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七夕詩歌中的民俗文化

  七夕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在其產生髮展變遷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和積澱了許多豐富而深厚的民俗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我國歷代不少詩歌都記載和表現了古人在七夕豐富多彩的生活和悲歡離合的心路歷程,通過對這些詩歌的細細體味和解讀,一方面能使我們了解古代多種多樣的七夕民俗風情;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可以促使我們更加深入地挖掘和探討這些民俗事象背後所蘊含的深層的民族文化內涵,進而發揚和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這也是我們創造和諧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這是曹松《七夕》詩中的兩句。追求團圓是中國人民永恆的生活主題。在歷代與七夕相關的大量詩詞題詠中,最常見的題材是寫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唐代權德輿的《七夕》:「今夕雲??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競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霄。」詩歌雖然沒有直接點明這是寫牛郎織女的相會,但詩中的「脈脈與迢迢」向我們透出了這一信息。早在東漢後期的《古詩十九首》里就有《迢迢牽牛星》一篇:「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詩中用「迢迢」與「脈脈」寫盡了牽牛織女的離愁別苦,充滿了濃重的悲涼氣氛。但權德輿此詩卻一掃前詩的凄涼哀婉,不僅寫出了天上夫妻的鵲橋相會,而且也寫出了人間在這一刻的喜悅情景,「家人競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霄」,一種普天同慶的濃郁節日氣氛洋溢在字裡行間。「新秋牛女會佳期,紅粉筵開玉饌時」(李郢《七夕寄張氏兄弟》) 、「烏鵲橋頭雙扇開,年年一度過河來」(趙璜《七夕》) 、「古來傳織女,七夕渡明河」(梅堯臣《七夕》)等等,更是直接題詠牽牛織女相會的。「今年七月閏,應得兩回歸」(王灣《閏月七日織女》) 、「幾年始得逢秋閏,兩度填河莫勞苦」(李商隱《壬申閏秋題烏鵲》),詩人們對於牛女的閏秋可以兩聚表達了由衷的慶幸和祝願。如此眾多的與團圓相關的七夕詩歌不正反映了人們對團圓幸福生活的渴望嗎?然而,現實又往往是殘酷的,因為生活,多少人拋妻別子,浪跡天涯,經年不得回家與親人團聚,故此,「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滋味常常在他們心頭縈繞。曹植的《九詠》:「乘迴風兮浮漢渚,目牽牛兮眺織女。交有際兮會有期,嗟痛吾子兮來不時。」可以說是較早的感嘆人間男女不如天上牛女的詩篇。此後這類抒發不得團聚的詩詞往往見諸筆端:「皎皎河漢匹,三秋會有期。嗟嗟琴瑟偶,一去無還時」(宋務先《七夕感逝》)、「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涼風初減熱,新月始含秋。誰忍窺河漢,迢迢望牽牛」(孟浩然《他鄉七夕》)。孤身在外的男子如此愁苦,身居宮中的不幸女子更是終身陷於絕望的深淵:「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夜深人靜,正是天上牛郎織女相聚的幸福時刻,可身居宮中的寂寞宮女只有手中的秋扇作伴,就連一年一度的男女歡聚對於她來說也只能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遙想。實際上,牛女的短暫相聚並不能滿足現實中人們長相廝守的願望,而詩人們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通宵道憶終無盡,向曉離愁已復多」(何仲宣《七夕賦詠成篇》四首其一);「雖喜得同今夜枕,還愁重空明日床」(沈叔安《七夕賦詠成篇》四首其二》) 。正因為相聚如此難得,所以宋代詞人秦觀在他的《鵲橋仙》中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貌似曠達之語來自我安慰。

  二、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這是林傑《賦七巧》詩中的兩句。七夕的活動很多,最常見的是乞巧,故七夕常見的另一個名稱便是乞巧節。乞巧的具體做法就是婦女們在農曆七月初七晚上於庭院內向織女星乞求穿針縫衣的技巧。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云:「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鑰石為針,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蟢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與之相應的詩歌如劉遵《七夕穿針》:「步月如有意,情來不自禁。向花抽一縷,舉袖弄雙針。」由此可見,南北朝時婦女七夕乞巧已成風氣,至唐更是普遍。「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清江《七夕》)、「人間不見因誰知,萬家閨艷求此時」(劉言史《七夕歌》),典型地道出了當時穿針乞巧的龐大規模。不僅普通婦女乞巧,就連未成年的孩子也加入此等行列,「外孫爭乞巧,內子共題文」,(權德輿《七夕見諸兒孫題乞巧文》)便是透出了這一消息。「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祖詠《七夕》)更是流露出她們乞巧的執著和耐心。

