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治療疾病
耳全息把耳朵視為人體的縮影,耳朵就象一個頭朝下、臀向上的倒蜷縮在母體子宮中的胎兒,穴位分布如圖所示。
其分布規律是:與頭面部相對應的全息穴區在耳垂或耳垂鄰近;與上肢相對應的全息穴區在耳舟,與軀幹或下肢相對應的全息穴區在對耳輪和對耳輪上下腳;與內臟相對應的全息穴區集中在耳甲艇與耳甲腔;消化系統在耳輪腳周圍環形排列,這些穴區與人體五臟六腑、四肢面骸、五官九竅一一對應,耳廓上包含了人體各部位的信息。當人體發生疾病時,常會在耳廓上出現陽性反應,如變色、丘疹、脫屑、壓痛等,通過觀察耳廓形態和色澤的變化能判斷相應臟器的病理改變,可依此來診斷疾病。反之對耳廓全息穴區給予刺激,又可起到治療相應臟器疾病的作用。
望耳診病
望耳診病是通過觀察耳穴的變色、變形、脫屑、丘疹、血管充盈、病理反應物等用以診斷疾病的一種方法,常用於各種急性病、慢性病的診斷,既可定位亦可定性。
(1)變色:陽性反應點的顏色與周圍耳廓皮膚不同,呈紅暈、暗紅、白色、暗灰、深褐色等,呈點狀、片狀形式出現。
a.紅色:有鮮紅、淡紅、暗紅之分。鮮紅色多見於急症、痛症;淡紅、暗紅則見於疾病恢復期或病史較長,如急性腰痛可見腰腎區片狀紅暈;子宮頸炎伴白帶症,可見三角窩有大片紅色伴脫屑。
b.白色:光澤發亮,片狀蒼白或中央白邊緣紅暈。多見於慢性疾病,如腎炎可在腎區有不規則片狀紅暈。
c.暗灰色:如耳穴區皮膚呈暗灰色,壓之退色,常見於腫瘤。
d.深褐色:常見於慢性病或病癒後耳穴區色素沉著反應。
(2)變形:相關耳穴區出現隆起、水腫、凹陷、硬結、皺褶等表現。常見於慢性病。
a.隆起:常見於結節狀,大小不一,高出皮膚;亦可見條索狀,如結節狀隆起,常見於各種頭痛;條索狀隆起,常見於肩背纖維炎。
b.凹陷:可見點狀、片狀。如點狀凹陷見於耳鳴;片狀凹陷見於胃、十二指腸潰瘍;狀凹陷見於冠心病、耳聾等。
c.粗糙不平、皺褶:多見於皮膚病。
(3)丘疹:耳穴上出現高於皮膚的點狀丘疹,常見於婦科疾病、急慢性腸炎、闌尾炎、便秘、胃炎、泌尿系感染等。
(4)血管充盈:耳穴部血管反應,可見血管過於充盈、曲張,色澤可為鮮紅色、暗紫紅色等。如扇狀血管擴張,見於消化性潰瘍、腰腿痛;呈鮮紅色見於急性病、痛症;暗紫色為疾病恢復期;血管充盈擴張中間呈條段狀中斷,見於冠心病。
(5)脫屑:白色糠皮樣脫屑,擦之不易去除。如三角窩脫屑多見於婦科炎症、白帶症,肺部脫屑多見於皮膚病。
耳穴壓痛診病
選用直徑1.5毫米的探棒作為點壓耳穴的工具,用點壓法在耳穴相應部位上逐個以相同的壓力和時間進行按壓,同時比較各穴區的壓痛敏感程度,耳穴壓痛點在疾病發生後即形成,病情愈重,反映愈靈敏,臨床上以急性炎症、疼痛性疾病壓痛反應最為明顯,病情好轉痛點隨之減輕或消失。
耳穴電測儀診病
耳穴電測儀診病是用電測定耳穴皮膚電阻,當人體軀體、內臟器官患病肘,與疾病相關的耳穴上電阻值明顯降低,與疾病有關的良導點和正常耳廓部位有明顯的差異電測診法就是藉助儀器獲取全息穴位對人體病理信息的反應,把異常的病理信息轉化為聲、光、數字等方式顯示,藉以診斷疾病。
耳穴治療疾病
(1)某些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像肺結核病、流行性出血熱、皰疹後神經痛、帶狀皰疹、風疹、扁平疣、尋常疣、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體癬(皮癬)、膽道蛔蟲病、蛔蟲病、脊髓灰質炎後遺症(小兒麻痹後遺症)以及流行性乙型腦炎後遺症(腦炎恢復期)等。
(2)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像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以及白細胞減少症等。
(3)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病。像甲狀腺腫(癭病)、甲狀腺機能亢進性突眼、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性視網膜病、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糖尿病、肥胖(減肥)、單純性肥胖以及高血脂症等。
(4)精神和行為障礙。像腦血管病所致的精神障礙、酒癮綜合征(戒酒)、杜冷丁藥物癮(戒毒)、戒斷綜合征(戒煙、戒葯癮等)、精神分裂症、癔症性失音、癔症性失明、癔症、胃腸神經官能症、心臟神經官能征、疲勞綜合征、神經衰弱、陽痿、智力低下(低能兒)、多動症、多動穢語綜合征(抽動-穢語綜合征)、眨眼症、嬰兒和兒童期的餵養障礙(小兒厭食)、口吃以及童年和青少年期行為與情緒障礙(弄舌症、擦腿綜合症)等。
(5)神經系統疾病。像假性球麻痹、眼瞼痙攣(眼瞼跳動)、癲癇、偏頭痛、神經性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血管性頭痛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動脈痙攣、失眠、發作性睡眠、眶上神經痛、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面肌痙攣、橈神經麻痹、坐骨神經痛、低血鉀性周期性麻痹以及腦血管性偏癱等。
