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亞病夫是怎麼被狂熱的阿拉伯人打爛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亞洲各民族都爆發了轟轟烈烈的民族救亡運動。在阿拉伯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阿拉伯人就爆發了起義,推翻了奧斯曼帝國在阿拉伯世界的統治。但是他們最終勝利了嗎?其實這場起義和之前幾年爆發的辛亥革命差不多,最後的勝利果實還是被帝國主義者和封建統治者奪走了。

阿拉伯人在一戰之前就醞釀起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阿拉伯世界是由奧斯曼帝國統治的奧斯曼帝國蘇丹甚至自稱哈里發,自認是全部穆斯林的領袖。而正統的阿拉伯人則長期生活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

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並不能令人滿意,各地經常爆發起義。1769年,在敘利亞和巴勒斯爆發了由巴勒斯坦北部地統治者達古爾領導的反抗奧斯曼帝國的起義。1771年,起義軍佔領大馬士革。此時正值俄土戰爭期間,沙俄向阿拉們起義軍提供武器彈藥。1771年,起義被奧斯曼帝國鎮壓。鎮壓了起義的奧斯曼帝國加劇了對阿拉伯人的剝削,提高了貢賦,對磨、畜群和收集進也都實行課稅,並開徵人頭稅。

到了19世紀初,奧斯曼帝國已經從當年威震歐洲的大帝國衰落成西亞病夫,巴爾幹半島上的各國紛紛獨立,民族主義的風也吹到了阿拉伯半島和地中海東岸,此時的阿拉伯人民蠢蠢欲動,準備組織起義推翻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但是他們的力量還比較弱小,於是他們向距離他們最近的帝國主義國家,在埃及殖民的英國求援。

在19世紀初,英國並不支持阿拉伯民族的起義,一方面,英國認為奧斯曼帝國還沒有完全倒向德國,害怕支持阿拉伯人的起義,會讓奧斯曼帝國徹底倒向德國。另一方面如果點燃了阿拉伯民眾的鬥爭熱情,他們害怕遠在印度的穆斯林也起來效仿起義,推翻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同時英國對阿拉伯地區也懷有領土野心,並不希望阿拉伯人起義之後,英國人什麼也撈不到。

英國人的這些想法,隨著一戰的爆發有了重要的轉變。

阿拉伯人在英國的幫助下起義成功

1914年底,奧斯曼帝國加入德國一方參加一戰,英國開始考慮煽動奧斯曼帝國境內的阿拉伯人起義。等到1915年,丘吉爾的大膽冒險導致英國在加里波利敗於凱末爾之手,英國直接進攻奧斯曼帝國不成,只能藉助阿拉伯人的力量牽制20萬帝國的軍隊。

於是阿拉伯人和英國一拍即合。雙方達成的條件是,英國承諾在大戰勝利結束後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家,這個國家包括整個阿拉伯半島,但英屬亞丁以及大馬士革、霍姆斯、哈馬和阿勒頗等地以西的敘利亞地區除外。

與英國人談條件的阿拉伯起義領袖是謝里夫海珊,聖地的守護者,穆罕默德的後裔。他也受到了敘利亞的阿拉伯民族主義者的擁戴。而在英國這方面並不是所有人都是純粹的帝國主義者,也有對阿拉伯人抱有同情並和他們並肩作戰的人,他就是後來知名的阿拉伯的勞倫斯。

勞倫斯熟悉中東,是因為他在學生時代來到過中東考古。一戰爆發後,他來到埃及做聯絡員,但是後來他起到了遠超乎其本職工作的作用。他會說阿拉伯語,也熟悉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某些區域,甚至知道的比土耳其人還多。從1916年底開始,他加入阿拉伯人一邊,幫助他們武力反抗奧斯曼帝國。

他不僅要說服英國的帝國主義者們,也要說服阿拉伯的戰士們採取游擊戰。這種戰術在荒無人煙的阿拉伯沙漠里是切實可行的。1917年1月25日,起義第一階段的行動基本結束,除麥地那外,阿拉伯半島的重要城鎮都落入阿拉伯人手中,6000名土耳其士兵被俘。11月2日,海珊被宣布為「阿拉伯諸國之王」。1917年12月,在阿拉伯人幫助下,英軍攻佔耶路撒冷。1918年10月,海珊的兒子費薩爾順利進入大馬士革,組建了阿拉伯人政府。

帝國主義瓜分中東,阿拉伯獨立之夢破碎

然而勝利之後,帝國主義國家將露出他們猙獰的面目了。

早些時候,英國、法國、沙俄之間簽訂了瓜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秘密協定,即賽克斯-皮科協定。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蘇俄政府不僅宣布退出該協定,放棄由協定規定在戰後劃歸蘇俄的土耳其海峽等地區,還把協議全文加以公布,這引起了阿拉伯人民的不滿——我們辛辛苦苦前線打仗,你們就把我們瓜分了?

賽克斯-皮科協定規定的英法勢力範圍,圖中深藍為法國控制,深紅為英國控制,中間淺色地帶為兩國影響的緩衝區

然而弱小的阿拉伯人是無法抵抗英法的力量的。到1920年,除阿拉伯半島外,亞洲的阿拉伯地區已成為英法的殖民地。已被宣布為敘利亞國王的費薩爾被法軍趕下了王位,英國為了爭取他的支持,便將伊拉克的王位送給他,而將外約旦的王位送給他的哥哥阿卜杜拉。

海珊的兩個兒子都成了國王,但海珊本人被英國人支持的伊本·沙特趕出了阿拉伯半島,伊本·沙特建立了沙烏地阿拉伯。

勞倫斯陷入深重的惶惑與自責之中。他曾按照英國政府的承諾.向阿拉伯保證過戰後的獨立與自由,而現實讓他覺得自己是一個大騙子,所有的光榮都變成了恥辱,勞倫斯在英王召見他時當場拒絕了授勛。

阿卜杜拉的後人一直做約旦的國王直到今天。費薩爾的伊拉克王國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後來又被政變推翻,伊拉克成為了共和國。

英國還承認了猶太人復國的貝爾福宣言,猶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地區,為後來的巴以衝突埋下了伏筆。

阿拉伯人起義雖然徹底打碎了奧斯曼帝國在中東的統治,但勝利果實還是被帝國主義者和得過且過的海珊家族竊取,阿拉伯人並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放,繼續在痛苦中輪迴,直到今天,阿拉伯世界的和平仍然沒有出現曙光,阿拉伯人民還要奮鬥多久才能擺脫帝國主義和國內的封建主義呢?這又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了。


推薦閱讀:

TAG:西亞 | 西亞病夫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