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射鵰三部曲」,其實還有一個隱藏的第一部
有哪些沒有第一部,直接就是第二第三第四的作品?
高飛龍,鵰翎不腐,鼎鑊不銹。
金庸的《射鵰三部曲》。
這是我看到問題後,第一秒的反應。
從《射鵰英雄傳》到《神鵰俠侶》,再到《倚天屠龍記》,從來都不是整個系列劇情上的第一、二、三部,而是第二、三、四部。
而真正的第一部,一直都藏在暗中。
公元 12 世紀初葉,處北宋政和年間。
徽宗皇帝繼位未久,下令遍搜天下道書,並命黃裳主持編刻發行。
黃裳受任數年間細讀道書,偶然悟得上乘武功。
徽宗喜求道,擅書法,治國無方,重用蔡京等佞臣。
對外,徽宗與蔡京等人謀劃與金國夾擊日衰的遼國,宋軍大敗而歸。
對內,蔡京等人禍國亂政,民不聊生,義兵四起。
此間,自唐朝時由波斯傳入中土的摩尼教日盛,此時名為「明教」。
明教鼓勵受壓迫民眾以暴力抗法,而非原有官方所宣儒道佛門的逆來順受。
如此行俠仗義,頗得武林各大正派之心,於是各派中,多有年輕後輩加入明教。
而徽宗治下的北宋朝廷對外戰敗,對內加賦,民變漸漸積小成大。
明教教主方臘,帶同教眾於吳越之地起事,一時勢大,與梁山、王慶、田虎三支義軍齊名。
起事之地,處於黃裳治下,黃裳當年便數次襲擊明教義軍,殺法王、使者等教內高手數人。
徽宗察覺明教的威脅,將之定為邪教,並於第二年令童貫率十五萬軍征討方臘義軍。
此前梁山義軍已受招安,搖身一變成為官軍,並已替朝廷滅了王慶、田虎兩隻起義軍。
此役,梁山軍作為童貫大軍先鋒征討方臘義軍,黃裳率地方軍策應。
此前明教已有諸多頂尖高手被黃裳擊殺,軍力雖然日盛,但總壇實力銳減。
最終幫源洞一役,在黃裳缺席下,宋將韓世忠率一眾軍中高手與梁山高手攻入義軍總部。
明教教主方臘雖一人武勇,奈何諸多高手圍攻,血戰彌久,終被武松、魯智深合力所擒。
方臘義軍就此被撲滅,經此一役,明教一時式微,活動轉入地下,總壇遷至西域崑崙光明頂。
不久後,武林各大門派遣出多名高手圍攻黃裳,為門下投入明教而為黃裳所戮的弟子報仇。
黃裳寡不敵眾,殺得數人後,重傷逃入深山,而黃裳滿門被武林「正派」高手們盡數屠戮。
匿於深山之中,黃裳苦苦思索各派仇家武功,謀求破解之法,春去秋來,年年雪花不同。
就在黃裳隱居期間,靖康之變發生,金國先滅遼,再滅北宋,擄走徽宗欽宗等皇族主脈。
康王趙構倖免遇難,召集北宋餘下散兵敗將,沿淮河往南,恢復宋朝正統,並定都臨安,為南宋。
南宋建朝後,岳飛、韓世忠等中興四將北伐金國,頗有戰果,岳飛日漸功高蓋主。
未數年,高宗與秦檜密謀與金國媾和,岳飛被陷害入獄,不幸於風波亭遇害。
岳飛臨終前,留下兵法遺書一部,並在書中勉勵後人忠義報國,此書被收入宮中。
北伐大業遠去,中興四將死的死、老的老,韓世忠攜梁紅玉歸隱西湖。
原韓世忠部將上官劍南,此時已投入鐵掌幫,並憑自身才幹成為幫主。
聽聞岳飛遇害留書,上官劍南夜闖皇宮盜書,成功後將書獻與韓世忠。
韓世忠年老心衰,與上官劍南商議暫將此書暗藏,等待後世英傑出現。
上官劍南作詩「武穆遺書,在鐵掌山,中指峰上,第二指節」,並附鐵掌山畫與岳飛詩作於紙上。
