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2學習班138(2)上官: 「道德講堂 同濟世界 人類福祉」。
學生:學習心得報告,主題:「道德講堂同濟世界人類福祉」。
半個月前,師父上人受邀訪問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行程期間,新加坡當地擁有百餘年歷史頗負盛名的中醫診所「同濟醫院」,盛情邀請師父上人參觀訪問並致辭。師父為同濟醫院揮毫落紙,題寫了「同濟世界」四個大字。在致辭中,師父對在場的嘉賓們說:「這次到達馬來西亞當天,交通部長的兩位祕書告訴我,十年前在馬六甲就認識我了,並非常感慨的告訴我,現在的人心跟十年前相比大幅衰落。」師父又講到,「現在人心病了,病得非常嚴重……不但要醫身,還要醫心。醫心怎麼落實?就是最近三年出現的道德講堂。」今天報告的內容正是緣起於此。
再過兩天就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祭祀節日之一,清明節。古人把寒食節和清明節比作母子關係,意思是沒有寒食節就沒有清明節。中國的一切傳統習俗都是祖先以超人的智慧,用最貼近生活的方式,對後人進行的意義深遠的教學,其目的就是藉此揭示出「至極的真理、宇宙萬物的本體、一切現象的本質、自然而然的因果和不可改變的定律」。所謂「象外之趣、弦外之音」,萬事萬物都是自然定律的體現,還不是定律本身,但都是依循這種自然定律發生、發展和運行的;「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只有透過表面事物的現象,才能得到其內在精髓,道家稱之為得道,佛家稱之為見性。以起源於二千六百多年前的寒食節為例,當時禁火的習俗是監督大家將一切舊火全部熄滅,以表示過去的一年已經全部結束,要保證全民改用新火,使人間的火與天上的火一致,使人事與天象合一,啟發人們要順應自然。古人從不設想去征服自然,因為他們明白要想成事,必須尊重這種天人合一的至理。這才是寒食節的弦外之音,講的就是道。
唐朝開元年間,唐玄宗順應民意,為了給世人這種追賢思孝的「寒食節野祭」正名,特敕令將「寒食節上墓」編入五禮之中的第一項吉禮中,使其永為恆式。自此,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清明節依其時令而言,如《歲時百問》中所述:「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俗語云:「一年之計在於春」,清明節正是善根增長的好時節。清字表示拔除惡習,洗濯宿垢,名為清潔,這是因;明字表示自明其德,這是果,也是大學教育的根本目標,顯明這種人人本有的圓滿性德,進而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改良整個社會風氣,此謂清明二字的因果含義,重在講德。「寒食通清明」,這個合二為一的重要祭祀節日,其韻外之致是啟示人們回歸道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一個民族只有代代延續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這個民族才能充滿希望和未來。
清明節在仲春與暮春之間,清明過後就是陽春三月,人常言:「奼紫嫣紅總是春」,這是春天氣息最濃郁的時節。古人有「見微知著、見盛觀衰」的憂患意識,看到微小的苗頭,就知道可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剛剛沉浸在最美麗的春景中,就警覺到這種美好短暫而易逝。這是從事物的內部著眼,發現促使事物走向反面發展的因素,是智者的遠見卓識。
「見盛觀衰」的思想直接指向「變」的問題。變是一種客觀現象,特別是當歷史發展出現轉折點,社會面臨種種弊端的時候,怎樣正確有效的應對,是擺在當政者和人民面前一個共同的問題。《周易.繫辭下》曰:「變則通,通則久。」要針對弊端的根源,進行徹底的根治和改變。改變的準則就是《史記》中總結的「使民不倦」、「使民宜之」的思想,當人民真正受益、安定和適應這種變革,就會擁護這種思想並使之傳承延續。近觀十年,全世界範圍可以說是經濟之花一枝獨秀,在物慾極度飽和的世界波衝擊下,國人的道德底限也徹底瓦解,價值體系全面崩潰,民族自信心衰微至極。在精神信仰荒蕪的窘境面前,我們必須深入反思、慎重抉擇、更新改變、覺醒踐行,自愛自救。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離不開道德的綱紀,我們如果不能經常仰望前賢,汲取寶貴的精神養分,那麼流失的將是祖先用至高之德為我們保存了千秋萬代的藍天、綠地、清水,這些我們得以安身立命的、寶貴的自然資源。
