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文:青年法學者應有自己的學術標識 | 茶座

中國民商法律網

本文來源為《檢察日報》2015年3月24日。

編輯:李麒玉

圖片:李欣南、師文

人的一生大概會分為幾個階段,而學術研究與理論創新也會相應地形成幾個時期的典型特徵。青年時期的學習,被認為是學術研究開始與成長的真正起點。對話、探索以及評判的學術品格,開放的研究風格與活躍的學術思維,新近的研究方法與研究進路等,會使研究者逐步形成一種自我標識,而這種自我標識的形成與學術成長正是其學術生涯最值得珍重的階段之一。

對於一位以學術為業的青年學者而言,學術研究的品格養成和視野的開放至關重要。而這種品格與視野的形成,首先必須與其身份和角色相適應。至少在知識儲備期間,作為一個青年學者要廣泛涉獵相關專業知識與法學基礎理論(當然並不限於法學這一學科)。而且,應當以高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廣泛閱讀經典書目,擴展自己研究領域的廣度與深度。其次,必須著重關注法學研究新動向、新趨勢。法學同其他社會科學一樣,在不斷地發展變化和知識更新。從馬克思主義法學的一枝獨秀,到當今多元並蓄的法哲學思潮;從法律移植借鑒的「言必稱英美」,到現在法律知識的世界性與普遍性;從之前一段時間的注釋法學盛行,到目前社科法學的蓬勃發展,無不體現法學研究領域的日新月異。例如,關於純粹法學的研究,北京大學教授蘇力在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強調:「就我個人對當代世界及其對法律、法學需求的理解而言,如果堅持純粹法學的路數,堅持教義、語詞甚或詞典定義的進路,那麼作為一個傳統,法教義學很可能最終將為法律人所遺忘。」第三,必須重視開闊研究視野的本領與素質。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知識爆炸的社會,信息在社會生活中乃至在科學研究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學術研究中,尤其要重視原始資料、原始信息的收集、整理與歸納。而在這一過程中,基本的語言交流與閱讀技巧就成為研究者必備的素質之一。在若干年之後,專業研究的外語水平以及語言素質要求將會日益嚴苛,其重要性將逐步體現出來。

作為青年學者必須調整研究思路與研究進路,學會模仿、精進寫作與悟出靈性。

研究者應該調整思路。在中國現階段,法學研究的具體進路也呈現出多樣化、多元化和國際化特徵。與國外法學界交流的日趨增多,使得國內過去的法學研究有了新的發展契機。國內法學市場也呈現出了「外來和尚會念經」的思想潮流,「海龜」博士越來越多,交流生、培養生層出不窮。當然並不否認具有國外學習背景的博士研究生,其研究方法、研究視野與研究素質會提高很多。但是,基本的學術研究進路不僅不能或缺,而且應該加強。只有在研究進路的不斷更新與提高,掌握國外先進教育理念與學術資源等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培養出具有真正研究能力與水平的複合型、國際型人才。

研究者要善於模仿。學術研究要靠模仿。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師不是一天造就的。學術研究也是一樣的,需要慢慢積累、學習與模仿。模仿其實就是一個學習與積累的過程。這種模仿,首先,通過自己對於學術偶像的學習與模仿,找到他的優勢、可資借鑒之處在哪,並系統地進行學習,達到「站在巨人肩上看風景」的效果。其次,在一段時間的模仿學習之後,要有自己的思維與意識判斷,偶像有沒有劣勢,其理論有沒有問題,從而達到自己的判斷與理論自覺。最後,學習的經過其實也是一個不斷創作與否定的過程,需要自覺、創作、批判與繼受。也許通過「偶像-模仿-自己判斷-理論自覺-創作」這一過程,自己的學術標準和品性會逐步形成。

研究者要做考古、勤於寫作。「紙上得來終覺淺」,作研究必須要實踐。通過寫作來鍛煉自己的寫作思維與駕馭文字的能力,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通過寫作,可以對自己原先的知識進行梳理與考古,使得自己對於這一問題的研究思路和譜系更加清晰,邏輯關係更加順暢,並可以找到欠缺的知識環節並予以改進。例如,法國哲學家福柯在分析知識話語時的論斷,也許會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具有一定意義。「在大部分時間中,話語的分析被置於總體性和過剩性的雙重符號之中。我們指出所接觸到這些不同的文本是如何彼此關聯,如何構成獨一的形態,如何同規則和實踐聚合以及它們如何具有整個時代的共同意義。每一個被考慮的成分都被作為某種總體性的表現接受下來,這成分屬於這種總體性,並被這種總體性所超越。」

研究者要善於悟,尋找靈性。學術研究要「悟」,作研究也要有自己的「靈性」。悟與靈性,雖然有人認為是天生之資質,而非後天之培養,但是,通過大量閱讀、實踐與寫作,其實也是可以實現「悟」的效果與「靈性」需要的。這種悟與靈性,體現了研究者對於司法實踐的把握能力與觀察能力;體現了研究者對於相關問題的感性感知與理性理解;體現了研究者的主體創作與整合思路。正如法國人類學家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在討論藝術品時所言,「大腦從這些原始素材中提煉出某些不變性的特徵(經過經驗、個人經歷等調整之後),我們就能探討藝術品的起源問題。其淵源不是一種大腦模式的回歸行為嗎?這種大腦模式一旦投射在作品中就會把感覺印象同思維對象融合在一起。」

英國19世紀著名作家奧斯卡·王爾德有句名言,「自戀是一個人浪漫一生的開始」,講述了「當時的知識分子試圖逃避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罪惡而產生的一種天真的想法。」而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自戀是需要成本的。更進一步,也就是說你憑什麼可以自戀?學者「自戀」的開始或者說怎樣能「立」,需要以下一些基本要素和條件。首先,稀少性與自我標識的形成。法學的學術研究也同樣需要個性與稀缺性。青年學者更應該重點打造自己的稀缺性,這樣才能有自己的風格與標識。其次,要逐步培養自己的寫作氣質。在自己的文字中,必須有自己的感情,或者「提出一些可能自己才可能看到的,或——即使別人也看到了——至少只有自己才會這樣表述的感想。」即「你的文字中必須有你自己」。再次,要學會用心練習。在自己的寫作中,要用心提煉和著重培養自己的表達方式與文字處理技巧,以體現個人自己的認識、感想與評價。最後,批評後,再自戀。自戀,當然不是自己的創作什麼時候都是好的,而是要有著批判的思維來檢討和總結。批判自己,否定自己,也許就是逐步形成自己風格過程中的代價與付出,即所謂的「浴火重生」。因此,適時地回溯、批評並總結提煉,有助於自己寫作風格的培養與形成。

正如四川大學教授龍宗智所言:「如何建構一個學科理論體系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以科學的態度、合理的方法、必要的知識,以及充分的努力去研究制度建設與制度實踐中有意義的問題,從而有效地應對理論的挑戰與實踐的需求。」著名詩人卞之琳在《斷章》中的經典論述,也許代表了青年學者們將要或者能夠達到的理想境界。「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推薦閱讀:

《女青年141206》我腰不好,要不你在上面?
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系列報道—王卉油畫作品微展覽
COVtab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我的初戀故事――第一個戀愛禮物(中國青年報 2003-12-17)
在沒錢住旅館的情況下怎麼在一個城市過夜?

TAG:學術 | 法學 | 青年 | 自己 | 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