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的繁華大都市—靈壽城

戰國時期的繁華大都市—靈壽城

石家莊發布 2015-02-25 00:07

兩千四百多年前,距離義大利的海岸不遠,羅馬人在傳說中的建城者羅慕洛的領導下,正在建築他們的城市;德爾斐人也在修繕他們的希臘古城,城中供奉起他們心中的太陽神阿波羅;瑪雅人也不甘落後,也著手建設自己的科潘古城,好留下這座城市的廢墟,為今人訴說中斷的瑪雅文明。

沉重而鏗鏘的夯聲傳來——那是來自古老東方大地的聲音。戰國中山人正在夯著細密的黃土,他們要把靈壽夯成一座「國際化」大都市,因為中山國人正在崛起,強大的國力需要用這樣的方式來證明。中山桓公派人考察了幾個名城,請人卜測了風水,選定了滹沱河北岸的一塊地方(今平山縣東南、靈壽縣西南部交界處),開始建設新的國都。這裡北依太行的蒼茫群山,南傍浩蕩的滹沱大水,是一塊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重地。

夯聲還在持續著。大鼎里稀薄的黃米粥熬好了,幾個人穩穩地抬來。這並不是他們的午飯,而是給黃土「食用」的。築城的工匠們把黏黏的黍米湯潑灑在夯平的細土上,而後再填上一層土,又紛紛舉起了粗笨的夯石。就這樣,城牆一天天升高,升高。終於,敵人的戰馬不能翻越了,攻城的雲梯也不好搭上來了,他們停下手。當然不是停工,他們還要建造宮殿、作坊、市肆,還要修路鋪橋,修水運碼頭,建陸門城垛,今天城東北部的陸地城門還有一座高高的「簸箕掌」,這也是最大的一個城垛,用來駐兵防守。他們夯建的是一座「現代化」都城,從這裡可以俯視廣闊的領地,可以輻射東周列國的各個大都市。

夯聲向四面飄去,彷彿摻進更為遠古的聲音。那是《詩經》里另一個建築場面,描述周文王的祖父率領部族在岐山下建立國家的情形:

斂土盛土,其聲沙沙,

填土倒土,其聲轟轟,

搗土夯土,其聲登登,

削高拍平,其聲砰砰,

百堵垣牆,一齊動工,

丈二大鼓,難勝其聲。

此刻,中山土地上正是這樣繁忙的時刻,天地蒼黃,太行靜穆,「人」與「土」的聲音擠滿了所有的空間,連隆隆的鼓聲都被淹沒了。中山人的確築起了一座強國的都城……據考古勘察,古靈壽城的面積很大,古城共約20多平方公里,佔地有3萬畝之多,分大、小兩城。東側的小城(今靈壽縣境古城村)規矩方正,上世紀七十年代時城牆還保存完好。今天我們依然能看到寬達50多米的西、北、東三面城牆,上面的夯土大約7厘米左右一層,清晰可辨。或許正是因為黃米粥的作用,它站立了兩千多年,還這樣結實穩健!小城西北部有一座夯土建築,殘高8米,百姓們叫「趙王台」,專家們說是「召王台」,具體功能或用于軍事。台上和檯子周圍有建築遺址,至今地面殘存的板瓦、筒瓦比比皆是。小城西部的大城為不規則的桃型,依自然地勢而築,把兩側的河溝做護城河。大城的面積很大,南北最長有4.5公里,東西約有4公里,城中又有一條南北向的隔牆,城北側中部是小黃山。這恰好印證了中山國都「城中有山」的得名。

戰國古靈壽城房屋遺址

這是一座戰國的大都市!是戰國時代不容忽視的大都市!然而她被冷落了兩千多個春秋,今天,她靜靜地揭開面紗,袒露出文明的機理,綿密、深厚、寬宏, 兩千萬平方米的戰國文化土壤里,讓我們盡看繽紛與蒼涼。

