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春天:走進婺源

作者:黃山怪石

2014年的離退休教師的「春季游一游」活動在江西婺源,4月4日我們這些老人們從黃山區出發,乘大巴駛往婺源。全程高速,上京台高速,轉入黃塔桃高速,過璜茅收費站,就進入了婺源。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處的婺源,自宋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改為徽州始,就是古徽州六縣之一。儘管歷史上隸屬多變。但傳承的還是徽文化,居住環境、人文景觀、生活方式和黃山市均無差異。有「書鄉」、「茶鄉」之稱,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是全國唯一以整個縣命名的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一、曉起

遊覽的第一個景區是位於江灣鎮的「曉起」村,景區大門就在公路旁,稍前路對面有寬敞的停車場。停穩車,導遊領大家朝景區走去。

這裡群山環抱,停車場側傳來潺潺的流水聲。走近,河水清澈,水量充沛,環境清新。

兩岸山上映山紅初綻,早開的花不多,不是滿山紅艷,但在綠叢中特別醒目。

辦入園手續分為三類:70歲以上免票,60-70半票,60歲以下全票。婺源旅遊策劃是整體推出,自「曉起」就買的是四個景點的一票通。驗票進入,大家順石階翻嶺走向「曉起」。

嶺頭有四角的「居安亭」,亭旁有一墳,豎有清雍正十三年立的「曉川始祖汪萬五公之墓」的墓碑。傳說唐乾年間(公元877-879年)歙縣篁墩汪萬武逃難至此,天剛破曉,而將此取名「曉起」,亦稱「曉川」。後汪姓在小溪上游一公里處又建有一村,所以這裡有「上曉起」和「下曉起」,汪萬武就是「曉起」汪姓的始祖。過居安亭,遠遠就看見「曉起村」。

下嶺後實際上直行就可以到村,而景區將直行的路封死,遊客必須通過新建的「U」型的長亭,轉180度的大彎才能通到村口的鋼筋水泥橋到村落。亭里商販密集,到婺源的第一印象就是商業氛圍過濃。

橋上看女人們在溪水邊浣洗,原汁原味,展示一幅動態的風情畫。

橋頭就是村口,街道狹窄,商業氛圍濃郁。村頭右側就是座落在曉起村青水河畔的清代民居「繼序堂」。「繼序堂」粉牆青瓦,樸素淡雅,導遊介紹這裡稱之「江南第一磚雕」。雕刻的圖案取材非常廣泛:「連中三元」、「漁、樵、耕、讀」、「福、壽、財、喜」、「瓜瓞延綿」、「忠、孝、節、義」等等。到過一些古村落,「第一磚雕」我不敢苟同,但雕刻精細,神韻如生,值得一看。

「繼序堂」堂號緣於一個序字:序為理,理即為義,義理處事待人,期望後人以此為讀書、經商、處世的信條學規,傳承繼序先人品德。

民居天井放置一口缸,用途是蓄水防火,古人重視防火工作。而高架的石案,是放置假山、盆景、花卉,美化室內環境,以圖天人合一。

「繼序堂」和「禮耕堂」相鄰。兩堂同建於清道光年間,距今約二百年,由汪允璋、汪允珪兄弟建造。兄弟倆經商茶葉起家,掙了錢回鄉建了這兩座氣勢龐大的房子。「繼序堂」和「禮耕堂」是曉起「三雕」藝術的代表之作。

「禮耕堂」門樓,一幅鏤空大型磚雕有二十個人物,在「琴、棋、書、畫」旁邊還有「鯉魚跳龍門」。門樓下的四塊石雕叫「雀、鹿、蜂、猴」,指的是「爵、祿、封、侯」。禮耕堂內的布局是按古典的徽式建築建造的。屋內的門窗、棟樑都雕有精湛的木雕。

