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堪稱一部「狂人日記」 - 表江的日誌 - 網易博客

讓子彈飛》:堪稱一部「狂人日記」

默認分類 2010-12-12 23:29:02 閱讀11894 評論37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經歷過《太陽照常升起》的「看不懂」之後,很多人對姜文作品的期待降低到「看得懂」,《讓子彈飛》很給面子地「看得懂」,於是「好評如潮」。我覺得《子彈》的問題不是看得懂看不懂,而是你看懂了但是你知道它在說什麼嗎?作為一個觀眾,我無法理解姜文主演的主要人物張麻子的行為動機,我能理解黃四郎(周潤發)的動機——為保家產欺壓百姓,能理解湯師爺(葛優)的——亂世求生撈一筆是一筆,他們都是凡人,但張麻子不是,他是「狂人」,他被姜文塑造成一個無所不能的「上帝」,改變世界,而不掌握這個世界。但可惜,這是姜文的世界,我無法進入。

關於商業和類型的問題,《讓子彈飛》的商業元素有明星和搞笑,敘事相對《太陽》淺顯,但它仍然不是一部典型的類型片。如果以好萊塢西部英雄片為參照的話,《子彈》在外形上頗為相像,搶劫、火車、小城、打鬥,元素不少,看上去很熱鬧,這是姜文為了顯示「拍一部大家看得懂的電影很容易」而做出的姿態,你要笑就給你點笑料,你要打就來點馬拉火車大槍戰,但英雄片的歸根結底是要有困境,有英雄。

《子彈》的困境是小城,但是這個困境很虛構,這個小城也彷彿只是為了上演英雄主義的舞台,姜文對庶民的無視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來,到扔錢給每戶只為自己爽,到耍計搞死假黃四郎庶民一擁而上的場面形成深深的諷刺,他對他所解救的世界毫不關心袒露無疑。他只是要當上帝的感覺,並不是真的關心這些人是否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我作為庶民的一員,並不覺得這位上帝要比黃四郎高級多少,所以他自然也不是英雄。

西部片英雄片里周韻的角色會被設計成一個被迫淪落的妓女,被路過的牛仔解救然後浪跡天涯,類型片都有固定的格式,觀眾是期待著個中人物的命運因為一腔熱血和高超技藝而被改變的。但《子彈》里除了表面上的場面,所有人物設定、故事走向都不算是類型片。

從人物的代入感來說,葛優的角色是惟一有幾分代入感的,膽小怕事又具有非一般的生存智慧的湯師爺,最後變成眾多角色中最討人歡喜的一個,這恐怕是姜文始料未及的,因為所有其他人要麼是烘托姜文偉岸的符號,要麼就並不完整,例如黃四郎,只有湯師爺關心普通人關心的錢和生命,湯師爺死了甚至使最後的大戰都失去了滋味。既然姜文都不關心那個小城裡光著上身沒有面目的人們,那我為什麼要關心呢?

再說敘事節奏和邏輯,張麻子和黃四郎的幾次較量,前後沒有必然的聯繫,大結局的戰鬥也和之前沒有聯繫,中間很大一部分台詞和情節,都是為了凸出搞笑效果或是展示張麻子有多麼的與眾不同而設計的,沒有起到一步步推動、環環相扣最後達到高潮的效果。兩撥人馬同時戴上銅錢面具的一場,幾乎再次使觀眾難以明白這是在做什麼。張默扮演的六弟捅自己難以可信,而之後張麻子一群人滯留小鎮的主要目的就是復仇,而這個基礎並不可信,整個故事難免有牽強之嫌。

不可否認,姜文是一個很有個人風格的中國導演,他絕對不是那些庸才,但他也遠遠沒有達到天才的程度,我個人認為他的實際水平和被人吹捧的程度不太符合。他的作品所表達出的世界觀有很大一部分不太能認同,從《陽光燦爛的日子》就流露出的「血統論」,只有大院的孩子享受了文革的「陽光燦爛」,《鬼子來了》其實就是《讓子彈飛》的前奏,同時批評了妄圖從日本人手中獲得蠅頭小利最後沒有好下場的農民和撇下鬼子就不管的革命者,《讓子彈飛》將這樣的雙重批評表現得更為明顯,趁亂推翻黃四郎搶椅子狂歡的民眾和看似神秘實則一張空殼的統治者黃四郎,姜文自認為自己這樣的有識之士哪頭也瞧不上,張麻子只是一個革命失敗的能人,隨便到個小鎮,就能順帶解放了這裡的人們,而他一點都不稀罕享受這個成功的果實。請問你還見過有比這更傲慢的嗎?

我個人認為,英雄之所以被稱為英雄,是因為他們會尊重需要他們去解救的螻蟻,他們多少對螻蟻的痛苦有所理解,才會出手相救,如果英雄認為螻蟻就是一些賤得該去死的東西,就不伸出他們高貴的手好了,《七武士》里的落魄武士心裡瞧不起需要相救的農民,但他們依然依靠這一行為才找回自己作為武士的尊嚴,所以時代之於英雄和螻蟻的命運,並沒有那麼簡單粗暴,你得是真的武士,才能知道農民的勝利從何處來。


推薦閱讀:

動態空白日誌模板
POLO發動機抖動 - Qzone日誌
好吃的東北菜 - Qzone日誌
婚姻中的女人,如何不再做男人的傀儡? - 相逢不如偶遇的日誌 - 網易博客
顯通居士的日誌

TAG:網易 | 博客 | 日記 | 子彈 | 讓子彈飛 | 網易博客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