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鳳儀》蘭葉子撰(1995)
梁鳳儀(1949-)
蘭葉子
古今中外,人世間的傳奇故事不算多,也不算少,但不少「傳奇」是文人筆下的杜撰;而香港女作家梁鳳儀充滿傳奇色彩的生活,卻是她自己創造的一個真實故事。
1992年,在「首屆國際老舍學術研討會」和「梁鳳儀作品在京出版新聞發布會」上,我見到作爲新聞中心人物的
事業上,她獲得了成功,文學上,她創造了奇蹟。她有坎坷與不幸,也有機緣和幸福。這位事業和文學上的雙重女強人,給予我們當代人和後來人的,永遠是一種人生的偉大啓示。她留下的生活路標,屬於自強不息的勝利者。
梁鳳儀於
梁鳳儀回憶說:「別的孩子最擔心父母不讓他們參加學校舉辦的旅行、運動會、校際比賽等,我絕無此憂慮。恰恰相反,父母老勸我多著場面,多見人群,以訓練應對,以擴闊胸懷。如果我在各項校際比賽中獲獎,他們最開心。我才十二三歲,父親就請求他的老闆把我帶去參加社交活動,例如其時工商界已流行的餐舞會等,的確對我的成長很有幫助。」
梁鳳儀的父親任職於銀行,且持有金銀貿易場與證券交易行牌照,另行經營黃金與股票買賣,可說是金融世家。也爲此,她從小就接觸到風起雲涌,隨時有巳夕禍福的財經世界。就以梁家而論,起落也很大。梁鳳儀出生時,她父親的生意相當發達,自然可以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可是,到了梁鳳儀十四歲左右,父親的黃金股票生意一落千丈,家道忽然中落,只靠銀行的一份工作維持家計。
對梁鳳儀來說,不幸中之大幸是父母幷沒有把家道中落所要嘗受的困苦讓女兒分擔,所有的艱難與清貧都由自己默默忍受,而仍讓梁鳳儀豐衣足食如前。
直至她十六歲,考進大學,家庭經濟更形桔據,爲了要維持梁鳳儀求學所需的一切支持以及她生活上很大程度的隨心所欲,父母要作出一次重要決定。據梁鳳儀說:
當時父親告訴母親,眼前只有兩條道路可走:其一是把他在任職銀行所持有的股票賣掉套現。其二是將現住的房子出讓,搬到政府與興建專供中下階層市民申請居住的廉租屋去,同時,也要變賣母親的部分首飾,才可以確保我寬裕地繼續在大學求學及畢業後出國深造。
每逢回憶起這段往事,梁鳳儀就會眼裏閃著淚光說:「父親尊重母親的意見,讓她來拿這個大主意。結果,母親選擇後者,她的理由是丈夫要站到人前去工作,如果出售銀行股份,無異於將他的銀行內的身分貶低,在激烈的競爭下,她認爲丈夫需要以銀行股東身分作爲職業保障。母親自己是家庭主婦,有沒有自住樓宇只是心理安慰的問題而已。母親確信衣食住行簡單節儉一些,而能目睹丈夫工作愉快,女兒求學楊順,已可抵銷了親戚朋友的白眼與嘲笑。至於首飾,母親悲痛的把一隻重達三卡拉的火水藍鑽石戒指出讓,而堅持把一隻通透的翡翠戒指留下來,將來作我的嫁妝。」
梁鳳儀具有中國人傳統的孝道之心,她對母親的尊敬,溢於言表。一個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人,可以在生活困境出現時知所自處且發揮傳統婦女的德行與胸襟,無疑是給梁鳳儀很大的啓示與鼓勵。她由母親的言行確知女人的自強、自尊與自重,不一定是有錢人才能擁有。當劫難橫在眼前時,就是考驗自己的最佳機會。可惜當時年紀尚輕的她,還不能曉得欣賞父母親的無奈與苦心,還爲了要搬至廉租屋屯去居住而覺得難堪,幷發了一大段日子的脾氣。
衷誠體會父母的恩惠與涵養是在成長之後,可惜,梁鳳儀的雙親早已在她事業有成之前逝世,遺留給她的銀行股份與翡翠戒指,無不喚起一份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的無奈,使她愧悔與傷痛無窮。
在梁鳳儀的散文中,時常流露她思憶父母恩情,愧恨自己在父母生前未能盡孝的心意。因此,她竭力勸勉她的年輕朋友與讀者:
老年人不能等待,他們身不由己,不能等子女發展完他們的事業才去抽空寺順他們。照顧、愛擁父母必須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無疑,梁鳳儀受父母的影響至深,她從小就勤奮念書,已由於父母的鼓勵,她非常踴躍的參加各種益智比賽,諸如演講、徵文、戲劇、辯論等,從而在團體生活中鍛煉出她合群樂業的性格,也提煉出她堅定頑強的奮鬥精神。她說:「從很小開始,我就知道且熟悉比賽之中失敗了,還是要繼續參賽下去的。」
她認爲人生是一場大型比賽,每人都在爭取自己的十項全能冠軍。決勝之道就是萬一失手,摔在地上,必須立即忍著痛,不吭半聲,不流一滴眼淚,站起來,繼續參賽。
由於父親的堅持,梁鳳儀一直在中文小學與中學修讀,1966年考進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再在研究院進修碩士學位。1972年赴英國倫敦,陪伴及照顧正在倫敦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丈夫何文匯。她在英國僑居至1974年,以家庭主婦爲正職,同時以半工半讀的身分在倫敦大學當圖書館助理及修讀圖書館學。
1974年,何文匯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任教,梁鳳儀隨行。新來乍到,工作難找,生計問題便是個大問題,時時考驗他們;小家庭百事待興,她只好到維珍尼亞州一家中國餐館身兼數職,既要應付有關政府部門——衛生局、消防局的調查,又兼任女侍應生,賺取頗爲豐厚的薪酬與小帳。當時,她每周工作七天,每天由早上6時起上班,招待來吃早餐的客人,一直工作至晚上12時,待最後一桌吃宵夜的顧客離開之後,還要替那些不懂寫字的中國廚師們寫好家書,才可以休息。
她奮發耐勞,爲求達到生活理想而竭心盡力地苦幹的習慣實始於其時。
在維珍尼亞州的中國餐館工作了三個月,不但使餐館轉虧爲盈,而且在她省吃儉用之下積存了三千美金,恰夠支付首期房費,回到威斯康辛州去買下她的第一間房子,幷開始任職於該地大學圖書館。其部門主管說:「我從沒有遇過比她
1975年,梁鳳儀回港工作,受聘於香港新創辦的佳藝電視爲編劇及戲劇製作人。這份上作對她其實幷不陌生,早在大學時代,梁鳳儀便已專爲麗的電視臺編寫電視長篇話劇,以賺取零用。在196B年至1972年間,她總共寫了六十個電視劇本,幷深受當時的電視編導所器重。她自任製作人及編劇的劇集,成爲該電視臺的第一個有廣告客戶贊助的節目。這對當時正處於頽勢的佳藝電視無疑是一項具有鼓舞性的喜訊,似乎這也是梁鳳儀在工作上屢創奇蹟的開端。
在娛樂圈子內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梁鳳儀的事業面臨嶄新挑戰。她認爲影視界的工作環境與她的個性出現差距。她發覺社會進步,要鞏固家庭經濟基礎,不能所有成員都只以雇員身分賺取薪金,必須有其中成員勇於嘗試創新,配合香港日益繁榮的工商業發展,實行創業,始有機會爲家庭帶來突破性的經濟效益,從而有能力達到其他理想。
梁鳳儀說:「面對著稅局寄來的稅單,當真嚇一大跳,整年積蓄都要付諸東流。要想自置房屋,安居樂業,對打工一族而言,難度極高,非從商不可。」
不是商科畢業,又從未涉足商場的梁鳳儀,如何做生意呢?在1977年,她立下志願從商之後,留意身邊機緣,結果,給她抓到了。
身爲職業女性與家庭主婦的梁鳳儀,跟香港其他很多同類型的現代婦女一樣,日常生活上經常爲了協調這兩個身分,做好本份而忙個不亦樂乎。因此她注意到家庭傭工對時代女性助力實在不少,而偏巧女傭這行業已呈式微,年老的一代退休,年輕一代嫌棄「住家工」工作時間太長,工余自由不足,寧可轉業工廠成爲藍領階級,於是後繼無人,而仍在女傭人力市場內提供服務的少數人,對傭主的要求條件亦相應地提高,往往爲極需要她們扶助的家庭帶來很多麻煩。
