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氣血雙循環理論

人體氣血雙循環理論(2008-07-01 11:51:21)

轉載

標籤: 雜談

人體氣血雙循環理論

中醫經典《內經》十分明確論述了人體中存在兩個循環系統,一個是血液(血脈)循環系統,這是大家都熟悉的。另一個就是衛氣循環系統,是我們不熟悉的,後者主要是位於皮膚之中的一套複雜的環路系統。後者是是我們花了二十年時間才基本研究清楚的系統。在中醫學中,這兩個系統合稱經絡系統,區分這兩個系統對於經絡研究非常重要,揭示衛氣循環系統的本質對人命和健康非常重要。後者將為健康多提供一套保護措施,為疾病多提供一套治療手段。下面分三節分別論述這兩大系統的區分和意義。

-----------------------------------

第一節經絡的兩大類型

第二節雙循環理論、肉眼看見的經絡與血液循環的發現者

第三節中醫血循環理論的論證

-----------------------------------

第一節 經絡的兩大類型

經絡是運行氣血的,氣血者,氣與血。是營血循環和衛氣循環,這些在《內經》里寫得明明白白。經絡當然就包括這樣兩大類型--血管性經絡和非血管性經絡。

  如果區分不出經絡的兩大類型,那麼所謂的經絡研究只能是霧裡看花或紙上談兵,因為瞄準的目標只是假想敵或幻影。當一隻槍口同時瞄準兩個目標開火的時候,結果不言而喻:走火!

 中醫里的氣血循環系統是雙循環系統,一個是血循環系統,一個是氣循環系統。連李約瑟這樣外行都早就看出來了,內行的中國人卻還蒙在鼓裡,遺憾!

一、經絡定義

  最先在馬王堆《帛書》里只有脈字,在《靈樞·經脈篇》中繼十二經脈之後出現了十五絡脈,絡脈是經脈的細小分支,後世都以經絡代替經脈和絡脈。這一概念的演化過程為:

脈--經脈、絡脈--經絡

  從這一過程可以看到,本來指的就是脈,包括大小粗細長短不同的脈,而現在使用的經絡二字已完全看不出與脈的關係,在研究經絡的實質時自然掩蓋了「脈」這一最重要的基本內涵,把研究工作引入了歧途。用「脈」字很容易使人想到人體中的脈首先是脈管、血脈、血管,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應該這麼想,因為「脈」字所表達的意義在人體及動物中都是顯而易見的血管,儘管「脈」里所包含的可能不只是血管,但它首先是血脈,古人不可能不顧顯而易見的血脈,再用「脈」字去命名其它的類似脈樣的東西。