去了很多景區,感覺到這裡的商業氛圍最為濃郁,說是「街」,其實就是巷弄,縱橫交織,商店接踵,賣什麼的都有。

說這裡是「中國茶文化第一村」,又是個「第一」,也不知道「第一」是怎麼冠名的?但這裡歷史上就是「屯綠」的產地。商家在茶葉店裡現炒,現烘、現做也是婺源的特色。

巷道青石鋪就,曲曲折折,迴環如棋局。「曉起」為「國家級生態示範村」,這裡有成片的古樟樹林。樟樹產品是這裡特色旅遊商品,且種類很多。樟木有特殊的氣味,是防蟲、防蛀的天然防護劑,「香樟根」作為商品出售,我感覺很是好奇。

除「繼序堂」和「禮耕堂」外,村裡的古名居「進士第」、「大夫第」、「榮祿第」等官宅氣派堂皇,但很分散,多為清代建築,風格各具特色。類似「志勤堂」一樣規模較小的民居,很多是用於商業用途,老宅里用餐也是很愜意。

看到招牌是「文革會場」,好奇的走進看看。「文化大革命」這段歷史現在許多年青人都不知道,當年的我們也只有16、7歲,自1966年始,到1977年結束,稱為「十年浩劫」,至今已將近半個世紀了。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如今也是跨入老年人的行列了。記得一次一個年青的教師與別人介紹「早請示」、「晚彙報」時,夾雜有現代人的理念,說的牛頭不對馬嘴。忍不住的我插嘴,弄的他很尷尬,很是後悔。

看到熟悉的場景,我想起了文革期間,寫文章開篇一定是「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文章多處插入毛主席語錄。文革結束以後還真的不習慣,至少經歷一年的適應期才改變寫作風格的。

以為這裡是紀念館,哪知這裡是旅遊商店。賣的樟木箱雕刻精細,檔次很高。真佩服徽商的後人,用「紅色年代」招攬遊客,實在是高。

「文革會場」不遠就看見兩口井,一大一小,是曉起的一景「雙井印月。大的井是取水用的,而小井是清洗水桶底部泥沙用的,若是導遊不介紹還真不知道呢?兩口井都有槽口排水,以免街面積水,科學、智慧。

一堵牆壁上的五言詩「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讚美「曉起」。到古香樟林看到了「香樟王」,結束了第一站的遊程。

二、江嶺

離開曉起我們來到第二站「江嶺」,這裡梯田式的油菜花海具有規模,我們去時已經錯過了花盛期,儘管延後開的花稀疏,但整體看去蠻有氣勢。

油菜地依山而上,漫山遍野,真的懊惱錯過了季節。山澗流水潺潺,順坡而下。

本想去稍高處看看,可是同事阻止了我,說這裡不準備多待。俯看山下公路曲折蜿蜒,山谷盆地中的河邊聚集的三、四個村莊,四周青山環繞,風光盡收眼底。

三、李坑

導遊安排到李坑風景區附近的「老邱農家山莊」用中餐。餐後就到婺源游的第三站隸屬婺源秋口鎮,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李坑」。

「李坑」是曾任五品朝散大夫的隱士李洞於北宋祥符庚戊年(公元1010年)建的村,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因該村主要是李姓居住,民居建在小溪兩岸,這裡稱溪為「坑」,故名「李坑」。

「李坑」最早叫「理田」,據村裡的老人介紹:他們現在的姓氏「木子李」,是因為遠祖在帝堯時為部落首領時任大理(掌刑法之官),故以官職為姓。同時因先祖唐末由北方遷江南時,曾「佔地從田之簽」,李洞建村時數典不忘祖,取村名為「理田」。到了近代,人們漸漸以李姓居住在小溪兩岸,又因「坑」即「溪」,便俗稱李坑了。

進景區,橋頭有兩條路通往李坑,看到田間有石板鋪設的寬敞的道路,我沿著山邊田間觀光道,穿過名為「中書橋」的廊式拱橋。

過橋就是聳立在村頭新建四柱衝天式的「李坑牌坊」,從坊下穿行。稍前右側就是「文昌閣」。

「文昌閣」始建於北宋末年,是古代文人吟詩作賦的地方,也是鄉人為保佑子孫「金榜題名」而供奉「文曲星」的廟宇。由於毀於大火。現在的「文昌閣」是重建的,重建的「文昌閣」主體為竹木結構的八角亭閣式建築,高三層。