梁鳳儀非但注意到這個情況,且身在其中,迫切地感覺到市場需要,因此她覺得能爲現代職業婦女提供穩定而低廉的家庭傭工,必然會大受歡迎。其後,梁鳳儀每次接受訪問,述及她爲香港家庭引進菲律賓女傭的創意時說:
生意的成敗在於市場內的供求問題,只要是求過於供,而又能源源不絕的供應,就是成功一半。說得稍爲誇張一點,我那撮要上班的女同學與女朋友最擔心的不是丈夫變心問題,而是找不到人手在家中帶孩子與理家務,缺乏女傭令她們要面對放棄事業的危機。
時代進步使女性在社會上抬頭而能擁有及珍惜自己事業的當兒,社會給了梁鳳儀一個機緣。她決定研究如何引進廉價而穩定的勞工,爲香港家庭解決難題。
梁鳳儀幷沒有念過商科,但她在求學時接受過搜集資料,分析情勢的訓練,將其引伸到創業道路上去,她單人匹馬去菲律賓,分別跟勞工署,駐菲的英國領事局,當地的職業介紹所等有關管理層接觸,商討勞工出口問題,幷在馬尼拉成立女傭訓練中心,把已有基本工作經驗的菲律賓女傭再加培訓,使她們瞭解中國人性格及香港生活,更能提供適合香港家庭錄用的服務。然後,梁鳳儀亦在香港分別與菲律賓駐港領事、香港政府勞工署、移民局等調查清楚申請勞工入境的條例與手續,於是香港首間專爲華人家庭介紹菲律賓女傭的碧利菲傭公司在她策動下成立。
當時這個絕對新興的行業幷不爲一般人看好,連梁鳳儀的親友都在奇怪爲什麽一個飲讀詩書的高級知識分子,會替一般婦女介紹家庭女傭,感覺上是非正規非堂皇的工作。
「信不信由你。」梁鳳儀認真地說,「當同學朋友們知道我的職業由燦爛而多姿多采,出盡風頭的影視圈變爲開辦職業介紹所,專門推薦一種從未有中國家庭使用的菲律賓女傭時,有的人嗤之以鼻,認定我在事業上滑落至一個低級層面。在香港這個功利主義極重的現實社會內,一沉百踩的現象非常普遍,人們只要誤以爲某人要『沉』下去時,立即劃清界限。我因此有一大段日子的社交應酬驟降,因爲人們太注重往來無白丁之故。很多時在社交場合,在提到本行業的業務發展時,他們對我的表白産生很大程度的尷尬。身處局中,的確要有相當大的容忍力以及堅定不移的意志才可以把菲傭生意營運下去。」
其時只帶領著一個秘書的中環不足三百(口尺)的寫字樓內日以繼夜工作的梁鳳儀,不但沒有親友的鼓勵與支持,連父母都以懷疑與擔憂的態度看著她,在她力爭下才答應貸款三萬港元給她開辦這間碧利菲傭公司。
工作上的難度非但是體力上的勞累,且是精神上的極度損耗。把人生路不熟的菲傭引進香港工作,梁鳳儀還要肩負起社會工作者的責任,對有思鄉病的加以安慰,對不適應新環境的加以鼓勵,對因遠涉重洋謀生而導致家庭慘變的加以勸勉,對與傭主相處成問題的加以指導、鐵一般的事實,梁鳳儀就曾一身兼任偵探、法官、社工等職位,去使一個被僱主強姦軟禁的菲傭重新獲得公平台理的對待與保障、另一方面,她還要不厭其煩地爲客戶、亦即家庭主婦解釋勞工署與移民局法例,靜心聆聽她們對家務困擾的投訴,提供勞資雙方相處協調的原則與方法。梁鳳儀笑著對人說:
平均而言,我需要微笑著耐心聆聽每個家庭主婦吐苦水達
一小時以上,才可以做成功一單生意。
精神壓力不可謂不大,這還未把跟政府有關部門在法例上的爭執與爭取所打的硬仗計算在內。當梁鳳儀爲香港家庭引進菲傭時,因是創舉,很多移民與勞工條例都沒有成例可援,以至於在法例上解釋和推行有偏差困難。梁鳳儀身爲中問人,就得既爲僱主亦爲雇員據理力爭,以公平法例予他們合理保障。
梁鳳儀說:「我做人處事的原則是,絕不會令信任我,投資在我身上的人得不到合理的保障與回報。」
故此,她除了向有關政府部門力求保障引用菲傭的香港僱主與菲傭,爭取成立新法例以便各方面配合遵守之外,坐言起行,她的碧利公司給予僱主另一項信心的保證。
自1977年創辦碧利公司至1992年,在香港工作的菲傭數以萬計,介紹所多如雨後春筍。而仍沿用梁鳳儀創業初期的原則,如果僱主時介紹的菲傭不滿意,便給她另外免費介紹一個新的來代替。
