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的語言組織與表達
07-11
主持人的語言組織與表達 |
徐浩然 |
2005年08月05日 |
第一節、主持人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要求 語言是一門科學,它有著自己的基本理論和表達規律,這是每個語言工作者都不能忽視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和播音員一樣,都是語言工作者。主持人通過語言傳遞信息、傳播知識。與受眾進行思想情感的交流。為了使傳播交流達到準確、方便和高效,主持人的語言要做到規範、純正,這是對節目主持人的基本要求。 20世紀80年代初,主持人節目和節目主持人的出現,不僅豐富了廣播電視語言的表達樣式,也為廣播電視語言工作在新時期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一些主持人的普通話水平下降、語音不標準、語言不文明、方言泛濫、文理不通、邏輯混亂、用語不規範等等。總之,語言污染已經到了需要全社會來認真對待的時候了。 按照國家的要求,我國節目主持人的語言表達,具體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語言規範、字音準確、聲音悅耳。 廣播、電視、電影使用的語言文字應該做到規範化,應對全社會起積極的示範作用。節目主持人應同播音員一樣,要樹立起語言規範的意識,苦練語言基本功,做到語言規範、字音準確、吐字清晰。 1981年全國語言文字會議給普通話測試規定了三個等級。一級規定:「語言標準,辭彙、語法正確無誤,語調自然,表達流暢。」主持人應該達到一級標準。節目主持人不僅要語言規範,普通話標準,而且要聲音圓潤,悅耳動聽,富有美感,能給受眾心理上的愉悅感。 那麼,什麼樣的聲音才是美的?從美的普遍性這一角度來看,人們對節目主持人的音色會有一個共識。一般來說,無論男主持還是女主持,人們普遍喜歡其聲音明亮而鬆弛,不喜歡其聲音暗然而緊張。 第二、語言的表達要富於表現力和感染力。 一個節目的基調是由節目的性質、內容等諸多因素構成的。它是節目各部分的思想感情的總和,體現著節目思想感染力的整體。節目主持人貴在運用語言確定節目基調,渲染主題,準確地表現齣節目「思想感情的總和。」 有些主持人初犯的通病是,不論主持什麼類型的節目都是一個味兒。究其根源就是事先未能搞清節目的基調。確定節目的基調貴在明確節目的性質和特點。節目類型不同,其基調自然大相徑庭:有莊重嚴肅的,有親切熱情的,有輕鬆活潑的,也有風趣幽默的。主持人只有深入了解節目宗旨,熟悉節目內容,方能準確運用語言、把握節目基調,做到形神兼備。 第二、節目主持人要通過正確運用情感及情感的變化,確定節目的基調。 基調離不開情感,情感又直接影響基調。節目主持人既要學會通過即興即景抒發真情實感,表達節目基調,又要善於運用語調變化情感外部的表現手段,使受眾感知節目基調和主要槽神。 主持人的情感是指主持人在主持節目過程中自覺流露出的一種真情實感,它是主持人自身情感經過理智思考而提煉、加工、升華的一種理智情感,一種交流情感。主持人的語言貴在親切自然,它與傳統的字正腔圓的播音一樣,是門學問,是門藝術。怎樣做到親切自然呢?除了要熟悉談話對象外,還要解決說什麼和怎樣說的問題,首先要確定話題,選擇好談話的方式。主持人要把握整體,圍繞預定目標,循循善誘、層層深入,並注意及時歸納引導,使整個節目做到形散而神聚。 節目主持人應該怎樣在表達技巧方面不斷增強交流感和親切感,做到親切自然地與受眾朋友進行交流呢?主持人徐曼有六條經驗可資借鑒: 1、 走進播音室如同來到一個氣氛和諧的家庭,和其中一個朋友進行親切地交談; 2、 對所談事物要發生興趣,有一種強烈的想與聽眾交流的慾望; 3、 交流時語調要輕鬆、活潑、自然流暢,不使對方緊張、費力; 4、 在話筒前與聽眾交談,使對方感到你是一個有禮貌、有教養的人,感到對他的關心、體貼; 5、 講解政策性、說理性的內容時,用商量性的口吻,探討的口氣,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尊重朋友; 6、 語氣、聲調不能造作、虛假,要落落大方、實實在在。 總之,表達技巧要在對象感和交流感上下功夫,只有通過親切自然的交談,才能與對方交流真情實感;只有尊重、信任對方,虛心傾聽對方的意見、善解人意,才能彼此心心相印。 