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的結合

論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的結合2006-12-13 14:58:00作者:黃雲來源:內蒙古科技與經濟摘 要:市場經濟解決效率問題,公有制解決公平問題,兩者並不是水火不容。實現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把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同市場經濟的優勢緊密結合起來,使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標誌著我們已經初步、成功地找到了一條在市場下經濟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的途徑。

關鍵詞:公有制;市場經濟;結合 《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議》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和社會化大生產基礎上,通過市場配置社會資源並通過社會主義國家(政府)調控的經濟形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具有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徵———經濟關係市場化,同時又具有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研究社會主義公有制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是一個帶開拓性的世界性難題,然而又是維繫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 1 社會主義公有制與市場經濟具有內在的統一性 從理論上看:其一,公有制與市場經濟都是社會化大生產和社會分工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都是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的。其二,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市場經濟就是效率經濟、競爭經濟,通過價格槓桿和競爭機制的功能,能充分有效地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同時賦予市場主體以壓力和動力,實現優勝劣汰。可以說,社會主義的本質,內在地把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統一在一起。其三,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1992年春鄧小平在南巡講話中指出:「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這一論斷,從根本上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從社會基本制度束縛中解放了出來,作為存在於各種不同社會形態、與各種不同所有制相聯繫、為不同社會制度服務的經濟手段和經濟運行方式,從而為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的結合提供了理論前提。 市場經濟是當今世界最富活力和效率的經濟體制。我國十多年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其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告別了「短缺經濟」時代,生產力水平邁上了一個大台階,其原因主要在於我國從改革開放之日起,就逐步踏上了市場經濟的征程。其二,改革開放以來內地與沿海的發展差距愈來愈大?原因可以列舉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推進市場化進程的差別。其三,我國工業經濟活力不如農業、農村經濟?原因也在於,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制較早地把農民推向了市場,整個農村經濟相對較早地走上了市場經濟的道路。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魅力」及其創造出來的」奇蹟」足以證明,公有制與市場經濟是完全可以結合的。 2 研究公有制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的重大意義 第一,理論意義:它突破了傳統社會主義的理論,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重大發展。在傳統社會主義理論和政治經濟學說中,公有制與市場經濟是水火不容的。毫不諱言,從總體上來看,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家在公有制與市場經濟關係上都是非兼容論者,由於時代的局限,他們只是認識和致力於解決了跨越「卡夫丁峽谷」設想中的社會制度、生產關係跨越的一面,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這個生產力方面的難度最大、最本質的跨越。實現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把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同市場經濟的優勢緊密結合起來,使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發展了馬克思關於跨越「卡夫丁峽谷」的理論,解決了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重大歷史課題,是一個劃時代的偉大創舉。 第二,實踐意義:它使中國出現了真正的大發展,一個充滿勃勃生機的社會主義中國將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一是綜合實力與日俱增。從1978年到2001年,我國GDP剔除價格因素後年均增長9.4%,位居世界之首。與高速增長相伴的是,GDP總量急劇擴張。從1978年到2001年的23年間,我國GDP總量增長了25.5倍,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強國,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也從1995年的2.1%升至3.4%。二是人民得到了空前的實惠。1978年到2001年間,剔除價格因素,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長了12.4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5倍。在人類歷史上,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就取得如此大的進步是驚人的,也是罕見的。三是穩定係數顯著增強。其一,絕對貧困狀況的存在,是困擾當今世界的一大難題。我國政府在20世紀末已經取得了消除絕對貧困的決定性勝利,為在本世紀前十年全民族走向共同富裕和國家穩定繁榮奠定了基礎。其二,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中國有80%的人口住在農村,中國穩定不穩定首先要看這80%穩定不穩定。」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以後,我國創造了在僅佔世界7%的耕地面積上解決了約佔世界1/4總人口吃飯問題的」奇蹟」。其三,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它不僅有利於促進我國東西部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而且有利於加強各民族的團結、維護祖國統一、防止國內外敵對勢力的」分化」圖謀。 3 如何推進公有制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 31 確保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實現 311 要充分認識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客觀必然性。市場經濟以市場主體多元化和展開競爭為前提,但就宏觀和整體而言,多元所有制之間在量上絕非能」平分秋色、等量齊觀」。這是因為: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克服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和市場經濟固有缺陷的需要,是保證非公有灼經濟健康發展的先決條件,是有效防止國外資本控制和意外災害、保障國民經濟獨立自主賬行和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如果放棄或削弱了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那就不成其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難以有效運作,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結合則無從談起。 