當菲傭充塞香港社會,差不多每個有職業女性的中等家庭就有菲傭時,從前離棄梁鳳儀的朋友都跑回她身邊,很輕鬆愉快地向旁人介紹:「這位引進菲傭給香港家庭的梁鳳儀是我的朋友。」
如果你問梁鳳儀有何感受,她會告訴你:「掌聲來早與來遲幷不相干,終歸會來便好。」
不畏難,不言倦,不談悔,不嫌苦,不退縮,不失望,不氣餒,不怕一次又一次的跌倒,是梁鳳儀的成功之道。在毫無經濟後盾與人情援助的情況下,只憑她充沛的魄力和勇氣,頑強的毅力和鬥志,使引進菲傭的創舉幫了香港職業婦女一把忙。至今,再無可否認這是香港社會史上很重要的一頁。
通過這番作爲,梁鳳儀的商業智慧、市場眼光與行政修養,都被商界人士肯定,更欣賞她的是除了冒險精神外,還有創新觀念。菲傭本意無疑是從日常生活中注意社會環境與人情,思巧要求,抓緊機會,構思新鮮的、填補市場空隙的生意概念。先有優良概念,坐言起行,有志者終於事竟成。
梁鳳儀的這種辦事能力與作風開始在商界傳揚,首先就得到已故金融業巨子馮景禧的賞識,把她自菲介紹所中發掘出來,提拔到當時被香港市場人士譽爲華資金融王國的新鴻基證券集團內當高級職員,主管公共關係與廣告部門。
梁鳳儀說:「當我坐到那個有上千員工的財經集團行政高位去時,我確實對股票生意和公關學問一竅不通。然而,我有信心會把工作做好,因爲
新鴻基證券集團內雲集精英,當梁鳳儀以一個毫無財經底子與經驗的女流之輩,勇闖新領域時,差不多一致的不看好,最大的理由是:「那個需要緊密跟隨主席工作的公關人員職位,是集團長久以來公認的三煞住。」
結果,梁鳳儀那種不分晝夜、廢寢忘食的苦於,火速而勤奮的辦事態度,使她在犯了錯之後,有足夠時間與能力糾正過來。三個月後,梁鳳儀成爲那位以對屬員要求極高而聞名江湖的股票大王馮景禧身邊獲他信任與重用的要員。
在股票暢旺,而要撰寫製作集團年終報告時期,梁鳳儀有過一連三個星期,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時的辛勤工作記錄;爲什麽體力能支持而沒有倒下來?梁鳳儀答道:「責任感驅使意志力,且工作完成時的精神愉快足以抵銷體力負荷。」
她的刻苦堅毅精神使她把老闆交下來的工作辦得異常出色,加入新鴻基一年,乘著集團獲發銀行牌照,她被提升爲新鴻基銀行證券集團的行政、公關與廣告部主管,實際上還執行不少主席助理的職務。其時新鴻基不但在香港市場內叱吒風雲,同
很不幸,事業成功所付出的代價,對現代女性而言,可能不只是精力透支,而是幸福婚姻。梁鳳儀在發揮了她的商業潛質的同時,無可避免地與從事學術事業的丈夫在處事接物的方式與人生價值觀上産生了嚴重的差距,導致婚姻亮起紅燈。
一如其他婦女在婚姻觸礁時所要承受的苦惱,梁鳳儀不得不面對這種困擾。她最終選擇了一個當時她祈望可以解決的方案,就是辭去新鴻基的高職,辦理移民手續,以圖在異邦新環境新生活的助力之下,挽救頻臨絕境的婚姻。
爲了要成功移民加拿大,梁鳳儀在1983年開始,奔波於加港兩地,一方面受聘爲公關行業內有國際地位的奧美公司任高級顧問,另一方面成立加港雙邊市場推廣的顧問公司,以獨立的小本投資家身分在加拿大營商,幷於1985年初獲得加拿大投資移民批准。在這段來往加港兩地,確立雙邊貿易的時間內,工作上由於兩地進展步伐的不一致而出現較多空閑。這使一向喜歡勤勞幹活,分秒必爭的梁鳳儀很不習慣。於是興起了攻讀博士學位的意念,幷於1983年獲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收錄爲博士學位供讀生,以兩年時間完成了長達三十六
奇蹟不斷在梁鳳儀的事業上出現,卻在她的婚姻上絕跡。在加拿大的新生活不能幫助她挽回已瀕臨崩潰的婚姻生活,卻令她驀然領悟到感情的長存與關係的結束可以在互不抵觸之下處理。梁鳳儀對人生一貫積極樂觀,認爲任何傾跌都必須儘快收拾殘局,重新站起,以健康進取的步伐再踏上人生歷程。