第二節、主持人與播音員的區別 節目主持人的語言特點是相對於同是以有聲語言為手段進行大眾傳播的播音員的語言狀況而提出的。播音員是把書面語言轉換成聽覺的有聲語言的再創造勞動。他(她)們的播音是以書面稿件為依據,在正確理解、具體把握的基礎上,以準確、鮮明、生動地傳達出稿件的精神實質為根本目的和最高要求。主持人則要「用有聲語言、形態來操作和把握節目進程。」 我們強調提出主持人的語言特點,並非表明主持人語言對播音語言特點具有排斥性,恰恰相反,優秀的節目主持人都應該具有良好的播音功力。而且,播音語言許多明顯的特質,比如規範性、莊重性、鼓動性、時代感也是融合在主持人的語言表現之中。但是,主持人與播音員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語言創作活動過程,故而也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和創作原則。 第一、主持人語言所追求的是親切、自然、口語化。 在主持人節目中,主持人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出現在節目里,與受眾構成如同和朋友交談一般的非常和諧的傳播情境,平心靜氣、娓娓道來,親切自然、通俗平白。這與播音員的腔圓字正、規範、莊重的語言風格是有所不同的。主持人的語言狀態是輕鬆的口頭語,播音員則相對嚴謹,帶有書卷氣。前者散淡通俗,後者規整凝練。 口語化追求的是語言的通俗化,是親切而不媚俗、自然而不隨意。主持人語言的口語是對人們日常口頭語言經過篩選、加工、提煉後的再製品。正如高爾基談到文學語言創作時所說的:「雖然它是從勞動大眾的口語中汲取來的,但它和它的來源已大不相同,因為用來描述的時候,已拋棄了口語中那一切偶然的、暫時的、變化不定的、發音不正的、由於種種原因與基本精神——全民族語言結構不合的東西。」主持人對民間口頭語言的選擇使用,是一個凈化、純化的過程,即捨棄其中不規範、不純潔的語言現象,努力使之更準確、順暢、健康,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 第二、主持人在其節目中處處流露著坦率和真誠,具有明顯的情感化色彩。 主持人節目被公認為是烙下了濃重人際傳播痕迹的、富有人情味、情感味的大眾傳播活動,並因此吸引廣大接收者。主持人在傳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以「情」為先導,與受眾進行面對面的、直接的、平等的、心靈的溝通與交流。坦率和善、真誠質樸的情感化語言是縮短與受眾心理距離的最佳途徑。主持人要始終用一顆真誠坦蕩的心對待每一個接收者,誠於中必形於外,慧於中必秀於形。 個性化特點突出,是主持人節目形式有別於播音員節目形式的重要特徵。 這體現在主持人的語言表達上,不同的主持人,由於欄目不同,自身修養、閱歷不同、音質不同、語言習慣不同等等,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語言風格。有的熱情爽朗,有的幽默沉智,有的節奏短促、快人快語,有的細語漫談、緩緩道來……不一而足。主持人節目個性化的追求,為主持人語言個性化的形成發展提供了保證。這與傳統的播音模式形成極大的反差。 別林斯基說:「風格是在思想和形式密切融匯中按上自己的個性和精神獨特性的印記。」風格獨特的主持人個性化語言是構成主持人節目一道亮麗風景線的重要因素。尤其對於廣播節目主持人,多少聽眾曾被那些優秀主持人極具磁性的語言所吸引!對於主持人來說,失去個性便意味著失去魅力。而語言的個性化在主持人的個性的構成中十分重要。 第四、與觀眾之間相互溝通及平等的交流感。 主持人與受眾進行的,實際是面對面的交流。因此,主持人的語言具有明顯的對象感、交流感,要有反彈性,應答性。而不是擲地無聲,有去無返的感覺。受眾是主持人的朋友,主持人是在和朋友交談,在告訴朋友所見所聞,在幫助朋友排憂解難。儘管主持人的面前通常只有冷冰冰的話筒、鏡頭,但在主持人的心中、眼前始終要有交談對象,是這個隱形的對象默默地牽引著主持人的思路,激發著主持人的靈感的火花,並促使主持人去強烈地「表現自我」。 第三節、主持人語言組織與表達的誤區 人們似乎很容易把主持人的語言質量僅僅同是否「能說會道」相聯繫,而忽略了更廣泛的表達效果。有聲語言是一種線狀的結構,它的行進,猶如河水的流動,因此我們把有聲語言的運動狀態叫做「語流」。