二、脈的概念的建立

  古人脈的概念應建立於三個基本事實,一是肉眼看見像脈樣形狀的東西,二是感覺到像血在脈中流動樣的東西,三是用手觸摸到脈樣體征。體內形狀像脈樣的東西除血脈外,還有淋巴管和神經,但淋巴管中不是紅色的血液,而是乳白色的淋巴液,加上淋巴管比血管小得多,故不應包括在內;神經雖呈長條形,但是實心的,裡面無法運行水液樣的物質,故肉眼可見的神經不應包括在內;人體體表的靜脈,是最容易看到的血脈,必然包括在內;胸腹腔中肺、心、腎、肝、腸系膜等處的血管也很容易看見,也必然包括在內。在感覺上像水流或血流的東西,很容易想到的是在經絡敏感人身上感覺到的循經感傳、在氣功中感覺到的內氣運行和在一些病人身上出現的異樣感覺竄行,這些現象肯定不是血液在血脈中的流動。在體征方面像脈的東西,首先是體表下的流動感和搏動感,動脈的搏動在手腕寸口、肘內、腋下、喉旁、下腹、窩、足踝等處都可以明顯捫及;其次是條索樣感覺,這在寸口橈動脈、後臂肱動脈等處可以隱約感覺到。根據這些基於古典認識論的分析可以得出關於脈的兩方面內容:  1. 血行路徑屬於脈全身體表和體內肉眼可見的所有動靜脈血管,包括充盈時可見、空虛時不可見的某些體表靜脈。  2. 氣行路徑屬於脈循經感傳途徑、內氣運行途徑、異樣感覺走行途徑屬於非血脈。  古人是否認識到這兩種類型的脈呢?  長沙馬王堆《帛書》中的脈,近於三維立體走行,主要屬於較大的體內血脈。  《黃帝內經》中的脈,在《靈樞·經脈篇》中近於平面模式循行路線,在《靈樞·邪客篇》中描述了肺手太陰之脈和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的立體走行,與血管走行完全吻合;在機能上於《靈樞》的營衛生會篇、營氣篇、衛氣行篇等將脈中運行的東西區分為營氣和衛氣,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氣和衛氣都作周期性的運行,營氣嚴格沿經脈運行,衛氣也沿經脈循行,但不甚具體,說明《內經》著者已經認識到脈的兩個不同方面,對於行血之脈認識得比較清楚,對於行氣之脈則缺乏系統的理解,實際上前者比後者容易觀察和總結,也是理所當然的。  對於行血之脈,即血脈、血管,在解剖上很容易定位定性。  對於行氣之脈,即衛氣運行途徑,也當是前面所述感覺上像血流或水流樣的氣行途徑,應當位於哪裡呢?首先,衛氣的運行仍是循經走行,因此應該在《內經》所述的經脈線路上;其次,衛氣乃水谷悍氣,剽疾滑利。衛行脈外,衛氣應走行於經脈線下的血管之外;第三,衛氣者,衛外之氣也,行於機體的外面而不是內里,因此衛氣的主要運行途徑是機體最外面的皮膚中。  這樣以來,經絡的概念順理成章地演化成了兩個部分,一是經脈線下面的血液運行途徑,即血管;一是經脈線上的皮膚中途徑,運行衛氣,其中衛氣還可走行於分肉之間。經絡是兩種途徑的總和,有的地方只有血行途徑,有的地方只有氣行途徑,有的地方兩者皆有。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  1. 血管是經絡的組成部分,有經絡樣的功能嗎?比如除運行血液外還可接受針刺、傳遞信息。血管通過血管壁的交感傳入和交感反射功能,實現接受和傳布信息的作用,血管在這方面的作用並沒有引起現代醫學生物學科學工作者的足夠重視,而古人較多地採用了刺激血管的方法來調節機體的植物神經機能,是值得我們大力研究的新課題,並不意味著經絡就是血管便無事可作了。  2. 皮膚中有氣行的客觀途徑嗎?這種途徑與經絡的功能有關嗎?比如接受針刺、傳遞信息等,詳見「經絡實質」專欄。

  其實回過頭來再理解經絡的問題,會變得非常簡單明朗,經絡的作用是行氣血的,這已是常識性概念,氣血者,氣與血,《內經》中多次強調氣和血是各行其道的,經絡必然是兩類,一類是行氣的,另一類是行血的,行血的是血脈無疑,行氣的還不太清楚。經絡所行之氣是衛氣,衛氣是行於外的,一是血脈之外,一是身體之外,皮膚必然是其最重要的途徑,《內經》中衛氣的運行首先就是在皮膚中。從經絡的起源考查,一是感覺上的氣行途徑,即感覺傳導途徑,如刺激產生的感傳和氣功態下激發的內氣運行;一是看見的血行途徑,就是體內和體表的血管。

