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院
07-11
佛教寺院 殿堂是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築。殿,用於供奉佛像、菩薩像;堂,是僧眾修行和起居的地方。漢地佛教自明代起,殿堂的建築開始定型化,即通常在南北的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樓。在它們的左右兩側建有伽藍殿、祖師殿、觀音殿、藥師殿等配殿。寺院的兩側為僧眾的生活區域。 佛寺大門稱為「山門」,因為寺院通常建於山林深處。山門一般有三座,蓋成殿堂式,稱「山門殿」或「三門殿」。殿內兩側塑造二大金剛力士像,面目猙獰,頭戴寶冠,赤裸上身,手執金剛杵。金剛杵是古印度最堅固的兵器;由二金剛力士共同把守山門,守護佛法,顯示出佛門的威武森嚴。 山門之後,便是天王殿。殿中央面南供奉彌勒佛。彌勒佛是佛教所說的「未來佛」,釋迦牟尼曾預言他將在數百萬年後成佛。唐以前的彌勒造像,大多以菩薩形象出現,頭戴寶冠,身著天衣,頸披瓔珞。唐以後的彌勒佛形象取材於中國五代時的布袋和尚,從而有重大變化。布袋和尚名叫契此,身材矮胖,常攜布袋,隨處坐卧,教化大眾。臨終時他說了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此後,人們便認為他是彌勒菩薩的化身,加以供奉,形象特徵是袒胸凸肚,光頭大耳,笑容可掬。彌勒佛的背後,面北供奉韋馱。韋馱是守護寺院的佛教天神,一般被塑成身穿古將軍服,手持金剛杵的威武形象。 天王殿的左右兩旁供的是穿甲戴胄的四大天王像。這四大天王指的是:東方持國天王,能守護國土,全身白色,手持琵琶;南方增長天王,能令他人增長善根,全身青色,手執寶劍;西方廣目天王,全身紅色,手中繞纏一龍;北方多聞天王,既是北方的守護神,又是財富之神,全身金色,著七寶金剛莊嚴甲胄,戴金翅鳥寶冠,手持雨傘。上述形象都是元明以後經過漢化而逐漸形成的,他們手中的法器分別表示風調雨順的職能。 天王殿之後便是大雄寶殿,又稱大殿,它是寺院的正殿。「大雄」,是對釋迦牟尼的尊稱。殿內主要供奉的是釋迦牟尼像,但因時代崇尚變化的原因,實際情況比較複雜。一般大雄寶殿中央是釋迦牟尼的坐像或立像,兩旁是他的兩個大弟子迦葉和阿難的立像。宋以後,大型佛殿也有供奉三尊佛像的,其供奉方式有兩種:一是供「三身佛」,二是供「三世佛」。三身佛,指一佛所具的三身,即法身佛(體現佛法的佛本身),名毗盧遮那佛;報身佛(以佛法為依據,經修習而獲佛果之身),名盧舍那佛;應身佛(為超度眾生而應化之身),即釋迦牟尼佛。供三身佛的,一般中間為法身佛,左側為報身佛,右側為應身佛。三世佛,有橫三世和豎三世之分。橫三世佛是從空間上說的,在大殿中的位置通常為:中間是眾生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兩旁可置文殊、普賢兩菩薩);左側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兩旁可置日光、月光兩菩薩);右側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兩旁可置觀音、大勢至兩菩薩)。豎三世佛是從時間上說的,在大殿中的位置通常是:中間為現在佛,主現世,指釋迦牟尼佛;左側為過去佛,主前世,指燃燈佛;右側為未來佛,主來世,指彌勒佛。 一般寺院大殿的兩側還供有羅漢。五代以前佛教所傳多為十六羅漢,五代起繪畫羅漢之風盛行,畫家據己所需又平添兩尊,成十八羅漢。 有的寺院在大殿佛像背後塑有南海觀音像。觀音菩薩立於海島之上,手持楊枝、凈瓶,四周作救度八難的景象。