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我與名師鄧文平互動太極拳問題

我與名師鄧文平互動太極拳問題

我與名師鄧文平互動太極拳問題

(鄧文平先生的「單鞭」)

(陳雄的「單鞭」)

點評《成仙之路-般若太極拳法》的一些看法

陳雄

《成仙之路-般若太極拳法》資料是泰籍華人鄧文平先生寫的。2008年鄧文平先生放下一切,再次學習太極拳,在曼谷向來自中國的兩位老師學習楊式太極拳和武式太極拳。因功夫進展神速,進而獨創一門安般太極拳。自2009年起,鄧文平先生將他習練太極拳的心得,發表的網路之上,結果大受歡迎,自2012年起,不斷有太極拳拳友自中國來訪。現在也有中國學生特地來曼谷找鄧先生學習太極拳。鄧先生目前是太極拳網路紅人,其學生遍布世界各地。其著作,由中國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的《太極內功的奧妙》是中國太極拳類的暢銷書。《成仙之路-般若太極拳法》資料寫有不少較好的練拳體會,確實值得太極拳愛好者閱讀。為了探討研究太極拳的練法,我對該資料其中的一些練法和說法持不同看法,故閑話聊於以下。

《成仙之路-安般太極拳法9》裡面說:「學拳容易改拳難,那是外家拳的說法,搬來用在太極拳上,是大錯特錯,太極拳是改拳容易學拳難,」

點評:拳諺云:「學拳容易,改拳難。」從人體的生理規律來看,我們學習每一個動作都是受意識支配的,形成動作技能要經過泛化階段.分化階段.穩定階段,直至達到動作的自動化階段。所謂自動化是指動作非常熟練,大腦皮質對動作的意識反映和意識支配逐漸減少,甚至可以暫時變為無意識的條件反射(有別於隨意動作)。動作越熟練,意識支配的成份就會越少。這是因為在學會動作並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大腦皮質運動中樞內支配各部分肌肉活動的神經元在機能上進行了嚴格的排列和組合,構成了固定的「型「和格局。在生理學中,把這種系統性稱為運動動力定型。無論是建立正確的動作,還是形成錯誤的動作都是如此。我通過長期觀察而發現,對太極拳而言,改拳難,學拳亦難。我根據練拳的不同層次需要而對徒弟改拳,部分人說了多次到現在還改不過來呢!

《成仙之路-般若太極拳法27》裡面說:「其實分內家拳和外家拳最好的方法還是看形體,看人體最重要的一個部位,也就是看屁股。打拳時屁股突出的就是外家拳,屁股往裡收的就是內家拳。」

點評:我看過幾位有較好功夫的內家拳前輩的照片,屁股明顯突出,單以看屁股分出外家拳、內家拳的話,我認為這樣斷言不大實際。

《成仙之路-安般太極拳法61》裡面說:「李雅軒的弟子打得是清一色的立體拳。李氏的理論實在是高明,但他留下的拳架是最不易出功夫的架子。」

點評:李雅軒的較好功夫的成名弟子有劉仲橋、林墨根、何其松、朱德純、賀洪明、肖德生等人。練習太極拳的有識之士都知道,練習拳架是重要的功課,是練知己的功夫,身上有知己知彼的功夫才能懂勁。如果李雅軒的的拳架是最不易出功夫的架子,那麼劉仲橋、林墨根等人的太極功夫從何處練出來啊?

《成仙之路-安般太極拳法62》裡面說:「一邊松胯,一邊要找尾閭中正,正尾閭楊家的兩大秘傳是走太極貓步和面壁蹲牆術。」

點評:據介紹,面壁蹲牆術是智能氣功的輔助功法,來源於楊氏太極拳門秘傳的松腰法。這樣說法缺乏可信的考證,我曾問過崔毅士、武匯川、田兆麟、、李雅軒、牛春明的傳人,未見楊家太極拳有傳授面壁蹲牆術的練法。面壁蹲牆術的松腰功效是單純的柔軟,不是太極拳需要的節節貫串的松活、松彈、松沉,對練習瑜伽有點好處。

《成仙之路-安般太極拳法62》裡面說:「傳統的方法是要先松肩松肘,這個順序是不對的,松肩並不很難,但如果先鬆了肩,沉勁一上身,下面的關節就被壓住,就難鬆了。松關節就松兩胯關節,我之前有不少對松胯的描述。松胯真的很重要,你倆胯真的能全鬆開,全身其它關節也就差不多了。」

點評:我不認可鄧的這樣說法。松肩、松肘是跟隨身勢鬆開而沉到位,太極拳的身法松沉是整體性的。據我多年的體悟和教拳經驗,松肩、松肘、松胸、松腰、松胯、松膝、松踝都有一個協調整合的時間和過程,從上往下松身沉到腳底的練法,未見因先鬆開肩、肘而壓住下面的關節,怎麼會一下子沉死下面某個部位呢?至於先松肩松肘就會壓住下面的關節,我估計是練法有問題。再有說能松胯並不等於能松肩墜肘,我見過這種太極拳愛好者。

