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英國「大陸均勢」外交政策
(班級:歷史1班 姓名:查榮卿 學號:0803008)
摘要:近代國際關係的舞台中心在歐洲,英國作為近代的海洋霸主和殖民霸主,其「均勢外交」功不可沒,英國均勢外交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它能夠實行均勢外交並將其發揮的淋漓盡致,「均勢外交」對英國本身和歐洲、世界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關鍵字:均勢外交;形成;條件;影響
外交政策是指一國處理國際、對外關係問題,進行外交活動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和行動方針。一國外交政策的制定以其國家利益為標準,同時受其國家實力、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和傳統文化的影響。而均勢外交理論是世界外交史上最古老,也是最持久,最有魅力,影響最廣泛的「國際關係」理論,對歷史上的國際關係產生了重大影響。「均勢」,顧名思義就是指兩個或多個個體處於平衡狀態的一種情況。在國際關係中指沒有一國處於優勢地位能對其他國家發號施令的狀態[①]。均勢外交的實質就是要在自己實力無法佔有優勢的情況下,力求維持別的國家之間的平衡,不讓任何一國的實力超過自己的一種理論、策略和實踐。歷史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利用過這種外交策略,以保護自己的安全和利益,而近代將均勢外交政策發揮淋漓盡致的國家則非英國莫屬。
一、英國「均勢外交」的形成
英國近代均勢外交發端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都鐸王朝早年對歐關係,從那時起,它就在歐洲扮演「仲裁者」的角色。英國一直把保持歐洲大國之間的實力平衡作為外交政策的出發點。在此之前英國並不是一個奉行均勢外交的國家,而是積极參与歐洲歐洲大陸的事務。這與英國在歐洲大陸有自己的利益有關。自1066年諾曼征服開始,英格蘭佔有大片法國國土,因此,在中世紀,英國的外交政策是以在歐洲大陸奪取和維持領地為中心。英國在歐洲大陸保持著常備軍以保衛自己的既得利益和應對各種事件。但後來,法國發動了收復國土的戰爭,這場戰爭曠日持久,史稱「英法百年戰爭」,在這次戰爭中,英格蘭戰敗,法王收復了大片國土,隨著加來港的失去,英國的勢力範圍也被排擠出了歐洲大陸。這標誌著其傳統外交戰略的失敗。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1588--1603),英格蘭的外交政策開始調整,將國家利益作為外交政策制定的決定因素,改變了以前將宗教信仰作為處理外交首要考慮點。把維持歐洲均勢作為本國外交的核心,推行「大陸均勢」外交政策。英國放棄了對大陸領地的覬覦,徹底從歐洲喋喋不休的爭吵中解脫出來,實現了不列顛的獨立與穩定。此後的英國走上了發展海軍,以英吉利海峽為屏障維護自身安全的獨立發展道路。長時間內避免了在歐洲大陸的軍事投入,主要以維持歐陸均衡為主,而自身的實力卻不斷壯大。到19世紀,在國際關係中,尤其是歐洲關係中,英國對均勢外交的運用發揮的淋漓盡致、得心應手。
二、英國實行「均勢外交」的條件
一、地緣條件
一國的生存與發展所賴以存在的最穩定的天然因素就是地理環境。因此,基於地理環境而形成的地緣戰略對一國的生存與發展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地緣戰略就是利用地緣關係及其作用法則來謀求和維護國家利益的方略。美國地緣戰略家布熱津斯基曾指出:誰控制了心臟地區,誰就控制了歐亞大陸,誰就控制了世界。英國的地緣政治家麥金德也指出:誰控制了東歐,誰就統治了大陸腹地,誰就統治了世界島;誰統治了世界島,誰就統治世界[②]。由此可見,地緣戰略是關係一個民族和國家興衰安危的大事。從這一點來看,英國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戰略優勢。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英國是西歐一個島國,孤懸海外,狹窄的英吉利海峽將其與歐洲大陸天然的分割開來。英法百年戰爭後,英國失去了在歐洲大陸的所有領土,從此英國成為一個純粹的島國,與歐洲大陸國家之間在沒有領土糾紛。這種情況下,英國的外交也有了兩種選擇,一種是積極的參與歐洲事務;另一種就是從歐洲事務中擺脫出來,向海洋進軍,依託海洋地緣優勢,謀求國家利益。
新航路開闢以後,歐洲的商業和貿易中心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國正好處於這一地區,而且同西歐其他國家如荷蘭、法國相比,其有著明顯的區位優勢。英國可以利用自己島國遠離歐洲大陸的優勢,專心發展海上貿易和海軍力量,而不必陷入歐洲大陸的糾紛之中。而法國、荷蘭等國家則時常身不由己的陷入爭端之中,領土糾紛、王位繼承、歐陸霸權之爭等事務讓這些國家幾乎陷入戰爭的泥潭,不能專註於自身的發展,從而在經濟上逐漸被英國甩開,英國擁有了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經濟優勢。尤其是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以後,英國成為西方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另外,英吉利海峽對英國本土的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保護作用。海峽雖然不是很寬,但與荷蘭的要塞相比,大海更能抵禦法國軍隊的入侵,其作用遠遠超過十幾萬甚至幾十萬軍隊。莎士比亞在他的詩《理查二世》中有這樣一段話:
這造化為它自己所建築,
以防止外來腐化和戰爭侵襲的堡壘;
……
這鑲在銀海當中的寶石。
以海做它的屏藩,
或是護宅的壕溝,
以抵拒較不幸運的國家的嫉恨[③]。
在歐洲大陸出現的霸權國家,如法國、俄國以及後來的德國,只要他們足夠強大,他們的戰爭鐵蹄可以輕而易舉的踏上歐洲大陸任何國家的領土,然而面對一峽之隔的英國,這些大國也只能是望洋興嘆。且不論強大英國皇家海軍的存在,僅僅是渡海作戰就是難以解決的問題,由於英吉利海峽水文條件複雜,而且常年盛行西風,氣候變化多端,這給渡海作戰帶來極大的麻煩。二戰時諾曼底登陸也是經過反覆的計算推敲才實行的,那時還是順著西風向東進攻,各種技術條件也比以前有很大進步。法國的「太陽王」路易十四和拿破崙以及後來的希特勒都曾制定過渡海遠征英國的計劃,但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國土安全有了堅定地保障使英國可以更加堅決的執行「光榮孤立"政策。
二、經濟實力
近代英國通過海外貿易,殖民掠奪和國內工商業的發展,成為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國家,號稱「世界工廠」。同時英國建立強大的殖民霸權,其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個角落。因此,英國是當時歐洲唯一一個不需要在歐洲進行擴張便可以維持國家利益的國家。英國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大多源於其海外的殖民地,生產出來的產品又遠銷海外,殖民地市場龐大,不必過分的依賴與歐洲市場。因此拿破崙帝國強盛時曾對英國實行大陸封鎖政策,禁止歐洲國家消費英國產品,以為這樣做就可以使英國徹底屈服,但事實是,這對英國並沒有造成災難性的後果,英國轉而將其更多的商品轉向國際市場,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利益。而與之相反,歐洲大陸許多國家對英國商品過分依賴,以至於大陸封鎖經常出現漏洞,無法徹底的執行下去。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均勢外交」的實行奠定了強大的經濟基礎。
經濟實力的過分強大和殖民霸權的建立使英國人對自己所處的國際地位產生充分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譽為世界上最偉大國家的公民。因此普遍產生一種不屑與歐洲大陸人為伍的情緒。美國學者W?漢德里和G?奧頓認為,英國有一種根深蒂固的人在感情上與歐洲大陸分離開來的習慣,英國人有一種隔絕的心態,他們把歐洲看作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假日旅遊理想場所,或是令人厭惡的軍事衝突的發源地,這些衝突有時要使英國付出代價,這種分離不僅是地理上的,也是歷史和文化上的[④]。因此,英國的孤立外交也是建立在它對自己力量優勢的意識與自信的基礎上,認為憑藉自己的經濟、軍事實力和遍布世界的殖民地,無需固定的盟友也能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這種民族特性對英國外交的走向也有很大的影響。
三、軍事實力
英國是一個全球性的帝國,擁有當時全世界最強的經濟實力,然而受其國土面積和國家人口數量的制約,其強大的經濟力量並不能很容易的被轉化為軍事實力。歷史上,英國也從來不是一個陸軍強國,與眾多歐洲軍事強國相比,其陸軍實力顯得是那麼弱小,這也是英國很少參加歐陸戰爭的原因。即使萬不得已之時,也是聯合其盟國共同作戰。陸軍實力的有限讓英國很務實的也不可避免的從歐洲孤立出去,轉而實行「國際性」外交政策。但英國擁有無可匹敵的海軍力量,自1588年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英國就基本確立了海上霸權。此後的300多年裡,英國海軍實力一直處於世界首位,並將其他國家遠遠甩在身後。英國深知海上力量對於維持一個龐大殖民帝國是多麼重要,其海軍一直維持「雙強標準」,即英國海軍軍艦的總噸位相當於排在他身後兩大海軍強國噸位之和,這樣的實力使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海軍在其面前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海權理論創始人艾爾弗雷德?塞耶?馬漢指出: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全世界。強大的海軍不僅保證了英國本土的安全,也保障了英國海外利益,同時使英國在歐洲事務中顯得遊刃有餘。只要不出現一強獨大威脅其安全的局面出現,他完全可以採取中立或不干涉的態度。
四、社會因素
任何一個國家的外交政策取決於它的政治和經濟制度,同時,一國的文化和民族特性也決定了該國對外關係的特點。英國作為一個島國,其具備海洋民族的特點,大海的洶湧和波濤使不列顛人養成了冷靜理智、務實重行的民族特性。英國人不像日耳曼人那樣沉湎於抽象思辨哲學,也不像法國人那樣熱情奔放,漫無邊際的幻想。不列顛人的這種民族特性使其積極進取,合理謀利,敢於鬥爭。英國人有追求自由主義的傳統,經濟自由主義思想成為工業革命開始後正統經濟指導思想。正是這種務實重行的民族特性和追求自由的文化傳統使英國在制定外交政策時總是以國家利益為根本的出發點,最大限度的追求國家利益,而不會去做吃力不討好的事。近代以來英國也湧現出一批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如卡斯爾雷、坎寧、帕默斯頓、阿伯丁等。帕默斯頓說過:大英帝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不變的國家利益。這句話可以作為英國大陸均勢政策的精妙註腳。