河水的流動有起伏跌宕,或「濁浪排空」,或「波瀾不驚」;語言的」流動」也應抑揚頓挫,或「慷慨陳詞」,或「慢條斯理」。語言的這種「潮起潮落」造成聽覺上的「曲線美」和音律感,這是漢民族語言的本質特徵之一,也是人們的語言審美需要。毫無疑問,主持人的語言表達應當追求語流的豐富變化,達到「曲線美」的要求。 語流的曲線狀態本色而真實地體現在我們平時的口頭表達中。這是因為,「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怎麼想就怎麼說」,不必著意設計音節的輕重,節奏的快慢,語氣的強弱等等,語音形式只要緊緊依伴著思想內容的運動軌跡就可能相應地顯示曲線。反之,如果「想」與「說」脫節,思維與表達不同步,那麼表達的內容和形式可能會不和諧,使得語流出現無規律狀態,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腔調」,這種「腔調」目前在主持人的表達中並不少見。這裡作一歸納和分析: 一是「平直調」: 句子內部四平八穩,句與句之間平分秋色,語氣不強不弱,語速不緊不慢,似乎都在強調,其實什麼也沒有突出,語流平如鏡面,毫無生氣。 二是「保險調」: 每句話開頭如果是介詞片語時,便在「在」、「從」、「據」、「當」等單音節介詞上拖長字音,或者對不該強調的一些單音節助詞如「的」、「地」、「得」、「了」等強加拖音,句子散斷,拖沓無序。 三是「下山調」: 句頭句尾前揚後降,呈顯坡狀,每句如此,周而復始,僵化呆板。這些「腔調」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就是違背語流曲線的運動規律,遊離內容表達的需要,言不由衷,蒼白無力。 主持人的「腔調」在有稿播音,尤其是播發別人的稿件時特別突出,究其原因就是「說」和「寫」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思維內容向語言表達轉換過程中有障礙,不同步,表達的內容沒有成為「我的話」,而只是在完成一種「表現」。然而我們也注意到,有些主持人在脫稿主持中同樣有「腔調」的痕迹。這是因為他沒有真正掌握表達技巧,不能正確地運用和熟練地駕馭有聲語言的規律,這是根本的一個原因。 此外,主持人在語言表達上還有幾個需注意的問題: 一是重點不突出。 整篇稿件播讀或整段話語講述中缺少重點,聽起來語言目的不明確。語句重音應當利用放慢。加重等聲音手段將其突出;重點句子也應用對比方式使其顯露出來。建立在分析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應藉助明顯變化的聲音手段才能表現出來。 二是速度不當。 指表達時語言速度過快或過慢。語言速度通常並無嚴格規定,這要根據一般人的理解難度及節目要求而定。播音員和主持人播講時,其內心時鐘節奏對語言速度有較大影響。初學者會因緊張等因素造成內心節奏加快;而過於沉穩也會破壞正常的內心節奏,兩者都會使播講速度與播講者自我感覺不一致,造成速度過快或過慢。播音員和主持人應當通過實踐,逐步「校正」自己的內心時鐘節奏。除此之外,速度過快和過慢還與播講者日常口語習慣速度有關。 三是語言表達單調。 語言表達平淡是播音入門後進一步提高時的常見問題。播音員可從感情、氣息、聲音三者及其聯繫著手,確定問題所在。播音員和主持人首先要對所講述內容有興趣,激發自己的感情共鳴。其次,應當將感情變化通過氣息活動和聲音變化表現出來。如果沒有氣息和聲音的變化,即使有較深的內心感受,也無法將其表現出來。很多人常常忽略氣息在感情與聲音之間的橋樑作用,用一成不變的氣息狀態對待豐富的感情變化,這樣會造成激烈的內心世界與單調的聲音現實之間的強烈反差,影響播講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另外,話筒、錄音機等電子設備有時會因不敏感削弱聲音表現力,將細微的感情變化「丟失」,這也是造成語言表達單調的原因之一。播音員可用適度誇張的聲音彌補電子設備的不足。 有聲語言的最佳運動狀態,是其內部停連、重音、語氣、節奏等各要素的作用的極致發揮及其相互關係的高度默契,自然優美的語流曲線就體現了這樣的客觀實際。 當然,語言表達畢竟不是繪畫繡花,不可能嚴謹工整地把每一句話的聲音語勢調配安置得那麼準確到位,一般只要總體語感上達到語流曲線的起伏變化就可以了。更要防止語流表現的形式主義:聽起來波瀾起伏,有聲有色,實際上聲與情、言與意並不相合,重音和停頓無端地落在某個詞語上,缺乏語流波動的邏輯意義。