左拐上公路上,右側呈現一片田園風光。盛開的油菜花,顯現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融入其間,陶醉在江南春色之中。

  遠看一座黃牆黛瓦硃砂柱廟宇掩藏在山邊綠蔭,廟宇名「獅儺廟」。建於南宋,由武狀元李知城出資修建,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廟名與儺戲有關。儺舞是漢族古老神秘的一種祭神跳鬼、驅瘟避疫、表示安慶娛樂的舞蹈。表演非常古樸、粗獷、誇張、簡煉,是古典舞蹈與彩繪木雕相結合的藝術。

 「獅儺廟」門口供奉的是笑口常開的彌勒佛,正殿中央供奉的是觀音菩薩,大殿兩旁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大殿的側面供奉的是財神。

  「水口」是古徽州村落的標誌,古徽州人視水為財,修築水口碣攔截財氣,水口林木和水口橋是鎖住靈氣的。村中有人出遠門,家人必送至水口,千叮萬囑,揮淚灑別;在外多年的遊子重返家鄉,望見水口,便激動不已,分外親切。李坑村落全是依山傍水而建,水從這裡流出村子。

 「李坑」水口的河沿上,有許多高大、粗壯的古樟樹。這些樹多數是南宋時期栽植的,至今依舊枝葉婆娑,生機盎然。它們臨風而立,似飽經滄桑的老人,在向遊人們訴說著這裡的古今變化。

穿村而過的小溪,由東向西緩緩而流,溪的兩岸均為民居古建築。古徽州人講究風水,風水學中有「水向西流必富」說法。古李坑人按照風水沿溪構築房屋建築布局,寄意美好願望。

「荷包紅鯉魚」是婺源的特色菜肴,導遊車上就告訴我們不會合我們的口味,他原來帶的團隊都不怎麼動筷。傳說明萬曆年間,婺源籍戶部尚書余樊學告老還鄉,將皇帝御賜的紅鯉魚帶回放養,後逐步繁殖才流傳到婺源民間。因色澤金紅,頭小尾短,背高體寬,腹厚肥大,狀似荷包而得名「荷包紅鯉魚」。

河對面餐館的女人在河邊宰殺紅鯉魚,方法十分殘忍,將網裡的活鯉魚撈起,在石鋪上活活摔死......

從水口向東望去,一條小溪由東向西流出村去,水街依溪向上游延伸,居民臨溪而居,跨溪橋樑密集,木質的居多,石質的較少。遊船水中穿梭,呈現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的風景。兩塊黟青石條鋪設的橋側的石階通往溪邊,鄉情古樸。

導遊領我們看的第一棟古建築是位於小溪南側的「李瑞材故居」。故居是清初木材商人李瑞材建的,是村中比較有特點的建築。由於封建社會法規的限制,商人不能稱為「貴」,故住宅不能建造的很豪華,而且大門也不能朝向大街。商人的住宅只能開偏門,只能在門樓、門罩處飾以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磚雕,使之形成清麗高雅的建築藝術格調。主人有錢,在室內裝飾上「三雕突顯,讓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進入雕刻的藝術畫廊。

  行走在李坑窄窄的石板路上,看到村民們聚集在一起閑聊侃談,溪邊的女人們有說有笑的浣洗,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統一盡顯,瞬間不由自主被這裡的樸實的民風所感染。

小溪北側的「大夫第」建於清朝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是五品奉直大夫李文進的官邸。李文進的官銜並不是通過科舉考試,而是捐來的。「大夫弟」大門為石庫門枋,水磨青磚門面,大門上方砌築門罩。門罩上黛瓦鋪蓋,戧角飛檐。飛檐下方,門枋上磚雕圖案細膩精美,極富裝飾趣味。門口設三步台階,名曰三步金階,寓意步步高升,連升三級。石庫門柱礎上的石雕,圖案是「獅子滾繡球」。細看,石雕上面有一個很小橫著雕刻的繁體「書」字,它代表了主人的心聲:「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大夫第的走馬轉角樓上面四周設有美人靠,周圍相通。橫樑上有精美的木雕,中間有天井。古徽州的民居建築中天井主要功能是採光通風,另外古徽州人認為「水源就是財源」,雨水不能外流,必須「四水歸堂」,就連地上的下水道孔,也被鑿成銅錢式樣。另外就是體現「天人合一」的理念。一般會在下水道里養一隻烏龜,烏龜的活動就是進行梳理下水道淤泥的工作,保證下水道暢通無阻。

