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儒家與道家人生觀的異同點

淺析儒家與道家人生觀的異同點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作為我國古代思想文化上兩座對立統一的高峰,又有當初孔子問道於老子,所以二者既存在不同點,又存在相同點。中國漢代以後的統治者所選擇的是儒家,而不是老子的學說。漢武帝從漢初崇尚黃老之術轉向獨尊儒術,一定有其迫不得已的考慮。對他這種被現實政治的具體問題糾纏著的統治者來說,道家的理論與現實距離太大,而儒家理論與現實社會政治過程的差距較小,可操作性比較強。道德經的深刻博大反而阻礙了其推廣應用,只有在消滅私有制的時機成熟之後,等到那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出現之後,它才能一展身手。它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只能被束之高閣。在大道與現實差距很大而人們又無法改變現實的情況下,儒家學說作為一種不徹底的學說反而更加適用,它可以在不改變現有政治經濟過程的情況下,追求人的精神解放,包括佛教也是如此,置人與社會之間的有機聯繫於不顧,一廂情願地追求開悟。正是由於儒學與佛教在理論上沒有深入到人性與社會政治經濟過程的有機聯繫,因而能夠與私有制兼容,所以便能夠被統治者接納,被奉為國教,實際地發揮著引導人心的作用,維繫著道統的延續。

儒道之間人生觀的相異性表現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從代表人物上來說,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師和代表,老子莊子是道家的宗師和代表。孔孟作為儒家的聖賢,給後世樹立了道德(在倫理意義上)大師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為己任,富於理想,諄諄教人,死而後已。老莊作為道家的至人,給後世樹立了智慧大師(老子)和藝術大師(莊子)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維能力,以寧靜淡泊為操守,冷淡世情,嚮往自得,其於外物,順乎自然而已。儒家的人性論看到了人的社會屬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論看到了人的生理與心理屬性,覺察到虛偽而繁煩的宗法倫理對人性的桎梏相對個性的摧殘,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孔子是一個沒落貴族家庭出生的殷商後裔,面對西周末年禮崩樂壞的政治局面,他體內本就蘊含著對舊有封建制度的本能維護。他在政治上主張「以政以德」,提倡「禮治」,重視禮樂的政治作用。他曾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關於禮」。這就表明儒家禮樂思想歸根結底是其階級思想的產物。同樣,做為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子,也有著沒落貴族的身份,在繼承了老子「道」的自然法則的基礎上,認為人生應該擺脫禮的束縛,合乎自然,合乎人的本性。「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無為而治」的理念是道家學派的政治理想,自然樂論則是道家政治理念的產物,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春秋時期一部分沒落奴隸主階層面對現實又無可奈何的消極思想。

第二、儒家強調有為,而道家強調無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義禮智信,而道家思想核心僅為一個「道」,這裡的「道」應該是天地,宇宙的自然法則,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律。就人生觀而言,儒家的人生觀,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業為價值取向,內以修身,充實仁德,外以濟民,治國平天下,這便是內聖外王之道。其人生態度是積極進取的,對社會現實有強烈的關切和歷史使命感,以天下為己任。強調人的社會責任,高度重視人類生活的群體性,並以倫理關係解釋人類群體生活的特徵。而道家的人生觀,以超越世俗人際關係網的圖絆,獲得個人內心平靜自在為價值取向,既反對心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關心社會事業的奮鬥成功,只要各自順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擾,必然自為而相因,成就一和諧寧靜的社會,其人生態度消極自保,以免禍全生為最低目標,以各安其性命之情為最高目標,儒家的出類拔萃者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為清修隱者。道家受「無為意識」的支配,倡導一種「無為而無所不為」的社會理念,強調人的內部自然而發的東西。即通過對理想人格的追求,便能夠不斷完善與發展自己,《莊子》中說,儒家遊方之內,道家遊方之外,方即指社會。因此人們常說孔孟重名教,老莊重自然,其表現就是儒家入世而道家出世。馮友蘭先生認為中國社會的兩種趨勢「約略相當於西方思想中的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這兩種傳統」[ 《中國哲學簡史》 馮友蘭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年 第22頁]

第三、儒家主張入世,其學說的重心在社會人生.闡述如何做人和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後者也是做人的題中應有之義,因此人生哲學與倫理思想發達,哲學、倫理、政治是三位一體的狀態,而淪理決定著儒學的特色,故儒家哲學可稱之為倫理型哲學。孔孟的仁學,苟子的禮學,兩漢的經學,程朱的理學,陸王的心學,以及明中葉以後興起的經世致用的實學,無一不是圍繞著內聖與外王、性情與禮教這兩對基本矛盾而形成與演變的。所謂「內聖外王之道」就是解決個體的修身如何與群體的社會事業相聯繫的問題;而性情與禮教的矛盾就是解決主體的人性如何與客體的道德規範相協調的問題。 儒家不同學派處理這兩對矛盾的方式與側重點各有差別,但都把主體的道德修養作為處理其他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關鍵。道家學說也關注社會人生,但它的眼界早巳大大突破了社會人生的範圍,道家主張出世,面向大自然,面向整個宇宙,宇宙論、知識論比較發達,講究天道,熱愛自然,尊重物理,包容廠較多的自然科學知識。就是對於人的探究,也能夠著眼於人的生理結構與持征,提出有價值的衛生健身之道。儒家重養性,道家重養生。道家對於古代生理學的發展有獨特的貢獻。道家學說要處理的基本矛盾,是人與天的矛盾,這裡的人指社會與個體,這裡的天指人的生存環境與自然狀態,道家傾向於法天以成人道,反對用巧以違天道,其出發點在自然天迢,故道家哲學可以稱之為自然型哲學。儒道兩家皆以天人台一為最高精神境界,但儒家是以人道推論天道,將天道融入人道,道家是以天道推論人道,將人道融入天迢,形似而實異。