《成仙之路-安般太極拳法72》裡面說:「我的經驗是含胸就不能拔背。沉肩有兩種,一種是含胸沉肩,一種是拔背沉肩。功夫淺時,是含胸沉肩,功夫深時就變成了拔背沉肩這就是我要說的含胸不如拔背。」

點評:鄧把含胸、拔背分開之說在太極圈內尚有不同看法,含胸、拔背分開的優勢和功效不見得比不分開為好。我認為含胸、拔背不分開的整勁還會好一些。含胸和拔背有靜態、動態之分,與沉肩墜肘關係密切,含胸拔背的同時松腰沉肩。

《成仙之路-安般太極拳法74》裡面說:「松肩很重要,松肩不是沉肩,」

點評:鄧對松肩的說法不大實際。我認為,松肩有兩個作用,一是肩關節鬆開了就會靈活,二是肩胛骨鬆開了就會下沉。沉肩不能完全代表松肩尚可說得過去,但松肩不含沉肩實在說不過去。

《成仙之路-安般太極拳法121》裡面說:「楊式拳的步法不適合技擊,但適合練功。」

點評:可能鄧未系統學練楊氏太極拳,缺乏深入了解,故出此言。楊式太極拳快練小架身高步小,有利於機動靈活和反應變化;諸如跟步、進步、退步、卸步、竄步等步法迅捷的飄忽不定。這樣的步法怎麼不適合技擊呢?用於練功的慢練大架,當然不適合技擊哦。

2014年8月18日

回復陳雄先生的點評《成仙之路-般若太極拳法》

鄧文平

陳雄先生寫了一篇點評文章,發在網上。並且將他的這篇文章傳到我的郵箱里。我覺得,我如果不回復,不太禮貌。所以也只好寫幾行字,就陳雄先生提出的看法表明自己的立場。

一。關於改拳容易學拳難。

傳統的說法是學拳容易改拳難,所以我的說法,可能很難得到人們的認同。但我想舉幾個例子,來說明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觀點。

武禹襄先生最初是跟楊露禪學的太極拳,十年左右,僅得其大概。後到趙堡鎮防陳清平。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

從武禹襄功夫上身的經歷看,確實是改拳容易學拳難。

知道陳雄先生的老師林默根,是因為看了蘿蔔酒寫的《老拳師的故事》。講實話,我對林默根先生還是很佩服的。從網上得知,林默根在同他的老師學拳不久後,就找到的老師的老師周子能,去學拳改拳。在這之後,林默根先生又去找到了李雅軒老師,跟李雅軒學拳。

林默根先生的功夫是好的。從他學拳改拳的經歷看,不存在什麼學拳容易改拳難。

前些天,一位學太極拳將近三十年的來自武當上的朋友,來曼谷與我交流。我用了四天的時間,將他所學的一套拳架改為我認可的可以提高練功效率的拳架。如果不是這位朋友有練拳二三十年的基礎。四天能學好一套完整的傳統太極拳套路是不可能的。所以僅從這位朋友的經歷來看,也不存在什麼學拳容易改拳難。到確實證明了改拳容易學拳難。

為什麽學拳難?因為大多數太極拳老師根本就沒什麽功夫。或者有功夫也是很多年熬出來的一點東西,自己都不知道這東西是怎麼來的。所以也不知道怎麼去教別人。或者根本不想教會別人。

這位武當山的朋友,被我稱為武痴。他去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名家。甚至曾經請過中國非常有名的大師去他家裡住過。用他自己的話講,就是練了二十多年,沒什麽感覺。倒是看了獅子在太極拳吧的文章《太極四年行天下》,跟著獅子走了些日子的鄧氏貓步,覺得身體有了變化。

再說獅子吧,他在中國最有名氣的人開的拳館裡學拳,參加比賽還拿了金牌。但他看到的是有人在那裡學了二十多年還是毫無功夫。他自己也是看了我的博克後,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來練。沒想到身體一下子就起了變化。在他身上也是體驗出了改拳容易學拳難。

二 屁股的問題。

李雅軒老師是我非常欽佩的人物,他對這個問題也是很重視的,他甚至認為楊澄甫的拳照胯收的不夠,其實就是指澄師屁股收的不夠。李雅軒眉批上的某些觀點,被一幫凡是派在十幾年前痛批。

陳雄先生有一張和我拳照對比的照片。我覺得看陳先生的拳架照片,勁道是斷的。因為腰松不了,練到老還是太極操。下巴前探,頸椎明顯有問題。不知道陳先生練這樣的拳架的膝蓋痛不痛。有一位大師級的人物告訴我,林默根先生可是承認他的膝蓋到了七十多歲還會痛。

三。立體拳架。

我說立體太極效率不好,是當時的感覺,所以也就寫下來。不過現在看來立體架也有立體架的好處。系統的安般太極拳法是平面太極立體劍。(詳見拙著《平面太極立體劍》

說到李雅軒老師有一些很有功夫的弟子。這個是事實。在雅軒師的成名弟子中,曾代表政府出訪的栗子宜和何其松應該是最出色。但從蘿蔔酒的文章看,八十塊錢吃鴨子的故事,何其松四十年代學拳,到了文革時才剛剛初識懂勁。這過程也太漫長了吧。林默根先生五幾年學拳,從網上看也是在文革時期,利用動亂的機會,把功夫給練出來了。

