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中國通信業10年紀事:最善變的市場

中國經濟周刊:中國通信業10年紀事:最善變的市場


也許,如今排隊買iPhone4S的人,早已不記得當年叱吒風雲的國產手機老大波導了。也許,在扎堆兒生產千元智能機的國產手機大佬的心目中,聯發科的MTK系統再也引不起他們的半點兒興趣。也許,如今的90後甚至從未聽說過小靈通和BP機。

這些曾經承載了中國通信產業10年發展的標誌性技術或產品,早已被塵封在歷史深處。唯一不變的,只有瞬息萬變的市場和日益激烈的競爭。

2002—2004年:手機的黃金時代

2001年,中國鐵通的闖入打破了固話市場上中國電信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低廉的初裝費為其贏得了大量客戶,不甘示弱的中國電信則乾脆取消了初裝費。於是,固定電話開始走入千家萬戶。一年內,中國固話用戶的數量就從1.75億增加到了2.14億。

那時候,有手機的人也慢慢多了起來,但卻不習慣用手機打電話。因為和一分鐘六毛錢的手機話費比起來,固話顯然便宜得多。人們常常是接到手機來電時馬上掛斷,然後用固話打回去。這個時期的手機更像尋呼機。於是,尋呼機開始慢慢被取代。

2001年8月,中國的移動通信用戶數量達1.2億多,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此時,中國的GSM網路和CDMA網路均已完善。對於這個年代的IT大佬來說,最賺錢的生意,就是做手機!

2001年,剛剛經歷過VCD市場崩盤打擊的夏新電子,等來了自己的機會。一個韓國的手機設計廠商,拿著一款尚未完成的半成品來到中國,他們接連和三個國產手機品牌的廠商接觸,都沒有達成合作,只有夏新,在這個半成品身上,看見了希望。時任夏新電子總裁的李曉忠看過設計後,毅然決定投資生產。

誰也沒有想到,這款曾經被三家國產手機廠商拋棄的設計,竟然成了一個令人艷羨的「商業神話」。2001年12月,夏新A8推出,儘管3000元以上的售價比一些洋品牌還要貴,但並沒有嚇跑瘋狂的買家們。

2001年,夏新電子的銷售收入為10億元;2002年,銷售收入45億元,利潤6億元。其中,手機業務的貢獻達80%。

彼時,另一場造星運動正在一群滿懷抱負的年輕人手中開展。2002年,憑藉在國內三四線城市網路普遍不好的情況下依然高質量的通話,波導手機贏得了市場。2003年,信息產業部數據顯示,上半年波導手機銷售337萬台,超過摩托羅拉、諾基亞,位居國內市場的第一位。

2003年,是國產手機的黃金時代,市場佔有率達到了55.7%,首次超過了國外品牌。波導、TCL、康佳三家企業進入了全行業產銷前十名,國內市場佔有率為31.6%。波導手機產量達到了1175萬台,銷量超過了所有外資手機品牌,成為全行業第一。人們記住了一句口號:「波導手機,手機中的戰鬥機!」

2003年,行動電話的用戶數第一次超過了固定電話,前者為2.69億人,後者為2.55億人。

為了挽回市場,作為固話在移動領域的延伸產品,小靈通開始發力。2003年3月,小靈通在北京懷柔地區放號,正式衝破了之前的「禁止在京、津、滬、穗發展小靈通業務」的政策限制。同年9月,UT斯達康宣布,中國UT斯達康小靈通用戶人數突破1500萬大關。

而在剛剛發展起來的國產手機市場,一匹害群之馬正在悄悄靠近。

2005—2007年:興風作浪的山寨機

2004年,台灣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CEO蔡明介,帶著他的「交鑰匙」(TurnKey)解決方案(即日後聞名業界的MTK系統,一份完整的手機產品解決方案),正式進入大陸市場。

這是一套成功地將當時所有的手機流行功能,如攝像頭、MP3、手機電視、觸摸屏等全部集成到了一個晶元上的系統。任何想做手機的企業,採購了這套方案後,只需加上一個簡單的手機外殼,便可以將手機成品生產出來。

MTK系統出現之前,大陸企業想進入手機行業,必須跨過兩個門檻:兩億元的資金門檻和較高的技術門檻。MTK系統出現之後,手機產業變成了勞動密集型產業。

多年以後,蔡明介因為這套系統,有了一個讓人愛恨交織的外號「山寨機之父」。

張馳(化名)在深圳華強北做了十年山寨機生意。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當時在深圳郊區,幾乎一夜之間出現了數以萬計的手機作坊,周邊產業也很紅火,一通電話就可以叫來提供模具、印刷電路板以及各種服務的廠商上門服務。聯發科的業務員非常盡職盡責,只要你買了他們的方案,他們甚至可以幫你培訓研發工程師,並且免費對晶元進行更新換代。當時在深圳,做『山寨機』的廠家不止一萬家,上規模的有三四千家,十個人裡面,至少五個是做手機的,另外五個是做相關周邊產業的。」

山寨機的出現,讓手機開始走入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憑藉著其對市場驚人的反應速度和模擬能力,山寨機一時間讓眾多國內外手機品牌惶恐不安。據說,當時一個新產品發布不出三天,就會有一模一樣的山寨機上市,而且價格只有幾百塊。

不到一年,山寨機就把「手機江湖」攪得雞犬不寧。

2005年,山寨機佔領了國內手機銷量的10%。在其影響下,國產手機品牌不同程度地開始虧損:夏新手機虧損1.35億元、TCL虧損4.6億港元、波導虧損2.8億元、海爾虧損1.39億元。