我要證明,這是否是我想像的戰國第八雄的都城?我要比較,是否擁有與之匹配的文明?於是我急忙跑向七雄的都城,我要讓中山的戰國大都市印象加強。搜集了大量資料之後,把靈壽城同齊國的臨淄古城、趙國的邯鄲古城、韓國的鄭韓城、以及燕下都、楚國的郢城等戰國都城一一比較,發現靈壽城和七雄之城旗鼓相當。從城池面積上不相上下,甚至超越,從建築形式上皆有類似,比如趙城、齊城等有不相接連的大城、小城之分,或者叫做宮城、郭城。靈壽城與鄭韓城、燕下都一樣亦有南北向的隔牆,把城分為若干個區域。這些名城大多藉助自然地勢,讓河流、溝塹成為防衛的天然屏障。再為一致的是遷徙,中山國的都城歷經三遷,其他的也多有飄動,比如秦國都城咸陽更是一再東遷。動蕩的波瀾上,許多明珠們也在中華大地上閃爍滾動。

當然,僅僅一個「大」字,讓靈壽城登陸戰國一流城市的排行榜,恐不服眾。那麼,接下來,我帶你去逛逛靈壽城,你定然震撼於它的繁華和發達。

提到這些時,我們應先向河北文物研究所的陳應祺、劉來成等考古專家們致敬,他們自1974年11月至1993年6月,連續19年的勘探和發掘,才讓我們看清豪華的王陵,認識了這個不同尋常的大都市,他們把艱苦的田野考古的身影深深疊印在靈壽城上,靈壽的繁華和發達也在專家們的探鏟下呈現。靈壽古城內大型宮殿遺址,星羅棋布的居住遺址,密集的燒陶遺址,鑄鐵爐、冶銅爐連綿不絕;陶盆、陶碗、陶豆、陶瓮、陶甑、陶量,常用的盆盆罐罐隨處可見;劍范、戈范、帶鉤范、鑊范、鑿范、鏟范,這些鑄造銅鐵器皿的模具散落疊壓;磚、瓦、地磚層層疊疊……直到今天,你若去靈壽古城周圍行走,依然能見地面上古物散落,一腳下去可能踩到三塊戰國陶片。我有時很驚訝,在這裡種地的農民,從春秋戰國到今天的兩千多年裡,怎麼拾掇也拾掇不完,他們的麥田和菜園子里一畦水灌過,陶豆、陶瓦又「破土而出」!靈壽古城的遺址範圍之大,文化層之厚,遺物之多,令人震撼,有些手工業作坊遺址文化層竟厚達3米!想像一下3米厚的文明碎片,該是多少次的文明活動所能積存啊!靈壽城的繁華程度幾乎讓人無法形容。

戰國靈壽城出土的成白刀幣

我曾經學過攝影,羨慕地問老師怎樣拍出那樣藝術的照片?老師的回答很簡單:「拿膠片堆出來的!」當膠片積累成「堆」時,你的藝術水平自然提高了。真是沒有說錯,中山國的王墓打開後,大批稀世文物出土,青銅器、文字、陶器、鐵器、建築構件等等皆獨步時代,能夠產生如此豐富的工藝精品,也一樣是工匠們用億萬個文明碎片「堆」出來的呀!

這個「千乘之國」的都城,竟然有著如此豐厚的出土,似乎讓專家們出乎所料。他們發掘著,驚訝著,研究著,但他們無論如何也難以複製當年的盛景了,今天在那十幾個普通村莊靜默的貧瘠的土地上,老鄉們厭煩地從莊稼地中剔撿戰國的磚瓦。的確,這些碎片看起來很普通,專家們一拼湊,一個巨型大瓦就出現了,中山王墓的享堂上的筒瓦足足有90多厘米長,上面的山峰樣的瓦釘飾也有40多厘米的高度,層層大瓦疊壓,森森瓦釘林立,這樣的建築該是多麼的氣派!不由你不嘆惋那曾經的榮華。仔細觀察,文明的碎片里不斷閃爍豪華。比如在遺址的中央地帶,這裡的農民鏟土時,經常會發現一片片鋪排平整的大磚,一般鋪排的長寬都有兩米多。無意間敲碎,竟然還是空心磚!看來中山國的人們早就知道節約能源啦。磚有多大呢?量一量尺寸不免又會感慨:磚長77.5厘米,寬38厘米,這是多麼「大方」的戰國地板磚啊,到了宋元明清,怎麼越來越小氣了呢?有這樣的巨磚鋪地,想必靈壽人的房屋也簡潔敞亮,綻放著大都市氣象。

