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記憶波動速讀技術
公元二〇一二年五月一日,這是全球腦潛能開發的一個重要旅程碑,國際新人腦正式對外發布:成功攻克成人照相記憶功能開發技術,並應用于波動速讀。照相記憶一直存在於嬰幼兒人群之中,學生時期,也只有極小部分人具有這種功能。對於成人,照相記憶簡直就是一個夢!國際新人腦已研發出成人照相記憶的激發技術,填補了國際上成人照相記憶開發的空白,成為全球唯一的具備激活成人照相記憶的潛能開發集團,這是超右腦開發事業一項新的旅程碑,國際新人腦將迅速將技術在潛能開發界進行推廣,引領右腦事業向前邁進,推動人類智力水平的發展。
2 照相記憶實質上是右腦圖像記憶 編輯照相記憶能力是右腦記憶的關鍵,科學研究上通常也稱為直覺圖像能力。右腦是圖像腦,側重於處理隨意的、想像的、直覺的以及多感觀的影像。右腦是通過圖像進行思考的半球,所以能夠將語言變成圖像,不僅如此,右腦還能把數字變成圖像,把氣味變成圖像。右腦能夠將看到、聽到、聞到和想到的事物,全部轉化為圖像進行思考和記憶。
「右腦的記憶力是左腦的100萬倍 」。左腦是語言腦,採用語言形式處理信息。左腦是通過將信息轉化為語言一點一滴記憶,工作速度慢;右腦是將信息以整體圖像載入大腦,能超高速處理進入大腦的信息。例如,用左腦(也就是用語言)看完一本書要花10天,但是用右腦(也就是用圖像)看完一本書僅要10分鐘。為什麼差別這麼大?用左腦看書是一部分一部分通過理解來記憶,在這個過程中,容易出現看了後面忘了前面。而用右腦看書的方法是快速翻閱書本,把每一頁作為一個圖像記憶下來,這樣就獲得一個整體印象,每部分聯繫一眼就比較出來。右腦的強大功能,還在於創造力。左腦的創造力非常貧乏,因為創造力與想像力、直覺能力有密切聯繫,而右腦能夠在瞬間把握整體,就可以用直覺修改錯誤部分,正確對信息加以整理。而一部分一部分理解的左腦幾乎沒法獲取靈感或應用直覺。
3 12歲前重在引導使用,12歲後是重新激活 編輯
研究表明,人類0-6歲都有照相記憶能力,而6-12歲時,具有這種潛能力的人僅佔60%。12歲後,絕大部分人因沒有開發利用潛能,這種潛能就自動喪失了。所以,照相記憶能力最常出現在0-6歲嬰幼兒的右腦中,然後從6-12歲之間出現較易,12歲以後就越來越難。但是,這種「出現」,並不是人類知道這種功能,在主觀意識下去使用,而是在「無意識」下不知不覺運用了這一種功能,換句話說,不能自主去控制、利用好照相記憶。對0-6歲的嬰幼兒,潛能開發的主要任務是訓練照相記憶,使他們能運用好這一功能。針對6-12歲人群,則是重在保持和自主運用。12歲後的人群,主要任務是重新激活與應用。
4 機構打潛能牌子但只是聯想記憶訓練 編輯目前,掛著潛能開發牌子的培訓機構,99%實際只是在做聯想記憶的訓練活動。聯想記憶是腦潛能開發的最低端技術。作為一種訓練手段,她有助於提高記憶能力和反應能力,但其滲透了與知識本身無關的聯想方法,則直接影響了記憶的效果,造成學員腦儲存知識體系的混亂,學員通常要通過編造故事圖像來完成記憶,要知道,這對於記憶知識本身,是一種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由於聯想記憶具有「見效快」特點,對於希望能迅速看到「效果」的學生、家長,容易接受,便成為了99%培訓機構用於商業運作的手段。實際他們進行的是聯想記憶訓練,卻打著潛能開發的牌子。當然,這也與各培訓機構本身技術水平直接關係,本身,他們就只具有聯想記憶的培訓能力。
5 激活照相記憶必須有明確的目的 編輯照相記憶,這個功能開啟了,用來做什麼,目的必須明確。否則,激活照相記憶脫離了實用性。國際新人腦以激活照相記憶功能為核心,以波動速讀的目的,使照相記憶訓練體系的目的更為明確,更具可操作性。波動速讀,其目標,是實現5分鐘讀一本書!
宇宙信息是以「波」的形式來體現。波動速讀,就是要把看到的書本知識,轉化為波的形式,攝入腦中。照相記憶讀書的基本原理就是,是把一頁書當著一副圖片整體浮現在大腦,並儲存記憶。這種記憶方法,是利用腦波的瞬間反應,把書本頁整頁「拍攝」成圖片記入腦中。一頁書的右腦「拍攝」過程,是在一秒之內。以一秒鐘一頁的速度閱讀時,一本書大約可以在3到5分鐘的時間內看完。
6 照相記憶功能開發難,需要時間長 編輯
人類照相記憶功能的重新開啟,所需時間是與年齡成正比。也即是說,年齡越大的人,重新開啟所需時間越長。激活技術本身是一個複雜、多步驟、互相關聯的系統,沒有完整的激活、訓練保持、引導使用的技術體系,根本無法激活,重新開啟過程中也很容易中途而廢,或者只是曇花一現。
新人腦機構研究表明:激活照相記憶,並實現波動速讀,12-20歲的人,至少需要半年。20-30歲,需要約一年。30-38歲約需2年。
目前,國際新人腦已初具激活成年人照相記憶功能的能力,這是全球唯一的一家。
推薦閱讀:
※速讀
※什麼是波動速讀法
※讓我們將 速讀記憶 進行到底
※五線譜速讀方法和鋼琴視奏思維方法
※一首《易德歌》幫你快速讀懂《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