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民間工藝的「家」
這裡薈萃了石家莊和全省各地三十多類具有濃郁地方特色,並具有市場開發潛力的民間藝術精品,代表了河北省民間工藝的最高水準,也反映了河北省深厚的文化根基。這個民俗博物館是民間藝術、傳統藝術和現代藝術的集中展現。博物館把散落在各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民間藝術精品集中起來,形成了獨特的「藝術平台」,滿足了人們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對不同藝術品的大量遊覽、欣賞、選購等多種需求。
裡面的展廳精選了無極剪紙、晉州紫銅浮雕、藁城宮燈、深澤麵塑、礦區根雕、鐵板浮雕畫、烙畫、邯鄲磁州窯、曲陽石雕、易水硯、蔚縣剪紙、唐山皮影、承德布糊畫、武強年畫等全省近三十種具有濃郁地方色彩和市場開發潛力的民間工藝品。
博物館的開放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民間藝術,讓更多的人把中國文化傳承下去。」博物館開放以後,吸引了當地及周邊地區的廣大民間藝術愛好者,到這裡參觀和學習,使這些中國民間傳統工藝能更好的傳承。那麼就讓我帶大家一起來欣賞這些經典的民間工藝吧。
【圖.一 ▲ 】
【圖.二 ▲ 】
博物館很大,總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參觀這裡所有的展覽是完全免費的。
【圖.三 ▲ 】
【圖.四 ▲ 】
【圖.五 ▲ 】
【圖.六 ▲ 】「唐山皮影」,是一種有著精美的雕刻工藝,靈巧的操縱技巧和長於抒情的唱腔音樂的綜合藝術。
抗日戰爭以前常在農閑聚眾演出,征上述地區的鄉鎮農村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
它的唱腔音樂尤為群眾所喜愛。在舊社會為題材的影片中,經常能看到有唐山皮影的表演。
唐山皮影是光影、美術、雕刻、舞蹈、說唱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表演藝術,足跡遍及中國東北、華北廣大地區,在人民群眾中有著廣泛的影響。近年來,有德國、法國、日本、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來唐山研究考查皮影。唐山市皮影團也經常赴世界一些國家和地區演出。
【圖.七 ▲ 】
【圖.八 ▲ 】
【圖.九 ▲ 】「曲陽石雕」是漢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其造型逼真,手法圓潤細膩,紋式流暢洒脫。
據悉,在首都天安門廣場上,聳立著一座雄偉壯觀的人民英雄紀念碑。
紀念碑下部展現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畫卷的八幅浮雕,就是河北省曲陽縣石雕藝人的傑作。曲陽石雕有秀美雅緻的水果,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以及神話故事,
歷史故事,名勝古迹,古今人物等上百種傳統作品。
河北省曲陽縣是漢白玉雕刻藝術的故鄉。曲陽大理石儲量大,
質地潔白晶瑩、經久耐磨,是石雕的優質原料。
1995年曲陽縣被國務院正式命名為"中國雕刻之鄉"。
在清朝末年巴拿馬舉行的世界石雕藝術賽會上,曲陽石雕曾獲得世界第二名。
【圖.十 ▲ 】
【圖.十一 ▲ 】
【圖.十二 ▲ 】
這個「九龍壁」依照北京故宮裡面的「九龍壁」而作,九條龍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秸稈扎刻」是用高粱秸桿扎刻而成的各類工藝品,從傳統的蟈蟈籠、秸稈花燈,到扎刻各類仿古建築模型,作品都需要精工細做,它屬於典型的民間手工技藝。這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圖.十三 ▲ 】
【圖.十四 ▲ 】
「定瓷」。定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窯址在今河北省曲陽澗滋村、野北村及東西燕村,在宋代屬定州,故名為定窯。
創燒於唐,極盛於北宋及金,終於元。
以產白瓷著稱,兼燒黑釉、醬釉和釉瓷,文獻分別稱其為「黑定」、「紫定」和「綠定」。
器型在唐代以碗為主,宋代則以碗、盤、瓶、碟、盒和枕為多。定窯瓷器以其豐富多彩的紋樣裝飾而深受人們的喜愛。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為主,還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印花以花卉為主,主要有蓮、菊、萱草、牡丹等,也有鴛鴦、龍鳳、獅子等動物圖案,畫面嚴謹,講究對稱,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器歷來被視為陶瓷藝術中的珍品。