三、血管性經絡的證據

  1. 除大隱靜脈外的全部的體表靜脈都是絡脈,十五別絡的別出之處皆有相應的體表靜脈支;刺血絡和刺脈出血都是指刺淺表靜脈出血。所有的較明顯的體表靜脈皆包括在絡脈之中(《靈樞·經脈篇》)。  2. 手太陰肺脈和手心主心包絡之脈的三維走行與其下的動脈完全一致(《靈樞·邪客篇》)。  3. 三經獨動皆指其下動脈搏動(《靈樞·動輸篇》)。  4. 沖脈為血之海,是指胸腹到足的腹主動脈、股動脈、脛後動脈、足底動脈和足背動脈。  5. 足陽明胃經從頭到足全程都有動脈相伴或以動脈為其走行的標誌,如大迎動脈、耳前動脈、人迎動脈、臍旁動脈、氣街動脈等。  6. 足少陽膽經在頭部的眾多分支里,其下皆有動脈分支,各支在耳下的注入處正是頸動脈的分支處。  7. 大禁二十五之穴位於腋下動脈天府下五寸,肱動脈最淺表處,刺破必大出血而死或重傷,是故禁刺。  8. 五輸穴井滎輸經合的意義按照順行逆數之理,代表動脈的大小和分合。所出為井者,指趾端血管最小之末梢;所溜為滎者,流經手指足趾上時血管細小,血流慢而弱;所注為輸者,手掌足掌血管末端分支注入較大的血管,進入深處,通過腕、踝關節,這是經脈的第一次匯合;所行為經者,血管在小腿和前臂部的經脈通行,經過一段較長的路程;所入為合者,前臂血管在肘關節處合併為深處的肱動脈,小腿動脈在膝關節處合併為深處的股動脈,這是經脈的第二次匯合(《靈樞·九針十二原篇》)。  9. 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足少陽膽經與足厥陰肝經都經過腹下氣街動脈處,其深處是從腹主動脈分出的髂外動脈,這是下肢經脈的第三次匯合。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從盆腔後上行,很像該處的髂內動脈。  10. 許多經脈都經過鎖骨上窩,顯得特別「擁擠」,與該處的血管類似,非常密集,《內經》中沒以進入體內的具體解剖指征,很可能就是進入鎖骨上窩處的血管。  11. 肺系、心系指的是進出心肺的大血管。  12. 腸系膜動靜脈、腎門動靜脈、肝門動靜脈是經脈進出的重要依據。作為血管的經脈,在腕踝關節進行了第一次匯合,在肘膝關節處進行了第二次匯合,在下腹部盆腔,還可能在胸上部鎖骨上窩進行了第三次匯合,位於胸腹腔內脊柱前的大動脈和大靜脈是所有經脈的公共通道。由此可見,作為血管的經脈,主要遵循血管的走行,在四肢遠端與《靈樞·經脈篇》所述基本一致,四肢近端第二次匯合後只有部分一致,在胸腹內完全是公共通道??主動脈和靜脈,缺乏獨立的路徑。過去我們在理解血管與經絡的關係時,注重於血管內流動的血液,而忽略了血管壁的經絡樣作用。因此,靠針刺血管的微量出血來調節機體功能變得不可思議,從而有意將經絡與血管分割開來。而更大的誤區在於將血管途徑與後世所繪的經脈圖進行對比,而這些經脈圖與《內經》的文字描述存在多方面的差異,我們是嚴格按照《內經》的描述繪製經脈圖和對比的。  血管壁主要受交感神經節後纖維的支配,其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使血管收縮,交感節前纖維來源於延髓縮血管中樞和脊髓側角交感神經元,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經在到達血管之前,進行了大量的組合、交叉,交感神經的興奮效應往往是全身性的和整體性的,來源於局部的刺激常常引起廣泛的效應,因此針刺體表的血管或深部的血管,通過交感傳入纖維傳到脊髓的側角及延髓,產生交感反射的範圍比刺激範圍大得多,有時甚至是全身性的,交感神經的活動必然能起到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的作用。當然,這只是建立於目前所知的關於交感反射知識上的針刺作用機制,實際上血管本身的感受和反射功能要復多,比如,血管壁上除腎上腺素能末梢外,還有膽鹼能末梢,後者如何起作用還不太清楚。總之,在確立了血管是經絡的概念後,需要對血管的感受和反射調節機制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