  但月下乞巧實非易事,「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祖詠《七夕》)、「針欹疑月暗,縷散恨風來」(梁簡文《七夕》)。乞巧的最終結果往往是「碧空露重彩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劉言史《七夕歌》) 但不管怎樣,古代婦女極為重視七夕的乞巧活動,這是非常普遍的現實。究其原因,是因為乞巧於古代婦女的家庭生活極為重要,甚至關係到她們在家庭中的地位。在古代作為一個女子,針線活的好壞是對其手藝及其才能評價的一個重要標準,封建社會裡對婦女的基本要求是「三從四德」,「四德」中的「婦工」主要指的就是這一項。也正基於此,她們才向心目中的紡織能手織女乞巧。除此,與乞巧相關的還有其他一些活動,如拜月,「香幛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羅隱《七巧》)。再如施肩吾的《幼女詞》:「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從幼女的嬌憨可愛中不難看出拜月的普遍性。除了拜月乞巧,還有浮針乞巧以及向蜘蛛乞巧的習俗,如《淮南子·道應訓》云:「澧水之深千(十)仞,而不受塵垢,投金鐵針焉,則形見於外。」可見漢代已有浮針乞巧的習俗。而向蜘蛛乞巧自然是與蜘蛛結網技藝的高超有關,現實生活中蜘蛛的結網之巧也是常令婦女們心嚮往之的,故此七夕乞巧詩詞中多有寫向蜘蛛乞巧的詩句。如李商隱的《辛未七夕》,「豈能無意酬烏鵲,唯與蜘蛛乞巧絲」,范祖禹《七夕》二首其二,「乞巧樓中成底事,平明只得玩蛛絲」,等等。

  三、曬腹曝衣傳故俗,阮庭布犢若為標

  這是楊億《七夕》詩中的兩句。曝衣也是七夕的傳統習俗,據記載,漢武帝時已有曝衣風俗。宋宋敏求《長安志》卷三《公室一·漢上·建章宮》引宋卜子陽《園苑疏》曰:「太液池西有武帝曝衣閣,常至七月七日,宮女出後衣,登樓曝。」《太平御覽》卷三一中也有相同的記載。可見,曝衣已是當時的風俗。魏晉時廣為眾人所津津樂道的還有阮咸掛犢鼻褌和郝隆卧腹曝書的故事。上引楊億詩歌即言其事。宋代梅堯臣《七夕詠懷》也有同樣記載:「常聞阮家兒,犢鼻竹竿頭。人生自有份,豈愧曝衣樓。」宋祁也有曝衣詩句:「素彩空浮承露掌,清香不散曝衣樓。」(宋祁《七夕》三首其一)最典型的當數唐代沈佺期的《曝衣篇》,詩前有小序,交代了作詩的背景,詩中有「次夜星繁河正白,人傳織女牽牛客。宮中擾擾曝衣樓,天上娥娥紅粉席。曝衣何許曛半黃,宮中綵衣提玉箱。珠履奔騰上蘭砌,金梯宛轉出梅梁……」。對於宮中曝衣的盛大繁華場面極盡鋪陳描繪之能事。除了曝衣,還有曝書的活動,如崔國輔的《七夕》:「閣下陳書籍,閨中曝綺羅。」綜觀曝衣的習俗,當是與織女的織布縫衣有關係,同時兼及文人的曝書等行為,這就擴大了民事習俗的範圍,即七夕不僅與婦女活動密切相關,同時也影響到讀書人。實際上,從物理角度來講,七月初七的曝衣曝書等行為也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畢竟,衣服、書籍等的長久擱置於箱櫃,難免發潮變霉而遭蟲蠹,在秋高氣爽之際,拿出來曝晒一下也是非常有益處的。

  四、槎來人泛海,橋度鵲填河

  這是李嶠《七夕應制》詩中的兩句。泛舟戲水也是七夕風俗的一個主要活動。究其根源,這應該還是與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有關。民間傳說中牛郎織女為天河所阻隔,七夕相會,需藉助鵲橋方可實現,由過橋自然而然又引出泛舟水面的戶外活動等習俗。如任希古的《和東觀群賢七夕臨泛昆明池》:「秋風始搖落,秋水正澄鮮。飛眺牽牛渚,激賞鏤鯨川。岸珠淪曉魄,池灰斂曙煙。泛瀉分槎漢,儀星別構天。雲光波處動,日影浪中懸。驚鴻掛蒲弋,游鯉入庄筌。萍葉疑江上,菱花似鏡前。長林代輕幄,細草即芳筵。峰開翠瀲,筆海控清漣。不挹蘭尊聖,空仰桂舟仙」。詩歌以細緻生動的筆觸描寫了秋日湖面的美景,盡情抒發了詩人七夕泛舟的心曠神怡之感,讀來令人心馳神往。再如盧照鄰的《七夕泛舟(並序)》:「汀葭肅莫暑,江樹起初涼。水疑通織室,舟似泛仙潢。連橈渡急響,鳴棹下浮光。日晚菱歌唱,風煙滿夕陽」,同樣以欣喜的心情抒寫了七夕泛舟江面的獨特感受:秋日的涼爽驅走了暑夏的悶熱,劃著小船在江面上蕩漾,如同暢遊於天河;黃昏時風,彩霞滿天,菱歌四起,煙霧繚繞,置身其中真有飄飄欲仙之感。難怪詩人「乘流則逝,不覺忘歸」。