效率高不高,我不想說了。但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的今天,找一個能跟你堅持練習二十年的學生,不是很容易了。

雅軒師的功夫好,如果雅軒師的徒子徒孫功夫能象他一樣好,成都可能就沒有人練別的拳了。現在中國年輕人練什麼太極拳的人最多呢?我不說,大家也都知道。

不僅僅是雅軒師的立體太極不易出功夫。大多數所謂的傳統楊式太極拳跟國家套路已經少有分別了。楊式太極是老頭拳,也符合目前楊式太極拳一些領軍人物的利益。這些人本身就一點功夫沒有,他們怎麼會希望後來學者練出功夫。

四。說說含胸。

這個問題。李雅軒老師認為含胸拔背不是太極拳的要點,是陳微明把行意八卦里東西放進太極拳的要點裡面了。陳微明先生似乎也不喜歡含胸拔背。他對他的弟子林炳堯說,是印書時印錯了,本來是沒有含胸拔背的。楊門十大弟子,陳第一,李第二。兩人都否定了含胸。到是田兆麟大師的弟子著述提到,每一動,需含胸拔背。

五。楊式系統和快架。

大多數楊家傳人是不傳快架的。比如雅軒師的系統好像沒有塊架。有了功夫沒練快架也能實戰,沒有功夫有練快架也沒有什麼用。快架的傳人在曼谷有很多,除了英傑快拳外。有吳圖南系的和張虎臣系的。吳和張都稱他們的快拳來自楊少侯,兩系都講自己是真的,對方是贗品。不知陳先生練的是那個系統的快拳。說的那麼熱鬧不知有過實戰經驗沒有。我學過塊架。但說到實戰,還是拳擊的前後滑步和環繞步更實用。您講的那些步子,是中看不中用的。

傳統武術作為實戰的基本功是很不錯。但說那些東西能實戰是不太現實的。只能用來偏偏自己,偏偏別人,這倒不是傳統武術不好。而是因為根本就沒有傳統武術實戰的平台。

2014年9月3日

回復鄧文平先生

尊敬的鄧文平先生:

您好!今天中午看到了你的「回復陳雄先生的點評《成仙之路-般若太極拳法》」一文,說是賜教也好,說是交流也好,我都感到高興,因為我認為研練太極拳是弘揚國粹的好事。在網路與你交個拳友也好,所以就順便在此聊幾句。

我在1986年以來先後跟林墨根、松緒金等三位老師學練楊氏太極拳,之前練過幾年外家拳。

謝謝你關注我的膝蓋痛不痛。我和我的一百多個徒弟、學生都沒有傷膝痛的拳病,部分徒弟已跟我練了十幾二十年的太極拳。呵呵!松腰松胯到位還能膝蓋痛嗎?

我和很多師兄弟從未沒聽過林墨根老師承認他的膝蓋痛是練拳造成的。據我所知,林墨根老師晚年的膝蓋痛是痛風造成的。1999年7月,他在我家住了大約20天,吃到了美味的海鮮就發作了,不單是腳痛,有時手臂也痛。

至於你說吳圖南系的和張虎臣系傳人的快架是贗品,我對此沒考證過。但拳架歸拳架,對練歸對練,就是正品的快架如沒配合對練也不能技擊啊!我指的對練是推手、接手、散手和抗擊打訓練。

至於你問起我是否有過實戰經驗,我告訴你,如果你書中的董振峰老師還記得起廣西欽州的我,他未出國在廣西南寧市時,我就與他交流過武技,不過好像我當時還沒有學練太極拳,是外家拳的功夫,記得不很準確了。你書中的北海市高佬龐是我的太極拳啟蒙老師,在1984年給我寫信去上海市拜訪傅鍾文老師。我學練太極拳之後,感到技擊功夫明顯進步,也和各流派強手比試過。我有個徒弟劉春偉在廣東省深圳市,東南亞國家的人過來中國,大多路過深圳吧!他也有不少實戰經驗,你如路過方便時,不妨和劉春偉見面一下,看看是否能被你一掌擊倒?看看他是否膝蓋痛?以拳悟道,樂在其中哦!他手機 13148777365 、 QQ920391889。暫寫到這裡,下次再聊。如說得不中聽,請你圓融包涵!

祝您身心健康,萬事如意!

陳雄

2014年9月4日17時23分


推薦閱讀:

[轉載]砂法吉凶(1)
[轉載]達娃俄熱堪布2012年10月黑龍江五常傳講前行講義紀實(二)
[轉載]奇門十二地支類象【劉】
男人最大的幸福是遇見一個好女人(轉載)
一個人的愛情,沒有天荒地老,只有流年···-轉載網

TAG:太極拳 | 轉載 | 太極 | 互動 | 名師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