當梁鳳儀正視生活與前途時,她發覺加拿大的發展非常有局限,因此在1985年底,當香港聯合交易所邀請她回港創立國際事務部門時,她便毅然返回香港工作。
加入香港聯合交易所,是梁鳳儀事業上的一個里程碑。
香港聯合交易所是香港政府堅持證券界要把原有的四間交易所合幷爲一問而誕生的,換言之,是唯一的一間股票買賣場所,可謂香港金融中心的代表性機構。
梁鳳儀之所以被邀請回港創辦國際事務部,據當時聯合交易所理事會解釋是因爲她在新鴻基銀行及證券集團時的傑出表現,且要在香港找一位既有財經知識,又具行政與市場推廣經驗,還要有跟國際企業機構相處合作之閱歷的人才,實在很不容易。更要考慮到的是聯合交易所面世,要進行的計劃全是開山劈石的功夫,主待人必須具有克服巨大的工作困難的魄力與經驗,方見成績,尤其交易所開業時財政毫不寬裕,營運者的辛苦必然倍增。無疑財經界中人對梁鳳儀過去的表現甚具信心。
開創及主持聯合交易所的國際事務部門,是將她在財經機構內表現的才能升級,畢竟所處理的事務在規模與層面上都已提升至更高的水平。梁鳳儀在任期內,創舉不絕,其中一例是利用聯合交易所的最先進電腦設備建立了聯繫交易所與本港各傳媒機構的電子網路,令每日的股票行情得以順利迅速輸送出去。最爲國際業內人上所津津樂道的則是在聯合交易所開幕時,她一手主持一個巨型開幕典禮,讓數十個國家的交易所主席代表該國的金融齊來港參加一連串的節日,包括國際性證券研討會,在紅(石勘)體育館擺下二日多席晚宴,安排倫敦與香港的衛星直播,讓兩個國際金融中心內的財經名人能在晚宴上即席得以交談。通過這開幕的隆重儀典,不只讓全球知悉香港的證券市場下由一個日趨成熟的交易所主持運作,且展示交易所職員的縝密與強勁的籌組能力,加添了各國對香港市場的信心。
與此同時,梁鳳儀培訓下屬不遺餘力,後來仍在她的機構內以及在社會上各具規模企業內任要職的行政大員,有很多都是出自新鴻基與交易所時代的梁鳳儀門下。追隨過梁鳳儀工作的人,差不多都有同類意見:
在梁氏門下工作,有如在商界的少林寺修身,受訓學習期間,由於她要求極高極嚴,且以身作則,工作要廢寢忘食,六親不認,故而令追隨者十分辛苦。但只要過得了她那一關,便似打出木人巷,以後在江湖上行走,就有不弱的武藝傍身。這位師傅無疑是脾氣執著,嚴謹無比的,但她有一片真摯熱誠與善心,堅持要年青後學通過訓練與苦幹,成長爲能獨當一面的人材。她非但不怕長江後浪推前浪,且歡迎後學者取代她,從而推動她也要去取代別人,那才是進步。
梁鳳儀通過聯合交易所的工作繼續發揮她在商業管理上的各種創意與成績的同時,又開始了另一種嘗試,就是在香港的報紙上寫專欄,以純粹業餘身分從事寫作,她的每日專欄竟收到意想不到的熱烈回應。讀者喜歡梁鳳儀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梁鳳儀的寫作態度親切誠懇,讀她的文章,如在交一個直言無諱的朋友;(二)她慨然將自己半生的成敗展露,幷誠意地自生活實例上給讀者各種做人處事的提示與意見;(三)她相當尊重讀者,很注重與讀者的溝通;(四)多姿多採的傳奇式遭遇,放進文章內,使專欄充實已具新鮮感。
在寫作上的成績,無疑是1986年至1988年間爲梁鳳儀的事業錦上添花。
世界性股災在1987年10月發生,震撼國際財經界,香港豈只不能倖免,且隨股災之後,香港聯合交易所發生了天崩地裂式的動蕩。港英政府爲1997年將至而部署一連串的應對策略,其中計對金融界、直指證券業的計劃,就從聯合交易所發難。所牽涉的華資經紀與英資經紀的權力量鬥爭,以及港英爲長遠控制香港金融中心的意欲,都是極複雜極難纏極奸詐極驚險的一場風暴。總之,自此以來,華資經紀通過理事會所控制的聯合交易所開始變質,而漸漸由香港政府通過證券監理處與依附港英旗號的經紀所操縱,這個政治經濟權力鬥爭與演變過程,梁鳳儀非但耳聞目睹,且是這漩渦中的身受者。