這種「腔調」語勢發沖,矯情造作,華而不實,這種腔調常常是刻意模仿海外一些電台不規範的漢語播音而形成的。這種以聲造情的語言表達值得廣大主持人防範。 語流曲線的真正源泉和動力是什麼?實踐告訴我們:是積極的思維活動。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語言的詞、句、段等結構成分的組合都嚴格地服從思維邏輯的支配和調遣,每一個語言成分在一定的語言環境里都有著一個適當的「位置」,並擔負著一定的「使命」。口頭表達中的輕重、停連、強弱、高低等語音手段的運用,是根據語言成分在表達中所能起的不同作用而合理支配的。表達者的思維越積極,語言成分越活躍,語流的動勢也越鮮明,波形曲線就越優美。 第四節、主持人應具備的語言特點 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流工具,口語是節目主持人最重要的表現手段。在文字產生之前,人類使用口語進行交際,有了文字,人類在口語的基礎上才形成了書面語。自從有了書面語,文化被提升到更高的層面傳承著。自從有了電視,傳播又返樸歸真,回歸到藉助於現代高科技為依託的更廣泛、更直接的「面對面」傳播的口頭文化上。 而主持人的口語表達藝術,就是用大眾都能接受的通俗的語言表達深刻的內容。作為這種口頭文化的直接表現者,節目主持人的語言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 沈力作為資深電視播音員和節目主持人,在鏡頭前有著多年的經驗。她總結道:「主持人與觀眾之間既然是朋友關係,朋友之間談話總不能拿著稿子。稿子雖薄,但它卻會在觀眾和主持人之間築起一面牆。」寫在稿子上的東西往往會失去生活中的鮮活,而節目主持人要想達到朋友間娓娓而談的播出效果,也就不能再「照本宣科」了。 所以說,口語化是主持人語言表述的第一特點。 主持人所從事的是有聲語言的傳播活動,加之電視「近距離」、「親切感」的傳播特點,要求主持人必須使用通俗易懂的口語化語言進行播出。口語表達的特點是對象更為確定、具體,常常近在眼前。口語表達的內容、方式和辭彙常受到環境和對象的制約,針對性較強,這正好適合電視的傳播和播出。 在主持人節目里,無論如何縝密地組織材料,用多麼精彩的書面語寫成的稿子,最終還需轉化為易說、易聽、易懂的口語進行播出,用使談話對象彷彿就在眼前的「說」的方式來播出,而不是念稿子。這裡的「說」,不同於生活中不加選擇的大白話,應是比生活中的語言更有條理、更合邏輯、更有深度、更為完美的藝術性表達,它比生活中的語言更精練、更貼切、更恰當、更準確,比生活中的語言更流暢、更生動、更形象、更完整。口語化的主持語言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在播出中樸實親切,自然流暢,生動上口,通俗易懂。這種說起來順口,聽起來悅耳的語言,能大大縮短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主持人語言表述的第二個特點,是顯著的對象感。 所有的主持人講述比播音員的播音更令觀眾有一種「對我說」的強烈參與感。在主持人節目中,觀眾會明顯地感到主持人使用「我」、「您」、「觀眾朋友」等詞語的頻率很高,不斷的提請、呼喚,彷彿要把觀眾「拉進」節目,與主持人一起對話交流,這就是對象感。對象感是主持人工作時需要的一種重要心態。當主持人坐在演播室里,面對話筒和鏡頭時,這種交流的對象越明確越好,對象感越強,越能形成接近於現實生活的交談效果。主持人與觀眾形成恬適、平和的心靈溝通。這正是語言對象感強烈所產生的力量。 濃郁的交流味是節目主持人語言表述的第三個特點。 主持人竭力要達到的是屏上屏下的雙向交流,而決不僅僅是「我說你聽」的低級傳播效果,所以,每一個節目主持人都會努力調動自己和觀眾,以期形成最接近於生活的那種「面對面」交流。因而,節目主持人大多採用談話的方式來主持節目,並且語言方式也更為靈活多變,有問有答,有來有往,多方設計,精心鋪墊。 在《正大綜藝》里,楊瀾與觀眾的交流堪稱典範。例如:「我覺得,教育小孩特別要顧及到小孩子的自尊心。如果他很淘氣,就不要當著其他小朋友的面批評他,那樣他會覺得沒有了面子。有個小女孩子,在她四歲的時候,有一次尿床了,她害羞,就跟她爸爸說:「你別把床單晾出去,就放在家裡晾,行不行?」孩子的爸爸就按照她的要求做了,她就一輩子都感激她的爸爸——這個小女孩,就是我…… 在節目主持過程中,楊瀾現身說法,把自己銘記在心的童年往多端出來與大家探討教育方法問題,誠心誠意,難能可貴,既活躍了氣氛,也讓觀眾更了解楊瀾,並通過楊瀾的事例感悟些什麼。