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詩詞為什麼要講格律

詩詞為什麼要講格律

徐晉如

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節目贏得了不少觀眾的喜愛,但該節目也顯露出其評委缺乏詩的基本素養。作為文化名人的康震與酈波,分別在節目上秀了一把自己作的詩和集句詩,一下子就露出他們於詩詞一道,實為門外漢。面對詩詞界鋪天蓋地的批評,他們一定在想:格律真有那麼重要嗎?難道作詩不是意境更重要?酈波的粉絲也不理解,認為是詩詞界的人蹭熱度,借酈波出名。其實,不通格律,根本不可能寫出有意境的作品。格律還真就極為重要。

何以故?在此先要解釋何為格律。

近代桐城派大家姚永朴《文學研究法》「格律」篇指出:格、律本為二詞,格,是指詩文所當達到的文體風格,律,是詩文所不當凌犯的戒條。凡為詩文得體者,即謂之有格。一篇文、一首詩有其獨特的面貌,亦謂之有格。《朱子語類·論文》曰:忌意凡思緩,忌軟弱,忌沒緊要,忌不仔細,忌辭意一直無餘,忌浮淺,忌不穩,忌絮,忌巧,忌昧晦,忌不足,忌輕,忌薄,忌冗。方苞曰:古文中不可入語錄中語,魏晉六朝人藻麗俳語,漢賦中板重字法,詩歌中雋語,南北史佻巧語。曾國藩云:大抵剽竊前言,句摹字擬,是為戒律之首。如此等等皆文章之律。又如古風不可摻雜進近體詩的句法,不可失韻,不可平仄通押,須高古質樸而不能繁縟綺艷;近體詩不得出韻轉韻,不得犯孤平、三平尾,不得失粘失對,不可寫得像詞;詞不可違背詞譜,不可寫得有村俗氣,莫一而非其文體戒律。故知我國古典文體,莫不有格律,蓋不獨近體詩為有格律也。

認為只有近體詩才有格律,古體詩就是中國古代的自由詩,這是一個積非成是的謬見。其實,我們平常所講的近體詩的格律,只是近體詩聲韻安排的戒律,不涉及其文體格調。更確切的說法是韻律——規定了詩的聲韻如何安排的戒律,即關於詩的聲韻的遊戲規則。常見有人作絕句律詩不合律,以「古體詩」自解,便是不明古體詩亦自有古體詩的格律,其辯解也就沒有說服力。與其見笑大方之家,不如稍下一番工夫,去了解一下中國古代文體的格律。

只要是詩,就要講韻律。吳宓先生說:「詩者,以切摯高妙之筆,具有音律之文,表示生人之思想感情者也。」天下一切事物,莫不兼具內質與外形,天下一切美麗之物,莫不內質與外形兼美。詩為美麗之物,固不待言矣,詩的文辭韻律,便是詩的外形,舍優美之文辭,動聽之韻律,則不能成其為詩。

詩有韻律,本出天然。人類用語言表達人的情感,每有不足,故語言以外,更須有咨嗟詠嘆,為語言之助興,好讓表情達意的語言更加婉轉動聽。咨嗟之不足,繼之以詠嘆,詠嘆之不足,遂發展為歌唱。詩賦詞曲之韻律,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自然地被發現了。韻律是為了讓文本更加美聽,使之聲情並茂,它的作用乃在助成天賦,而非以之為枷鎖,去束縛人的詩性。

法國學者保羅·韋拉里(1871-1945)指出,「詩中韻律之功用,正以吾人出言下筆太過輕易,遂特設此種種嚴密複雜之規矩,作為抵抗之材料。」又曰,「此等枷鎖羈勒,能常緊束詩人之天才,使不至一刻放縱怠惰,而率爾粗心吟成劣詩。」這的確是一個深刻的發現!於詩詞格律一道從未下過功夫的人,率爾成篇,絕無可能是及格的作品,便因其下筆太過輕易的緣故。


推薦閱讀:

格律詩概說(八)
【詩海選粹】格律詩詞(317)期
【詩海選粹】格律詩詞(180)期
竹韻清幽-格律詩詞384期

TAG:詩詞 | 格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