一個有序的法治社會其顯著特點就是「教學為先」,《周禮》稱這種教學、教化為「教治」,因此法治的基礎是教治。古人又提出:「教治,謂脩德學道也。」教化的兩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修德和學道,也就是修養德行和明白宇宙萬物的自然定律。這其中修德又排在學道的前面,可見德治是教治的大根大本。修德是和天下、撫萬民、度四方、化災難、轉衰微、積昌盛的首要。近現代以來,人類因貪婪無知所犯下的所有罪孽,引發的一切災禍,必須用古人開出的這一劑「脩德補過」的良方才能化解。
兩百年間,道德的極速淪喪導致了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最明顯的就是氣候災害。氣候問題已經從單純的環境問題演變成了威脅國家安全和人類安全的重大發展問題。今年三月二十三日是第五十五個世界氣象日,中國氣象局局長在氣象日致辭中明確提出:「近百年全球氣候顯著變暖,高溫和強降水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趨多趨強,未來氣候災害風險更趨嚴重,並將深刻的影響全球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他更深刻的指出:「高度重視氣候安全在國家安全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這既是落實習總書記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途徑……更是生態文明建設和實現『中國夢』的基本保障。『天人合一』是我們祖輩在長期與自然交往過程中總結出的一種哲學思想,是中華文化的精髓,需要繼續發揚光大並世代傳承。面對當前和未來氣候變化的挑戰,我們需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增強氣候安全觀念……」作為一名普通公民,很欣慰國家的最高領導層有承傳祖先經驗、成果的睿智。尊重、順應、保護自然,以至於達到天人合一,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和諧景象,這一系列過程都是要以修德為根本大計,從而徹底認識自然定律的過程。
回顧歷史的種種瞬間,各種災變給我們的重創足以證明,違背天理倫常所要付出的代價有多麼慘痛。二OO四年印度洋發生逾九級強震,引發最高可達十七點四米的巨浪,總計死亡二十二點六萬人,成為人類歷史上有記錄的、最致命海嘯災難。二O一四年印度洋沿岸各地舉行儀式紀念海嘯十周年,當年受災最嚴重的亞齊省省長說:「對亞齊來說,沒有比這更慘痛的教訓了,好像亡者的靈魂還與我們同在。」亞齊省曾長期陷於武裝衝突,但此次海嘯過後,各方共同努力達成了和平協議。印尼副總統稱,紀念儀式讓他不禁落淚,但他對當初達成的和平協定感到欣慰,和平協定證明,人們在逆境中反而可能同心協力、化解分歧。印尼副總統的這番話點明了災難對人類起到的反思作用。
「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載物之厚」,這個生生之德更深層次的意義是生生不息、和諧有序。當人類自己不能尊崇上天施予之德,反而掠奪爭搶,破壞了彼此之間的和諧,感召而來的自然是痛失所愛。大地的胸懷承載萬物,人類不能效法大地承載之恩,厚實和順、互相包容,反而衝突對立,感召而來的也就是家園被顛覆摧毀。「逆境反而可能同心協力、化解分歧」,這句話讓我們深深體會到,災難也是上天給予我們反思改過的機會。
科技發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面對海嘯這樣的災難,人類顯得如此不堪一擊。過去十年中,國際社會著手建立了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二十八個國家共同參與,耗資超過四億美金。包括九台深海海嘯探測儀、一百零一台近海海平面測量儀和一百四十八台寬頻帶地震計。如此龐大的投入,人們對其有效性及維護性仍然存在深深的顧慮。醫學和科學之上是哲學,哲學之上是宗教教育所開化顯示的自然定律,當醫學、科學、哲學都束手無策時,比如面對氣候災變的危害,只有回歸到自然定律裡面,才能明其因而知其果。