這種交流讓觀眾更真切地感知主持人,體會主持人的親切與平等,不知不覺「漸入佳境」。 鮮明的個性風格是主持人語言表述的第四個特點。 主持人是以個人身份出面主持節目的,其語言往往也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香港鳳凰衛視的曹景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中央電視台的陳鐸、宋世雄等著名節目主持人,觀眾只聞其聲便知其名。不僅僅在聲音特徵上一聽即可分辨,其各自的語言表述也是各有特點的。他們的語言猶如一面旗幟,不僅僅體現著與聽眾的交流,並且體現著一個人的性格。一個人能夠說出的話未必另一個人也能說得出,這就形成了語方表述中的多種風格。或柔聲細語,或粗聲大氣,或簡潔明快,或雄辯滔滔,或直言快語,或幽默風趣……每種風格都代表著一種個性,這種個性特徵正是區別於他人的根本標識。 有人把電視播產劃分為四個層次,即播讀、播講、演播和主持。單純地朗讀寫好的槁什,準確地傳達稿件的主題思想及感情色彩,歸之為播讀,像一般性新聞稿的播出都採用播讀這個方式;對於那些在表達上更講究口語化、個性化,更講究情感交流的稿子,如故事、小說等內容的播出,一般采甩播講的方式;演播則往往需要演播者根據故事梗概,即興加入一些符合故事情節的描繪、應答,使之更為繪聲繪色、更接近規定情景,比如大家熟知的評書即採用這種方式;主持是語言「表達的最高境界,它是要把「最高級的東西最通俗地表達出來」,用準確、鮮明、生動、精闢的語言表現深刻的思想內容。它也是最見難度的表達方式。 在節目主持過程中,節目主持人就要注意把握「說」的要點,注意在播前對節目整體把握,了解節目框架、步驟,充分理解和消化稿件內容,在深層理解的基礎上加深記憶,並能轉換成藝術化的口語,圓滿地表達出來。只有那些既不動腦又不動手的節目主持人才會拿起稿子見字發聲,無論是「播」還是「念」,都會造成因播出者過度依賴稿件而無法抬眼正視觀眾的不佳的屏幕效果,這勢必影響主持人與觀眾的交流,並且任何寫在稿件上的語言都不會像生活中的口頭語言一樣鮮活、生動,靠念稿子是主持不好節目的。 節目主持人還要注意主持中話要說得準確,說得恰當。節目主持的語言需要像生活中一樣生動、自然,但要比生活用語更精練,口語表達速度快,潤色少,不講究句式完整和語法嚴密,但這種「純天然」的大白話並不是節目主持「生活化」的目標。節目主持用語是經過精心設計、巧妙加工又不露痕迹的,因此,在節目主持中用詞要貼切,敘述要準確,語法無毛病,口誤要控制在最少程度。做到以上幾點之後,還應考慮講話的環境、場合、對象、身份等因素,把話說得恰當、妥貼,說得優美動聽。節目主持的語言源於生活,在播出中卻要做到高於生活,耐人咀嚼,給人以美感。要盡量清除生活中用語的零碎、雜亂,不可陳詞濫調、啰嗦絮叨,盡量顯示口語的清新、活潑、靈活和自然。 第五節、主持人的思維訓練 語言表達的過程,實際上是把思維的結果表述出來的過程,說話過程就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轉化的過程。因此,從思維到語言的轉化過程十分重要,進行這方面的基礎訓練,有利於即興說話的良好表達。 口語表達是思維的外在形式,是思維的一種工具,思維是語言的內容,沒有思維就沒有語言。語言表達過程,實際上是把思維的結果表述出來的過程,說話過程就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轉化的過程。確定說什麼是一種思維活動,在說什麼與怎麼說之間進行著快速的轉換過程:思想——句子類型——辭彙----語音。這個過程是完整的,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差錯,都會影響表達進行。因此,從思維到語言的轉化過程十分重要,進行這方面的基礎訓練有利於即興說話的良好表達。 第一.定向思維訓練。定向思維是指按常規恆定模式進行的思維。定向思維的訓練可培養我們對問題作深入思考的能力,有助於養成深入分析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良好思維習慣。 可擬定一些比較容易的敘述、說明、介紹方面的題目進行訓練。為了使思維有條理,可在表達中插入一些常用的言語鏈。比如關聯詞:「因為」、「所以」、「於是」、「之所以……是因為……」、「首先…其次……再次」。