1988年底,她在政治陰險手段與壓力下離開交易所那個行政總監高職,與此同時梁鳳儀不幸遭逢匪徒入屋行劫,把她綁束整夜,盡情搜掠侮辱,以致令她身心受創。然而,一如過往的作風,她隨即就站起來,協助警方,擒獲匪徒,幷站在法庭上作證,把匪徒繩之於法。
梁鳳儀非常肯定地談及這段往事說:「離職交易所與遭遇賊匪,同樣是一個鍛煉自己不畏強權的機會,我應懷著感激的心去接受考驗,測試能耐與志氣。現代婦女要行走江湖,不能怕風畏浪,應該乘風破浪。」
之後她加盟領導華資經紀對抗香港政府的
證券界是梁鳳儀事業成長的搖籃,對它的感情特別深厚。通過幾年在聯合交易所內的工作合作,以及在共同應付港英當局壓力施加證券界的努力上,使梁鳳儀個人的感情有意想不到的突破,她生命的第二個春天,正是在公事上照顧幷重用她的黃宜弘。
自1988年開始,梁鳳儀的事業發展轉向工商界,在她的策劃與管理下,黃宜弘的紙品廠不需他費心,就雷厲發展。除在沙田與粉嶺的廠房外,還北上深圳設廠,組合國內的勞工與香港的經驗,以降低成本,保持貿量,爲紙廠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在個人生活方面梁鳳儀是相當愉快的。她在過往幾年曾接獲不少讀者的關懷問候,希望她能早日得到家庭幸福。故而梁鳳儀亦坦誠地在專欄內向讀者介紹黃宜弘,幷吐露心懷:
人之相知貴相知心,成年人的戀愛在乎相同的人生價值觀。我和宜弘對國族的歸屬感與光榮感,對香港的關懷與愛護,對一國兩制的信任與期望都如許的一致,我們是在同一個大前題與原則之下工作與生活,因而産生了對彼此的敬重和愛慕。
由於晚清小說給她的啓示與鼓勵,1988年之後直至1992年,梁鳳儀唯一獨自發展的就是寫作事業。
自從目觀身受港英政府施加於香港聯合交易所的種種不公平法則條例以奪得操縱權,而香港有部分新聞傳媒礙著背景與利益關係,不作忠實與全面報道評論之後,梁鳳儀極度痛心,在明白到失望與氣餒無濟於事後,她決心將她在寫作上的天分盡情發揮出來,祈望有一天能通過流行小說,把香港「九七」過渡期內的衆生相以及在商政界的種種不爲世人所知的面貌揭露幷記錄下來。
1988年4月她開始撰寫小說,用香港的工商金融及政界爲背景,寫其中的港英部署、官商勾結、爾虞我詐、刀光劍影,以此爲經,而以大都會內女性奮鬥的真實過程、人與人之間的交情與男婦之間的愛情爲緯,交織成每個布局都新鮮奇趣,且甚具資訊性、啓發性、哲理性、娛樂性的故事,幷命名爲財經小說。
自創作始,梁鳳儀每月起碼出版一本財經小說或散文。統計下來,梁鳳儀已出版了財經小說《盡在不言中》、《芳草無情》、《風雲變》、《豪門驚夢》、《我心換你心》、《千堆雪》、《驕陽不再》、《白雲無盡時》、《醉紅塵》、《九重恩怨》、《花魁劫》、《信是有緣》、《鎖清秋》、《惆悵還依日》、《飛越滄桑》、《異邦紅葉夢》、《笑春風》、《昨夜長風》、《誓不言悔》、《激情三百日》、《花幟》、《強人淚》、《今晨無淚》、《誰憐落日》、《抱擁朝陽》及散文集《勤十緣》、《重出江湖》、《婦女理財》、《老土親情》、《是是非非》、《小女人小文章》、《一樣米養百樣人》、《精打細算》、《一馬當先》、《各自修行》、《大城小品》、《兵來將擋》、《人算天算》、《暢所欲言》、《財來自有方》、《誰可叮嚀》、《再戰江湖》、《不記當年》、《心想事成》、《勝者爲王》、《一言驚醒夢中人》、《行政秘笈》、《這就是梁鳳儀》、《在商言商》等六十餘部作品,財經小說及散文各半。在兼顧商場業務與家庭生活的同時,這位名副其實的業餘作家,她的創作量是極其驚人,甚至令人難以置信的。
梁鳳儀在她的事業奮鬥過程中屢創奇蹟,已是不爭的事實,而在寫作上的毅力與成果可以說是奇蹟中的奇蹟。
她坦誠地說:「寫作是我喜歡的工作之一,然而,這份工作比其他各種工作推行起來都艱難百倍,因爲必須獨自孤寂地實行,沒有旁人一丁點兒的扶助,純粹是個人行爲。創作過程是喜悅的享受,但下定決心摒棄其他熱鬧興奮的事兒,提起筆來寫的過程是異常艱辛,需要極大的自製與意志力。」
