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生態的「霧霾」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術生態環境大為改善,但仍有較嚴重的學術「霧霾」。 何祚麻、謝禮立等指出,目前我國的科研人才評價體制不合理、科研人員學術造假、高校領導學術腐敗、科研學術行政化等現象成為嚴重污染學術生態環境的 PM2.5,必須儘快採取必要措施來治理學術生態「霧霾」。到底什麼是理想的學術生態,我國目前的學術生態如何,又怎麼完善優化呢?
何為「學術生態」
「學術生態指由學術主體、 學術客體和學術環境等要素構成的相互聯繫、 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學術系統。 學術主體主要是各個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者, 學術客體是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對象, 學術環境指影響科研工作者學術活動的軟硬體因素的總和,包括科研條件、科研設備等物質因素,學術制度、學術評價體系等制度因素,以及社會人文、社會文化等精神因素。
學術主體包括科研院所及高校的研究人員、師生等科研工作者。 學術道德、能力、資格等是學術主體的關鍵要素, 作為一個合格的學術主體, 最根本的條件就是要具備良好的學術道德。 理想的學術主體應該是自動自發、道德誠信的社會楷模,是學術能力和學術道德的統一體。
學術客體是科研工作者進行科研活動的主要對象及其成果。 科研人員投入時間、智力、財物等資源進行學術活動, 產出的成果可能是某項理論創新、技術發明,或者制度設計等。 理想的學術成果應該是質量導向而非數量導向的,應該根據學科不同而有不同的評價。 基礎研究更多強調思想、方法與技術的進步,而應用研究更多強調解決社會需要的實際效果。
學術環境對學術和人才的發展至關重要,是學術生態最重要的因素。 學術環境不良是當前學術生態「霧霾」的主要源頭。 好的學術環境可以幫助科研人才突破束縛、開拓視野、創新成果;反之,禁錮的學術環境會嚴重阻礙科研人才的成長。理想的學術環境應該是保障學術自由、鼓勵學術競爭,寬容開放、公平誠信、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和諧相處的系統。
我國學術生態「霧霾」現狀
我國學術生態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不斷改善,並有效推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但目前無論是在學術環境還是在學術主體、學術客體方面,我國學術生態都存在不少隱憂,籠罩著較嚴重的學術「霧霾」。
第一,學術評價數量化。當前通過量化手段來評價學術能力和水平依舊是我國學術界主要的評價模式。發表論文、出版專著的數量,與科研人員的收入、職稱等利益直接掛鉤。這導致科研人員對於科研成果的追求由質量變為數量,部分科研人員為了通過評價考核,不惜違背學術道德和規範進行剽竊和抄襲他人學術成果,產生了大量學術垃圾,導致我國的 SCI 論文總量上雖然已經排在世界前列,但是論文單篇引用水平不高。
第二,學術權力行政化。目前我國學術所受到的行政干預較為嚴重。許多學術機構直接以政府管理的模式來進行學術管理,以行政方式進行學術資源安排、科研項目分配、科研經費劃撥等,這嚴重干擾了正常的學術活動。行政級別吃香、學術研究遇冷,教授治校、專家自治難以落實。這是一種本體性偏移、方向性遊離,偏離了學術機構運行的初衷,破壞了自由、純正的學術環境,不但容易造成學術萎靡,還會滋生學術腐敗。
第三,學術主體功利化。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學術硬體條件不斷改善。然而,過快的發展速度也帶來了一些弊端,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盛行,這類不良風氣已經滲入學術領域,阻礙了我國學術研究的進步。學術本是踏踏實實、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然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尤其是學術評價數量化、學術行政權力化的學術環境下,部分科研人員丟掉了獨立創新、潛心專研的學術精神,走上了投機取巧、弄虛作假的機會主義歪路。物質、金錢的介入,科研人員道德的淪喪,使得學術領域不再是一片凈土。
第四,學術成果泡沫化。我國學術界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科研人員總數世界第一,科技經費投入世界第二,博士招生數量世界第一,科研論文數量世界第一,一系列指標讓全球其他國家望塵莫及,學術生態系統中的「勝景」著實令人驚嘆。然而不得不承認,我國的學術生態只是一種「虛假繁榮」,數量多、質量次的問題普遍存在,國際論文被撤稿的現象屢見不鮮,阻礙了我國學術研究的真正發展,影響了我國學術界的國際聲譽。
我國學術生態「霧霾」的治理
良好的學術生態關係著大師的誕生、人才的培養、成果的產出、社會的進步等核心問題。面對現階段學術生態嚴重的「霧霾」現象,政府部門、科研單位、科研工作者必須協力採取系統、持續的措施來驅散學術生態霧霾,還學術生態一片藍天。
