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藥應該這樣用才科學
補藥應該這樣用才科學
滋補,能補虛療疾,抗衰防老,延年益壽,是祖國醫學養生的方法之一,今天已被看做是「向健康投資」的重要手段。但是,補藥畢竟不是一般的食物,如果進補不當,反而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在進補時須知以下幾個事項。 補藥有針對性 氣虛者可以用人蔘、黃芪等以益氣;血虛者可以用阿膠、當歸以補血。陰虛者當用百合、鱉甲以滋陰;陽虛者則取鹿茸、海狗腎以助陽。患有單純的實證而無虛證,則不能進補。例如,患有單純的血淤型冠心病的人,就不宜單獨服用人蔘之類的補氣葯。補氣葯能使血液溶解纖維蛋白的能力下降,容易引起血液凝固,這對冠心病人是不利的。 補藥講究方法和用量 欲使補藥發揮作用,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如人蔘應小量蒸服或嚼服;鹿茸宜研末吞服或入丸散劑服;補腎丸藥宜淡鹽湯下等,均要根據補藥的特性而採用不同的服藥方法,才能收到預期效果。補藥的服用量一般不宜過大。特別是人蔘、鹿茸、蛤蚧之類,每次宜少量服用,久服以圖緩功。如果想「一口吃成個胖子」,往往是欲速而不達。大家知道,長期少量服用人蔘,可以起到提高心臟的收縮力和頻率、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對人體健康有益。但是,如果用量過大,卻會導致其他病變,這一點必須引起人們的警惕。 葯補不如食補是經驗 那些食後能增強體力、振奮精神的食物,都在滋品之列。比如含黏液質較多的食物(糯米、蓮子、芡實、山藥、甘薯等)都具有滋補作用。性味偏溫的食物,更適於冬令進補,如羊肉、狗肉、雞肉等。中醫認為,海參、動物皮、白木耳、豆類等也具有滋補作用,適合老年人在冬季食用。 虛不受補彆強求 營養的吸收、食物的消化,都有賴於脾胃的功能。對於久病體弱的虛證病人來說,尤其要考慮到消化吸收功能如何。如果進補不當,病者難以吸收,只能加重其消化系統的負擔,不但不能增強其體質,反而有礙健康。補救的辦法是:在進服補藥的同時,配合應用陳皮、谷芽等有助消化的藥物;或者是先「打底」,即先調理脾胃,促進食慾,然後再投以補藥。 「補藥萬能」是迷信 「向健康投資」切不可單靠補藥。葯補、食補、動補須三結合。所謂「動補」,就是指通過適當的運動來達到防病治病、增強體質的目的。千萬不能忽視生命在於運動的道理,特別是對於那些因閑逸太過而使機體功能減退的虛證病人來說,適量的運動更是養生必不可少的。 用藥顯效即止 在服補藥過程中,應隨時注意觀察藥物的療效反應。當身體虛弱的癥狀得到改善或糾正時,即應減量或停止服藥,切忌「多多益善」,以防止發生不良反應。
中國科學院教授 高峰
原文見《家庭保健報》2012年4月12日第4版「家庭醫生」
推薦閱讀:
※你們誤會了,這個腳印真的不是阿姆斯特朗的
※科學網—美國國會遲到了70年的道歉
※科學家研究稱:睡5至6小時半 女性更長壽
※美國科學家震驚發現:人不會真正死亡!真正影響健康的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