很多人會認為海嘯離我們很遠,災難的記憶也已經是過去式,不需要杞人憂天。思想家赫爾岑說過,「充分的理解過去,我們可以弄清楚現狀;深刻認識過去的意義,我們可以揭示未來的意義;向後看,就是向前進。」世界各國都在斥巨資全面增強災害風險管理,習主席也提出:「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德育的缺失與信仰的喪失不僅僅是某一個民族的悲哀,更是為全世界人民敲響警鐘。雖然這些是災難的根源,但在這根源的背後,還有一個加速道德體系瓦解的元兇,那就是大眾傳媒。
過去曾有教育官員請教著名哲學家方東美老教授,如何復興中華文化?方老教授凝思五分鐘後,答覆了三樁事情,「電視台關閉,廣播電台關閉,報紙、雜誌停刊」。官員們聽到都搖頭,說做不到。方老教授說:「你們想復興中華文化,這些東西天天在破壞中華文化,你要不把破壞中華文化這些東西連根拔除,還能談復興嗎?」方老教授這番話是六十四年前所說的,當時的各種大眾傳播媒介也只是剛剛起步,前去拜訪的教育官員即使絞盡腦汁也不會預料到,這些傳播媒介半個多世紀以來對整個世界的負面影響會如此惡劣。假如時光可以穿梭,讓他們俯瞰今日之世界,想必他們也會毅然決定聽從老教授的指點而行事。老教授一生以弘揚中華文化的精神價值為教學的主旨,晚年皈依佛門,可以說是一位「懷濟世之略,經綸天下之心」的智者。
一如古人,「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不可否認,大眾傳媒有其固有的政治導向、經濟導向和對普通大眾的價值導向。但是社會的良性運作要依靠德治、教治和法治,失去了倫理道德教育和自然因果教育這兩塊奠基石,法治的監督、制裁作用顯然是亡羊補牢的。傳播學創始人之一施拉姆認為:「所有的電視都是教育的電視,唯一的區別是他們在教什麼。」這句話堪稱經典,也耐人尋味,電視或任何傳播媒介本身都有正面的社會意義,但是當人類的利慾心已經掩蓋了仁愛心,大眾傳媒的經濟性格就會凸顯,導引社會一律向金錢和慾望看齊。
雖然近年來各界人士亦都大聲疾呼,大眾傳媒應當積極肩負起其社會責任,但是只有少數人意識到大眾傳播媒介的嚮導作用,其最初的理論指導是來源於西方的自由主義理論。經濟上展開自由競爭,思想上要求言論和出版自由,在這樣的氛圍下,大眾媒體的社會責任終究只能是西方自由主義理論的一種修正,字面意思上的改動而已,無法從根本上發揮應有的社會公共服務功能。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媒體採取商業化運作模式以求得自身發展,一定程度上新聞成為了一種特殊的商品。媒體主導了公眾的價值觀和消費觀,然後又進一步迎合這種價值觀和消費需求,簡直是雪上加霜、火上澆油。美國廣播電視體制在其興起的早期就確定了較為徹底的「新聞出版自由體制和商業性競爭為主的方向」。當全球範圍的大眾傳媒追隨這種自由體制和商業競爭模式後,全世界人民幾乎都生活在一片慾望的火海裡。佛經上講的「熱惱」,為劇苦所逼,身熱心惱,這就是現代人的生活。
讓我們重溫一下傳播學創始人之一施拉姆的話:「所有的電視都是教育的電視,唯一的區別是他們在教什麼。」再思考一下方東美老教授建議關閉所有公眾媒體的智謀遠略。我們深信,一個社會只有和諧統一,擁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人民才能安居樂業,社會才能持續發展。而六十四年前的大眾媒體就已經開始傳播西方的自由主義和競爭主義,這種自由和競爭通過各種傳媒,每天在教育、轉化著世道人心,「言論自由」導致各執一詞,不能統一,「商業競爭」導致互不相讓,不能和諧。一個不能和諧統一的社會,其最大的憂患就是人民沒有幸福可言,災害威脅日益頻繁。這才是電視、網路教壞了人們的根本原因,它所倡導的有悖於千秋萬代、祖祖相傳、繁衍生息的中華民族和諧統一的思想。可以說,現代大眾傳媒的運行模式已經成了貪瞋痴慢的滋生床,成為了人類幸福和福祉的殺手。
二O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聯合國大會在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一項重要決議,宣佈每年三月二十日為「國際幸福日」。大會確認:「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類生活中的普世目標和願望,具有現實意義,在公共政策目標中,對此予以承認具有重要意義。」幸福和福祉本來是平凡而又平常的,人人都可以擁有的,自然本來具足的。我們的祖先也是淌下勤勞的汗水,收穫了無數幸福的果實,留存了寶貴的福祉給後世。而站在科技巔峰的我們卻離幸福愈來愈遠。幸福是一種滿足感,不但具有可持續性,還可以推己及人,由一個人的幸福深化為利樂全人類的大事。福祉是人類生存依靠的自然和社會資源,是幸福的基礎條件。但幸福和福祉都和我們漸行漸遠。
