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讓美國在中東欲罷不能(權威論壇)

日報

周報

雜誌

人民日報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顧人民網檢索數字報用戶中心返回目錄手機讀報 精彩隨身手機報:移動發送RMRB到10658000 聯通發送RMRB到10655111瀏覽詳情 >>客戶端:1.發簡訊「人民下載」至12114免費獲取下載地址 2.下載到電腦:蘋果安卓利益,讓美國在中東欲罷不能(權威論壇)《 人民日報 》( 2013年11月11日 23 版)

美國在中東有著重要戰略利益,一直致力於在該地區發揮領導者的作用。但中東亂局似乎在脫離美國的掌控,美在中東地區的傳統盟國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一個表現出不在乎美國中斷軍事援助以迫其就範的要挾,一個拒絕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席位,擺明了給美國臉色看。凡此種種是否表明,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正在下降?美國在中東的困境,對其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實施有何影響哈桑·納菲阿(埃及開羅大學政治學教授)唐志超(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所研究員、中東研究室主任)弗蘭斯—保羅·范德普滕(荷蘭國際關係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艾哈邁德·甘迪勒(埃及金字塔政治與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阿倫·大衛·米勒(美國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中東問題專家)德米特里·特列寧(俄羅斯莫斯科卡內基研究中心主任)弗雷德里克·維瑞(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東研究項目高級研究員)一、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利益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確保美國的影響力,在保護以色列和地區阿拉伯夥伴間求平衡,打擊恐怖主義,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確保石油供應的穩定和合理價格,推進地區「民主」改造納菲阿: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利益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安全利益,二是能源利益。從安全利益上講,首先,美國要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求得一個平衡,一方面要維護以色列的安全利益,在各個層面上為以色列的生存提供幫助,另一方面又要顧及阿拉伯國家的立場和反應,力促巴以和談。其次,美國在中東還面臨著打擊和遏制「基地」組織以及其他伊斯蘭極端組織的任務,避免「9·11」事件的重演,葉門、伊拉克乃至2011年之後的利比亞和敘利亞都是美國重點關注的地區。第三,阻止伊朗擁有核武器也是美國在中東的一大戰略目標,美國認為伊朗領導層的極端反美思想與核武器的結合是它可能面對的一大災難。從能源利益上講,美國作為世界石油進口大國,確保中東地區石油以穩定而且合理的價格出售,確保國際石油海運線的安全,對於美國來說至關重要,「石油危機」對美國人來說是一段痛苦的歷史,他們不想讓這一歷史重演。唐志超:當前美國在中東的核心利益主要有四:一是保護盟友以色列以及地區夥伴如沙特等海灣國家的安全;二是打擊恐怖主義;三是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中東地區的擴散,尤其是防止主要對手伊朗、敘利亞、蘇丹以及伊斯蘭極端組織獲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四是保證中東石油自由而穩定地流向世界市場,防止美國的對手控制地區能源。此外,推進地區的民主改革,建立自由市場和公民社會,也是美國的重要戰略目標。范德普滕:美國的中東戰略利益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維護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為了實現這一點,美國需要在該地區的主要安全事務中充當來自外部的領導者,同時也需要防止其他大國成為美國這一位置的競爭者。和中東的戰略位置、能源相比,以色列、恐怖主義、伊核問題也很重要,但我認為這些都不足以作為美國最基本的戰略利益。二、與過去相比,美國在中東的戰略目標是否發生了顯著變化?處於動態調整中,但沒有根本性變化。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版圖出現的巨大變化,對美國的中東戰略構成重大挑戰。亞太再平衡戰略推出後,推進民主與自由不再是核心利益唐志超:自二戰以來,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利益隨著時代的變化以及美國在全球和地區角色的改變而不斷變化。冷戰期間,捍衛以色列的安全,控制中東能源,阻止蘇聯及其盟友控制中東,一直是美國的核心利益所在。