【圖.十五 ▲ 】
【圖.十六 ▲ 】
「秦皇島貝雕」。是以海灘所產的螺貝為材料加工製成的工藝美術品。
秦皇島貝雕畫是藝人們以傳統的螺貝鑲嵌技法為基礎,利用貝殼的天然色澤、紋理和形態,採用中國國畫的構圖章法,吸取牙雕、木雕等工藝之長,經過切磨鑲嵌而成的,雕制出千姿百態、妙趣橫生的浮雕式畫面,畫面上的重巒疊峰、古柏蒼松、行雲流水、仙閣瓊亭等。一件件古樸蒼勁,自然洒脫而富有詩意。其工藝精細,裝模考究。貝殼切磨,有的薄如蟬翼,有的小如米粒,有的細如髮絲,有的亮如珍珠。為了使畫面的每一根線條或每一部分造型顏色鮮明,濃淡相宜,藝人們還精心選用帶有本色的螺貝加工,如用紅口螺做山茶花,用粉口螺做荷花,使原畫的色調更加逼真鮮明。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圖.十七 ▲ 】
【圖.十八 ▲ 】
【圖.十九 ▲ 】
【圖.二十 ▲ 】「色又鮮,紙又白,年畫打從武強來」
「武強年畫」。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其豐富的內容是中國民間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武強年畫歷史悠久,產生於宋末元初,明、清兩代最為鼎盛。那時人煙稠密的武強南關,便是「家家點染,戶戶丹青」,形成了中國北方最大的木版年畫產地之一。
武強年畫是在農耕社會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農民藝術,是農民思維與物質觀念的產物,它的題材、內容、藝術形式都是為適應農民和農村居住特點而產生的,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具有形式多樣、題材廣泛、構圖飽滿、造型誇張、線條簡練、色彩鮮明等藝術特點。
武強年畫構圖豐滿,線刻粗獷,設色鮮亮,裝飾誇張,節俗特色濃厚,是民間年畫中的佼佼者。武強年畫除大量民間題材外,更注重反映重大時代變革,以表達人們對國事的關心,對人生的美好期望。
【圖.二十一 ▲ 】
【圖.二十二 ▲ 】
這裡擺放著布料、紙樣、剪刀等各式製作工具,博物館會不定期的邀請民間藝人來這裡進行表演和製作,從而激發大家的興趣,來更好地繼承和宣傳這些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圖.二十三 ▲ 】「蔚縣剪紙」源於明代,是河北省具有獨特風格的民間美術。
它用手工刻制,再點染以明快絢麗的色彩。以窗花見長。
蔚縣剪紙題材廣泛,意寓深長,生活氣息濃郁。
無論是反映人們對吉祥幸福的祁納還是來源於勞動人民喜聞樂見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及人物;
都體現了民間藝人高超的智慧和豐富的想像力。作品疏密有致的造型設計、細緻入微的精湛刀工、絢麗鮮艷的獨特點染,十分生動、有味、耐看。
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河北省蔚縣的周兆明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圖.二十四 ▲ 】
【圖.二十五 ▲ 】「易水硯台」。在我國古代,筆、墨、紙、硯有「文房四寶」的稱譽。
河北省易水產的易水古硯,則是「文房四寶」中的精品。易水製作古硯有上千年的歷史。
易縣曾經養育出的大英雄荊軻,留下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絕唱,
易水古硯是由當地黃龍崗出產的色彩柔和的紫翠石製成。易水古硯紫翠石呈紫灰色,
石上有天然點綴的碧綠色或淡黃色的斑紋。易水古硯石質細膩,柔堅適中,色澤鮮艷。
用它制出的硯台易研墨,不傷筆毫,檯面潮潤,宜書宜畫。
1997年,為紀念香港回歸製作的5噸巨硯《歸》硯,現在作為國寶收藏於北京人民大會堂。
2007年,為迎接黨的十七大和北京奧運會,易縣的傑作——《中華騰龍》硯,體積、重量、工藝為世界之最,成為吉尼斯紀錄。它的誕生,標誌著易水硯的雕刻技藝達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為華夏制硯藝術錦上添花。
【圖.二十六 ▲ 】木雕是雕塑的一種,是我國「民間工藝」的一種。
雕是從木工中分離出來的一個工種,在我們國家的工種分類中為「精細木工」。
以雕刻材料分類的民間美術品種。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採用自然形態的樹根雕刻藝術品則為「樹根雕刻」。
木雕有圓雕、浮雕、鏤雕或幾種技法並用。有的還塗色施彩用以保護木質和美化。
【圖.二十七 ▲ 】
【圖.二十八 ▲ 】
【圖.二十九 ▲ 】「黑陶」是繼仰韶文化彩陶之後的優秀陶種,被譽為「土與火的藝術,力與美的結晶」。
黑陶,誕生於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已四千多年,是黃河中下游原始文化的傑作。