觀音又名觀世音,由於她大慈大悲,能救度一切眾生於危難困苦之中,所以備受崇奉,隋唐以後已獲得社會的普遍信仰,其形象也由男性逐漸演化成美麗善良的女性。 大殿之後是法堂(或稱講堂),是演說佛法、歸戒集會的地方。法堂內除安置佛像外,還設立法座和講台。台下設香案,兩側置聽法者席位。 藏經樓是寺院圖書館,一般不對外開放。僧眾在寺院中的生活必須受佛教有關制度的約束,不能違反寺院的清規戒律。 寺院僧眾指全部男女出家人,分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四類。比丘是指出家後受過具足戒(大戒,250條)的男僧,俗稱和尚。比丘尼是指出家後受過具足戒(348條)的女僧,俗稱尼姑。沙彌、沙彌尼是指只受沙彌戒(10條)或沙彌尼戒(10條),而未受具足戒的男、女出家者。沒有出家的佛教信徒統稱居士,一般不住寺院。 寺院為方便管理,內部也有一套完整的人事制度。象徵性的職務(序職)由德高望重者擔任,實際職務(列職)則根據需要而設。全部僧職可以分為三個等級:監院、首座等少數寺院首腦為第一級;維那、典座等中層主管人員為第二級;飯頭、菜頭、火頭、水頭等屬於第三級,他們管理日常具體事務。 根據規定,出家後僧尼必須身穿統一的服裝。比丘通常有三種衣服。一名五衣(內衣),用五條布縫製而成,於日常作業和就寢時穿;二名七衣(上衣),用七條布縫製而成,於禮誦、聽講時穿;三名大衣,用九條布以至二十五條布製成,遇有禮儀或外出時穿。這三種衣服統稱為袈裟。 印度佛教不許出家人自行耕種,認為鋤頭入土會殺害蚯蚓、螞蟻等生靈;又規定出家人以乞食為生,一日兩餐,中午以後不再進食,叫做「過午不食」。唐代禪師百丈懷海根據中國社會的特點,訂立《清規》,號召僧眾參加各類生產勞動,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實現寺院的自給自足。由於體力勞動的繁重負擔,寺院逐漸廢除「過午不食」的戒條,但素食的習慣基本保持了下來。 僧眾的寺院生活,還包括學習各種佛教知識,勤於佛教修行和參加法事活動。 明末以來,僧眾生活每天有「五堂功課、兩遍殿」。兩遍殿,指早殿和晚殿;五堂功課,指念誦五種經文。早殿也稱早課,內容是念誦《楞嚴咒》、《心經》等。念誦時全寺僧眾齊集大殿,念誦過程中配有歌贊。晚殿也稱晚課,內容是誦《阿彌陀經》和念佛名;誦《大悲咒》、《大懺悔文》和禮拜88佛;再誦《蒙山施食》儀文。據說,《楞嚴咒》有息災滅禍的功效,《大悲咒》是觀音菩薩解救眾生的根本手段,《心經》是《大般若經》的核心,《阿彌陀經》是凈土信仰的基本經典,《大懺悔文》叫人消除宿業不造新罪,《蒙山施食》相傳為甘露法師於蒙山(今四川雅安)所集施食餓鬼的禮儀文字。 僧眾自我修行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懺法。它通過僧徒念經、拜佛等儀式,懺悔自己以往罪業,並發願今後勤於修行。懺法也用於為死者懺悔罪業,濟度亡靈。 近代以來,念佛和參禪也是寺院僧眾的基本修行內容。凡於七日之中,專心參究,或專心持名念佛,稱之為「打七」。禪宗的集體打七又叫「打禪七」,通常於冬天進行,時間可以是一七(一個七日)或二七(兩個七日),乃至十七(十個七日),根據需要而定。凈土宗的打七叫做「打凈七」,主要是開展集體念佛活動,只念阿彌陀佛,伴以木魚之聲。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普通人為什麼最適合男女雙修?
※攝心為戒,有具體的方法嗎?
※做「不為什麼」的事
※如何運用佛法化解對方的仇恨?
※佛陀有治國之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