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灸養生,提前推後幾天有影響嗎?老中醫是這麼說的
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
一候
溫風至
溫熱之風徐徐吹來。
二候
蟋蟀居辟
辟,通「壁」。蟋蟀聚集到庭院牆角,以避暑熱。
三候
鷹始鷙
鷹感知到肅殺之氣將至,開始練習搏擊長空。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每年小暑前後,都是入伏之時。
或少有人知道,三伏日乃依據節氣而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則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
何謂庚日?
庚為天干之一。古人將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相配伍,用以序日。帶「庚」字的日子,便是庚日,如庚午、庚辰、庚子。每個庚日相隔十天。
三伏以庚日為界,源於五行學說中,夏屬火,庚屬金,火克金。夏季最炎熱時,火最盛,金必藏伏地下,故稱為「伏」。
每年夏至的日期有變化,干支更不一樣,故每年入伏有早晚。夏至與立秋之間,或有四到五個庚日不等,故中伏短則十日,長則二十天。三伏未必三十日,也可有四十天。
今年即是「長三伏」。初伏為7月12日,中伏為7月22日,末伏則要到8月11日。
可見,三伏之長短,僅關乎庚日之多少,與暑熱程度無干。
三伏始載於《史記》。舊時定三伏日,是為提醒炎日降至。從現代氣候學看,三伏天符合我國季風氣候。如,秋後有一伏,正合民間「秋老虎」之說。
三伏稱為「伏」,還有一說:此時天地間,陽氣最盛,陰氣潛伏。
於是,便有「三伏天灸」。
三伏天灸三伏天,人體順應天時,陽氣生髮,皮膚腠理開泄,陽盛於外而虛於內。宜用白芥子、細辛等辛溫走竄之葯施灸,蓄養陽氣。
秋冬多發病者,多屬陽氣不足。三伏施灸,還可乘勢驅逐寒邪,自此不畏凜冬。
《黃帝內經》云:「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三伏天灸,正是此理。
三伏天灸貼敷之日,常為初、中、末伏首天,即庚日。但提前、延後數天,亦無不可。
須知,三伏與小暑、大暑,都不過泛指一年中的炎熱時節。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暑熱來臨有遲有早。拘泥於庚日,未免太不知變通。
推薦閱讀:
※趙武靈王的歷史影響與評價
※張劍:分子分型為複發轉移性乳腺癌藥物治療帶來哪些影響?
※影響孩子成績的13大原因
※任志強:房屋降價受影響最大的是普通老百姓
※全球潮流影響力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