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車身進化-今日頭條
雖然是SUV的年代,大部分人依舊鐘情於硬朗的越野車,除了四驅系統,這主要源於其能豁能抗的車身結構。汽車的車身到底有何區別?它們是如何進化的?
非承載式車身:汽車與生俱來的「筋骨」
最早的汽車車身由馬車車身結構進化而來,馬車結構簡單,除了覆蓋件,車輪和剛性車架為主要組成部分,車架可以說就是承重和維繫車身完整的「筋骨」。
隨著發動機取代馬匹,汽車誕生,這種擁有剛性車架(大梁),發動機、變速器、傳動軸、前後橋、車身等總成和部件安裝於車架上的車體構成方式就被稱之為非承載式車身,也是最為悠久的車身形式。汽車工業史上最有代表性、最早作為實用工具走入尋常家庭的福特T型汽車就採用了這種車身方式。
其中車架(大梁)按結構形式主要分為邊梁式車架、中梁式車架(脊骨式車架)兩種。前者應用較廣泛,車架斷面可為槽形、工字形、Z字形等。
邊梁式車架:
中梁式車架:
優點:越野性能出色
·非鋪裝顛簸路面乘坐舒適:路面顛簸經懸架反饋於車架,車架吸收後,再傳遞給車身,因此車內乘員感受到的顛簸就要輕微很多。
·車身穩固安全:車輪受力不均勻(比如過深溝、炮彈坑)時,車體受到扭力(可理解為導致車身變形的應力)作用,但大部分扭力被高強度的車架承擔,車身不承擔負荷力,姿態不受影響,交叉軸能力出色,車輛擁有更好的安全性和通過性。
·承載能力強:一副鋼筋鐵骨,自然賣得了力氣。
缺點:
·車體偏重
·車體重心高,公路行駛操控性相對弱。
此種車身結構堅固、可靠,最貼合越野車的使用需求,也是硬派越野的首選配置,因此諸如路虎衛士、賓士G級、豐田LC200、Jeep牧馬人等越野界大咖們型均選用非承載式車身,自主品牌則包括哈弗H5、北京40等。
承載式車身:向公路性能的進化
這種車身結構於1925年被文森卓·蘭西發明,此時的福特T型車已經滿大街跑了近20年。有別於非承載式車身,承載式車身由鋼板衝壓而成的金屬結構件和車體覆蓋件組成,取消了剛性車架的後果就是與車身直接承擔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各種負荷力。依靠車身結構件的剛度滿足車身強度要求,其採用較高強度的鋼材焊接而成,在盡量輕量化的原則下被設計成各種不同形狀以承受特定方向上的力。但由於結構緊湊,這種車身方式廣泛被轎車以及SUV所使用。
上世紀80年代第二代切諾基開始引入承載式車身設計,並成為當代SUV車型的開端,SUV作為越野車向道路進化的產物,車身結構的變化正是這一進化過程的標誌之一。
優點:質量小,汽車重心低,車身空間利用率高,高速行駛穩定性較好。
缺點:車身的抗扭剛性和承載能力相對較弱,不適合越野。
如今大部分SUV都使用承載式車身結構,包括CR-V、哈弗H6、途觀、奧迪Q家族,寶馬X系列等等,它們更加註重公路舒適性,從車身角度看已經禁不起長時間的越野肆虐,只能憑藉較高的離地間隙適於一般非鋪裝路面行駛。
半承載式車身:屬承載式範疇
這是一種非官方說法,因為也屬承載式車身,只是在承載式車身底盤中內置一體式的鋼樑,有效改善了承載式車身結構越野時車身易變形的強度問題,並且克服了非承載式車身結構越野車的駕乘舒適性和高重心的弊端,比如三菱帕傑羅、大切諾基、第四代發現等。
關注越玩越野雜誌官方微信,每天都有新鮮內容。
關注步驟:
1.返回頁面頂部,點擊藍色「越玩越野」字樣,點擊關注。
2.返回頁面對話框和我們聊聊。
3.點擊右上角的「...」符號,轉發至朋友圈,好東西咱們一起分享。
推薦閱讀:
※為什麼沃爾沃S90瘋狂降價也換不來銷量呢?
※新車磨合期過後,油耗會有所下降嗎?
※別克高性能動力電池深度拆解揭秘
※推薦幾款總價10萬左右的國產SUV,總有你喜歡的那一款
※【小熊么么車】鈴木維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