可以按時間的先後和位置的移動進行表達,也可以採取先總後分,先分後總等方式練習等。 第三、逆向思維訓練。 逆向思維法,就是反過來想一想,變肯定為否定,或變否定為肯定,變正面為反面,或變反面為正面。例如,世人一般把「這山望著那山高」喻為「貪心不足』而賦予貶義,如果你化貶為褒地想一下,將其含義用於人類勇於向新的科學高峰攀登的讚頌中,豈不又可以肯定它了?你可用愛迪生的一項偉大發明,用愛因斯坦敢於取代牛頓經典物理學,用運動員一次次刷新記錄等事例說明人就是要有「這山望著那山高」的進取精神,批評那種「順其自然」、「知足常樂」的消極人生態度。進行逆向思考能培養逆向思考問題的能力,獨立發表見解的能力。 第四、發散思維訓練。 發散思維是使信息朝各種可能的方向擴散並引出更多的新的信息,從而達到創新的一種思維方式。發散思維是即興說話走向成功的最佳的思維方式。這裡介紹三種訓練方法。 連接法:承接上一位表達者的話茬繼續往下說的訓練方法。卡耐基在訓練學員即興演講時就常用此法。卡耐基叫一位學員以絕妙的詞語來開始敘說一個故事。比如,這位學員說:「前幾天我正駕著直升飛機,突然注意到一大群飛碟正朝我靠近。於是我開始下降,可最靠近的飛碟里卻有個小人開始向我開火……」說到這裡,卡耐基要求他停下,然後要另一位學員接下去。 連點法:將頭腦中閃現出的人、事、物和散點按照一定的順序和結構連綴成篇。比如散點:①花兒;②氣息;③跑。可如下連點起來。 「置身各位青年朋友之中,我似乎感覺到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大家都很年輕,都有花兒一樣的青春,花兒一樣的年齡,花兒一樣的生活,願我們做一匹駿馬,跑向光輝燦爛的明天。」 聯想法:聯想法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訓練方法。其特點是聞一知十,觸類旁通,使即興說話具有流暢性與變通性。可以動用如下題目進行訓練:一.出示一根玻璃棒,要求訓練者通過聯想,迅速說出它像什麼。二.出示一個紅色的球,要求訓練者通過聯想,講述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三。展示一幅畫,畫上畫兩隻小雞仔,要求訓練者表述人生並非一帆風順的。 主持人在進行思維訓練和表達訓練的時候,還有一件不容忽視的問題,即克服「怯場」的問題。其實,即興說話,人人都會緊張。緊張是人類的通病。因此,即興說話時的怯場現象是一種自然現象,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主持人即興說話的時候,由於面對眾多的觀眾與聽眾,身處特殊的環境之中,表達者都會產生一種膽怯害怕的心理,以至往往會失去自控能力。要麼是過高地估價了聽眾,擔心自己表達不好,表現出自卑;要麼是由於即時即興時不能整體把握,出現前後不協調、語句貧乏、思維混亂等情況;要麼是對表達環境適應不過來,在掌聲、笑聲或光線的壓抑下不知所措。 這主要是由於表達者心智過早渴望表達成功,因而生髮出一大片假設的強大無比的敵人,而自己又擔心被這些敵人打敗「有失面子」,因此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緊張。當看到那些知識豐富、表達得體、反應敏捷的人滔滔不絕、侃侃面談,而聽眾又報以熱烈掌聲時,就擔心自己不如他們,可能想到自己形象不佳、打扮不行、知識貧乏、閱歷淺薄,甚至年齡不大、順序不好等等,正是這種自我構築的心理把自己一步一步地推向危機之中。 其實,這種現象誰都有過,並且不僅僅在這種場合,緊張是人類的通病。因此,即興說話時的怯場現象是一種自然現象,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如果你當眾即興言談一點也不害怕,沒有壓力感與緊迫感,那反而不正常了。 美國心理學家曾在三千人當中做過一次心理測驗:你最擔心的是什麼?答案是漫無邊際的:死亡、雙目失明、喪失親人、疾病、面容被毀、離婚等。令人吃驚的是:約佔百分之四十的人認為最令人擔心也是最令人痛苦的事是在大庭廣眾之前講話。死亡排在第六位。 既然大多數人都會有這種心態,那麼,對此不妨泰然處之。美國口才大師詹寧斯·伯瑞安初次上台演講時兩個膝蓋顫抖地碰在一起;美國諷刺作家馬克·吐溫第一次當眾朗誦時口中像塞滿了棉花;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初次發表演講時「不是在講話,而是在尖叫」;古羅馬雄辯家西塞羅開始演講時臉色蒼白,四肢和整個心靈都在顫抖;被喻為「世紀演說家」的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開始演講時心窩裡似乎塞著一塊厚九寸的冰疙瘩。