在第二個國際幸福日時,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強調:「幸福的含義因人而異,但我們可達成這樣一個共識,幸福意味著努力結束衝突、貧窮和其他不幸的境況。」而我們人類有許許多多的同胞正生活在這種種不幸的境況之中。今年是第三個國際幸福日,潘基文祕書長說:「追求幸福乃嚴肅之事,追求全人類的幸福乃是聯合國的主要目標之一。」他希望人類和這個星球均能享有可持續發展之福,免遭氣候變化的災難性影響。聖馬利諾郵政發行了一套兩枚「國際幸福日」郵票,不同膚色兒童快樂的笑臉,成為貼在信封上的幸福小使者。但現實世界裡,還有很多兒童在忍饑挨餓,不知幸福的滋味。
既然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類生活中的普世目標和願望,而現代大眾傳媒的運行模式,已經成了人類幸福和福祉的殺手。那麼,全世界各國政府都有責任和義務,停止大眾傳媒所傳播的不良內容,使得大眾傳媒回歸到教育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上。如果世界各地的傳統與新興媒體都能宣傳道德教育,那麼修德補過的實際行動,真的可以挽救人類因自作自受而面臨的滅頂之災。通往真理的道路上只有一扇門,但那絕對不是言論自由,而是道德。學道而明心得見真實,脩德以立命是乃至理,由此方能大開真理之門。言論自由不是通往真理,而是走向地獄,因為它從產生的起點上就背叛了人性本具的仁愛與和平。
五千年中華文明從未有過危言聳聽的自由主義理論,老祖宗以德為本,興邦治國,同和天下,德澤萬民。現代大眾傳媒是自由主義理論的產物,真正帶來了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形成了快餐文化。人們無法拒絕和過濾這過多的資訊,於是就陷入了看不見、摸不著的焦慮之中,影響了正常的判斷力,不再相信自己,也難以相信別人。不自覺的攀比形成了惡性競爭,為了抬高自己的價值而不顧人倫道德、宗教信仰去任意詆毀他人,這種心靈的污點不及時加以調整和洗滌,一旦爆發就只有毀滅。
黨的十八大報告高屋建瓴的指出,「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這一論斷,既明確了當代教育的根本使命,又進一步豐富了培養人才的深刻內涵。「立德樹人」是我國從古至今教育所共同遵循的理念。國家最高領導層的這項決議是真正的仁政,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要在當代更好的踐行立德樹人這一永不褪色的思想價值觀,就需要人民的覺悟。做為普通的公民,我們雖然沒有能力直接改變和制約媒體的宣導內容,但是我們力所能及的就是從自身做起,用實踐證明道德教育是當代所必須的,不但能淨化人心、化解衝突,更能為世界帶來永續的安定和平。
去年,末學有幸參加了一次為期七天的道德講堂培訓。百聞不如一見,七天真的能使人變好嗎?究竟是什麼原因能有這麼顯著的效果?在前往學習之前,我的心中對道德講堂沒有任何概念。一位前輩告訴末學:「學習時先清空自己,以一張白紙(的心態)去學。如果先存一個目的,就只能看到片面,不客觀了。」前輩還叮囑:「白紙就是全心全意去領受,不存成見,是完全的誠意,是真心。」聽了前輩的話,回想自己這三十幾年的人生道路,什麼時候最像一張白紙?就是剛剛上小學的時候,那時的自己簡單、純淨,對老師的恭敬心就像小草仰望天空。於是翻箱倒櫃找出了當年的照片,那恭敬二字彷彿赫然寫在臉上一般。雖然自己無法變成毫無瑕疵的白紙,但是願意以至恭敬的心參加道德講堂的學習,如同初見啟蒙老師。
道德講堂的開辦完全是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下才得以成長發展的,免收任何食宿和學費,完全義務教學。沒有任何老師現場授課,除課程輔導員以外,均採取光碟教學,避免名聞利養,而且光碟內容完全經過有關部門審核批准。經驗、效果、成績都歸於國家。課程內容通俗易懂,都是愛家愛國、孝敬之道、為人之本。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在一個清淨之處,放下手機和電子通訊設備的一切干擾,與眾多來自五湖四海、經歷不同的人匯聚一堂,薰習如何做一個好人,升華生命的價值,這就像跑累了的孩子們棲息在自家院子裡的大樹下乘涼一樣,自然而又恬淡,這就是道德講堂散發出的家的感覺。記得報到當晚第一餐飯結束後,剩菜桶幾乎被殘湯剩飯擠滿了。這些殘羹就像我們身上的毛病習氣,自己不願意承認,但它確實給周圍的人和社會造成了負擔,污染了他人以及自然環境的清淨。
