。

(3)母親一手托抱嬰兒,另—手拇指與其他四指分開,呈「C」字式托住乳房協助吸吮。

(4)指導母親按需哺乳,兩側乳房均做到有效吸吮。

4.對於乳頭凹陷或扁平的母親,每次哺乳前先做乳頭操或使用拔奶器吸出乳頭。

5.指導母親保證足夠的睡眠,每天8~9小時,並保持心情愉快,勿過度疲勞,保證足夠的液體攝人量,如多飲雞湯、魚湯,保證乳汁分泌。

6.對於乳頭疼痛或皸裂的母親,在哺乳後擠少量乳汁塗於乳頭上並保持乾燥。

7.奶脹時,教會其人工擠奶的方法.

8.因疾病暫時不能哺乳的母親,應教會其人工排空乳房的技術,以保證病癒後母乳的正常供應。

[重點評價]

1.母親及家屬對母乳餵養知識的掌握程度。

2.母親哺乳技巧的掌握情況。

3.母親乳汁分泌情況。

4.嬰兒吸吮乳頭的能力及效果,嬰兒生長發育情況是否良好。

子宮肌瘤病人標準護理計劃

子宮肌瘤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見的肌瘤,多為良性腫瘤,多發生於中年婦女,其發生可能與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典型的臨床表現為月經過多和繼發貧血,但不少患者可無自覺癥狀。常見護理問題包括:①焦慮;②睡眠型態紊亂;③營養不足;④有感染的危險;⑤傷口疼痛;⑥術後有出血的可能;⑦腹脹、腹痛。

一、焦慮

[相關因素]

1.環境變化。

2.疾病相關知識缺乏。

3.疾病困擾。

[主要表現]

1.恐慌、憂鬱,疑慮重重

2.精神緊張、易激動、難入睡。

3.哭泣、情緒低落交替出現,食慾差。

[護理目標]

1.病人能逐步適應病室環境。

2.病人能自我調節情緒波動,顧慮基本消除。

3.病人能夠了解該疾病的衛生常識,手術的意義及預後。

[護理措施]

1.耐心向病人介紹病房的環境、基本設施、有關制度以及經管醫師、負責護士。

2.保持病房的清潔衛生,為病人提供一個清潔、舒適、安靜、滿意的休息環境。

3.分析病人產生焦慮的最主要,最可能的原因,鼓勵病人大膽提出內心的疑問,並予以解答。

4.安慰體貼病人,與病人談心,設法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衛生常識宣教,如講解疾病發生的原因、目前發病所處的階段以及手術的必要性、手術效果。

5.根據手術的方式和特定的需要對病人在術後可能遇到的問題作床邊演習和指導,如咳嗽時保護傷口的方法、早期下床活動應設法減低局部傷口的張力,可用雙手從腹部兩側向中間托壓傷口,提高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

6.指導病人分散注意力,以減輕心理負擔、緩解緊張情緒,如看書、讀報、聽輕音樂、與室友交談等。

[重點評價]

1.病人對產生焦慮的原因、後果的認識程度;消除焦慮的方法,對疾病衛生常識的掌握程度。

2.病人對新環境的感受以及適應狀況。

3.病人是否主動、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診治與護理工作。

二、睡眠型態紊亂

[相關因素]

1.環境變遷,護理操作、燈光、雜訊等影響。

2.失血過多,繼發貧血

3.焦慮、恐慌。

[主要表現]

1.夜間失眠或入睡不深、易醒。

2.白天倦怠思睡。

[護理目標]

1.病人能敘說妨礙或影響睡眠的因素。

2.病人學會誘導睡眠的技巧,並自覺睡眠質量有所提高。

3.病人精神狀況改善。

[護理措施]

1.減少或消除環境中造成病人心情煩亂和睡眠中斷的因素。

(1)消除雜訊:病人歲面時可關門開窗、拉上窗帘,提供夜間照明,減少強光、雜訊刺激。

(2)避免外來干擾:合理安排護理操作,避免不必要地叫醒病人;中午和晚上病人準備睡眠時謝絕探視。

2.提供科學、舒適的誘導睡眠的方法。

(1)提供乾淨的床單、睡衣、被褥、舒適的枕頭。

(2)囑其取自覺舒適的體位,一般避免左側卧位。

(3)睡前適當看書、聽輕音樂、放鬆/深呼吸訓練或熱水泡腳、背部按摩。

(4)睡前飲一杯熱牛奶有助於入睡,避免咖啡等興奮劑的刺激。

3.消除睡眠時受損傷的隱患:

(1)必要時使用床欄。

(2)置呼叫器於病人能隨手觸及的地方。

(3)保證術後各種管道(如輸液管、導尿管)的固定和足夠的長度,以便翻身時不會脫落。

4.按醫囑實施糾正貧血治療,必要時使用鎮靜、催眠藥物,並仔細觀察其療效。

[重點評價]

1.病人的睡眠質量有無改善,

2.病人的精神狀況如何,注意力是否集中。

3.影響病人睡眠的原因是否消除,促進病人睡眠的措施是否使用,效果怎樣。

三、營養不足

[相關因素]

1.陰道流血過多,導致繼發貧血。

2.缺乏營養常識,攝人不足。

3.情緒波動,影響食慾。

[主要表現]

1.面色蒼白,頭暈乏力。

2.噁心、厭食。

3.精神萎靡,活動受限。

[護理目標]

1.病人能設法增加攝入營養物質的品種和數量。

2.病人能講述自己營養不足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3.病人面色轉紅,精神狀況好轉,體重無明顯下降。

[護理措施]

1.向病人介紹攝取足夠營養的重要意義。

2.指導或提供病人攝取充足營養的食品,創造良好的進餐環境。

(1)提供令人愉快、舒暢的進食環境(環境中無便器、垃圾等),創造清新優美的環境(如桌上可放置鮮花)。

(2)提供品種多樣的適合病人口味的營養豐富、易清化的食物,如蛋、瘦肉、動物肝、乳製品、菠菜、木耳、紅棗等等。

(3)食物除保證高蛋白、高維生素,含鐵豐富的營養成分外,還需注意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葷菜與素菜、口味菜合理搭配。

3.定期監測病人的血紅蛋白、血清蛋白、血漿運鐵蛋白量及淋巴細胞數,以觀察治療效果。

4.根據實驗室資料及時對症處理。經常頭昏、貧血較重者出血期間應卧床休息,保證睡眠,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降低體能消耗,必要時多次少量輸血,及時糾正貧血,儘早手術治療。

[重點評價]

1.病人面色、血紅蛋白是否有改善及改善程度。

2.病人是否能耐受手術,術後傷口癒合的情況如何。

3.定期監測實驗室的有關資料,分析其治療效果如何。

四、有感染的危險

[相關因素]

1.失血過多,體質虛弱。

2.耐受性差、活動減少,機體抵抗力降低。

3.術後留置導尿管。

[主要表現]

1.疲乏無力,容易感冒。

2.腹痛,多見於盆腔炎症。

3.尿頻、尿急、尿痛、外陰癢痛、紅腫,多見於尿道、外陰炎症。

[護理目標]

1.病人無盆腔、生殖器、外尿路感染。

2.病人無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護理措施]

1.術前:

(1)術前日下午3時、7時及術晨測體溫、脈搏、呼吸各1次。體溫超過38℃以上,及時報告醫師決定能否手術;術後每天測體溫4次,如有發熱,應增加測體溫次數,並監測血象。

(2)術前1天備皮,注意勿誤傷皮膚,並作好全身衛生處理。

(3)術前3天每天用o.1%的新潔爾滅沖洗陰道1次,並塞人滅滴靈O.48於陰道。

(4)術前晚予以肥皂水灌腸1次,以清潔腸道。

(5)術晨導尿並留置導尿管。

(6)術前2天食半流質飲食,術前1天改流質,術前晚餐後禁食。

(7)遵醫囑圍術期使用抗生素。

(8)注意保暖,預防感冒。

2.術後:

(1)全麻術後去枕平卧,頭偏向一邊,直至病人完全清醒,預防吸人性肺炎。

(2)24小時後病情穩定,宜取半坐卧位,以減輕傷口張力,利於局部引流。

(3)保持導尿管通暢,注意尿的色、量、性狀的改變。防止堵塞尿管,避免重複插管操作。

(4)保持外陰清潔衛生,每天用o.1%新潔爾滅棉球作會陰抹洗1次,直至導尿管拔除。

(5)留置導尿引流袋,每天更換1次。

(6)協助病人定期翻身、更換體位,避免局部皮膚受壓過久。

[重點評價]