大夫第取名「春藹堂」,體現了家庭融樂的氣氛、飽含長輩對子孫後代的關愛之情。屋內的木構件上,同樣雕刻著精美的圖案,雕有文武百官、八仙過海、琴棋書畫等。表達出主人對功名的渴望,希望子孫後代能憑藉自己的真憑實學考取功名。

房屋右側有木梯上「小姐綉樓」,不過不給3元錢,休想上樓。樓上一座向河街挑出的亭閣式建築,小巧玲瓏、古樸典雅,實際上是主人觀景樓。附會成小姐拋繡球的地方,出於商業目的。閣樓臨街有一扇古代百葉窗,向上翻可以採光,向下翻可以窺視樓底的過往人群。

出大夫弟沿溪東行,青石板路穿過建於明朝末年的「申明亭」。這裡是村級法庭,如果村中有人為非作歹,就會把他的惡行書寫張貼在亭子中,以達到懲戒的效果。有家庭鄰里糾紛,宗祠就鳴鑼在「申明亭」召集眾人參加評議,對誰是誰非進行公斷。這裡是排解糾紛,批評和懲辦違反村規民約的人。早年每月初一、十五,村人都要聚此褒貶村事。但裹腳或再婚女子不得經過此亭,來往必須繞亭而過。注意到「申明亭」三個字中的「明」字,左邊寫成一個「目」字,右邊近乎一個「耳」字,似乎告誡後代子孫辦案做事必須耳目並用,一絲不苟。

「申明亭」前右側東南兩溪匯合處的古石拱橋叫「通濟橋」。匯合前各有一堰,其中一堰有兩立柱和兩放水的護道,匯合後經過通濟橋流出。是村中一景「二龍戲珠」,橋拱與倒影為珠,小溪為龍,且龍分公母。其中一溪立柱為角,護道為須,此為公龍,另一溪則為母龍。

一亭一橋很有講究,從古風水學來講,村中兩水相激原本不利,但這裡用「通濟橋」鎖住,用「申明亭」鎮住就化解了。「通濟橋」跨度約5米,史料記載的最後一次維修是在250年前的清乾隆年間。

  過通濟橋向南行,小溪西側有建於清代中葉安徽蕪湖經營銅綠生意起家的李聘如建造的「銅綠坊」。建於清朝同治年間的「李書麟故居」。木橋扶欄用斗笠裝飾很是特別,感覺很有情調。

民宅下部磚牆,上部是木質的板樓,看來年代久遠。牆面上的「毛主席萬歲」,留下紅色歲月的印跡。

  跨過銅綠坊東邊小溪上的橋,來一個圍牆圍著的廣場內,前方正中的古戲台如今仍保存完好。

「古戲台」在徽州地區其它地方也有保留,大多數建在室內,露天的不多見。戲台前有一條長廊亭,臨街設置美人靠,園內方向設置長木凳。整體建築典型的徽派風格,有不少遊客在這裡歇息。

穿行「申明亭」,過「通濟橋」,遠遠看見山坡上有一個亭,我們朝亭子方向走去。

一塊巨石橫跨溪流,通往幽深的巷弄。

  沿木樓梯上「望景樓」,樓上平台是用餐的餐廳。過餐廳沿小徑上山,就到「菇山亭」。

站立「菇山亭」前俯瞰,整個村落盡收眼底。村中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參差錯落;村內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青石板道縱橫交錯,各種溪橋橫跨溝通,小橋、流水、人家。