第四、 儒家與道家的人生觀在對待外部世界上表現為入世與出世的根本差異,同樣,在面對自身,在人生態度上也表現出不同。據《呂氏春秋·貴生》中的記載,有一個叫子華子曾說:「全生為上,虧生次之,死次之,迫生為下。」全生即喜怒哀樂愛惡六種情緒在人生中都能夠得到滿足,虧生即部分得到滿足,迫生即在壓迫下生活,沒有自主的像行屍走肉般苟活於世。而儒家所追求的的便是全生,這種全生也可以說是樂生,需要用安貧樂道來體現。樂生的目的就是「弘道」。「弘道」的基點在「修己」,其目的則在「安人」,「安天下」,使天下人民、整個社會安樂幸福,這就是儒家「樂生」、「修己安人」、「修己利人」。 「為萬世開太平」,則是其終極目標和最高理想。同樣的,道家也追求樂生,先秦的道家比較達觀,對生死沒有那樣執著。他們崇尚自然,認為生與死都是自然而然的。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他們認為生死有常,死不過是天要人以另一種方式存在,因此這種聽天由命的態度也不自然的反應了一種無謂的態度,而這種態度在後來的發展中卻逐漸走向了一種矛盾的整合,一方面他們不斷通過煉丹等途徑達到長生成仙,但嘴裡又叫囂著「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儒家對人生的態度,認為人生難得,人為萬物之靈。既生為人,就應該把握人生,盡其在我,發揮人的重大作用。孔子講:「修己以安人」。《大學》加以發揮為「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人的一生就應該為這項巨大的系統工程竭盡自己的力量,為這個巨大工程做出貢獻。而道家卻並不對次多做苛求。

本質上來講儒家思想主旨是仁義,捨生取義,以仁孝治國。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諧,道法自然,以無為治國.

儒道之間的統一性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思想觀點上的共同性。儒道皆認為天人是一體的,人類來源於自然,又以自然為生存的依託,兩者息息相關連,人應當愛護自然環境和資源.不可破壞天人的合諧,

第二,學說內容上的互滲性。儒道兩家皆以「我」為主,同時吸收改造對方若干成分,納入自己體系之中。再看道家,先秦老莊之學排擊儒學.然而老學之「愛民治國」,庄學之「安然順命」,可以說,道家補充了儒學短於形而上本體之學的缺陷,儒學補足了道家漠視現實社會人生問題的偏失。

第三,文化全局上的共建性。中國古代思想文化有三大精神支柱,即儒、釋、道(道家和道教)。三者之中,儒學是主幹,釋、道是輔翼。中國傳統文化暫時離開佛教道教,可以不失其本色,離開儒家或道家就不成其為中國傳統文化。儒學在人生哲學、倫理道德規範、教育學等重要社會文化領域有第一位貢獻,道家在宇宙論、美學、自然哲學、重要社會文化領域有第一位員獻。缺少了道家,中國傳統文化就要失衡中國封建社會能夠長期穩定發展,從思想文化上說,固然有賴於儒家對綱常名教的扶樹,同時也得益於道家對社會矛盾的調節,使得社會機體有較大的彈性和韌性,再加上佛教和道教,形成文化的多元結構相豐富多采,人們可以在因遲時有多種選擇的人生之路,以寬容的氛圍緩解專制主義淫威對矛盾的激化。

第四,修習信仰上的兼容性。儒曰存心養性,道曰修心煉性,佛曰明心見性,其義理是相通的。

道法自然的核心觀念為道家思想打開了另一扇天窗,道法自然的思想就其表面而言,僅指遵從於自然客觀規律的變化,隨自然而動,而就其深刻的內在實質,則是將人融於這個變幻莫測的宇宙世界中,這正是「自然」之所在;而「道」並非儒家思想中的倫理道德之道,它是一種更為宏觀和客觀的萬事萬物的變化規律之道,是自然之道,更是宇宙之道,這種「道」正好與儒家之道有機融合,形成了社會與自然,人與天地的物我合一。縱觀人間之道,無外乎儒家之道與道家之道了!只不過,儒家將「道」現實化、社會化,而道家卻將「道」超然化、自然化。

在說明了這兩種人生觀念後,我們可以看出這兩種不同的人生觀幾乎都是以彼此的對立面存在的。兩種人生觀所彰顯的都是一種理想人格。而這種理想人格層次都很高,但比較而言,儒家的理想人格教人積極進取,引導人們向既定的目標奮勉前進。他們心目中的聖人君子,一切行為都是最符合道德的,體現了全部社會道德的最高水平。這種理想人格,事實上也是不現實的,不能完全達到的,但它畢竟源於現實,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的個體人格的概括與升華,因此可以通過道德的教育與修養,有不斷被接近的可能,因而被歷史所接受。而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的理想人格完全是一種虛幻的人格類型,不要說實現,連接近的可能性都沒有,所以,道家的理想人格沒有被歷史所接受。雖然後來的道教把莊子捧為「玉清教主」,但道教宣揚長生不死,與人類現實生活相去甚遠,已超出了哲學與人學思想的範圍。

推薦閱讀: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選擇怎樣的運氣實現方式?
對於沃爾沃這個品牌,你們有什麼樣的看法?
路西法之光
人生是個蒼涼的手勢—張愛玲

TAG:人生 | 人生觀 | 儒家 | 道家 | 家人 | 異同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