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分分鐘搞清歐洲各種建築類型

如果你去歐洲,一定得對歐洲建築有一定的了解,但一座又一座不同時期的教堂和古堡,真是讓人看的眼花繚亂。我們經常聽到所謂的羅馬式、希臘式、哥特式、文藝復興究竟是如何區分的呢?

希臘式建築

希臘式建築非常容易辨識,三角形的門楣,下面一根根的希臘柱。就像古希臘先賢阿基米德所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支點有了(三角門楣),棍子有了(希臘柱)

這就是希臘式建築

羅馬式建築

古羅馬詩人霍雷斯說過,我們羅馬人征服了希臘,可是文化上卻被希臘所征服。所以羅馬人的的建築也就是在希臘建築基礎上加上拱。

小貼士:

羅馬人對建築工程的重大貢獻,是發明了一種被稱為「黏漿」(Caementum)的萬用材料,這是一種用火山灰岩、石灰和水拌成的石漿,再加上碎石或碎磚,用之於建築業,非常堅固,又增添色彩。這就是世界上第一種足以支撐大跨度建築的混凝土。羅馬人發明了混凝土,從此大拱門、大圓頂、大拱頂就都能獨立,而無需像古希臘建築那樣靠許多柱子來支撐了,從而成為世界建築史上劃時代的創舉。

如果在希臘建筑後面加個包子(拱)就變成了這樣

在上面加個包子(拱)就是這樣的

也有單獨放個包子(拱)的

還有把包子(拱門)放盤子里的

於是因為各種拱,造就了羅馬式的建築

拜占庭式建築

辨認拜占庭風格,主要是看它的頂。和羅馬式一樣,在建築上加一個大圓頂,但風格又有所不同。羅馬式直接加個半圓,而拜占庭式則是在半圓的底部略微內收,就像一個洋蔥頭。

更東邊的俄羅斯人喜歡吃洋蔥,他們覺得一個洋蔥不夠,所以就放了好多個

小貼士:

因為帝國的分裂而導致兩個宗教產生最後影響各自建築形式的發展。所以在歐洲羅馬式建築與拜占庭建築可謂涇渭分明。我們把歐洲切一半,羅馬式的在西邊(像法國、義大利),而跑到東邊就都變成了拜占庭式建築(像捷克、波黑)。

哥特式建築

到了中世紀,天主教成為了西歐的唯一宗教。原來希臘式、羅馬式風格通通不要。什麼三明治、包子、洋蔥,都站一邊。天主教的風格就是----

因為造的高,才能越加的接近上帝。原來希臘、羅馬、拜占庭式那些大圓頂通通不能要。因為頂重,就要用又厚又重的石牆去支撐,從而導致建築高不起來。改用尖塔,為了讓建築更高。

小貼士:

哥特式建築上的玻璃百花窗功用主要有:1)減輕建築的整體重量,使其可以建的更高;2)透光。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內部神秘燦爛的景象,從而改變了羅馬式建築因採光不足而沉悶壓抑的景象,並表達了人們嚮往天國的內心理想;3)教化百姓。古時歐洲和我們中國一樣,讀書識字只是貴族們的權利。老百姓不識字怎麼辦,好在每個星期都要去教堂。於是就用彩色玻璃在花窗上拼出一幅幅的聖經故事。教徒可以根據圖案來理解聖經。

文藝復興式建築

文藝復興式建築的特點很簡單----左右對稱。

從中間一分為二。左邊一根柱,右邊一根柱。左邊一扇窗,右邊一扇窗。左邊一扇門,右邊一扇門。

我們也可以這樣看----像一本書

巴洛克式風格

無金不巴,沒有金色就沒有巴洛克。如果你看到一樣東西(建築、傢具、服裝等等),從裡到外,從上到下,都是金光閃閃,Bling Bling的。巴洛克就是他了

▲巴黎歌劇院

▲凡爾賽宮

小貼士:

巴洛克式是個統稱,風格之下有巴洛克式的建築、巴洛克式的傢具、巴洛克式的服裝等等。巴洛克式風格源於17世紀的義大利,之前的文藝復興時期為義大利帶來了大量的財富和權勢。於是義大利人原本的文藝復興建築,添上新的華麗、誇張及雕刻風氣,從而形成了巴洛克。

洛可可

洛可可式是巴洛克末期風格的代表。洛可可風格其實更應該算是一種室內裝飾風格。我們可以把洛可可看做巴洛克2.0版本。更加的奢華、更加的金碧輝煌。

在歐洲除了上文所說的哪些皇帝、教皇、貴族們建的「高大上」建築之外,還有平民式的建築風格。下面我們來舉兩個例子。

德國山形牆

以前的老百姓可沒有皇室貴族這麼有錢,他們的房子多數都按照當地的氣候地形所建。例如德國山形牆建築,中間高,兩頭底。它外立面像我們漢字的山,故得名----山形牆。

德國的氣候類型是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這種氣候很像我國北方地區的氣候類型,就是冬天冷夏天熱。冬天一到德國入目所見,白雪皚皚。如果把房層建成平頂的話,雪越壓越厚,會把房子壓垮。於是德國人就發明了山形牆,便於雪的滑落。

山形牆這種建築風格並不是德國獨有,世界上只要冬天下雪的地區都會出現這種風格,例如中國的東北、歐洲的瑞士等等。

地中海式建築

在地中海沿岸,我們看不到像德國山形牆之類的建築。其特徵為"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終年無雪,所以古時候人們選擇平頂式建築,並在外牆漆以冷色調(多以白色、藍色為主),用來反射陽光,降低室內溫度。


推薦閱讀:

印象歐洲:無處不在的咖啡館
到歐洲文藝咖啡館,探尋古今名人足跡
匆匆的歐洲之行
起源於製表廠的古柏林實驗室
火藥是中國人發明的,為何歐洲人的火器比中國人的精良?原來如此

TAG:建築 | 歐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