山坡上一片田野風光,「一年之計在於春」,趕著水牛的居民穿行在油菜地頭。

  李坑的古建築,主要是明清民居風格,是一組集徽派民居之精華,融木雕、石雕、磚雕、彩繪為一體的經典建築群。民居均為青石基腳、馬頭山牆、天井廳廊、水磨石庫門枋。

村內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澗依山而立,粉牆黛瓦、參差錯落;村內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青石板道中恆交錯,石、木、磚各種溪橋數十座溝通兩岸,構築了一幅「遠樹平林村落,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景觀。途中遇見一位姑娘在作畫,畫筆下的「李坑」栩栩如生。

李坑美麗自然的田園風光和古樸厚重的文化遺存,透著濃郁的鄉村氣息和古徽文化氣息,悠遠的歷史,豐厚的文化,旖旎的水鄉風光,純樸的鄉間風情,令人賞心悅目。「李坑」是一個遠近聞名,具有典型徽派建築雲集的村莊,有「婺東第一村」之贊。

四、江灣

離開「李坑」,我們遊覽婺源游的最後一個景點「江灣」。

江灣是一個三山環抱的河谷地帶,一條溪流村前穿流而過,山與水的交融,給江灣古村增添了不少靈氣。村前的蓮花池,又稱龍池,是江灣的風水穴位之一,它構成了「江」字水系的最下面一點。因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尋根問祖來到這裡,「江灣」名聲大震,現在的景區是在原散落的古名居基礎上,規劃打造的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進入大門穿過「蓮花池」,沿曲橋我們進入景區。

自唐朝以來,「江灣」便是婺源通往皖、浙、贛三省的交通要塞,歷史上文風鼎盛、群賢輩出,由宋至清孕育出狀元、進士、與官宦38人;傳世著作92部,其中15部161卷列入《四庫全書》。

過「蓮花池」就是一個開闊的廣場,正對面是「古戲台」,左前方就是「江灣」牌坊。後方是2003年重修復建的「蕭江祠堂」。過石橋進入「蕭江祠堂」,門前兩隻大石獅威風凜凜。始建於明朝萬曆六年的「蕭江宗祠」為明右都御史兼戶部侍郎江一麟始建,太平天國時期毀於戰火,1924年,著名教育家、佛學家江謙和近代實業家江知源先生共同出資重建,但文革期間又遭拆毀。現在看到的是2002年第三次重建的。歷史上「蕭江宗祠」為婺源四大古建之首,近代文獻記載,「蕭江宗祠」是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大的一座。

蕭江祠堂里楹聯和柱聯很多,內容多是追根溯源。大門柱聯:「一龍臨江千秋盤勝地,雙馬回首萬代降英才」。大廳楹聯:「孤忠懷故國,偉烈振高風」。宗祠是宮殿式建築,氣勢恢弘。

江灣江氏是蕭何後代,蕭何死後700年,他的後裔蕭衍(梁武帝)建立南北朝的梁朝。編寫《昭明文選》的蕭統就是梁武帝的兒子。到了唐代,蕭何後裔一朝出了八個宰相,史稱八葉宰相。朱溫叛亂時,八葉宰相的最後一位蕭遘的兒子蕭禎正擔任江南節度使,他恥事二主,攜家人渡江至婺源,並易為江姓,改名為江禎,就是婺源江姓始祖。

北宋,蕭江八世祖江敵把家搬到雲灣,就是今天的江灣。明清兩代,蕭江氏為官38人,其中江灣村就有七品以上官員24人,知名學者5人。「蕭江祠堂」的永思堂張掛的《江灣蕭江大宗支系圖》,此圖就從蕭何始,到蕭幀改江,再到八世祖江敵遷至江灣。在蕭江一族遷至江灣前,基本上輩輩單傳。而遷到江灣後,子嗣繁茂。江敵生有六子,立言、立文、立本、立道、立德、立禮,立言這一脈即江澤民一脈。江澤民的曾祖父在太平天國年間從婺源遷到江蘇江都,祖父江石溪,有子女七人,長子江世俊,即江澤民的親生父親,生有五個子女,江澤君、江澤芳、江澤民、江澤寬、江澤南,江澤民後來過繼給江上青,江上青有二個女兒,江澤玲、江澤慧。

