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宋)蘇軾《雪後書北台壁二首》

雪後書北台壁二首⑴ 蘇軾 其一 黃昏猶作雨纖纖,夜靜無風勢轉嚴。 但覺衾裯如潑水,不知庭院已堆鹽⑵。 五更曉色來書幌⑶,半夜寒聲落畫檐。 試掃北台看馬耳⑷,未隨埋沒有雙尖。 其二 城頭初日始翻鴉,陌上晴泥已沒車。 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眼生花。 遺蝗入地應千尺,宿麥連雲有幾家。 老病自嗟詩力退,空吟冰柱憶劉叉⑸。 注釋譯文 字詞注釋 ⑴北台:超然台,在山東諸城縣北城上。 ⑵堆鹽:謝安侄兒詠雪,有「撒鹽空中差可擬」句。 ⑶幌:簾幕。 ⑷馬耳:馬耳山,在諸城縣西南。 ⑸劉叉:唐代詩人。生卒年、字型大小、籍貫等均不詳。活動在元和年代。韓愈善接天下士,他慕名前往,賦《冰柱》《雪車》二詩,名出盧仝、孟郊二人之上。 白話譯文 其一 黃昏時分,雨下得紛紛綿綿,夜裡無風一片寂靜,天氣更加寒冷。只覺得被褥沒有絲毫暖意,就像水潑在上面,不知道庭院已經堆上雪了。半夜看到屋檐上的一片寒光,以為是曙色從簾幕透過來,誤以為天將五更,其實是屋檐上的冰溜子。早晨起來掃除積雪登上北台,只見一片茫茫,只有馬耳山露出了雙峰尖。 其二 雪後初晴,城頭烏鴉開始上下翻飛,路上融化的積雪車輛輾來壓去,變成了稀泥粘糊在車上。在陽光照耀下,房屋似玉樓,大地如銀海,人們被凍得皮膚起粟,雪光使人目眩眼花。大雪滅蝗蟲,覆蓋麥子,來年百姓麥子該會長得很茂盛。本應歌頌瑞雪,但我已老病,詩力減退,只能空憶劉叉吟誦他的《冰柱》了。 創作背景 北台,在密州(今山東諸城縣)的北面。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作者由杭州通判改任密州知州,十一月到任,正是寒冬季節,這兩首詩即作於此時。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第一首寫從黃昏到第二天天亮,徹夜雪飄的情景。黃昏時節,淫雨綿綿,入夜後不知不覺轉而為雪。作者只覺被褥無一絲暖意,有如水潑在上面,而不知道庭院里已雪積成堆了。「堆鹽」,即堆雪。用鹽喻雪,出自《世說新語·言語》,後世詩人都喜歡效用,如白居易《對火玩雪詩》:「盈尺白鹽寒。」作者「五更曉色來書幌,半夜寒聲落畫檐」一聯,亦世稱詠雪名句,但歷來有歧解。費袞《梁溪漫志》卷七「東坡雪詩」條以為,「此所謂『五更』者,甲夜至戊夜爾。自昏達旦皆若曉色。」據此解,則「五更」應總指分為五更的一整夜。庭院里的雪光反射在帷幔上,明晃晃的,作者因寒冷未能安眠,加上「不知庭院已堆鹽」,所以一整夜都迷迷糊糊,誤以為天將破曉。直到天色放明,借著雪光,看見了垂掛在房檐下的冰溜子,這才省悟,原來是雨轉為雪,所以有這「半夜寒聲」。上句寫地面上積雪的反光,下句寫房檐下雪水凝成的冰溜,都緊扣「雪後」的標題,且又與末二句意思連貫。「掃北台」、「看馬耳」,是天明以後所為。馬耳,山名,在北台的南面,「上有二石並舉,望齊馬耳,故世取名焉。」(《水經·濰水注》)作者掃除積雪,登上北台,觀賞雪景,只見一片銀白世界,唯有馬耳山尖尖的雙峰高峭兀立,沒有為雪所封。原本應首先被雪覆蓋的高山頂卻「未隨埋沒」,可見這雙峰如馬耳一般陡直,連雪花也無法駐留其上了。 第二首繼寫在北台觀雪景的所見所感。太陽已升起,雖然前一晚下了一場大雪,但第二天卻是冬季里難得的一個晴天。往上看,天空中一群烏鴉開始活躍起來,繞著城牆,上下翻飛;低頭瞧,小路上漸漸融化的積雪被來往的車輛輾來壓去,變成了稀泥,粘糊在車上;放眼望,在陽光照耀下,積雪的原野上屋似玉樓,地如銀海,凍得人皮膚起粟,耀得人目眩眼花。這四句皆是白描眼前實景。作者另有《次韻仲殊雪中游西湖》說:「玉樓已崢嶸。」《雪中過淮謁客》說:「萬頃穿銀海。」其「玉樓」、「銀海」皆系實寫。有人以為這裡是用道家語「玉樓為肩,銀海為目」,實則鑿之過深。頸聯則表現了作者對農家生計的關切之情。大雪滅蝗,麥子得雪覆蓋則來年會長得茂盛,眼前這場大雪預示著來年的豐收,在觀賞雪景時,詩人沒有忘記這一點。詩人十分希望把自己對來年豐收的希冀和祝願,把這場瑞雪所引發的種種感受一一用詩表達出來,但他既老且病,詩力大不如前,只得空自磋嘆,以吟誦唐代元和年間(806—820)詩人劉叉的《冰柱》詩來自慰了。此時詩人雖年僅三十九,但退出朝廷已三四年,心境不佳,且古人四十嘆老亦為常事,讀者不必坐得太實。 名家點評 方回評蘇軾這組詩曰:「才高氣雄,下筆前無古人。」(《瀛奎律髓》卷二十一)
推薦閱讀:

名作賞析 | 崔子忠《蘇軾留帶圖》[大圖]
詞學基礎講座(十一)——賞詞/蘇軾
《浣溪沙》蘇軾詞作鑒賞(萬頃風濤不記蘇)
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七律選講
直播 | 懷素攜蘇軾,亮相海上!

TAG:蘇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