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在「日學而不察」間,在學員們的心田裡暗暗的起了化學反應,那就是當輔導員播放關於家庭倫理、孝道慈愛的影片時,無論何種身分、年齡、性別、職業的人幾乎沒有不為之動容的,面巾紙是觀影時的必備,浸濕的都是所有成年人對於慈親懺悔的眼淚。第二天的剩飯桶裡面,殘羹明顯的減少了,就像是胡亂塗鴉的一張紙,漸漸擦去了一些痕跡,顯露出了一點本白色。七天當中,自己幾乎每晚都深深思考,難以入眠。其實光碟播放的內容雖然感人肺腑,但絕不是什麼新鮮、稀奇之作,為什麼能在短短幾天,讓這麼多有頭有臉的人物都放下身價,反省自己做人的根本?首要的因素就是「良知人人本具」,因此「人是可以教得好的」。明朝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而如何致那本有的良知就是最為艱難和關鍵的。致就是在事上磨煉,在實際行動中把握住良知的根本。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理論與修行的統一,也就是道德講堂所實現了的,將人人本有的良知推導顯露出來,落實在生活中得以受用。
為什麼這千百年來「致良知」這一兼知兼行的大難題,能在道德講堂短短七天的時間就被突破?這就是道德講堂成就的第二個因素,找對了突破口。血濃於水,孝道親情是人倫綱常的軸心,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堅毅的走過來,就是始終沒有離開孝親這個軸心。親親是人性的原生點,沒有慈愛親情,人又從何而來?誰能逃出十月懷胎的慈愛和日夜呵護的養育之恩而來到這個世界、成長於這個世界?避開親情就不可能有道德教育和社會秩序。社會之所以能正而不邪,必須一路皆從人性的原點親情出發,以綱紀人倫,規範行為,和諧社會,達到人與萬物融為一體的至高境界。曾幾何時,大眾媒體所導向的內容是來自於西方的現代意識形態下,把某種公共需要當作衡量道德的至上準繩,廢棄親情而大談公德,純屬謬論!親情是將一對一的幸福傳遞給他人,一傳十,十傳百,伸延到整個社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和平。因此沒有任何一種幸福是可以拋開親情而孤立存在的,因為這是正常的人倫,只要是人,皆不能超出這個綱紀。西方社會和其公眾媒體倡導的跨越親情而建立社會公德,是以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為基礎衍生出來的理論,不但不能帶來社會的和諧,還會嚴重扭曲人性和人格。
道德講堂的成就,因其抓住了「孝道親情」這一關鍵突破口,像春天的陽光融化冰雪一樣,消融了所有人的傲慢與自私。所以,無論是什麼樣的學員,都會被人性本具的親愛之情導引,回歸到自愛的軌道上。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很多,身在苦中不覺苦的人卻很少,擺脫痛苦是個比獲得幸福難度更大的命題。痛苦是自我懷疑、自恨、與人對立的結果,只有自愛才可以轉化怨懟,解脫痛苦,從而「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脩德而濟世」。這就是師父上人題字的「同濟世界」的含義。
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說:「幸福既非無聊瑣事,也非奢侈之求,而是人類大家庭每一成員都抱有的一種深深嚮往。」在道德講堂的教學成果中我們看到了希望,道德講堂喚醒了麻木的良知,培育了幸福的沃土,保障了人類的福祉。生態文明是靠人心締造的,一個人人都有幸福感的社會,它所依靠的福祉也將是千秋萬代的。借用一個比喻來說明道德講堂的作用,天秤的一端是中華傳統文化全部思想內容,另一端是道德講堂,那麼這兩端一定是平衡的。因為道德講堂真正踐行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並且確實落實在生活中了,還有什麼功德能超過於此?