1.病人體溫、血白細胞計數的變化情況。

2.病人有無繼發感染的先兆以及預防措施是否得力。

3.病人陰道分泌物有無異味或有無異樣分泌物流出。

五、傷口疼痛

[相關因素]

1.術後麻醉作用消失。

2.病人耐受力下降。

[主要表現]

1.主訴傷口疼痛。

2.痛苦面容,呻吟不止。

3.脈搏、呼吸增快,大汗。

[護理目標]

1.病人訴傷口疼痛減輕或消除

2.病人安靜休息。

[護理措施]

1.及時向病人說明傷口疼痛的原因、可能持續的時間,讓病人作好心理準備。

2.注意傷口疼痛的性質、程度。

3.加強心理安慰,設法分散病人注意力。

4.鼓勵病人以毅力戰勝疼痛,必要時遵醫囑使用鎮靜止痛劑。

5.告誡病人止痛劑不宜多用,以免影響術後胃腸功能的恢復,並且有耐葯、成癮的副作用。

6.幫助病人使用耳壓療法止痛。

[重點評價]

1.病人傷口疼痛的程度以及持續的時間

2.使用藥物止痛的效果。

3.心理療法對傷口疼痛的輔助作用如何

六、術後有出血的可能

[相關因素]

1.手術損傷血管,結紮線滑脫。

2.血管脆性增加。

[主要表現]

1.病人面色蒼白,煩躁不安。

2.血壓下降,脈搏增快,四肢厥冷

3.傷口滲血,敷料浸濕。

4.陰道流血,皮膚潮濕。

[護理目標]

1.病人傷口無滲血,敷料乾燥。

2.陰道無流血或停止。

3.病人生命體征穩定。

[護理措施]

1.嚴密觀察血壓、脈搏、呼吸的變化,每30~60分鐘測量1次,至平穩後每天讕量1—2次。

2.注意病人面色、意識、表情的變化。

3.觀察病人肢體溫度以及末梢循環狀況。

4.觀察陰道流血情況,如流血過多時,立即通知醫師搶救處理。

5.觀察傷口敷料處滲血情況,如滲血多應及時通知醫師查找原因,並及時更換敷料。

6.交叉合血備用。

7.遵醫囑靜脈使用止血藥,及時補充血容量、水、電解質,防治休克。

[重點評價]

1.監測病人生命體征變化。

2.傷口有無滲血,陰道流血量的多少。

3.監測有否內出血的現象。

七、腹脹、腹痛

[相關因素]

1.手術牽拉。

2.麻醉後反應。

[主要表現]

1.病人主訴腹部脹、痛。

2.病人輾轉不安,躁動心煩

3.肛門未排氣。

[護理目標]

1.病人術後3天內肛門排氣。

2.病人腹脹、腹痛緩解。

[護理措施]

1.指導病人術後6小時開始在床上適當翻身及活動四肢。

2.少量多次喂飲橘子水,以減輕腸脹氣。

3.肛門未排氣前避免飲牛奶,以免加重腹脹。

4.術後24小時視病情鼓勵病人早期下床輕微活動,防止腸粘連等併發症。

[重點評價]

1.病人是否了解腹脹、腹痛的原因及對策。

2.病人腹脹、腹痛發生的時間、持續時間有否縮短及緩解。

產後出血

1.定義:胎兒娩出後24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ML者為產後出血。產後出血是分娩期的嚴重併發症,是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國居產婦死亡原因的首位。

2.產後出血的病因:

(1)子宮收縮乏力。

(2)胎盤因素

(3)軟產道裂傷

(4)凝血功能障礙

1.產後出血的臨床表現:

(1)癥狀:主要表現為陰道流血量過多。產婦面色蒼白、出冷汗、主訴口渴、心慌、頭暈。尤其是子宮出血滯留於宮腔及陰道內時,產婦表現為怕冷,寒戰,打哈欠,懶言或表情淡漠,呼吸急促,甚至煩躁不安,很快轉入昏迷狀態。