冷戰結束後,推動地區和平,推廣「民主」與「自由」,建立由美國一家主導的新中東秩序,成為其主要戰略目標。「9·11」事件後,隨著反恐成為美國家安全戰略的核心以及對外政策的主要內容,打擊恐怖主義、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推動地區「民主」改造成為小布希政府中東政策的核心內容。美國認為中東地區存在的「民主赤字」是地區恐怖主義泛濫的主要根源。到了奧巴馬時代,鑒於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的教訓和美國實力、地位的下降,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推出,美國中東政策進一步調整,推進中東民主與自由不再成為核心利益,但反恐和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仍保持十分重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哪一時期,捍衛以色列的安全以及控制中東石油,一直是美在中東的核心利益,從未發生變化。納菲阿:2011年以來,中東地緣政治版圖出現巨變,對美國中東戰略構成重大挑戰。儘管美國一直鼓吹「大中東民主計劃」,歷史上美國在阿拉伯世界的盟友卻多是埃及、沙特這樣的專制集權國家,而伊朗這種革命性國家卻成了美國的死對頭。2011年後,專制國家紛紛面臨著民眾的抗議浪潮,新上台的民選政權無力控制國家局勢。於是美國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如何應對這些民主過渡國家一系列的國內危機上。在美國看來,如果埃及、利比亞、敘利亞等國的局勢無法穩定下來,就會為恐怖組織提供新的庇護場所。但是,這些國家的問題非常棘手,尤其是敘利亞危機,至今各方無法找到利益的契合點,這使得美國中東政策的未來呈現一派灰色調。范德普滕:自二戰結束、英國勢力撤出中東地區之後,美國在中東的戰略目標沒有太大變化,即在這一能源和地理的戰略位置發揮美國的影響力,進而將影響擴大至周邊。雖然近10年間美國減少了來自中東的原油進口,並增加了自身能源供應,但這並不代表中東的能源已變得不重要。美國可以通過影響中東,進而影響對歐洲和亞洲的石油供應,乃至影響國際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或許從表象上看,美國拋棄了許多以前的盟友,並支持中東民主化、減少石油進口,但根本的戰略利益不會在短時間內改變,直到出現一個或多個競爭者試圖分享美國在該地區的主導地位。三、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是在提升還是下降?美國想從中東一走了之既不可能,也不現實。複雜難纏的中東仍對奧巴馬政府戰略東移的精力、步伐以及資源投入構成嚴重製約和挑戰甘迪勒:隨著美國經濟增速放緩,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總體呈現收縮態勢。在這種大背景下,美國不得不將更多精力投入到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實施中,因此中東地區在美國對外戰略中的地位已不如從前,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正在下降也是事實。從國內看,近10年來,美國在中東地區直接或間接挑起多場戰爭,導致反戰呼聲不斷高漲,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要求政府不再插手中東事務;從國外看,埃及和利比亞的政權過渡進程也沒有朝著美國預期的方向發展,美國駐利比亞大使2012年慘死班加西等一系列事件證明,美國在中東地區面臨越來越大的威脅。這一切讓奧巴馬政府焦頭爛額。因此,美國將戰略重心轉移出中東也是出於現實利益的考量。米勒:今後幾年,美國會更加減少其在中東地區的投入,原因有以下六條:一、俄羅斯不會選擇與以色列、美國對抗;二、中東國家的亂局美國無力獨立干預;三、美國即將經歷能源革命,美國在能源上的獨立會增加美國在阿拉伯國家行動的自由;四、美國在中東的朋友正在減少,當下華盛頓在阿拉伯國家中缺少一個能夠真正有影響力的合作夥伴;五、以色列正變得越來越強大和獨立;六、在伊朗核問題和巴以和談兩個奧巴馬多次表示要致力於推動的問題上,美國政府未必能有解決問題的技巧和決心。唐志超:奧巴馬政府中東政策的核心思想是:在中東實行戰略收縮、將美國的全球戰略重心由大中東轉向亞太、結束兩場戰爭(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在奧巴馬看來,亞太代表的是美國所面臨的21世紀的長期挑戰與機遇,而中東則更多代表的是使美國陷入霸權衰落和經濟衰退的戰略陷阱和泥潭,代表著「9·11」後「失去的10年」。但是「不期而遇」的中東歷史性劇變,成為奧巴馬新中東政策的夢魘。從現實來看,正如奧巴馬所宣示的,美在中東地區仍存在重大利益和安全關切,美想從中東一走了之既不可能,也不現實。複雜難纏的中東地區熱點問題,如巴以問題、伊朗核問題、敘利亞戰爭,都與美的中東核心利益有關,使奧巴馬難以如願從中東脫身。雖然美國已順利從伊拉克撤軍,並計劃明年從阿富汗撤軍,但是中東仍對奧巴馬戰略東移構成了嚴重製約和挑戰,其戰略東移的精力、步伐以及資源投入受到了嚴重影響。特列寧:美國在中東地區有不少盟友,但盟友們尚未掌握這一地區的控制權,而且盟友之中也有一些不受控制的,例如土耳其。作為北約成員,在敘利亞問題上土耳其自行其道,在與以色列、伊朗和埃及的關係處理方面也有著自己的做法。除此之外,令美國頭痛的還有埃及軍方。他們干預政治的做法與美方期待背道而馳,讓美國的支持幾乎成為徒勞。