居住區尚且如此,宮殿區就更加非凡,大板瓦、大筒瓦常常散落滿地。在靈壽大城遺址的東北部,有多處大面積的建築遺存,地面被瓦礫覆蓋,專家們用探鏟去探時,發現夯土堅硬異常,只好「鑽探」。最後的結果,連專家們也覺得不可思議,堅硬的夯土竟然有10米深!不就是蓋座王家宮殿嗎?能有多高?地基竟然趕得上我們今天蓋幾十層的高樓了。中山人真正實在,實在得太堅硬了。

深厚的夯土,時尚漂亮的巨型地磚,山峰一樣奇特的新穎瓦飾,這些都在長篇大論地訴說靈壽城建築的不俗,中山國無疑領導著戰國建築的新潮。果然,更為珍貴的陶制斗拱被發掘出來。這可以說是中國考古史上發現最早的建築實用構件之一。中國的建築材料多用木頭,不耐腐朽,所以我們看不到兩千多年前的木質材料。而中山人竟用小型的陶制斗拱替代木頭,為我們保存至今。還有一件最為簡單的文物,竟也是中國第一,就是在西門外的古路溝里發現的大河光石,現稱其為「守丘刻石」,上刻了兩行字,經專家釋文,是一個叫「公乘得」之人,被罰為中山王守陵而刻下的,這或許成為中國最早的墓碑。中山人多有奇思妙想,名不虛傳,今天看來真是變廢為寶,一塊石頭蛋子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寶。

靈壽城龐雜的出土文物中,「成白」刀幣灼灼發光。它改寫了中山國沒有貨幣的歷史,又是戰國強國的一大體現。這種刀幣長13.5厘米左右,重約15克,形狀像一把小長刀,刀首鈍圓,刀刃微凹,正面有豎行圖文「成白」二字,背面光素無紋。這種刀幣在靈壽城出土最多,僅在五號鑄幣遺址的窯穴內,一次挖出1000多斤刀幣,看來那裡一定是中山國的「國家銀行」了。靈壽城有多種類型、多個國家的貨幣,以燕國貨幣最多,這說明靈壽城的商貿發達,交易便利,或許像現在,拿著銀行卡,各國的大城市都能兌換使用,真正實現「國際化」消費。

陳應祺先生曾總結中山國商人的墓葬現象,他清理過許多商賈的墓葬,發現商人墓葬都沒有青銅禮器,那個時代,非是王公貴族,使用禮器是違制的,但商人為了顯示自己的社會地位,他們找到了自己的特殊方式,比如往墓室中埋葬錢幣。在中山王墓墓室之中出土一種貨幣「銀貝」,在靈壽縣岔頭鎮曾出土「金貝」。以錢幣隨葬是普遍現象。但中山國的商人很「富有」,也捨得「投入」,墓中葬大量錢幣。最多的一座墓中出土十四捆成白刀幣。看來中山國的商人也是非常活躍的新銳階層了,他們不僅僅是經商謀生了,已經開始訴求自己的人生價值,為謀求社會地位而努力奮鬥了。他們的大量湧現,讓這座戰國都市燈紅酒綠,市肆繁華,時尚新潮。中山的美女能遍布各國後宮,去進行商業演出,中山的先進商品也一定能通過商人交易天下。