(2)體征:血壓下降,脈搏細速,子宮收縮乏力性出血及胎盤因素所致的出血者,子宮輪廓不清,觸不到宮底,按摩後子宮收縮變硬,停止按摩又變軟。

2.處理原則:針對原因迅速止血、補充血容量糾正休克,及防治感染。對因子宮收縮乏力造成的出血,加強宮縮是最迅速有效的方法;對軟產道損傷造成的出血,及時準確的修補、縫合裂傷可有效的止血;對因胎盤因素或凝血功能障礙所致的出血應迅速採取相應措施控制出血。

3.可能的護理診斷及合作性問題:

潛在的併發症:出血性休克

有感染的危險:與失血後提抗力降低及手術操作有關。

恐懼:與陰道大量出血出現生命威脅有關。

4.護理措施:

一預防產後出血

1.妊娠期

(1)加強孕期保健,定期接受產前檢查。

(2)對高危妊娠者孕婦應提前入院。

2.分娩期

(1)第一產程密切觀察產程進展,防止產程延長,保證產婦基本需要。

(2)第二產程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指導產婦正確使用腹壓;適時適度做會陰側切術。

(3)第三產程正確處理胎盤娩出和測量出血量。

3產後期

(1)產後2小時內,產婦仍需留在產房接受監護。

(2)督促產婦及時排空膀胱,以免影響宮縮致產後出血。

(3)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宮收縮,減少陰道出血量。

(4)對可能發生產後出血的高危產婦,注意保持靜脈通道,充分做好輸血和急救的準備並做好產婦的保暖。

二針對原因止血,糾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

1產後子宮收縮乏力所致大出血,可以通過使用宮縮劑、按摩子宮、宮腔內填塞紗布條或結紮血管等方法達到止血的目的。

(1)按摩子宮

(2)應用宮縮劑

(3)填塞宮腔

(4)結紮盆腔血管止血

2軟產道撕裂傷造成的大出血止血的有效措施是及時準確地修復縫合。若為陰道血腫所致要首先切開血腫,清除血塊,縫合止血,同時注意補充血容量。

3胎盤因素導致的大出血要及時將胎盤取出,並做好必要的刮宮準備。

4.凝血功能障礙者所致出血應針對不同病因、疾病種類進行護理。

5.失血性休克的護理對失血過多尚未有休克徵象者,應及早補充血容量;注意為患者提供安靜的環境;觀察子宮收縮情況;按醫囑給予抗生素防止感染。

三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

大量失血後,產婦抵抗力低下,體制虛弱,活動無耐力,生活自理有困難,醫護人員應主動給予產婦關愛與關心,使其增加安全感。針對產婦的具體情況,有效地糾正貧血,增加體力。

另外,做好出院指導也是心理支持的一個很好途徑。同時指導產婦注意產褥期禁止盆浴,禁止性生活。

效果評價:

1.產婦沒有出現失血性休克,血壓、血紅蛋白正常,全身狀況得以改善。

2.產婦沒有感染,體溫正常,白細胞數正常,全身狀況得以改善。

3.產婦疲勞感減輕,子宮復舊好,無壓痛,生活能自理。

羊水栓塞護理

羊水栓塞是指羊水進入母體血循環引起肺循環高壓過敏性休克及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發病急驟,病勢兇險,是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護理措施

1.嚴密監測產程進展和產婦生命體征,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如產婦突然主訴憋氣、胸悶、寒戰等表現,立即彙報醫師。

2.迅速建立靜脈通道,遵醫囑給予解痙、抗過敏葯,使用大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維持呼吸功能。

3.需抬高頭肩部,正壓給氧。

4.積極補充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環血量,遵醫囑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及新鮮血液。

5.準確記錄液體出入量,防止發生腎功能衰竭。

6.為產婦提供心理支持,增加其自信心,理解家屬,耐心解答家屬的詢問。

二.主要護理問題

1.氣體交換受損:與肺血管阻力增加,肺水腫有關

2.組織灌流量改變:與失血和DIC有關。

3.恐懼:與病情危重及瀕死感有關。


推薦閱讀:

孕產期媽媽睡軟床小心骨盆受損
廣東富商代孕產8胎5個被認定超生 面臨高額罰款
 【婦孕產科】
[孕產婦]產後如何快速瘦身 產婦這樣做輕鬆減肥瘦身

TAG:健康 | 教育 | 產婦 | 孕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