  除了上述幾種主要的民俗活動外,與七夕相關的還有沐浴求子、求財求壽、祓禊除疾等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在這中間,文人中最普及的便是吟詩作賦。據程薔、董乃斌統計,光《全唐詩》中以「七夕」直接命題的詩作就有 54 位作家的 82 首詩,與七夕內容相關的作品總數肯定要數倍於此,可見,七夕在唐人心目中的地位。南宋蒲積中編成的《古今歲時雜詠》一書收錄從漢到宋的七夕詩歌共計有 130 首之多,這還是收集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詩作。再從上述詩作中細分,有相當一部分詩作是應制詩,這從題目就可以看出來,如謝庄的《七夕詠牛女應詔》、許敬宗的《奉和七夕應制》、杜審言的《七夕侍宴應制》等等,而且好多是眾人的群體應制或酒席宴會的眾聲同唱,集體應制的如唐代李嶠、趙彥昭、劉憲、李乂等同日所作的《七夕應制》;酒宴酬唱詩作如《古今歲時雜詠》中所載的陳後主《七夕宴宣猷堂各賦一韻詠五物足為十並牛女一首五韻物次第用得帳屏風案壺履》,題下有「坐有陸瓊、傅緯、陸瑜、姚察等四人」之語,可見是君臣酬唱詩;再有如《七夕宴重詠牛女各為五詠》題下有「坐有劉軌、安遠侯方華、張式、陸瓊、顧野王、褚玠、謝伸、周燮、傅緯、陸瑜、柳庄等十三人」之語。實際上,節日詩詞酒席賦詠是我國歷代朝廷及其文人的一以貫之的文化傳統,通過此類活動,既豐富了節日的娛樂氣氛,又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可謂是皇恩浩蕩天地同慶。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自古以來,七夕就在我國民間乃至朝廷都有著許多豐富多彩的習俗活動,這其中有一部分,以今人的眼光來看,不免帶有迷信落後等色彩,但剔除其中的糟粕部分,我們仍然不是還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內容嗎?諸如利用鵲橋相會的古老傳說舉辦一些聚會活動,來增進夫妻甚至朋友、同事等彼此間的友誼,不也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嗎?其他的諸如乞巧、乞富、乞壽的美好心愿,曝衣曝書、登高沐浴等的健康生活,不也是我們應該繼承並發揚光大的優秀傳統嗎?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弘揚民族傳統節日文化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來源:中國寧波網 ·作者:劉貴生)

【附錄】

關於七夕節的詩詞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鵲橋仙(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詞(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七夕(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七夕(宋)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彤雲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

  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七夕(唐)崔國輔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風生玉漏,置水寫銀河。

  閣下陳書籍,閨中曝綺羅。

  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

  七夕(唐)崔塗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間一周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七夕(唐)竇常

  露盤花水望三星,彷彿虛無為降靈。

  斜漢沒時人不寐,幾條蛛網下風庭。

  楚塞餘春聽漸稀,斷猿今夕讓沾衣。

  雲埋老樹空山裡,彷彿千聲一度飛。

  七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唐)杜牧

  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七夕(唐)杜審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佩,香筵拂綺羅。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七夕賦詠成篇(唐)何仲宣

  日日思歸勤理鬢,朝朝佇望懶調梭。

  凌風寶扇遙臨月,映水仙車遠渡河。

  歷歷珠星疑拖佩,冉冉雲衣似曳羅。

  通宵道意終無盡,向曉離愁已復多。

  七夕(唐)李賀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唐)李嶠

  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查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

  帝縷升銀閣,天機罷玉梭。誰言七襄詠,重入五弦歌。

  同賦山居七夕(唐)李嶠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開粉席,雲岫敞針樓。

  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七夕歌(唐)劉言史

  星寥寥兮月細輪,佳期可想兮不可親。

  雲衣香薄妝態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將極,妖紅慘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舊機,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間不見因誰知,萬家閨艷求此時。

  碧空露重彩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

  七夕(唐)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七夕偶題(唐)李商隱

  寶婺搖珠佩,常娥照玉輪。靈歸天上匹,巧遺世間人。

  花果香千戶,笙竽濫四鄰。明朝曬犢鼻,方信阮家貧。

  壬申七夕(唐)李商隱

  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風輕惟響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傳香遠,榆高送影斜。成都過卜肆,曾妒識靈槎。

  辛未七夕(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七夕寄張氏兄弟(唐)李郢

  新秋牛女會佳期,紅粉筵開玉饌時。

  好與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曉羨蛛絲。

  七夕(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絲竹千家列彩樓。

  可惜穿針方有興,纖纖初月苦難留。

  七夕(唐)劉威

  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

  雲收喜氣星樓曉,香拂輕塵玉殿空。

  翠輦不行青草路,金鑾徒候白榆風。

  采盤花閣無窮意,只在遊絲一縷中。

七夕(五代·後唐)楊璞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唐)權德輿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宋)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庄閘舟中七夕(清)姚燮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推薦閱讀:

語文詩歌鑒賞,「4大高頻常考題型」,一看就會!
試談李白詩歌的風格
【詩歌及格言篇】經典勵志語錄:昨天是今天的歷史
六朝詩歌的「三變」
第一部詩集《石頭》補檔

TAG:詩歌 | 文化 | 民俗 | 七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