此後上官劍南再入皇宮,將帶有線索的紙卷留在原存遺書之處,等待將來的取書者發現。
此時黃裳已隱居二十餘年,各正派年輕高手先被黃裳屠戮,復在天下大亂中喪生不少,武林衰微。
河朔劍術高手獨孤氏,於此二十年間日漸成長,在岳飛入獄那年創出「獨孤九劍」。
此後獨孤氏持玄鐵劍橫掃天下,難覓敵手,自號「獨孤求敗」,寂寞憊懶,隱居山林與巨雕習劍。
又二十餘年之後,黃裳終於盡破各派武功,自身所研習的武學大成,遂出山復仇。
然則不想,距其入山隱居已過四十餘年,大多數仇家均已故去,唯餘一女,當年花季,已變花甲。
黃裳有所悟,復仇心遂淡去。
此時黃裳亦年事已高,將畢生武功錄下,編成《九陰真經》上下兩部。
因書中武功過於高妙,恐落於歹人之手而為惡,遂將總綱改寫為難譯的梵音漢文。
復十餘年,黃裳故去,而他留下的《九陰真經》成為武林中人搶奪之的,一時掀起無數腥風血雨。
獨孤求敗也在襄陽以北的深山中孤獨的故去了。
臨終前,他將自己畢生所用之劍均存於高崖之上,為劍冢,而劍法秘籍另存。
以短短數句話總結自己一生,刻於劍冢,以長抒自己畢生難求一敗之遺憾。
而此二、三十年間,上官劍南中興鐵掌幫,使之成為與北方丐幫齊名的天下大幫。
上官劍南晚年時,門下弟子收下一名幼徒,姓裘名千仞,武學天賦出眾,才能機智過人。
上官劍南等對裘千仞悉心培養,將自己改進後的鐵掌功夫盡數傳授,欲將之培養為接班人。
此時距方臘遇難、黃裳入山隱居已過五十年,黃裳、獨孤求敗均已故去,武林式微至極而始返。
咸陽義士王喆,從大概岳飛遇害二十餘年後時,開始在北方率民舉義。
王喆其人本為武林中年輕一輩的奇才高手,舉義後一時聚攏了眾多武林人士。
然義軍在金國後方征戰二十年,敗多勝少,武林高手難敵大兵戰陣,王喆雖武勇,卻是難以回天。
起兵二十年後,義軍終於覆滅,王喆藏入在鍾南山的地下基地,自名「活死人」,自謂居「活死人墓」。
而後他終被多年相知的好友,女俠林朝英所激出墓。
王喆舉義多年,一直與林朝英通過書信互通有無,二人感情篤厚,林氏頗有相從之意。
然則王喆初時心系戰事,義兵兵敗後心灰意冷,而二人均心氣高傲,於武學修為上互不相下。
最終二人終於鴛盟未成,王喆將活死人墓讓於林氏居住,自己卻出家於鍾南山前。
王喆此時自取道號「重陽」,從此名王重陽,在終南山上建重陽宮,手創道門新派全真教。
初時跟隨者,唯有好友師弟周伯通,與多年來收入門下的七大弟子而已。
七大弟子學藝未成而闖蕩江湖,行俠仗義,闖下「全真七子」的名號。
王重陽手創全真教不久,少林寺遭際大變,一名火工頭陀偷學武功多年後,造反大鬧少林。
火工頭陀最終殺得數人後匿走,逃至西域,自行收徒立派。
而少林苦慧禪師一怒之下,也去寺遠走西域,手創西域少林,從此中原少林派衰微達數十年。
創全真數年後,王重陽偶然得到了黃裳留下的《九陰真經》,他武功本已高絕,從此更加精進。
一日,與某無名雲遊僧人斗酒比武,論證《九陰真經》,無名僧人受到啟發,創《九陽真經》。
日後此僧於少林寺掛單期間,將手書的《九陽真經》藏入《楞伽經》,並假託為達摩祖師所作。
而林朝英隱居於鍾南山後,畢生情愫難抒,愛極成恨,創下一系列克制全真武功的功夫。