沙特在聯合國大會上也採取了自己的外交措施,通過拒任非常任理事國抗議聯合國對敘利亞問題的解決方案,其實是在抗議美國前後不一的政策。此外,伊拉克目前保持著與伊朗的密切往來,並為大馬士革打開了供給的通道,這讓撤軍後的美國備受打擊。這種局面在某種程度上是地區成員活力被激發的結果,目前中東國家的積極行動也在某種程度上弱化了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在各種條件的共同作用下,美國實際上減少了自己在中東事務中的參與度。范德普滕:通過亞太再平衡戰略,美國試圖將注意力同時集中在中東和東亞兩個地域。從短期來看,美國能夠根據兩地局勢的緊迫程度、利益大小來進行權衡,並按其預期來進行相應調整,但從長遠來看,如果美國希望維護目前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野心,就必將限制介入中東地區內部事務的能力。我認為還有以下幾點制約了美國中東戰略的實現:一、美國的國內因素對美國的外交政策產生了巨大影響,美國外交政策常常受國家財政和黨派政治鬥爭等的影響。二、伊朗的崛起。美國過去10年發動的兩場反恐戰爭客觀上幫助伊朗掃清了影響中東的障礙。作為一個擁有7000萬人口的大國,伊朗一直期待在中東發揮出同自己國家大小和人口相符的影響力。今後,伊朗將成為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競爭對手。三、美國兩場反恐戰爭一個始料不及的後果是幫助了什葉派穆斯林的崛起。隨著伊拉克選舉和政治重建的推進,什葉派在兩伊獲得權力,並向該地區其他國家擴大影響,以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為代表的遜尼派穆斯林對這種趨勢感到恐懼並試圖阻止。教派衝突的增多意味著該地區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的增加,這需要引起美國高層的長期關注,這也可能打亂美國的戰略部署。四、美國在中東影響力下降對於地區安全有何影響?美國在中東的主導地位並未改變,但其根基已經撼動,地區外國家影響力加大。從整體來看,美國未來仍需耗費不少時間和精力以應對挑戰,鞏固其在中東的地位唐志超:由於美決心從中東脫身,干預能力和意願下降,在地區投入減少,導致其長期一家主導中東的地位開始動搖,中東開始出現地區權力真空。雖然美國在中東的主導地位並未改變,但其根基已經撼動,地區影響力、控制力和塑造力正在下降。在此背景下,地區外國家如歐盟、俄羅斯和中國等,以及地區國家如以沙特和卡達為首的海合會國家、伊朗以及土耳其,開始積極適應新地緣政治變化並開始扮演新角色,而傳統的埃及、敘利亞、利比亞、伊拉克等阿拉伯大國的影響力日益衰微。甘迪勒:近年來美國多次粗暴干涉中東地區內部事務,引起以阿拉伯國家為主的眾多中東國家不滿,反美浪潮一波接一波,美國也多次宣布出於安全原因關閉駐中東國家使領館。事實證明,美國的中東政策過度考慮自身利益,而沒有顧及盟國的考慮,這也是導致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下降的原因。美國與沙特的關係是美國與中東地區關係的縮影。維瑞:現在說美國能做到真正的能源自給為時尚早,美國將仍然重視與沙特等海灣產油國的關係,因為沙特是對世界經濟有影響的產油國,美國並不會在近期減少與沙特的合作。我認為美國在巴以和談和敘利亞問題上的失利更多與奧巴馬政策的傾向有關,為了推動美國國內經濟發展,奧巴馬有避免在外交上陷入過多糾紛的傾向性。但目前美國在海灣地區還是有大量軍事部署,美國國務卿克里就任以來已經來往中東地區多次。特列寧:從整體來看,美國未來仍需耗費不少時間和精力以應對挑戰,鞏固其在中東的地位。其中不僅包括敘利亞問題,還有伊拉克、黎巴嫩、甚至土耳其的領土爭端問題。與此同時,伊朗核計劃仍正在繼續推進,這考驗著以色列政府的忍耐力,也考驗著美國對盟友的支持力度。未來,沙特和其他海灣國家的君主制是否得以延續還不確定。而同樣不明了的還有2014年撤軍後的阿富汗將何去何從,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邊境未來形勢發展也是該地區存在的棘手問題。因此,即便中東問題讓美國如此撓頭,但真要離開還是很難割捨的。(本報記者張夢旭、韓曉明、張傑、劉睿、李博雅、林雪丹採訪整理)圖片說明:圖①:今年3月16日,數名阿富汗平民在國會大廈外示威,要求釋放9名被美軍關押的同胞。圖②:今年3月27日,第二階段從阿富汗撤離的北約部隊通過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邊境。圖③:今年9月10日,在海灣六國外長會議上,沙特外長要求聯合國對敘利亞政府採取「遏制措施」。圖④:今年10月13日,美國芝加哥民眾舉行反戰示威,抗議美國軍事干預敘利亞。圖⑤:今年3月29日,葉門什葉派示威者高喊口號、焚燒美國國旗,要求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停止對葉門內部事務的干涉。本版圖片均來自人民視覺版式設計:宋嵩返回目錄我要評報|在線投稿|報刊簡介|關於人民日報社署名: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 或人民日報網路中心 反映。
推薦閱讀:

權威醫學媒體推薦減肥方法: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能容天下的彌勒佛,和佛界權威如來佛祖,他倆到底誰更厲害?
香港投資權威曹仁超:房價太貴 目前有虛火
安·蘭德反權威小說《源泉》
十六、十七世紀的聖經權威與無誤觀(上)[注1]

TAG:美國 | 中東 | 利益 | 權威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