三、「均勢外交」的影響
對英國本身來說: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光榮孤立」並不等於中立,英國的利益在於維持大陸列強相互牽制的局面,使其勢均力敵,這樣就可以使英國放手向海外擴張。英國經過三次英荷戰爭和長期英法戰爭才建立「日不落帝國」,英國深切體會到建立殖民霸權的不易,為了保住自己的勝利果實,維持、鞏固它的既得利益,因此,它不允許歐洲大陸出現強國與之抗衡的局面。實行「均勢外交」,一方面維持歐洲大陸強國對峙的局面,總體上維持實力上的平衡,這樣英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顯得非常重要。英國成為歐洲大國競相拉攏的對象,英國巧妙的發揮自己的槓桿作用,周旋於歐陸諸國之間,操縱歐洲均勢,從中謀取很大的政治、經濟利益[⑤]。當歐洲出現糾紛時,仍可以置身世外。英國從來不加入歐陸爭霸的行列,以防自己成為眾矢之的,另一方面,一旦哪個國家打破了歐洲的實力均衡,英國仍可以憑藉其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利用列強間的矛盾,拉攏盟友,擊敗那個強國,打破一強獨大的局面,重新建立一種平衡的態勢。英國的外交政策決定其在歐洲的朋友和敵人也是經常變化的。當拿破崙帝國強大時,嚴重威脅了英國的安全和海外貿易,英國不惜血本組織了七次反法同盟,終於擊敗了法國,拿破崙帝國覆滅,並將拿破崙本人流放到地中海遙遠的孤島上;拿破崙帝國被擊敗後,俄國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長期在歐陸充當警察的角色,並與英國在土耳其問題上有很大的分歧,於是英國聯合昔日的敵人法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大敗俄國,使俄國不在歐洲扮演積極的角色;普法戰爭有利於歐洲均勢的建立,使法德兩國互相牽制,因此英國採取了中立的立場。一戰後法國極力打壓德國,卻遭到英國的強烈反對,以使法德繼續對峙下去。因此,均勢外交不是絕對的,也是不穩定的,並不是總能維護和平,況且均勢外交的實質也並非維護歐洲和平,而是要維護本國的利益。在幾百年的時間裡,「均勢外交」不僅維護了自身的安全,在歐洲大陸通過支配國際事務擴大了影響,也使其海外殖民霸權得以維持,並且藉此便利的條件,在地中海,在亞洲、非洲,其殖民利益無時不在壯大。保證了不列顛帝國的經久不衰,在一戰後仍保持一支強大的海軍,保持著強大的戰略威懾力。
對歐洲而言:
雖然「均勢外交」並非以維護歐洲和平為出發點,但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歐洲均勢,防止了大國獨霸局面的出現,維持了暫時的和平,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丘吉爾1936年3月在保守黨外交委員會的演說中,曾對此作了總結:「四百年來,英國的外交政策一直是反對歐洲大陸上最強大,最富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國家……從歷史上看,在這四個世紀中,人和事,環境和情況已發生了許多變化,而這個目的卻始終如一……我們總是走較艱難的道路,參加不那麼強大的一方,同它們聯合起來,打敗和挫敗歐洲大陸上的軍事霸主,不管他是誰,不管他所統治的是哪一個國家。這樣,我們就保住了歐洲的自由,保護了歐洲的生氣蓬勃和多樣化社會的成長[⑥]。」情況有時也的確是這樣,普法戰爭後德國為防止法國東山再起,欲對法國進行再次打擊,但英國聯合俄國對德發出警告,使德國不敢輕舉妄動,避免了普法戰爭的重演。一戰前,三國同盟和俄法同盟建立後,並沒有馬上發生戰爭,一方面是由於戰爭準備不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由於當時的英國並未表明自己的立場,其究竟站在哪一邊尚未可知,英國成為兩大軍事集團競相拉攏的對象,可見英國對歐洲局勢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從世界意義而言,英國的「孤立」外交對國際關係格局的轉型,對新矛盾和鬥爭的緩解及對世界大戰的推遲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潘琪昌.歐洲國際關係,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2]方永剛,康復全.大國角逐——新地緣政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約翰?勞爾.英國與英國外交(1815——1885),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4]曹瑞臣,趙靈燕.戰略地緣透視:英國傳統均勢外交的成因與實踐,大慶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4期.
[5]吳佩華,袁進文.英國「光榮孤立」外交政策略論,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6]漢斯?摩根索.國家間的政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推薦閱讀:
※是誰發現了美洲大陸
※大陸香港兩地罵戰,狗論蝗論相互對壘
※獨家∣攻台前奏?大陸突然出重手 台灣懵了:嚴厲警告後果自負
※消滅港獨,大陸強權部門不應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