國際幸福日,這份幸福決議的起草人巴亞提曾表示:「當今世界利益紛爭、弱肉強食,戰火和硝煙從未平息過;在這個發展與博弈並存的時代,平安、和諧、幸福應該是人類共有的追求。全世界人民必須團結起來,杜絕戰爭,消除貧困,美化地球,共同實現世界幸福,這一全人類最偉大的目標!」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全世界人民的幸福同頻共振,道德講堂已經匯聚了強大的正能量,中國夢可以同濟世界,鑄造人類命運的共同體,帶給人類永恆的、無限的福祉。修德補過,老實念佛,以此功德,迴向祭祀祖先,祈願六道冤親、法界有情同出苦輪,共登覺岸,光壽無量。
慚愧弟子上官恭敬報告完畢,敬請尊敬的師父上人斧正,亦請十方大德同修不吝賜教。阿彌陀佛!
老法師:上官這一篇報告,無論是在理還是在事,都說得很周到,確實能幫助我們解決當前社會問題。這個問題非常嚴重,而又不能不解決,從哪裡做起?從道德講堂。謝總道德講堂做了三年,今年是第四年,他真做,決定沒有名利夾雜在裡頭,所以來參加學習的完全免費,也不接受任何人贊助,你送錢給他他不要。他自己做了一個小企業,以他這個企業的收入來做這個事情,他說我這個企業每個月賺得少人數就減少一點,賺得多人數就增加幾個。從最初的五、六十個人,三年了,最初有五、六十個人,這三年之後到現在有三百多人;換句話說,他的生意做得不錯,收入可以能夠養三百人。一個月辦兩次,就是十五天,提供十五天的這些衣食住行,他全包了,所以很難得。謝總告訴我,他說現在生意愈做愈好,上天保佑,大概到今年年底,他可以能擴充到八百人到一千人。
教學完全用光碟,不用老師,地方政府的書記、市長對他這些光碟統統都看過,審查過。在前兩個月,政府在他這個道德講堂門口掛了一個牌子,潮安地區家庭道德教育基地,政府承認、肯定了。現在這個道德講堂是政府辦的,是黨辦的,用他們的名義;實際上還是謝總主持,還是謝總一個人供養,也不需要花政府的錢,做得真難得。寫這篇文章的人她去參加過,去參加了七天,學習了,她看到了。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對全世界最有力的一個證明,證明中國傳統文化是神聖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可以讓一個惡人七天之內變成好人,讓一個貪官七天之內變成廉潔,不敢再貪污了,對國家、對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我在澳洲,我澳洲淨宗學院派了二十多個人在那邊接受訓練,台灣台南極樂寺也派了二十多個人,受訓完了之後回去如法炮製,我們用他同樣的教材,用他同樣教學的方法,試驗著來辦這個道德講堂,都辦得很成功。
我從這個經驗就想到,二十年之後可能大學裡頭沒教授了,為什麼?教授的水平都下降了,我們的文化人才一代不如一代。以後教學怎麼辦?全用光碟,把過去這些老教授的著作統統做成光碟、有聲書,用這個來學習,等於集體來學習,只要一個助教就行了,助教帶領我們。助教容易培養,助教把光碟自己先看上三十遍、五十遍,他就有能力做助教了,這種人才好培養。一個真正有學問、有德行的不容易培養,要很長時間。這個很短的時間就能收到效果。除這個方法,我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將來光碟教學是很時髦的,變成非常興旺的一種方法,我們帶頭做了,我相信別的國家也會做。這個政府很放心,光碟全部通過審查,對人心、對社會有不利的就可以把它刪掉。這個光碟應該大量流通、普遍流通。
這一份報告文字我預先看過,我看了之後,我告訴寫文章的同學,我說這個寫得好,應該在這一次我們清明祭祖法會裡頭分送給大眾,也放在我們學習班裡面做一次學習,讓我們的網路也能夠播出去,希望大家都看到,很好的一篇文章。好,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我們是否成了讓自己的父母失望的人? | 異視異色|VICE中國|全球青年文化之聲:世界在下沉,我們在...
※《雲煙·歐洲八記》(終稿)之:「無情世界」的感情
※世界上最廉價的防癌處方,百分之八十就是把東西換個吃法!
※【經典語錄】一張圖告訴你《世界100本名著的最經典的100句話》祝你達到高水平!
※全世界都在出軌,這對日本夫婦用25年銀婚告訴你,有些事情,就算放棄婚姻和家庭也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