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識】中國歷史上歷次對外援助戰爭

▲唐朝援助新羅之戰

公元4世紀,朝鮮半島形成高句麗、百濟、新羅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7世紀中葉,朝鮮半島紛爭升級。655年,高句麗與百濟聯合進攻新羅,新羅向唐朝求援。660年,唐高宗派大將率水陸聯軍13萬前往救援,大敗百濟,俘獲其國王。百濟遺臣兩次遣使日本朝廷,請求援助,並要求送還在日本作人質的豐璋王子。本來就欲擴大對朝鮮半島的影響的日本藉機出兵。

661年9月,5000日軍護送百濟豐璋王子歸國即位,並向百濟贈送大批物資。662年5月,日本將軍率舟師170艘增援。663年3月,日本又增兵2.7萬人,唐朝也任命右威衛將軍孫仁師為熊津道行軍總管,進駐熊津城(今韓國公州)。五六月間,百濟發生內訌,實力銳減。唐軍與新羅軍隊趁機調兵遣將,於8月13日包圍了百濟王所在的周留城(今韓國扶安)。至此,慘烈的白村江海戰拉開序幕。

白江村一戰,日軍和百濟軍大敗。戰後,百濟豐璋王逃亡高句麗,殘軍盡皆投降,百濟復國化為泡影。667年,唐朝和新羅聯軍乘機進攻高句麗,並於668年攻陷平壤,存在705年之久的高句麗滅亡。這一戰也促使日本退守本土,九百餘年間未敢再大規模入侵朝鮮半島。

白村江海戰,是日本與唐朝的一次直接較量,它確立了唐朝在東亞地區的中心地位。


▲明代萬曆援朝抗日之戰

16世紀末,中國正值明萬曆年間,朝鮮已經是明朝的屬國,日本此時由豐臣秀吉統治。

當時日本的事實上最高統治者豐臣秀吉在完成了統一日本後,希望通過征服朝鮮半島,開始向大陸中國擴張,因此發動了對附屬當時中國明朝之朝鮮的戰爭。而朝鮮的戰略地位決定了當時的明朝統治者儘管缺乏對外用兵的傳統,但同樣必須出兵朝鮮解除朝鮮半島上日本的威脅。

隨後明朝派李如松帶兵支援朝鮮,結果是日本兩個階段的對朝戰爭最終失敗。1598年8月18日豐臣秀吉憂鬱而死,日本撤軍,同年12月日軍全部撤出朝鮮。明軍和朝鮮亦損失較大,明軍老將鄧芝龍和朝鮮名將李舜臣均犧牲。

明朝和朝鮮勝利地驅逐了豐臣秀吉而結束了這場戰爭,中國明朝援助朝鮮的史實,被隨後朝鮮的歷代統治者奉為中國的恩澤,從而更進一步加深了中國與朝鮮半島的相互依存。而日本則意識到與中國作戰的時機尚不成熟,取代豐臣秀吉的德川家康也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因此德川幕府採取對中國表面上睦鄰友好的政策,後來德川幕府實行了二百六十餘年的閉關鎖國政策,未與朝鮮和中國發生新的衝突。

但豐臣秀吉所代表的日本封建主義對外擴張的方式和大陸政策,卻在日本的國家制度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成為日本歷代統治者均奉行的大陸擴張戰略目標。


▲清朝時期的抗法援越戰爭

19世紀60年代法國侵佔越南南沂6個省。1873年向越南北沂進侵,並欲把罪惡的魔掌伸入中國的雲南和廣西,造成巾國西南邊疆的危機。 當時越南和中國已保持有幾百年的藩屬關係。當法國殖民者出兵侵略北圻後,越南阮朝曾幾次向中國求援,清朝承擔爆發中法戰爭的風險,派遣幾萬清軍赴越,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援越抗法。此次援越戰爭,老將馮子材置生死於度外,精心部署,積極備戰,取得了鎮南關大捷,極大地挫敗了法軍的作戰信心,並直接導致法國的茹費理內閣倒台。雖然清朝不敢大張旗鼓的援越,但是清朝的援越抗法仍產生一些良好的效果。清政府趁打勝仗的機會提出與法國簽訂條約,並促使法國解除了對台灣和福建的封鎖。為近代中越關係史,譜寫了光輝的一頁。


▲清朝援朝引發的甲午戰爭

此次中國出兵援助朝鮮是在完全不同的亞洲現代史背景下展開的。日本自明治維新後,一方面國力大升,另一方面始終未放棄自豐臣秀吉時期就已經建立的自朝鮮半島向東亞大陸擴張的國策。因此在19世紀後期不斷加大向朝鮮擴張的勢頭,而最終導致與在朝鮮半島有直接戰略利益的清王朝的衝突。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清政府乞援。蓄謀已久的日本認為發動戰爭的時機已至,向清廷表示「貴政府何不速代韓戡?……我政府必無他意」,誘使清政府出兵朝鮮。清政府沒有識破這是日本的陰謀,於是派直隸提督葉志超和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淮軍精銳2500人於6月6日在朝鮮牙山登陸,進入朝鮮鎮壓起義,並根據1885 年《中日天津條約》通知日本。

日本得知清廷出兵朝鮮的消息後,欣喜若狂。千方百計尋找借口發動侵略戰爭。

1894年7月25日(農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不宣而戰,偷襲豐島海面的清軍運兵船,豐島海戰爆發。日本終於引爆了甲午中日戰爭。戰爭結果是清軍大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滅,中國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此次在朝鮮戰場上的失敗,不僅導致了隨後的朝鮮亡國、成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直接導致中國長時期的衰敗並幾近亡國。