認識梁鳳儀的人都知道她隨時隨地的寫作習慣,盡用所有生活上的時間空隙,不論人在飛機上、車上、船上,只要能坐下,她就攤開稿紙「沙、沙、沙」地寫,不曾放棄分秒。發行的書商形容她說:「如果不是眼見,不會信以爲真。梁鳳儀可以一邊在她經營的書店內,監督下屬與我們合作收拾與填充書架,一邊就坐在書店一角的地上寫作。」
最令人不能不佩服的是,1988年當她承受著匪徒入屋打劫的壓力,要與警方攜手布下天羅地網,等候劫匪落網時,她也依然伏案疾書,不讓報上的專欄脫稿。當時與她幷肩作戰的警官說:「令我們駭異的不是匪徒的惡行,而是
如何能在寫作上發揮這種強勁的自製與意志力,梁鳳儀解釋說:「自創作中所得到的抒發,其實可以用另外很多較輕鬆的方法零星替代。銷售上獲致的經驗效益雖然很好,但在商場上不缺比寫作更能賺錢的機會。故而,上述二者的得益,幷非不可取代。只有讀者的擁護,令我想不到有什麽其他方法可以回報。也因爲有著他們的支持,促使我勇敢而樂意地肩負起一份在香港回歸祖國之前的社會責任,我認爲每個人都應該利用其長處、機緣、實力去對民族國家社會作出心力的貢獻。要通過文學創作把訊息傳達於民,我認爲首先要令作品流行,有了廣大讀者接受,才可以達到目的。市場推廣的經驗告訴我,要成爲流行作家,必須先累積豐富的作品數量,形成一種氣候,成爲一個系列。在暢銷之後,擁有龐大的基本讀者層,始在寫作上的工多藝熟,熟能生巧情況下,詳盡而細緻地創作一本更赤裸更坦率更多資料更曲折更不可爲世忽視的有關香港過渡期內商政內幕的小說,如此計劃安排,成效才會更高。」她又補充說:「我不能打無把握的仗,尤其在嚴肅的事情上。」
梁鳳儀決意以短短幾年時間,爲她渴望寫成的在香港回歸祖國之前的證券界血淚史做好總準備功夫。因此,體力分明不如青年健旺的她,身旁的商務家事有增無已,但她依然心甘情願地放棄休息與娛樂時間,力抗身心得以輕鬆的引惑,在香港那個可以夜夜笙歌、紙醉金迷的環境中,堅持閉門面壁,挑燈苦寫。在沒有經濟要求的壓力之下,維持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勞動十四至十六小時,全年沒有正式假期的生活方式,一步一步地完成她的心願。
顯然,她的計劃在逐步實現。不但在數量上達到她預期的理想,幷在書業市場上引起震撼,就以反映受歡迎程度的銷售成績上,也極可觀。她的作品開始出版,隨即在香港各大書業的暢銷書榜上一直佔有席位。1990年與1991年香港舉辦的大型書展內,她往往是最高本數銷售量的作家。1992年香港最具規模的市場統計調查機構SRH宣布,全港書店公認她是最受歡迎的三大作家之一。幷獲得了香港政府市政局與香港藝術家聯盟聯合主辦的1991年作家年獎,表徵了她在寫作上的成就。
同年
人民文學出版社破天荒地推許香港作家,幷作系列性出版,首先推出梁鳳儀的三本作品是:《花魁劫》、《醉紅塵》、《豪門驚夢》。隨即引起新聞界的關注報道,消息發放全球,很爲文化界矚目,在各重點城市先後舉辦梁鳳儀作品研討會,紛紛發表的評述文章,轉載各報刊,幷修輯成專書《海峽兩岸的梁鳳儀》(1992年,勤+緣出版社)。
綜觀梁鳳儀作品在中國大陸作系列式出版及發行後所達至的成績有下列數項:(一)人民文學出版社在發行後一個月內就宣布再版,印銷售數量約達三十萬冊。發行後兩個月,即1992年11月全國新華書店及其他書店向人民文學出版社訂購之冊數,已令梁鳳儀財經小說肯定在國內售出一百萬冊。(二)在北京王府井新華書店簽名售書創下一天銷售三千冊記錄。在上海成績更好,新華書店一天售出四千冊。(三)新華社及中國新聞社將有關銷售發布全球,中央電視臺晚間七點新聞聯播即日報道梁鳳儀作品新聞發布會情形。臺灣、香港以至全球各地之華文報刊均熱烈轉載。(四)隨即引起海峽兩岸電視臺爭相開拍梁鳳儀財經小說的熱潮。在臺灣更有電視臺版權爭奪戰,最終由上海電視臺,陝西電視臺與臺灣電視臺率先以協拍形式合作制播梁鳳儀作品系列、誠屬創舉。(五)1992年全國書市在四川舉行,宣布梁鳳儀財經小說爲最暢銷書籍。