同年2月,塵封6年之久的手機生產牌照,終於發出新牌照。華為、金立、步步高等企業也以中低端產品切入市場,進一步加劇了低端市場的競爭。

國內手機在低端市場的價格戰,給高高在上的洋品牌提了個醒。2005年開始,摩托羅拉和諾基亞開始推出了一系列的低端廉價機型。

市場上,手機價格開始急速跳水,從幾千塊變成了一千多塊,甚至幾百塊。手機,開始成了生活必需品。

對於固定電話來說,這無疑是個噩耗。工信部數據顯示,2006年,行動電話市場佔有率為56.2%,固話市場佔有率為43.8%,而且,43.8%中,一半是出於上網的需求而裝了固話,另外一半則來自固話的衍生市場小靈通。固話的市場地位開始變得很尷尬。

2007年3月22日,通信產業另一個退居二線多年的角色正在悄悄謝幕。中國聯通30省份無線尋呼業務正式關閉,曾經風光20多載的無線尋呼業務就此畫上了句號。

如果把通信產業的十年發展比作一齣戲,那麼,這一時期就是出場人物最多、情節最混亂的一幕。但許多人並未想到,在舞台遠端的一個角落,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襲來——2007年1月,喬布斯攜iPhone正式登場。

2008年至今:Pad的N種版本

2007年1月10日,喬布斯在美國加州三藩市發布了iPhoneⅠ,將世界裝進了口袋裡。第一次使用多點觸摸,第一次使用慣性滾輪,操作手感流暢無比,搭載了新一代的ios手機操作系統,人們從此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當然,當時業界只是把iPhoneⅠ歸為「偏時尚」的一款產品,並沒有給予重視。

2008年初上線的AppStore,讓還沒有回過神兒來的手機製造商們震驚。喬布斯用環環相扣的運營模式和無可挑剔的技術力量,將整個通信產業牢牢地握在手心裡。剛剛回過神的手機大佬們,已經被蘋果遠遠地拋下。

和「高高在上」的蘋果不同,另一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安卓的所有者谷歌態度謙和,對於願意加盟自己的手機品牌,照單全收。安卓的第一個盟友來自中國,就是HTC。

2008年9月,HTCG1(由美國運營商T-MobileUSA定製,HTC代工生產)在紐約正式發布。站在谷歌肩膀之上的HTC,開始了全力加速,迅速崛起。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出貨量就達到了100萬台。

HTC的成功,似乎讓還在泥淖中掙扎的國產手機品牌看到了生的希望。在他們眼裡,安卓是除了聯發科之外的另外一塊兒走向成功的舢板。

2010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儼然是搭載了安卓系統的各種終端的盛會。同質化競爭很快轉化成了價格戰。千元智能機市場,從一片藍海迅速變成了一片紅海,火爆程度,頗有當年山寨機市場百花齊放的氣勢。

然而,在金立公司執行副總裁張高賢看來,這一片火熱並不是個好現象,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像OPPO、步步高等國產手機,在功能機時代可以通過簡單的營銷策略獲得短暫的成功。然而到了智能機時代,他們缺乏技術儲備的短板就暴露了出來,最終也只能靠依附安卓生存。中國的國產手機品牌如果想獲得長久的成功,必須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然而,中國的手機廠商恰恰缺少的就是這些,因此才會造成長期以來,一家企業紅不過兩年,就算是紅也是靠單款產品紅一時,就像撞大運一樣。」

雷軍和小米的出現,給這個過熱的市場,再添一把猛火。

2011年8月16日,798藝術中心北京會所的舞台中央,雷軍身著黑色T恤和深藍色牛仔褲,身份是小米科技CEO,他帶著「一款頂級智能手機」,對台下800多名聽眾講述著這部手機的誕生史,現場很多人席地而坐,更加引人關注的,是小米限量版工程機的預售隊伍,足足排了一百多米。

這場發布會,有人覺得和喬布斯在一系列發布會上的表演驚人的相似,而雷軍的裝束也和喬布斯驚人的相似,現場有人不禁喊出了聲音:「雷布斯!」

「雷布斯」的稱呼,讓小米和雷軍一夜之間迅速躥紅,也讓雷軍成為眾矢之的。很多人說:小米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家炒作型的公司。

小米手機一代在2011年9月開放網上預訂,半天內售超30萬台;2011年12月進行第一次開放購買,30分鐘內10萬台售罄;在2011年12月進行聯通合約機的發布,採購框架達到百萬台級別。

這是一個嶄新的時代,來得太急,變得太快,不改變,就得等死。國際市場的格局瞬息萬變,曾經強大的諾基亞帝國衰敗了,黑莓也迷失了方向,連摩托羅拉也不得不委身下嫁給一個後來居上的小弟弟。反觀中國的通信產業,仍然在技術薄弱的市場環境下,扎堆押寶,各色Pad,各種手機,一水兒的安卓系統。

中國國產手機市場,正期待著一個如喬布斯般的救世主。

推薦閱讀:

2g3g4g下,干相同的事,消耗的流量是一樣多嗎?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到底是偏無線通信還是偏電子?
有沒有 ping 值高但帶寬大的情況?
通信工程如何入門?
絕地求生掉包是什麼意思?

TAG:中國 | 市場 | 經濟 | 中國經濟 | 通信 | 10年 | 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