隱居十餘年後,林朝英故去,僅留下一名丫鬟,五口棺材,以及滿墓的武功墓刻。
王重陽數次秘入古墓,盡知林氏所為,心中有愧,卻將《九陰真經》中的部分武功刻於古墓示勝。
此時距離方臘遇難、黃裳隱居已過近八十年,距岳飛遇難近六十年,距王重陽出家近二十年。
武林元氣漸漸恢復,少林派雖衰微,江湖上卻湧現出黃藥師、洪七公、歐陽鋒、裘千仞等高手。
而西南大理國,已是段譽之孫段智興在位年間,段智興武學上雖未達祖父之就,亦頗有所成。
王重陽此時年事頗高,自覺不久於人世,卻不願《九陰真經》在自己死後繼續危害武林。
遂遍灑英雄帖,召集當世年輕英豪至華山絕頂比武,約定勝者得書,以正自己存書之名。
黃藥師、洪七公、歐陽鋒、段智興四人如約前來,而裘千仞功夫未成,自知不敵而婉拒。
華山絕頂之上,五人兩兩捉對,較量七日七夜,終究是王重陽技高一籌,其餘四人拜服。
從此王重陽名正言順的保有《九陰真經》,此次校武也被後人稱為「第一次華山論劍」。
王重陽被稱為中神通,余者為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皇爺、北丐洪七公,稱當世五絕。
王重陽察言觀色,知洪、段二人心正,而黃雖邪而不惡,唯有西毒歐陽心術不正。
為防自己身後,西毒盜取《九陰真經》為害,王重陽南赴大理,與南帝互傳克制西毒的武功。
此期間,隨行的周伯通與南帝妃子瑛姑私通,釀下大禍,日後成為無數恩怨的源頭。
返回鍾南山後,王重陽詐死,騙得埋伏在周圍的西毒,而王重陽驟起而以一陽指破了西毒蛤蟆功。
西毒功破逃走,而王重陽燈枯油竭,真的就此仙去,留下了一部不願毀去的《九陰真經》。
隨後周伯通外出藏書,被黃藥師夫婦所騙,黃藥師終也得到了半部《九陰真經》複本。
為了在約定的時隔二十五年的第二次華山論劍上得勝,餘下的東西南北四絕均傾盡全力的修鍊。
西毒與裘千仞暗通,設下毒計陷害南帝:裘千仞潛入大理將南帝的「幼子」打傷,引南帝毀功施救。
誰知這「幼子」竟是瑛姑與周伯通所生,南帝不願施救,幼子亡,瑛姑憤而出走,南帝愧而出家。
此際,黃藥師隱居的桃花島上也現巨變,其二徒陳玄風與三徒梅超風私通,偷《九陰真經》逃走。
黃藥師激怒之下自毀長城,將餘下四徒曲靈風、陸乘風、武眠風、馮默風的武功俱廢,趕出門外。
黃藥師妻子生女黃蓉難產,逢此變,又耗盡心力重默了一遍《九陰真經》,終因心力耗竭而亡。
而數年後,周伯通反應過來被黃氏夫婦所騙,上桃花島尋黃藥師索要經書抄本。
二人一言不合,黃藥師將喪妻之痛轉而發泄在周伯通身上,周伯通受傷躲入山洞,二人僵持不下。
從此黃藥師與周伯通,以是否出洞為鑒別,打賭爭勝負,二人洞里洞外,鬥上了十餘年。
此時,距方臘遇害九十年,距王重陽創立全真教三十年,距第一次華山論劍事過十年。
王重陽林朝英已故,全真教在全真七子治下愈發昌盛,與洪七公治下的丐幫呼應,控制北方武林。
黃藥師一門已毀,與周伯通賭氣,而南帝心冷出家,裘千仞則心術漸歪,率鐵掌幫私通金國。
五絕行蹤隱匿,少林派式微,明教西逃,武林中一時無大事。
而南宋保得八十年的安寧歲月,北方金國雖虎視眈眈,但一時未曾南下。