四、非血管性經絡--皮膚經脈途徑

  皮膚中存在經絡嗎?因浮而淺者皆絡脈,因此,皮膚存在大量的絡脈,即體表靜脈。在區別開血管之後的經脈主要應位於皮膚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 皮膚中必然存在經脈在經脈循行的許多部位,只有皮膚和骨骼,經脈只能走行於皮膚中,如頭皮部的督脈、足太陽經、足少陽經及頭前的足陽明經,胸前正中的任脈,脛骨內側面的足厥陰經,手指和足趾上的經脈等等。  2. 衛氣循經走行於皮膚中衛氣從手三陽經和足三陽經而下,自陰經返回。《靈樞.邪客篇》指出衛氣「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衛氣從衛外的角度來說,應當是走行於皮膚中;衛氣的病理反應如腠理開汗出、毫毛豎立等也是皮膚的反應。衛氣還可行於分肉之間,應當是與分肉間血管伴行。衛氣的功能方面有溫分肉的作用,分肉主要是指肌肉,因此衛氣還與肌肉有關係,也即非血管的經絡與肌肉可能有一定的關係,但絕不是主流。  3. 各經氣血多少都可從皮膚區分出來,視其皮部紋理之粗細顏色可知各經的氣血多少(《靈樞·骨度篇》)。  4. 循經感傳只能位於皮膚中 用電針刺激井穴主要作用於局部皮膚;用火柴頭壓迫穴位的刺激也主要是作用於皮膚;產生的感傳按受試者所述有的在深部,有的在淺表,有的在皮膚與皮下組織器官之間,皮膚有瘢痕者可從側面或下面繞過瘢痕。這些現象除說明循經感傳走行於皮膚之中外,還走行於深部,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深部的肌肉、肌間結締組織和內臟器官不具有產生像感傳那樣感覺的功能。人體內部器官的感覺主要是疼痛感,沒有人感覺到自己的胃腸在運動、肌肉在收縮、心臟在跳動、肺在擴張,且內部疼痛感的定位也是通過對應的體表皮膚來實現的。用毛筆刷皮膚很容易產生感傳樣的感覺,但在肌肉里找不到什麼辦法可模擬出感傳樣的感覺。總之,循經感傳的感覺只能來源於皮膚中,至於位置的深淺是由於感覺不是產生於表皮上的外部刺激,而是真皮中的內部刺激,其性質不明確,定位不清楚,因此,感覺是多種多樣的,線路是模糊的。  5. 針刺必然刺激皮膚 在大鼠和家兔足三里穴處所作的大量針刺鎮痛實驗表明,只有給皮膚足夠的刺激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有時在臨床工作中注重對皮膚進行刺激,針刺效應比通常的刺法好得多。  6. 可見經絡現象位於皮膚中 循經皮膚病當然是位於皮膚中,而且是在表皮和真皮中。經絡敏感者伴隨感傳的循經出汗現象、循經充血貧血出血現象、循經皮疹現象等都表明循經感傳的過程中在皮膚里發生了一系列的生理病理陽性反應。  以上只是作者研究之外的證據,事實上,我們的研究集中皮膚的針刺信號的經絡傳遞通路上,獲得一系列可靠的證據,最終在皮膚中顯示出交感物質分布線、針刺立毛線和皮膚新生毛線環路等。

-------------------------------

第二節雙循環理論、肉眼看見的經絡與血液循環的發現者

  十八世紀,英.哈維發現了血液循環,被喻為自然科學,特別是實驗科學歷史上的重大成就而標載史冊。然而中國人早在兩千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明明的的地寫著:血液是循環的(參見經絡的兩大類型)!這一成就早在哈維之前就傳到了歐洲,現在仍然可以查到相關的文獻記載。

  《靈樞×經脈篇》曰: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內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

  據《內經》之意,經脈之所以看不見並不是因為太小或本來無形才看不見,而是因為經脈伏行於分肉之間。絡脈可以看見,經脈比絡脈更粗大,自然應該比絡脈更容易看見,只是因為位置較深,須解剖方能看見(《靈樞.經水篇》: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可以看見的絡脈是什麼?根據《內經》大量關於絡脈顏色、隆起或下陷的外形變化、所處位置及變異、刺絡脈出血等描述,絡脈就是血管無疑,經脈自然也就是血管了。可以看見的唯一經脈――足太陰內踝部就是經過此處的粗大血管――大隱靜脈。十五絡脈包容全身比較明顯的表淺靜脈,唯獨沒有大隱靜脈,因為它已作為經脈了。這並不是說經絡都是血管,但血管必然是其中一部分,另有非血管的經脈――主要位於皮膚中的衛氣運行途徑。