戰國中山王墓出土的銀貝

寫到這裡,有幾件我最不願意提的文物,它的出現似乎有損靈壽城的大家風範。但是我們不妨倒回戰國時代,那個群雄爭霸、弱肉強食的亂世,武力的侵略尚是家常便飯,經濟的混亂大概也司空見慣吧。幾件不光彩的文物發現於民間小窯中,是鑄造匽刀幣的陶范、藺布幣的石范。兩種貨幣分屬燕、趙兩國,在靈壽城流通可以,但鑄造的陶范出現大概不太正常,錢幣又怎麼能隨便鑄造呢?或許是個偷偷造假幣的作坊。任何好的事物都伴生壞的負面。聰明或許有狡猾,繁華或許多腐敗,工業發達或許環境污染,商業昌盛或者奸詐賊滑,一座國際化大都市裡,人群聚集,良莠不齊,什麼現象的出現似乎都不足為奇。

在靈壽城裡,無數座回火式的窯址訴說著中山生產技術的先進發達,中山同時期的陶器比其他國家發展的腳步要快一些。陳應祺先生說,他發現靈壽城出土的大量陶器不但造型美觀,藝術價值高,並且質量也比同時期其他國家的要好。

另外,代表戰國先進生產力的鐵器已經被廣泛使用,冶鐵爐群分布密集,鑄造各種生活用品和農具的模範層出不窮。鐵制農具的大量出土,表明中山國農業水平也非常先進。在中山地域內曾發現牛、羊、雞、鴨、豬、狗等家禽遺骨,以及碳化的高粱等農作物。在古靈壽城東的北城東村發現了一座戰國時期最大的軍糧倉,加之中山美酒的釀造等等,都佐證中山農業的發達。人們在農村田野耕種,到城市賣糧食,購農具,讓城市的「工業文明」四下傳播。

在一個冶鐵的遺址坑內,考古專家們發現了碼放得非常整齊的牛骨,許多遺址也都有牛骨出現。這說明中山人冶鐵時把骨頭投入鐵爐,利用骨中磷加入鐵水中,讓其成為磷鐵,使之能夠鍛打。這在中山的其他城邑也多有發現。靈壽城發達的冶鐵業大概和當地的鐵礦資源有著密切的聯繫。在古靈壽城西部的白馬山等地,有幾座小型鐵礦,戰國時代已經開採利用。在中山王墓出土了兩件長方形大鐵盆,而在靈壽城居住遺址里有一件大鐵斧,這些都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戰國時代最大的鐵器。中山地窄人眾,卻有大磚、大盆、大斧,是先進?是新潮?還是追求強大的心理表現?還是厚重大氣的性格流露?

文物無言,我亦無言。這些文物深埋地下,幾千年也不說話,誰又會知道呢?大概它們也奉行靈壽人的實在、憨訥的性格,不善表白。這樣的性格註定容易被人忽略。中山國人能在青銅器上銘刻清秀的文字,但像靈壽這樣一座繁華非常的大都市,在史冊中竟是只見名字不知地點!按說中山人的交遊非常廣泛,各國來使來賓不斷,光是回去向他們君主彙報情況的「探子」就有不少的記載。另外中山王禮賢下士,經常去看望的「賢人」就有70多家,以平等禮節接待的有500多人,這裡面不乏各國的賓客,怎麼就沒有人在史冊里描述一下靈壽都城的情況呢?

很遺憾,遺憾靈壽城迷失兩千多年;又不遺憾,今天我們得見華顏。若不是轟然洞開的中山王墓,若不是王墓中銘刻的文字,靈壽古城或許要繼續熟睡下去!

(來源:靈壽發布 程雪莉)


推薦閱讀:

你真的需要減肥嗎?·都市周報
蔡麗怡:TVB劇集30年,問你看膩未?(南方都市報 2009-11-14).
貴人碼頭2·都市周報
80後都市女人單身五大原因
都市必備

TAG:戰國時期 | 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