312 要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公有製為主體的內涵。要全面認識公有製為主體的含義,即它不僅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這兩種成分;要準確理解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即它主要體現在黨的十五大指出的」三條剛性要求、一點靈活」上;要準確認識和科學界定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即它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具體表現為發揮先導、支撐、滲透、示範、保障」五大作用」。同時,理解公有製為主體,要把握好數量與質量、實物形態與價值形態、宏觀與微觀、靜態與動態四個辯證關係。 313 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重組,增強其控制力。這是堅持以公有製為主體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國有經濟分布過寬、過廣,資本集中度低。如果僅從微觀層面上進行單個企業的改革,不從宏觀和全局著眼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重組,改革是難以奏效的。必須堅持開放性、系統論的思維,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堅持」抓大放小、壯大活小」的基本方針,遵循客觀經濟規律,推進戰略性重組,提高國有經濟控制力。唯其如此,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實現。 32 公有制實現形式的關鍵是創新 所謂公有制實現形式,一般是指公有資產在經濟運行過程中的具體經營方式或組織形式,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在出資關係、治理結構等社會微觀層次上的具體體現。它屬「中性」的範疇,與所有制和社會制度性質本身沒有必然聯繫。 321 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一種非獨立的經濟形態或所有制形態,它的性質是由佔主導地位的股權決定的。它具有較強的兼容性、鮮明的雜交性、廣泛的適應性等特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我國國情的基本要求,是實現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結合的必要途徑,是搞好國有經濟的重大舉措。要破除」水火不容」論,確立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經濟之間功能互補的發展觀;破除」拾遺補缺」論,確立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觀念;破除」權宜之計」論,確立非公有制經濟不僅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存,而且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共存的觀念。要堅持正確的理論政策取向,加強對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扶持和管理,促其健康發展。 322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所謂民營經濟,是指除國有國營以外的所有所有制實現形式和經營方式的總稱。民營經濟具有與市場經濟共生、所有權與經營權統一、生產經營自主、經濟活動平等、經濟運行競爭等顯著特徵。發展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是解決就業、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舉措,對國有企業改革具有機制示範和借鑒作用。要堅持縣(市)域經濟和中小國有企業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戰略取向,堅持」一主兩翼」的方針,引導民營經濟從單一的個人所有制向混合型的股份經濟方向發展,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方向發展,由傳統地緣經濟模式向國際化方向發展,由家庭式管理向科學化管理方向發展,儘快提高自身的素質。 323 穩健發展股份經濟。股份經濟揚棄了私人資本,直接取得了社會資本的形式,是生產力社會化發展的必然。實踐證明:股份經濟的實施,有利於」政資分開」、」政企分開」,使國有企業向真正的市場主體轉變;股份經濟賦予公眾」投資者主體」作為制衡手段,實現了」投資者主權」、」生產者主權」、」消費者主權」的」三位一體」,體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民有、民治、民享」,是完善國有制的好機制;股份經濟通過參(控)股可以發揮」乘數效應」,放大國有資本功能;股份經濟以其固有的資產資本化、投資主體多元化、資產代表人格化、資本使用社會化、資本運行市場化、資本配置最優化等鮮明特徵,克服了傳統國有制的弊端,決定了它能有效地實現與市場經濟的兼容。從理論上決定了它能有效地實現與市場經濟的兼容。改革開放以來,蘇南模式、溫州模式」殊途同歸」的實踐雄辯證明,這種兼容有著廣闊的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 33 國有企業轉變為市場主體是核心 搞好國有企業,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公有制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必須緊緊抓住國有企業改革這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而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實現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有效途徑。要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目標模式和要求,對絕大多數國有企業實行規範化的公司制改革,使其儘快轉變成市場主體,這是推進公有制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的核心和關鍵。要依法逐步建立起「國家統一所有、政企職能分開、政府分級管理和監督、企業自主經營、依法規範運作」的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和營運體系。這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必須推進的一個配套改革,也是公司制改造的重要前提。市場經濟解決效率問題,公有制解決公平問題,兩者的有機結合,標誌著我們已經初步、成功地找到了一條在經濟文化落後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的改革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國際範圍內也是一種試驗,我們相信會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對世界上的社會主義事業和不發達國家的發展提供某些經驗。」它的成功實踐,無論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遠遠超越了國界,其「普照之光」必然影響到正在求索中的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給世人以吸引、示範和啟迪。 [參考文獻] [1]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2]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3] 楊瑞龍,陳秀山,張宇著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4] 周叔蓮社會主義必須與市場經濟結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9月. [5] 宋德勇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的結合路徑———論混合所有制的制度功能,湖北日報. [6] 王柯敬,曲揚怎樣實現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人民日報,2004,2. 作者:黃 雲來源: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5
推薦閱讀:

命理批斷 | 香港新特首林鄭月娥可提振香港經濟,但疲於應付不會連任!
一、什麼是『一帶一路』
向庸俗加謊言經濟學墮落的『創新政治經濟學』
「中國第四區」獲批 舟山群島主攻海洋經濟(圖)
香港財長:經濟已下滑 若政局不穩將陷金融經濟風暴-手機鳳凰網

TAG:市場 | 經濟 | 市場經濟 | 公有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