這位被中國文壇領袖人物之一的
集團轄下的黃金屋圖書公司是在香港經營數十間百貨連鎖店的中文書總代理,成績亦有目共睹。
梁鳳儀認爲:「經營出版社是將理想與商務配合,市場永遠容得下悉心經營的生意。而實際上,讀者風氣很值得培養,因爲一個願意在課餘工餘閱讀的人,即使他以此爲消閑節目,也可以同時增加知識,幷強化他應付危機的能力。」
在營商、寫作、照顧家庭之餘,梁鳳儀還盡她的一份力量籌組了一個香港政府批准的勤十緣慈善基金,以捐助華人社會之文藝活動、清貧獎學金及支持各種善舉爲目的。成立後,參與過的慈善活動有:香港警察子弟獎學金、香港英皇學院同學會東南亞七天學術交流團贊助、香港國際經濟學會學術研究贊助、華東水災救助、香港女青年會舉辦青少年閱報剪報比賽贊助、工業工程師專業協會大專獎學金、老舍國際學術研討會贊助、上海學術發展基金會贊助等,以及積極捐助學業成績優異及能寫好中文文章的年青人獎學金,幷鼓勵他們學成後回到自己國家來工作。
梁鳳儀在企業上的成就,當然遠遠不如李嘉誠、霍英東、鄭裕彤等香港富豪巨子,在文學上的地位,也不是冰心、老舍、巴金等公認的文學作家。然而她篤行「勤+緣』信條,充分發揮不折不撓,不亢不卑的時代女性奮鬥精神,加上她的嶄新創意,以及對國家、民族、社會、時代的愛護與抱負,處處都顯示出高貴的情操,且發揮到企業與寫作上,自有不可忽視的意義和價值。
我們未必單純以企業的資産值去衡量企業家的成就,那要牽涉到若干客觀條件。若以企業家的創業態度、奮鬥精神以及善用手上機緣條件得出的成就而論,梁鳳儀是獲得相當高分數的年青企業家。
她在北京的新聞發布會上的一席話,表達了她的內涵:
我覺得人生除了男女之間的愛情以外,也必須面對工作、事業、各種人際關係、國家和民族等問題。故此,我盡我最大的努力,盼望通過我寫的故事,對現代人的愛情人情作出描寫,對工商界可能出現的陰險奸詐、對九七年之前出賣中國民族與香港利益的政治陰謀,都提出指控,也對現代女性在國際都會中的奮鬥作一些報道,更對香港回歸祖國過渡期以內應有的良知操守作一個交代。
她的作品,正是她這種願望的深沉的展示。
能夠肩負社會責任,艱苦地堅持把大時代的資料,用文字記錄下來,揉合於擁有廣大讀者的作品之內。這樣的作家,一樣值得我們報以掌聲。
梁鳳儀創辦的慈善基金甚至與公益金所能照顧之貧苦大衆、教育公益,在規模與實力上,有天淵之別。然而那種取諸社會,用諸社會,不輕視個人心力,不否定滴水累積可成江河的毅力,同樣是在奉獻社會、造福人群,值得人尊敬。
梁鳳儀的前半生告訴我們一個事實。任何一個言必信,行必果,不畏難不怕苦,不恐懼跌倒的時代女性,只要貫徹實行梁鳳儀篤信的「勤十緣」做人處事方程式,一定會獲得成功。梁鳳儀說:「自己從小到大,四十多年來都是將勤補拙的人,我很願意不斷地努力去做一切我能應付得來的事情。寫作是我的興趣,也可以把我的思想、意見、感受、觀察,通過文字寫出來,只此而已。」以「勤是人算,緣是天算;勤可以掌握,緣是天意」爲人生航標的梁鳳儀,她的傳奇故事還在繼續;在事業上,文學創作上,還有奇蹟嗎?梁鳳儀的微笑和時間都會告訴人們: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她將出版第一百部作品——長篇小說《回歸大風暴》。這就是「勤+緣」的梁鳳儀……
推薦閱讀:
※南瓜渾身是"寶" 花和葉子都能入菜
※.[轉] 完美葉子
※[轉] 葉子的離去 不是風的誘惑 也不是樹的不挽留
※文竹葉子發黃怎麼辦?文竹的葉子發黃的原因
※從零開始,跟著「小葉子」學茶|第十課:綠茶為什麼不宜儲存太久
TAG: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