看來,怯場人人都有,只是那些成功的口才藝術大師多上場表達幾次,多擁有幾分克服怯場的經驗,並使這種心態縮小到最低限度而不至於外露而已。 第六節、主持人語言表達訓練 語言訓練是節目主持人提高說話能力的重要環節。由於語言本身是一個人內在素質和言語能力的綜合體現,所以,語言訓練也是一種綜合素質的訓練,只是在這裡我們側重於對主持人說話能力,即語言的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節目主持人語言訓練的綜合性,不僅體現在對主持人自身素質要求和訓練的方式和目的上,而且還顯示出主持人通過語言訓練理論建構自身的邊緣性和與其他學科的交融性。這不但與傳統語言學的辭彙學、語法學、修辭學、邏輯學密切相關,還直接涉及到現代語言學的諸多方法論理論,同時還與大眾傳播學、社會心理學、美學等學科緊密相關。無疑,主持人語言訓練所要達到的目 一、訓練要求與目的 主持人語言訓練以口語、無稿、現場的即席訓練為主,其目的總體上說就是要提高主持人的語感,增強其語言表現力,追求美的聲音形象。所謂語感,狹義指一個人天賦語言的感受力,廣義則是天賦與實踐修鍊後的語言感受、表達能力的總和。所以,語感幾乎可以涵蓋語言能力的全部,提高語感,最終的體現便是使主持人有較強的語言表現力、駕馭力,形成獨具魅力的語言風格。具體的要求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提高語言的生髮組合能力。 這是形成現場語言表達能力的第一要素。面對現場的事件、人物等等,主持人應該能夠迅速、敏銳地找準話題、明確主題、生髮聯想、組織材料、理清脈絡。這是語言得以流暢、清晰表達的基礎。缺乏這種能力,勢必主旨不清,脈絡混亂,詞不達義。 2. 增強語言的捕捉、應變能力。 主持人臨場發揮成敗與否,關鍵在於思維的敏捷上,具體表現為語言的捕捉應變能力的強與弱。面對現場隨時可能出現的稍縱即逝的信息點和出人意料的突發事件,主持人必須具有很敏捷的捕捉力,和非常強的應變力,這是主持人智慧的火花。 強化語言的操作能力。 主持人通過系統、嚴格的語言訓練後,在主持節目時對語言的操作應該表現出輕鬆自如的駕馭能力。具體體現為:語技紮實熟練,語氣親切自然,語流連貫通暢,語脈清晰明了,語態得體自如。 二、主持人語言訓練的幾種常見方式 1. 題目形式: [1] 命題:按指定題目進行說話訓練。 [2] 擬題:按自己擬定的題目進行說話訓練。 [3] 仿題:模仿某個已完成的話題結構形式,進行說話訓練。 [4] 擴題:圍繞一個已然話題,擴充其內涵、外延的說話訓練。 [5] 辨題:對幾個相似的話題,進行思辨性的說話訓練。 [6] 串題:圍繞一個中心話題,把相關的幹活題貫通串聯起來,形成一 個比較大的話題板塊的說話訓練。 2. 訓練形式: [1] 話題訓練:根據題目和要求,可以進行獨包勝的講述體、對白性的會話體、交流性的討論體等多種樣式的說話訓練。要求主題明確、思路清晰、語言流暢、辭彙豐富。 [2] 採訪訓練:根據選題,制定採訪提綱,進行問答式禾訪體的說話訓練。要求思維敏銳,提問得當、準確、深刻而有新意。 [3] 應變訓練:對群體現場交流中出現的難題和人為製造的「突發事件」進行應變處理的訓練。要求心理素質穩定、反應敏捷、巧應妙答。 [4] 評述訓練:根據指定內容,聽、看主持人節目,進行綜合評述。要求觀點鮮明,見解獨到,有理、有力、有據,語脈清晰。 [5] 演講訓練:根據題目進行獨白的演講體和群體的辯論體的語言訓練。這是對思辨能力、知識構架、語言能力的多維訓練,要求綜合性強。 [6] 角色訓練:用語言塑造性別、年齡、性格、修養等等各不相同的人物角色,練習語言的可塑性、表現力。要求維妙維肖、生動形象。 [7] 辭彙訓練:進行擴詞、組詞、同義語、近義詞、反義詞的積累表達訓練,並同時練習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目的在於擴展辭彙、積累辭彙,要求熟能生巧。 [8] 綜合訓練:模擬現場設計各類節目,進行整體性說話訓練。這是對語言能力的綜合測試。因此,不僅可用於平時訓練,也是考試測評的主要手段之一。 