  如果經絡是血管或包括血管,那麼經絡的周期性循行或氣血的周期性循行就是血液循環或包括血液循環。在西方,公元二世紀時,蓋倫提出動脈和靜脈如潮水漲落,心臟的作用是把產生的熱量送到全身。這一謬論在西方統治達一千五百年之久,直到十七世紀哈維發現血液循環,也因此血液循環的發現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意義。英.李約瑟(Joseph Needham)著《中國科學技術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第六卷)中肯定了經絡循行是血液循環,是中國人首先發現了血液循環。隨後美.羅伯特著《中國:發明和發現的國度》(China,Land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中再次明確了中國人在這方面的絕對領先地位。我們通過對《內經》有關針灸經絡內容的全部歸納分析後,在《古典經絡學與現代經絡學》中明確了經絡包括血管性經絡和非血管經絡兩大部分。不幸的是,現在仍然有不少研究者執迷不悟,斷章取義,按經脈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的描述,堅持經絡不是血管,要到深部的血管走行處尋找不是血管的經絡,或要到肌肉間的結締組織中甚至肌肉中去尋找所謂的非血管的經絡。也有的研究者,乾脆把經絡都當作血管,自然就會面對諸如循經感傳、穴位特徵、針刺效應等無法克服的困難。難能可貴的是,羅伯特已經非常明確地把氣血循環稱為雙流體循環概念或雙循環理論。總之,區分不出哪是血管性經絡,哪是非血管經絡,經絡研究豈能登堂入室。