這座宗祠,無論是建築規模,還是材料運用,以及雕刻藝術方面都堪稱國內罕見,是一座集現代技術與傳統文化工藝相結合的「藝術寶庫」。進入蕭江宗祠,永恩堂中間供著的也許是蕭江祖宗,左右兩邊懸掛著巨大的匾額,上書:三江望族、蕭江巨族。

「蕭江宗祠」對面右側的古戲台屋角的檐部採用「飛檐」,如飛鳥展翅,整個建築給人以向上的動感。戲台沿、柱木雕精美。

「江灣」牌坊與「蕭江祠堂」相望。進入,古鎮風情撲面而來。街上商家很多,導遊領我們從左側巷口進入古建築參觀區。

 千年古鎮江灣,鍾靈毓秀,文風熾盛。明代抗倭名將江一麟、宮廷太醫江一道、清代經學大師江永、民國教育家江謙等賢仕都出自這裡。

古鎮嵌於錦峰綉嶺、清溪碧河之中。聚落北部後龍山逶迤東去,山上林木蔥鬱。布局是古人實踐風水理論的傑出典範;南側梨園河呈太極圖「S」,由東而西蜿蜒流過。這裡既尚好保存御史府、中憲第等明清官邸,又有滕家老屋、培心堂等徽派商宅,還有江永講學的受經堂,東和、南關、西安、北鑰四座古門亭,岳武穆的岳飛橋,明代劍泉井等。

「南關亭」前一口巨大的古井,一圈可以圍十幾個人。整個村子有七座這樣的古井,呈北斗七星排列。

進入「南關亭」,亭內有兩幅對聯:「萬壑松濤倚北鑰,一灣湖水鎖南關」;「靜坐當思已過,閑談莫論是非」。

前行經過新建的「江灣中心小學」,校園內一堵白牆對著校門,上面是江澤民的題字「江灣光榮,光榮江灣」。

江灣老街小巷,長則百米,短則幾十米,幾百幢浸透了徽州文化的古老宅院,沿著逼仄玄遠的古巷蜿蜒,穿行其間,歲月沉澱下來的古宅文明,讓人流連眷戀。看見這塊石頭,我猜想是石臼,而同行的糾正我,是插放旗幡的。

村中至今還較完好地保存著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等古老的徽派建築。過「三省堂」,「滕家巷」口的院門前正在製作的「熏肉」引起了我的注意。城市的「熏肉」是在烤箱里製作的,這裡還是傳統的原始製作方式。

有徽商血統的婺源人真是「生意精,小小年紀就涉入商界了。「滕家巷」內小女孩坐等遊客買她的「香樟」塊,生意很火,反正只要10元錢,遊客樂意掏錢。

「滕家巷」的「江灣人家」是典型的徽州民居,室內陳列鄉土味濃郁。知青年代雨天下田時我曾披過蓑衣,戴過斗笠,感覺蓑衣很重,很熱,且棕毛刺人;而斗笠在頭頂不固定,易被風吹。現在已被輕便的塑料雨衣所替代,看到勾起當年的回憶。

老宅的鏤空窗花圖案是古幣銅錢,象徵財源滾滾。

成列的廚房用具,有些很熟悉,但大、小米桶, 粥桶還是「聞所未聞」,算開了眼界。

廂房過道里有木樓梯曲折上樓。

房裡陳列的鎏金老床很有些年代。

大堂高懸「澹遠軒」牌匾,整個布置有古徽州文人風格,特別是楹柱上對聯:「虛能引和靜能生悟,仰以察古俯以觀今」戒告後人,謙虛能和別人和睦,心靜就會對人生有所感悟,仰望,才能追溯歷史探索古人的步伐;低頭,才能深入了解當今社會。