第七節「脫口秀」----主持人表達訓練的最佳境界 國外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在播出時很看重即興發揮,通常主持人都具備較高的語言技巧,他們被稱為「脫口秀」(talkshow)。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我國的電視播出都處於拿著稿子「讀」和不拿稿子「背」的階段,極少有無稿的「脫口而出」式的播出。改革開放為中國電視吹來一股清新之風,隨著電視界人觀念的轉變和傳統僵化教條的抖落,我國電視的播出風格也開始煥然一新。人們驚喜地欣賞到了一大批節目主持人嶄新的播出風格,看到一張張真實生動的面孔,聽到了瀟洒從容、個性化的聲音。觀眾明顯地感覺到中國電視離觀眾近了,離生活近了。中國電視終於走出了長久以來拿稿子「播出」的誤區,讓播出者從千篇一律的書面稿中解放出來,以鮮活生動、自然親切、富有個性的語言和聲音取代了有板有眼、不溫不火、字正腔圓的「播音腔」。這種嶄露頭角的無稿件播出,是近年來西風東漸,受世界潮流影響,與世界接軌的第一步,也預示著我國電視播出藝術開始走向成熟。 在我國電視播出史上,傳統的做法不外乎三種: 一是「照本宣科」,播出者拿著寫好的稿子低頭朗讀; 二是看提詞板,讓播音員在看鏡頭的同時也能看到播出內容; 三是記性好的播音員為求得好的播出效果,將槁件內容熟記在心,面對鏡頭滔滔背出。 這三種播出方式都處於「播」的最低層次,並各有其弊:照稿件讀無交流感,看提詞板目光獃滯,死記硬背出錯率高。因此,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電視台也只是要求播出者精心背稿,熟悉內容,「安全播出」,不敢強求諸如與觀眾交流、口語化、個性化等涉及綜合播出效果方面的問題。所以,我國的電視播出長時期在理解記憶與提詞提示之間徘徊,根本談不上即興發揮。由於我國人事制度與工作範疇及傳統觀念的限定,播出者常常無緣採訪,更無權親自策劃、編輯,而只能淪為「傳聲筒」。 隨著改革開放大氣候的形成和電視界的觀念更新,電視播出也躍上一個新台階。越來越多的電視播出已開始打破「照本宣科」的老模式,代之以即興式的「脫口而出」,出現在屏幕上的主持人及記者、編輯們,終於以自己的口講話了。那種面對鏡頭從容不迫、落落大方的神態,那種有條不紊、口若懸河的幹練,給觀眾以一陣陣的驚喜與震動。也使主持人由「播出機器」轉變為具有高度創作積極性的智慧型人才。「脫口秀」為電視節目的創作鬆開了數十年的束縛,它是電視播出語言的一大進步,為漸趨成熟的電視文化開闢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 國外的「脫口秀」(talkshow),其意為「說話表演」、「說話展示」,我們則習慣用「脫口而出」這個詞。所謂「脫口而出」,成語解釋為「不暇思索,隨口說出」。在電視傳播領域,「脫口秀」是建立在深刻、完善思維之上的「隨口而說」,是電視播出者經過精心準備或深入調研之後,胸有成竹的主持或報道。「脫口而出」的無稿播出並不排斥稿件或提示,但它有別於完全依賴稿件的死記硬背與對鏡朗讀,而是在悉心準備、深刻把握的基礎上,化僵死為神奇,將精髓抽出,升華為生動的口語的精彩播出,是一種「得之於心,應之於口」、沒有深厚積累和高超語言駕馭能力不能完成的即興播出。 之所以說「脫口秀」無稿播出是電視播出的最佳境界,這是因為它凝結了電視播出的多種良好狀態,其表現為:一、要進行深思熟慮、成竹在胸的無稿播出,播出者必下大功夫組織材料,精心提煉,巧妙設計,更注重節目的起承轉合及布局。二、無稿播出採用個人的口頭語言去表現節目內容,去掉書面語言的拗雜、生硬與冗長,而以鮮活、生動、靈巧多變的個性化語言代之。三、播出者手中沒有了稿紙,自然也就解放了眼睛和大腦,播出者可以不必再低眉垂眼向下看稿件,而可以直視鏡頭,並隨著深度把握的播出內容的展現去適時調整自己的面部表情、手勢、動作,使與觀眾的交流達到最高點。所以,無稿播出是最生動、最自然、最親切、最有優勢的電視播出。 無稿的即興主持,對於一個缺乏藝術功底和文化素養的主持人來說,可以說是一種危險的陷餅,……相反,即興主持又是一種成功的階梯,但只有具備了豐厚的藝術功底和文化素養的主持人才能攀登上去,並達到光輝的頂點。 |
推薦閱讀:
※肢體語言與孩子性格的關係
※超贊經典的語言、人生感悟! ( 十八)
※【股票課堂】:老薑《盤口語言高級版》
※熟練掌握四門外語,我是如何做到的?(1)
※愛的語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