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的敘事視角摭談之一
小說的敘事視角摭談之一
宛茂普/供稿
【主題闡述】 敘述角度也稱視角,是敘述者與敘事文本中的事件相對應的位置和狀態。它與作品的內容及作家為表現這一內容所採取的整體藝術構思都緊密相關。 從敘述者與所述情節的位置及關係看,小說敘事視角可以分為「我」的視角、「劇中人」視角及作者本人視角三種。 一、「我」的視角。「我」既是小說的主角,又是小說的敘述者。這種視角從「我」出發,一以貫之,敘述方便、自由,使故事情節更容易展開,並可以自由地抒寫「我」的心情以及感受,從而增強小說的真切感和可信度。丹尼爾·笛福的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就是以第一人稱「我」自述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在海難中逃生的水手在荒島上求生,終於獲救回到英國的故事。小說中「我」長達27年的荒島生活,人與自然的孤身對抗,在生存面前的一次次驚心動魄的化險為夷,令讀者覺得這已經不是一部作者創作的小說,而主人公魯濱遜更成了作者本人。這自然源於以「我」的視角的敘述。 二、「劇中人」視角。這是指從故事中一個特定人物的角度來敘事。由於受到其自身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往往會出現敘事的空白、間隙,這給讀者提供了廣闊的想像空間,也便於設置懸念,激發讀者閱讀的好奇心。曹雪芹《紅樓夢》中寶玉、黛玉初次見面時,作者著力從寶、黛二人的眼中所見去描寫對方,通過二人的眼睛將彼此的形貌及性格特徵呈現出來。這便是典型的以「劇中人」的視角的敘述。 三、作者本人視角。作者本人在敘事,即全知視角。這種敘述視角不受時空限制,使人物、事件得到最廣泛、最自由的表現,在生動、具體地展示社會生活廣闊畫面的同時,也能深入人物內心,充分展現其思想活動和心理感受。這點在古今中外的作品中多有體現。如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作者以其廣闊的視野,如椽的大筆,氣勢磅礴地書寫了19世紀初至20年代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為小說故事的展開設定了一個宏大的社會背景。 當然,小說大家們更多的是將各類視角結合而作,以便更自由地書寫和表達。
推薦閱讀:
※論刑事審判中的「概括性判決」——以追繳(沒收)違法所得為視角.pdf
※人格刑法學:以犯罪論體系為視角的分析 | 法學中國
※吳志成、楊娜:全球治理的東亞視角
※多視角探究
※過完年第一周的三個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