△ 甲午戰爭中的清軍。


▲新中國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6月27日,美國政府宣布出兵朝鮮,實行武裝干涉,發動對朝鮮的全面戰爭,並派遣海軍第七艦隊入侵台灣海峽,「阻止對台灣的任何進攻」,公然干涉中國內政。隨後,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使其入侵朝鮮「合法化」。侵朝美軍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和圖們江,並轟炸中國東北邊境的城市和鄉村,直接威脅到新中國的國家安全。

面對美國侵略軍的大舉進犯,應朝鮮勞動黨和政府的請求,黨中央和毛澤東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大歷史性決策,將東北邊防軍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任命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命令志願軍入朝參戰。

從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連續發起五次大規模戰役,五戰五捷,共殲敵23萬餘人,從根本上改變了朝鮮戰爭的形勢,把戰線穩定在敵人發動戰爭的三八線附近地區。之後是雙方開始停戰談判,談談打打,斷斷續續進行了兩年之久。1953年7月27日,交戰各方簽署了停戰協議。此戰共殲滅聯合國軍共一百餘萬人,志願軍也付出了犧牲十八萬人的沉重代價。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 中朝聯軍司令部的高級指揮員(左三為金日成,左四為彭德懷)。


▲中國軍事顧問團的援越抗法戰爭

1950年l月,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訪問中國,代表印度支那共產黨和越南政府向中共中央提出援越抗法的請求。中共中央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表示一定要克服困難,儘力向越南提供抗法鬥爭所需要的一切援助。中國派出了陳賡、羅貴波、韋國清等軍事顧問團入越,幫助越方制定邊界戰役作戰方針和計劃。陳賡代表和軍事顧問團協助越軍總部組織指揮邊界戰役,獲重大勝利。越南抗法戰爭出現轉折。陳賡回國後,羅貴波和軍事顧問團幫助越軍組織指揮了紅河中游、東北、寧平、和平、西北、上寮等戰役和紅河三角洲敵後游擊戰,殲滅法軍大批有生力量,使越軍掌握了戰場主動權。1954年3-5月,幫助越軍發起奠邊府戰役,全殲法軍1.6萬餘人。迫使法國於當年7月在《印度支那停戰協議》上簽字,從越南撤走全部軍隊,越南北方獲得解放。戰後應越方要求,中國軍事顧問團繼續留在越南協助加強軍隊建設,至1956年3月,全部回國。在越南人民抗法戰爭期間,中國還向越南提供了大量的物資援助。據不完全統計,有各種槍11.6萬餘支(挺)、火炮4600多門,還有大批彈藥和軍需品。同時,在中國境內訓練了越軍幾個師,在中國軍事院校培訓了一批越軍高中級指揮員和技術幹部。中國人民和軍隊為越南人民解放鬥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新中國的援越抗美戰爭

1964年8月5日,美國借口軍艦在北部灣越南沿海遭到北越海軍攻擊,即所謂的「北部灣事件」,對北越發動侵略戰爭。美國軍用飛機還侵入中國海南島地區和雲南、廣西上空,投擲炸彈和發射導彈,打死打傷中國船員和解放軍戰士,威脅中國安全。

1965年4月,越南勞動黨請求中國支援。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領導人決定向越南提供全面無私的援助。自同年6月起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地空導彈、高炮、工程、鐵道、掃雷、後勤、船運等部隊,在越南北方擔負防空作戰,修建和維護鐵路、機場、公路、通訊設施、國防工程和沿海掃雷等任務。至1968年3月,先後派出援越的部隊共32萬餘人,最高年份達17萬餘人。人民解放軍在越南共作戰2153次,擊落美機1707架、擊傷1608架。人民解放軍援越部隊共傷亡5270餘人(其中犧牲1070餘人)。與此同時,人民解放軍還無償地向越南人民軍提供了大量的軍事裝備和作戰物資,還為越軍培訓了軍事、政治、技術人員6000餘人。

在整個越南抗美救國戰爭時期,中國從政治上、道義上乃至人力、財力、物力方面,向越南民主共和國提供了無私的、巨大的援助,僅物資援助折價達200多億美元。在中國人民的支持下,1975年,越南南方最終獲得解放,並與越南北方合併,越南民主革命取得完全勝利。

△ 越南戰場上嚴陣以待的中國高炮部隊。

『文史天地』伴你欣賞歷史的精彩片段

我們為你介紹歷史上的重要人物,講述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果您有更多關於歷史的精彩內容可以通過我們分享給大家。

訂閱:點擊大標題下的?文史天地-->再點擊?關注 按鈕即可訂閱;

點擊大標題下的?文史天地-->再點擊?查看歷史信息 即可查看往期內容。

文章版權歸《文史天地》所有,歡迎原文轉發轉載,侵權必究。


推薦閱讀:

[正義與善 58] 過去分析師 - 《歷史學家的美德》簡記
中國歷史上的五大奇能異士,伯溫不及孔明,岳飛師父榜上有名
為什麼瑪雅人的預言只有第五個實現了,他們是怎麼消失的?
歷史上「功高震主」的三位名將,慘遭皇帝殺害
唐朝歷史

TAG:中國 | 歷史 | 戰爭 | 中國歷史 | 知識 | 對外援助 | 文史 | 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