黑陶是中國陶器製作工藝的最高峰。現代黑陶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收藏品、高檔藝術品、高檔禮品。
【圖.三十 ▲ 】「藁城宮燈」。藁城地方特產之一;始於東漢、盛於隋唐,因進貢宮廷故名「宮燈」。
藁城宮燈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以「屯頭宮燈」為代表,傳統的藁城宮燈都是手工製作,後經過現代工藝改良發展而形成機械化、規模化生產模式。以造型優美、易於保存等特點馳名中外。
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定都,為了慶賀統一天下之功業,在宮廷里張燈結綵大擺宴席,所掛宮燈盞盞精緻,宮燈之名由此而生,後來宮燈的製作技術傳入民間。在河北藁城,每逢元宵佳節,家家寶燈高掛,宮燈遍及全城,同時又有遊園賞燈猜謎活動,半月不息。
北京天安門、新華門上也曾懸掛過藁城宮燈。
北京亞運會、遠東暨南太平洋殘運會等均使用了藁城宮燈。
2008年8月在北京奧運會上藁城「福娃紙雕彩燈」作為奧運特許商品。
2009年11月25日被上海世博會授權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特許商品」;
並且上海世博組委會還採用藁城宮燈裝點中國元素館。
【圖.三十一 ▲ 】
【圖.三十二 ▲ 】「紫銅浮雕」。被授予省「文化產業產品十佳品牌」稱號。
浮雕風行全國,小到幾個平方米的主體浮雕,大到數百平方米敘事式的銅雕文化長廊,到處洋溢著銅藝文化的氣息,彰顯著銅藝文化的輝煌。給人已強烈的精神震撼。無疑鍛銅浮雕在成功展現地方歷史文化、現代文明及經濟發展方面功不可沒。
【圖.三十三 ▲ 】
【圖.三十四 ▲ 】
【圖.三十五 ▲ 】
【圖.三十六 ▲ 】「布貼畫」。原名宮廷補綉,俗稱布貼畫,又叫布堆畫、布貼花、布摞花,還叫撥花。底子多用白色,也可用其他顏色,視所要表現的內容而定。布貼畫色彩豐富鮮艷,剪貼的邊線明朗整潔,富有木刻版畫的刀木特點。和絲綢剪貼畫相近似僅原料有別。是我國民間常見的手工藝術。花布是製作布貼畫的原材料,它無毒無害,花布可大可小,碎布頭在此得到了充分地利用,不言而喻布貼畫可稱為一種純天然的環保藝術品。它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濃郁的鄉土氣息及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逐漸受到業界專家的關注和國內外朋友的喜愛。是河北民俗之一。
【圖.三十七 ▲ 】深澤「蟈蟈王」,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圖.三十八 ▲ 】
【圖.三十九 ▲ 】
【圖.四十 ▲ 】
【圖.四十一 ▲ 】
【圖.四十二 ▲ 】
【圖.四十三 ▲ 】「軟陶」。其實並不是陶,而是一種人工的低溫聚合粘土。又叫「彩陶」。
從外形上看,這種粘土的小包裝極其類似橡皮泥,而在烘烤之前的玩法上也與橡皮泥有很多接近的地方。
軟陶器形和硬陶較接近。現在真人卡通塑像,個人主義風潮已悄然漫延。
現在年輕一族中相互追捧,也為軟陶工藝帶來了更大的市場。
【圖.四十四 ▲ 】
「無極剪紙」。是華北平原中部地區的民間傳統文化之一,是第一批通過的石家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無極剪紙源於清末民初,當地很早就有每逢佳節或喜慶之日在窗紙貼窗花的習俗,形式多樣,題材豐富,古樸大方,純真完美,作品大多圖文並茂,妙趣橫生,在繼承傳統風格的同時又被賦予時代特色。
剪紙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藝術形式之一。 它是人們通過勞動和生活實踐創造出來的一種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圖. 四十五 ▲ 】
我國曾經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十分輝煌燦爛的文化,可是很多中國的傳統工藝和技術由於種種原因而失傳了,有的只能在考古和墓葬中發現,只得給我們後人留下太多的遺憾和遐想。
在我國古代,手藝人有了技術就等於有了謀生的手段,子子孫孫就可以靠這門工藝技術來吃飯了。很多傳統的工藝技術都是通過師徒相傳或是子承父業這樣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的,這傳統行業里還有許許多多的行規來限制工藝技術的外傳,但又會規定傳男不傳女或者傳女不傳男,甚至規定不傳外姓人,這就減少了受傳人數,限制了一些先進工藝技術的傳承,一旦這些掌握著先進工藝技術的人因戰亂或疾病等某種原因而去世,來不及將這些工藝技術傳承下去的話,那麼這些先進工藝技術就會從此失傳了。
真心祝願我們這些傳統的民間藝術能永久的保留下來,並且永遠的傳承下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