大堂右側有一個學堂,擺放有課桌,古時重教的大戶人家不少都有家庭私塾。

「澹遠軒」對面天井有石几桌,是放置盆景,假山美化環境,而水缸是用於防火。

在江灣村看到的古建築中,最為講究的當屬「江仁慶宅」。江仁慶是清末當地著名的商人。單看門楣,磚雕做工精細、考究,刻著熟悉的民間故事,人物形象生動。據說門楣就花去了三百兩銀子。不僅布局、結構、內部裝飾、廳堂布置考究,與眾不同。正屋第三進一層的外牆下半部,採用了十三塊大長方形青石板,直立砌築,形成了一面光潔的青石板外牆。

江澤民曾祖父居住過的老宅「一府六院」,起意於當年徽州府轄六縣,由六個大院落組成,可見昔日的氣派。這座宅院在1986年倒塌了,現在只有石門框聳立。

聽導遊介紹,江澤民曾到過與「一府六院」相鄰的江一鱗老宅,但是沒有再向前走,說了一句點到為止,就回返了。江一鱗老宅的老井井台卵石構成圖案精美。

「一府六院」前行不遠,就是江灣村「鄉賢園」,門楹聯是「望一隅壯美山川久為鍾靈秀地;數千載風流人物代有名士高賢」;「江灣水思澤萬民,後龍山福蔭百代」。

進入「鄉賢園」,就看見依山的「匯賢湖」一汪碧水,仿古建築如湖中行舟,穿行在青山綠水間。環境優雅,空氣清新。

我們在湖畔廊坊小歇,坐在美人靠,觀看美景,倦意全消。

順「匯賢湖」旁小徑繞行,就看到寬闊處有多處組塑像群。

「鄉賢園」內,有蕭江始祖蕭禎以及後裔名人高士的塑像。其中也有江澤民的叔叔,革命烈士江上青,江澤民的父親江石溪。清末民初南通狀元張謇創辦事業,倚重得就是江謙、江石溪和江知源。一個家族,代出名人,「鄉賢園」向後人展示了家族的榮耀。

陳列名人塑像旁有側門,進入又有一個院落。照壁前有一個露天的戲台,黟青石護板圍就有水池,環境幽雅。

穿過曲折的長廊,沿「後龍山」旅遊步道返回。自古江灣人認為,個人的命運與山石草木是息息相關的,山石草木是「氣」的凝結,「氣」的聚散影響著村莊的興盛與衰敗,家族的繁榮與頹勢。抽象的「氣」,只能通過具體的「形」來體現,山石草木就成了「氣」的依託。家法族規條文中嚴格規定禁止私伐「後龍山」樹木,使後龍山成為封山育林、保護生態的典範。來江灣的遊人,三分看山水,七分看文化。「山為骨架,水為血脈」。「後龍山」古樹參天,幽篁茂密,既展示了江灣山水的韻味,又凝結了江灣文化的底蘊。

江灣的建築布局一街六巷,縱橫交錯,新舊有序,千年延展,不亂方陣。且每條巷道各有個性,不見雷同,古樸優雅,自成一景。從後龍山俯瞰,正中部位的巷道,竟構成一個碩大的「安」字。街頭的以婚慶為主題的民宅門前聳立一塊天然巨石,圖案像是一條龍。

新建的文化廣場建有房子結構等造型建築,最矚目的還是這座亭,上層八角飛檐。底層圓形屋頂,兩層均設美人靠,建築造型實不多見。

過「鼓吹堂」就回到「蓮花池」的景區出口處,楹聯「吹拉彈唱操新曲,琴棋書畫移性情」表明這裡是文人雅士休閑之處。

結束了江灣的遊覽,完成了婺源之旅,在江灣景區大門前的合影記錄了2014年的「春季游一游」,期待2015年的再次相聚。


推薦閱讀:

走過人生坎坷,便會迎來生命中的春天
春天來了趕緊嘚瑟起來, 黑色和紅色主調, 那個更好看?
你要「花枝招展」的迎接春天!
咬出春天的味道——[春餅]
想要君子蘭一年開多次花,春天需要這樣處理!

TAG:婺源 | 遊記 | 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