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向美國宣戰的原因探析(一)——雙線困局
納粹德國向美國宣戰的原因探析
(一)——雙線困局
慵懶·山月
縱觀德國近現代史,從統一到發展,從積蓄到崛起,從挑戰到分裂,雙線困局始終是其無法突破的桎梏,如同一雙粗壯地大手卡在喉嚨一般,讓人窒息。從1871年德國統一到1888年威廉二世繼位再到1914年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到1918年德國戰敗,是第一輪雙線困局,那麼從1919年魏瑪共和國穩定秩序到1933年希特勒登上總理寶座再到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到1945年德國戰敗,就是雙線困局的重演。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歐洲地圖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地圖
(一)雙線困局
法國慶幸於英吉利海峽遙望英國,俄國安心於廣袤領土隔離亞洲,那麼近現代的德國唯有痛苦地夾在法俄之間,掙扎在雙線困局之中。從歷史發展來看,英法等國家逐步走上專制國家道路的時候,德意志仍舊是沉浸在由王國、公國、教會領地和城市組成的鬆散聯盟——神聖羅馬帝國的光輝之中,以至於德意志諸侯專註於自己邦國的局部利益,而俄法等周邊國家則一直致力於維持德意志的鬆散聯盟狀態,不同程度上干涉著德意志內部事務,從而利用自己的力量影響德意志邦國為自己服務。從地理位置來看,德意志地處歐洲中部,周邊環境較為複雜,西有英法,東則有俄國,南有阿爾卑斯山,北有波羅的海,無論將自己的影響力朝向哪邊都會受到阻力,甚至是聯合反制,而另一方面來看,無論是英法還是俄國的歐陸擴展,都不可避免地會危及到德國的國家安全和自身利益。由此對於近現代的德國而言,無論是歷史進程,還是地理位置,雙線困局猶如緊箍咒一般牢牢鎖住崛起的龍骨。
盛極一時的拿破崙帝國版圖
(二)第一輪雙線困局
在19世紀前半期,法國和俄國都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同程度地干涉了德意志內部事務。在拿破崙戰爭期間,作為第三次反法聯盟主力的奧軍戰敗,維也納陷落,拿破崙迫使奧地利放棄萊茵河左岸,將其直接併入法國,同時西、南德16個邦國脫離德意志帝國,成立「萊茵聯邦」,承認拿破崙為其保護人,摧毀了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之後,拿破崙戰敗德意志另一強國——普魯士,佔領柏林,迫使其喪失易北河以西的領土,使其失去獨立,瀕臨全面崩潰。拿破崙戰敗之後,沙俄的勢力入主歐陸,成為德國統一的最大國際障礙——保持德意志的分裂是沙俄的既定方針。在普魯士倡導小德意志「聯盟」計劃期間,沙俄力挺奧地利,迫使普魯士放棄該計劃。隨著克里米亞戰爭中沙俄的失敗,其歐洲霸權的敗落,普魯士得以避免沙俄的干涉,開啟了統一德國的道路。
德意志帝國在凡爾賽宮宣告成立
德國統一事業的領航員俾斯麥在其早年擔任駐外公使期間就已經充分了解到德意志的東西強鄰都反對德意志的統一。所以在德意志統一的三次王朝戰爭中,他均避免兩線作戰,孤立主要對手,然後各個擊破。在普丹戰爭中,俾斯麥以支持沙俄鎮壓波蘭起義來換取沙俄的中立。在普奧戰爭中,俾斯麥因法國的戰爭威脅而在德奧和談中保持了剋制。在普法戰爭中,俾斯麥同沙俄締結了一項互助條約,得以免去後顧之憂。統一之後,俾斯麥實行「大陸政策」,一手壓制西面的法國,一手籠絡東面的沙俄,避免德國東西兩線作戰的噩夢。縱然在德國選擇與沙俄在東南歐必然衝突的奧匈帝國為盟友之後,俾斯麥也能同沙俄簽訂《再保險條約》以避免在壓製法國的同時與沙俄發生衝突。從而,統一之後的德國擁有一個異常寶貴的安全環境進行自己綜合實力的發展和積蓄。
施里芬計劃
隨著德國綜合實力的增強,威廉二世拋棄了俾斯麥和他的「大陸政策」,代之以咄咄逼人的「世界政策」。但是德國的雙線困局依舊存在。不管德國統治集團制定如何遠大的拓展殖民地、掌控制海權、爭霸世界的目標,德國總參謀長施利芬伯爵制定的歐洲東西兩線作戰的行動方案——「施利芬計劃」,都足以顯示德意志統治集團的隱憂。同時,面對德國的崛起,自從普法戰爭之後被德國壓制的法國主動同被德國冷淡的俄國達成協議,英國也迫於德國的壓力,澄清了同法俄的殖民地矛盾而加入協約國。如此,很大程度上源自於德國雙線困局的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對峙局面在歐洲形成。
接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很快陷入雙線困局之中。在西線,德軍主力1914年的攻勢被英法聯軍抵住之後,1915年調頭轉向東線,希望從對俄戰爭中取得突破性進展,以打破雙線困局的僵持。但在東線無法取得決定性戰果之後,1916年德軍主力再次返回西線,卻依舊無法打破膠著局面。1917年,德國為英法的海上封鎖所困而陷入物資短缺的嚴峻境況,而英法則通過海上運輸獲得足夠的補給,同時陸地戰場已經陷入僵局,為了最後的勝利,德軍不惜孤注一擲開啟「無限制潛艇戰」,如此便移除了美國參戰的最後一個障礙。雖然俄國因「十月革命」而退出戰爭,解除了德國東線的壓力,但美國軍隊的登陸卻讓德國失去了取得最後勝利的希望,最終接受無條件投降的要求,任戰勝國處置。雙線困局中,這是近現代德國的第一次掙扎,統治集團自以為力量足以突破,但雙線困局給予的結果使德國從輝煌的第二帝國淪為一時無足輕重的小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美國宣傳海報