----------------------

第三節中醫血循環理論的論證

一、血液循環學說到底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

  生理學(Physiology)一詞源於古西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十六世紀才用來表示生理這門學科,現代生理學的創立源於十七世紀維廉.哈維(William Harvey),這是人們一貫的看法。之所以認為哈維是現代生理學的奠基人,是因為他用實驗的方法創立了血液循環理論。之所以創立血液循環理論重要,是因為在哈維之前,西方人一直接受的是蓋倫(Gallen)在公元二世紀建立的錯誤學說。這個學說認為動脈和靜脈如同漲潮的一起一落,而心臟的作用是把其產生的熱量或元氣輸送到全身,與之相應的,大腦就成為一個散熱的器官,這個學說在西方統治了一千五百年之久。  真的是哈維首先提出血液循環的理論嗎?中國的古代文明中,最富成就的就是醫學,現在稱之為中國傳統醫學或中醫學,其經典著作為《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分為《靈樞》和《素問》兩部。事實上,中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明確認識到血液是循環的,血脈可分為動脈和靜脈,血液由動脈而出,由靜脈回到心臟,動脈和靜脈在肢端、頭部、內臟等進行交換,血液的作用是把從胃腸道吸收的營養物質運送到肌肉和內臟等處。作者在《古典經絡學與現代經絡學》一書,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詳細歸類、對比、討論和實驗研究,把經絡區分為血管性經絡和非血管性經絡,分別命名為經絡脈和經絡帶,下面粗略介紹有關血管性經脈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中醫學中關於心、血和脈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在比《黃帝內經》還早的長沙馬王堆《帛書》中沒有經絡的概念,全部稱為「脈」,如「臂太陰脈」、「足陽明脈」等。《靈樞.經脈篇》開始介紹十二經脈時也只用了「脈」字,如「肺手太陰之脈」、「胃足陽明之脈」等,介紹完十二條主要的脈以後,為了與細小的脈進行區別,把主要的縱行粗大的脈叫做「經脈」,數目較多、細小的脈叫做「絡脈」,此外,還把比絡脈更小的脈稱為「孫脈」。所謂經絡本來是指各種長短粗細的脈,是粗的經脈和細的絡脈的合稱,當我們只取「經」和「絡」兩個形容詞來表示這一概念時,再也不可能從「經絡」的字面意義上看出與脈的關係,由此成為研究中的一大障礙。  《靈樞.經脈篇》「經脈者受血而營之。……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脈之長短,血之清濁,……皆有大數」。這段經文首先表達了古人認識人體的基本出發點--度量、觸摸、解剖觀察,有力地表明中醫學建立於對人體的客觀觀察上。觀察和實驗是現代科學的基本方法,中醫學使用的是科學的觀察法。《黃帝內經》中詳細記述了對正常中等身材人體的骨骼長度,骨髓腔大小,脈管長度,內臟器官的大小、重量和容量,每日呼吸和脈搏次數,呼吸與脈搏比例(1: 6)等解剖和生理參數,作者由此提出了「古典解剖生理學」的概念。同時,這段經文也明確指出,經脈是接受血液而營行的,且脈有大小不同,血有清濁之別。大小應指血管的長短粗細,清濁很可能是指動靜脈的顏色差異。  血是什麼?《靈樞.決氣篇》「何謂血?岐伯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是說腹腔中的胃腸道消化食物,吸收其精華,變成紅色,即是血液。血與心有什麼關係?《素問.五藏生成篇》「諸血皆屬於心」,即全身所有的血都歸屬於心,受心臟的控制。  脈與心有什麼關係?《靈樞.本藏篇》「肝應膽,…心應脈。」心與脈的關係,就如同肝與膽的關係,可見脈是與心相連的血管。  血與脈有什麼關係?《靈樞.邪客篇》「營氣者,泌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表明食物的精華部份進入血管中,變成血,亦即血在脈中運行。  《靈樞.邪客篇》「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是說地上有十二條大河,相應地人也有十二條經脈,把人體的經脈或血管比喻為河水的流動。由此不難說明,心、脈、血三者的關係就是現代醫學心臟、血管、血液的關係,這是古典生理學與現代生理學重要接合點,有力表明所謂的千古之謎--經絡--經脈和絡脈--脈必然包括血管。  《靈樞.經脈篇》中「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於內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意即粗大的縱行血管--經脈,走行在深部的組織間隙里,但有一個例外--足太陰脈走行淺表,在內踝上可以看見,其實就是這裡的大隱靜脈--體表最大的淺表靜脈。其它浮在體表、經常可以看見的血脈是絡脈--細小的血管,即體表靜脈。  《靈樞.營衛會生篇》曰:「營在脈中,……,營周不休,……,陰陽相貫,如環無端」。《靈樞.營氣篇》曰:「營氣之道,……,常營無已,終而復始。」即指營氣在脈中周而復始、永不停息地運行。  有了以上的概念,我們就可以認為,經脈的走行路線即是血管的的解剖結構,經脈的循環運行就是血液循環。這就是兩千多前的中國血液循環理論,以解剖和觀察為依據所得到的基本正確的血液循環理論。