(6)眼和附器疾病。像瞼板腺炎、瞼腺炎(麥粒腫)、瞼(緣)炎、急性結膜炎結膜炎、陳舊性色素膜炎(葡萄膜炎)、白內障、近乳頭性脈絡膜視網膜炎、眼底出血、青光眼、視神經乳頭炎、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麻痹性斜視、近視(青少年)、弱視、眼疲勞以及色盲等。
(7)耳和乳突病變。像卡他性中耳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梅尼耳氏病(內耳性眩暈)、眩暈綜合征(眩暈)、神經性耳聾、藥物性耳聾(鏈黴素中毒性)、突發性耳聾、聾啞症以及耳鳴等。
(8)循環系統疾病。高血壓、心絞痛、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心肌炎室上性心動過速(陣發性)、心房纖維性顫動、心房撲動、室性過早搏動、病態竇房結綜合症、心律失常、腦動脈硬化、腦血管病後遺症、雷諾綜合征、肢端紅痛症(紅斑肢痛症)、內痔、血栓性外痔以及外痔等。
(9)呼吸系統疾病。像感冒、急性扁桃體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喘息性支氣管肺炎(喘憋性肺炎)、過敏性鼻炎、萎縮性鼻炎、慢性咽炎(梅核氣)、慢性鼻竇炎、聲帶麻痹(聲音嘶啞)、聲帶息肉、聲帶小結、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兒童期哮喘、哮喘以及呼吸衰竭(中風所致呼吸功能衰竭)等。
(10)消化系統疾病。像牙周膿腫(牙癰)、牙周炎、慢性牙周炎、顳頜關節綜合征(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牙痛、複發性口腔潰瘍、口腔粘膜潰瘍、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出血性胃炎、急性胃炎(胃痙攣)、慢性淺表性胃竇炎、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慢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膽汁返流性胃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闌尾膿腫、急性闌尾炎、腹瀉、急性胃腸炎、慢性結腸炎、小兒腸炎、便秘、胃腸功能紊亂、急性黃疸性肝炎、膽汁鬱積型肝炎(淤膽型肝炎)、膽囊結石、膽絞痛以及膽囊炎等。
(11)皮膚和皮下組織感染。像多發性癤腫、神經性皮炎、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皮炎、苔蘚(扁平苔蘚)、外陰瘙癢症、濕疹、尋常性銀屑病、蕁麻疹、局限性脫髮(斑禿)、痤瘡、其他痤瘡(囊性痤瘡)、酒渣鼻、毛囊炎、無汗症、白癜風、黃褐斑、色素沉著以及盤狀紅斑狼瘡等。
(12)肌肉骨骼系統和結締組織病。像脊髓型頸椎病、坐骨神經痛(腰椎間盤突出)、腰背痛、肩關節周圍炎、網球肘、跟骨骨刺(足跟痛)、肌纖維織炎以及骨質疏鬆等。
(13)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慢性腎盂腎炎、泌尿繫結石、腎絞痛、前列腺增生(老年性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遺精、乳腺增生(乳腺小葉增生)、乳癰症、女性盆腔炎(慢性盆腔腹膜炎)、子宮腺肌瘤(子宮肌瘤)、外陰白斑、閉經、月經不規則(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經前緊張綜合征、痛經、更年期綜合征以及不育(女性)等。
(14)與妊娠有關的其他孕產疾患。像人工流產、人流後延遲出血(人流後出血)妊娠嘔吐、胎頭異位(胎位不正)、滯產(催產)、產後出血、產間尿瀦留(產後尿瀦留)以及乳汁過少(產後缺乳)等。
(15)起源於圍產期的其他疾患。像新生兒窒息以及新生兒嘔吐等。
(16)癥狀和體征不可歸類在他處的病症。像心動過速、心悸、鼻出血(鼻衄)、咳嗽、呃逆、腹痛、排尿困難、遺尿、尿瀦留、尿頻(排尿頻繁)、聽幻覺、發熱(高熱)、頭痛、暈厥和虛脫、高熱驚厥、驚厥、水腫(浮腫)以及盜汗等。
(17)損傷、中毒和某些外因的後果。像腦震蕩、頸部肌肉扭傷(落枕)、腰部扭傷、踝關節扭傷、足損傷(足跟痛)多處挫傷(多處軟組織損傷)、輸液反應、輸血反應、一氧化碳中毒、紅霉素反應、強的松反應、麻醉藥物反應(利多卡因)以及碘油造影劑藥物反應(碘毒反應)等。
bg1bgb個人圖書館:
http://bg1bgb.360doc.com
推薦閱讀: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發 做好哮喘兒童的家庭護理
※常吃蘋果好處多 可防治十大疾病
※奇經手足診治疾病原理
※如何測疾病與傷災
※胃出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