南宋朝廷陷於安逸,日益腐朽,向金國獻媚,金國雖不敢大兵南下,鐵騎亦也蹂躪了南宋邊境。
這攏共近百年間,武林亦曾昌盛,然則天下陡變,大宋國勢不振,屢遭北方游牧民族蹂躪。
武林絕頂高手屢次出現,從黃裳、方臘、獨孤求敗,到王重陽、林朝英、無名僧。
甚至還有南宋朝廷中的暗藏高手,手創《葵花寶典》的某無名太監。
留下的頂尖武功秘籍之多,亦是各代之最。
從《九陰真經》到《獨孤九劍》,從《九陽真經》到《葵花寶典》。
然而再昌盛的武林,再頂尖的高手和秘籍,也無法挽回天下大勢。
宋朝國力其實甚強,軍力也非羸弱,但腐敗之下,竟是難以抵禦外敵。
一代代武林高手投身於救國救民或抗金大業之中,然而均以失敗告終。
隨著高手們次第故去,武林一時無事,而更加磅礴的故事與歷史,已在水下醞釀成熟,即將發生。
這就是《射鵰三部曲》系列中,暗藏的真正的第一部。
這等磅礴的背景,豐滿的故事,跌宕的情節,完全可以獨立成篇,絲毫不遜於三部曲。
然而金庸卻沒有將之寫出來,而只將這些情節隱藏入了以《射鵰三部曲》為首的其他著作中,從不同的後世人物的口中,或是從旁白口中,回憶和轉述出了這些劇情。
不止是《射鵰三部曲》,其他的著作中也有類似的情況。
《書劍恩仇錄》開篇劇情之前,就已經發生了宮闈之變、乾隆被掉包等諸多重要劇情。
《碧血劍》一書,真正的主角袁崇煥和金蛇郎君,在主線劇情開始前均已故去。
《天龍八部》中,主線劇情之前,蕭遠山遇刺,段正淳濫情,段延慶失位,葉二娘情殤。
《俠客行》中,從龍木二島主到賞善罰惡二使,大量重要情節都發生在主線之前。
《笑傲江湖》更不必說,全書主線基本都與數十年前華山派與魔教爭搶的《葵花寶典》有關。
《鹿鼎記》在劇情上承接《碧血劍》,但兩書主線之間,也跳過了大量後來回憶出的重要劇情。
為什麼總是不寫?為什麼總是前置隱藏劇情?
金庸寫書,總像是在一個宏大的歷史線條中,截取其中一段。
以真混假,以假亂真。
越是主線人物和劇情,描寫越細緻,虛構也越誇張;
越是次要人物和劇情,描寫越粗略,也越貼近史實。
而只在一條漫長的歷史線上,截取一小段作為主線劇情時間的手法,並沒有使作品顯得不夠豐滿。
恰恰相反,金庸的這種手法使得整個故事更加引人入勝,更加有無限背景的神秘感,讓人對其背後宏大的歷史背景更感到畏懼和崇敬。
《射鵰三部曲》最終只有三部,而藏匿了「真正的第一部」。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藏匿手法使得整部系列劇情的境界,更上了一個台階,也許也不為過。
這第一部的缺失,確是神來之筆。
來源:知乎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金庸對華人圈的影響?有哪些代表性衍生作品?
※扒一扒,《天龍八部》中的那些武林高手(2)
※令狐沖愛任盈盈嗎?還是只是感激?
※為什麼阿離對張無忌一見鍾情,而張無忌和楊不悔經歷了生死卻沒發生感情?
※金庸對於男性角色的塑造是否強於女性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