三、中醫學對動脈和靜脈的描述

  「動脈」的概念在《內經》中有明確的敘述,《靈樞.動輸篇》「經脈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何也?」,特別指出了「手太陰脈」、「足陽明脈」和「足少陰脈為何持續搏動,即撓動脈的腕後搏動、頸動脈的氣管旁搏動和脛後動脈的踝內搏動。內經》指出踝後的搏動是沖脈經過該處的搏動,並非足少陰脈的搏動,因為足少陰中流動的是向心的靜脈血。  從經脈的流動方向和交接部位可以判斷出哪些是動脈?哪些是靜脈?手三陽經從胸走手,並且在其經過的腋下、肘內、腕後有搏動,因此當屬動脈。《靈樞.邪客篇》特別指出了手三陰經的三維走向,其三維走向與上肢從指端經腕、肘關節到腋下的上肢動脈走行的途徑相當吻合。僅此一點就足以令人驚嘆當時學者的解剖水平所達到了何等地步,文字的描述又是何等幹練準確,可現在很少有研究者注意這一篇的內容。手三陽經通常認為是從手走頭,這當然不是血行途徑了,但《靈樞.經脈篇》中明確指出手三陽經是從手到胸內,上到頭的只是其分支(從胸中到頭部的支脈)。經脈在上肢外側走行,與其淺表的大靜脈(頭靜脈、貴要靜脈等)極其相似,因此,手三陽經應是靜脈。足三陰經從足走胸,於腹股溝處進入內部,當是靜脈。其中的足太陰經過內踝之上,這可以看見的經脈顯然就是經過內踝的大隱靜脈。足三陽經從頭走腳,與血管明顯不符,但仔細考察可見,所謂「從頭到足」只是一個一般性的概括。《內經》明確指出足陽明胃經先是從胸上行,再下行到足;足少陽膽經從腋下行,並不是在頭部。而且胃經的全線:面部、頸部、胸部、腹外側部、小腿前部、足背部都有動脈的搏動,並以此來判定胃經的路徑和作用。  沖脈為血之海,從頭到足,實指體內的最大的動脈--主動脈和下肢大動脈。  總之,十二經脈,再加上沖脈是血液運行的通道。《內經》常用「營氣」或「營血」的原因正如《內經》所述,雖然知道骨髓具有造血樣功能,但不知道血液何以變成紅色(「莫知其妙」),故常以血液的營養功能來表達血液的概念,避免了可能造成的錯誤。

四、作為皮膚信息傳遞通路的脈或經絡概念

  經絡的另一個內涵是衛氣運行途徑,《內經》明確說明營衛各行一道。所謂衛氣,與現在人們體會到的氣功中的內氣運行、循經感傳中的感覺傳導很相似。作者已有大量的事實提示,高等哺乳動物的皮膚中存在一種信號傳遞通路,後者是以兒茶酚胺類物質的釋放和作用為核心的連鎖傳遞機制。  《內經》中描述的經脈循行途徑比起血液循環來,更類似於一種皮膚中的信號傳遞(衛氣主要走行於皮膚中)。實際上,這正是《內經》著者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衛氣的運行可以在病人身上或氣功狀態下感覺到,但找不到形態上的證據。血液循環雖然感覺不到,卻可以解剖到或從體表觸摸到或肉眼看到(「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這給《內經》著者帶來很大的麻煩,導致他們將兩者混淆起來,把感覺到的線狀運動和看到管道結構聯繫起來,但又力圖區別開去。因此,有的篇章分別敘述營衛的區別和運行途徑,有的地方以「氣血」二字概而論之。當我們區分開營衛的不同作用和不同途徑後,就真切看到古人傑出的生命科學成就和重大的現實意義--皮膚信號傳遞通路沒有被現代科學工作者所關注。  綜上所述,在人體生命科學領域內,中國古人有不可動搖的優勢地位,他們以撲素的自然科學方法,獲得了許多重要的認識,作者以「古典解剖生理學」的概念進行了概括和歸納,這應該成為中國解剖生理學工作者的常識,並有理由為之驕傲和自豪。隨著《黃帝內經》中一些未被現代科學所認識的生命現象的深入研究和再確認,定能在世界上重塑其歷史地位和現代意義。作為一名中國生理學者,應該了解我們自己的歷史。  最後,值得指出的是,英.李約瑟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早已經把經絡視為血管系統,並明確指出,是中國人首先發現血液循環。後來由美. 撰寫的《中國,發明和發現的大陸》中,進一步肯定了這一判斷,並以「誰最先發現血液循環」為題專門論述。


推薦閱讀:

冬季進補多吃「6豆」補脾益胃養氣血|脾胃| 冬季
看頭髮,知氣血(中醫講壇)
氣血不足型梅尼埃病食療方
這5種食物會「偷走」你體內的陽氣,讓你氣血兩虧!
自測體質:陽虛、陰虛、血虛、氣虛,你是哪一種?不對症吃什麼都白搭!附食療方法

TAG:人體 | 循環 | 理論 | 氣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