(三)雙線困局的重演
隨著第二帝國的毀滅,德國不但承擔了戰爭責任,而且喪失了7萬多平方公里領土和730萬人口,軍隊被削減為10萬人,被迫承擔巨額賠款。此時的德國不比拿破崙戰爭時期的德意志強大,但卻同當時的德意志一樣在孕育著下一步的崛起。
1922年德蘇兩國代表簽訂《拉巴洛條約》
魏瑪共和國承擔著屈辱和責任默默地恢復著德國的元氣。沙俄的崩潰,蘇聯的成立,特別是其「世界革命」的政策,引起了西方民主國家的恐慌。雙線困局之中,魏瑪共和國順理成章地加入西方陣營,對抗來自東方的危險。但是依靠外力贏得一戰的法國源自對德國的恐慌而一直竭盡所能地壓制德國,甚至聯合比利時一度攻佔德國的經濟命脈——魯爾。面對西線的壓力,魏瑪共和國在向國際社會呼籲的同時,轉向同蘇聯合作,簽署了《拉巴洛條約》——不但有助於魏瑪共和國經濟的恢復與發展,而且使德國可以在蘇聯暗中訓練士兵,整頓軍備,發展軍力。而且,在《洛迦諾公約》中,魏瑪共和國只確認德國與西部鄰國之間的邊界,卻未給予東部邊界以保證,為之後的第三帝國擴張埋下伏筆。
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打擊,促使希特勒帶領著納粹黨獲得德國政權。意識形態的對抗促使其同蘇聯決裂,東線的局勢步入僵局,而大蕭條促使西方民主國家更關注於國內事務,走上綏靖主義道路。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清楚德國戰略上的雙線困局,抓住了西方國家的綏靖心理和對布爾什維克的恐懼,逐步收復第二帝國失去的權力和領地——1935年恢復普遍兵役制度;1936年收復萊茵蘭;1938年合併奧地利,吞併蘇台德地區;1939年初肢解捷克斯洛伐克。領土擴大的同時,納粹黨一黨專政,以其獨有的意識形態喚起民眾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和愛國熱情,大大增強了德國的內部凝聚力,而且其經濟也在「和平時期的戰爭經濟」政策的刺激下得到了相當大的發展。隨著第三帝國的崛起,希特勒開始了第二輪對雙線困局的挑戰。
之前的和平功績,希特勒面對的只是英法,而且他每次的行動都是單一進行的,但在以戰爭手段解決波蘭問題的時候,一直被孤立在西方世界之外的蘇聯和逐步清醒的英法再次形成了「雙線困局」。由此,希特勒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忍耐,不惜代價的決心,在入侵波蘭之前同斯大林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從而解除了東線的壓力,使其得以閃擊波蘭,突襲北歐,橫掃西歐。當希特勒確信英國不再是歐陸的威脅之後,揮兵東進,開啟蘇德戰爭。雖然1939年戰爭開始以後,美國就在羅斯福的帶領下逐步逾越《中立法》的界限,特別是英法兵敗歐陸之後,鼎力支持英國,於大西洋之上屢屢挑釁德國。但是希特勒堅持單線作戰的準則,一直採取嚴格的避讓態度。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希特勒竟然不顧兵挫莫斯科城下,放棄自己慣有的單線作戰原則,主動對美國宣戰,從而讓羅斯福得以解除孤立主義勢力的束縛,放手實施其「先歐後亞」的戰略。1944年,盟軍諾曼底登陸,德國再次陷入雙線戰爭的困局。最後,輝煌一時的第三帝國在美蘇英法四國的佔領中消亡。雙線困局的重演讓德國人再次從輝煌中跌入深淵。
諾曼底登陸
(四)對美宣戰與雙線困局重演
縱觀兩次雙線困局,如果說第一輪困局中,將德國同時與英法俄作戰,使德國身處東西雙線夾擊中,作為對雙線困局的挑戰,那麼無限制潛艇戰將美國拖入戰爭,則是戰略失敗的開端。同樣,在第二輪困局中,希特勒閃擊波蘭開啟第二次世界大戰看作是挑戰,那麼在蘇德戰爭尚未決出勝負的時候向美國宣戰,則是其戰略失敗的開端。一戰時候,德國為緩解國內的嚴峻形勢,轉移民眾的注意力,打破大陸戰場的僵局,而冒險發動無限制潛艇戰,屬於迫不得已的抉擇。但是1941年,第三帝國一直以單線作戰的準則橫掃歐陸,美國雖然支撐著英國,援助著蘇聯,但對第三帝國的戰局而言並無決定性影響。而希特勒卻主動向美國宣戰,將第三帝國置於世界兩大強國的戰略夾擊之下。這是為什麼?中外專家學者對此研究不少,觀點見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筆者認為,納粹德國在納粹黨的統治之下,而納粹黨又是希特勒實現個人獨裁的工具,作為納粹德國的元首,希特勒應該是納粹德國向美國宣戰的原因焦點,其對美國宣戰則是在德美矛盾的歷史大背景之下,做出的誤判。
推薦閱讀:
※長文丨惡魔般的紐北 首秀德國的Audi Sport R8 LMS Cup
※德國人建房子紅磚服了工程師驚了
※驚呆了!德國1000個智能製造視頻大全(3版)
※BBA都沒上榜 德國人滿意度最高的車竟是TA
※可能是最貼心的德國簽證申請指南 | DIY申請經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