一、優化科研人員的招生招聘機制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師生等科研工作者是學術生態的主體,其學術道德和能力決定了學術生態。然而,過度泛濫的研究生擴招使得科研隊伍良莠不齊,甚至魚龍混雜,因此科研單位必須完善招生招聘機制,嚴格把關,摒棄道德敗壞者、濫竽充數者,才能從源頭上治理學術生態「霧霾」。一要嚴把關招生關。縮減科學學位碩士招生規模,採取與專業學位碩士不同的招生評價標準,更注重學術潛力的考察,鼓勵科學碩士碩博連讀。改革傳統的博士生考試錄取方式,而通過導師和專家組面試的方式來選拔,杜絕老闆富豪、社會名流等通過不正當手段進行錢學交易。 完善博士後制度,鼓勵博士生畢業從事博士後研究後進入科研單位開展系統的研究工作。二要嚴把招聘關。 構建公開透明的招聘制度,由學術委員會而非行政領導全面考察應聘人員的學術道德、學術水平和學術潛力,引進學術道德好、學術水平高、學術意識強的科研人才。招聘過程中應防止本單位近親繁殖現象,應做到不以出身論英雄,海歸與本土人才並重。同時應盡量提高新進人才待遇,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到學術研究中去。
二、構建質量導向的科研評價體系
根 據《Science》最近的一項調查,75%的 學者認為不能僅以論文數量來評價學術成功度。筆者提出的「針對不同類型科研人員採取多元評價方法與標準」、「更注重質量而非數量、更注重他人引用而非影響因子」等建議得到認可和發表。因此,應當構建質量導向的科研評價體系。第一,根據不同學科、不同專業、不同崗位的特點設置科學的評價指標和多元的考核機制,以質量評價為主、定性評價為輔,引導科研人員的關注點聚焦於科研成果的質量和實際貢獻度。第二,精簡政府部門對科研成果的各類考核、評價、鑒定等活動,而由第三方專業機構來進行評判,有效遏制跑項目、跑經費、跑獎勵、跑職稱等亂象。第三,晉陞考核要避免論資排輩現象,以較高的晉陞「標準」取代晉陞「名額」,引導科研人員通過努力達到晉陞標準,而非關注有多少名額、有多少競爭者、怎樣打敗競爭者等因素。
三、營造寬鬆包容的學術環境
2003 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托尼·萊格特正是年輕時在蘇塞克斯大學寬鬆的學術氛圍下能夠實踐有違量子力學的物理實驗,並沿著這個思路研究而獲得成功的。北大的自由學術之風便是由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長時的「兼容並包」理念所奠基的。我國學術想要再次百花齊放、爭創世界一流,相關部門和科研單位乃至全社會必須致力於營造人才為本、寬鬆自由、包容失敗的「大」學術環境。大國之為大、大學之為大,就在於其能夠包容一切、化解一切。要敢於面對科研活動的失敗,要認識到失敗是自然規律和必經之路,要為科研工作者營造一個寬容失敗的學術環境;要弱化對科研工作者的項目、論文、獎勵、著作等短期硬性指標要求,卸掉「數字包袱」,給予科研人員足夠的學術自由;認真貫徹「雙百方針」,減少行政干預,鼓勵科研工作者打破定式思維和守成束縛。
四、加強科研主體的學術道德修養
學術道德是科研人員進行科研活動的基礎規範,它能有效提升科研人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是促進學術繁榮發展的重要保障。學術道德淪喪是造成現今學術生態失衡的重要原因。因此科研人員要進行嚴肅的自我反省,恪守學術道德,謹遵學術規範,不斷提高自身精神修養;相關政府部門和科研單位在強調知識與專業的同時,應該制定相關計劃和方案開展對科研人員的學術道德培養,讓他們深入把握學術道德標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學術觀,通過學術研究來反饋社會;科研單位應實施學術道德「一票否決制」,突出學術道德的重要性。
五、建設和諧共生的科研團隊
當前,科學研究日趨複雜,學科交叉日趨緊密,科研成果、科研項目的取得更多是依靠整個團隊的努力,學術國際化發展更是呼喚合作精神、呼喚學術團隊。要建設一個成功的學術團隊,首先需要具有高水平學術和領導能力的科研領軍人物把握研究方向和研究策略;二是團隊成員要形成統一明確的科研目標;三是以各類項目、研究平台為支撐條件;四是建立完善的團隊考核、激勵機制,促進團隊成員的自我提升;五是形成成熟的團隊文化,將團隊成員緊密聯繫在一起,促進團隊活力和凝聚力,促使團隊不斷發展。
六、完善全面的社會監督處罰機制
良好全面的監督機制可以有效防止學術生態污染的發生。第一,完善監督處罰機制,強化科研單位紀檢監察部門職能,積極主動受理各類學術不端與學術腐敗行為的投訴舉報爭端或異議,加大對學術不端與學術腐敗的懲戒力度,以鐵腕手段整治學術上的歪風邪氣。第二,積極推動主流媒體以及網路、微博等新媒體對學術環境、科研單位、科研工作者進行廣泛監督與批評。第三,設立監督獎勵機制,鼓勵更多的民間學術打假鬥士的大批湧現,並對舉報投訴者予以應有的獎勵與保護,形成全社會監督氛圍。
總之,良好的學術生態是學術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沒有一流的學術生態就難以出現常態化的一流成果,必須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同時,學術生態「霧霾」治理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 一 蹴 而 就,需要全社會長期而堅定的努力。隨著學術生態「霧霾」的驅散,良好學術生態的形成, 科研工作者就可以「不用揚鞭自奮蹄」,成為全社會創新發展的源頭和不竭動力。
本文來源:《改革》2016年03期
推薦閱讀:
※「國學熱」時魯迅的文學和學術貢獻價值更凸顯
※道統、治統與現代轉型之艱(學術隨筆)
※學術| 沙孟海書法研究
※黃老師在某周易高端論壇上的專場學術演說 之一
※學術圈的武林與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