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成拳宗師王薌齋早期弟子齊執度講解渾元樁

渾元樁一

渾元樁一為整飭立容(一名立勢),立為拳功之基本間架,立時垂手直立,兩足跟並齊,兩足尖外分,角度約60°,要安安穩穩,氣靜神怡,應戴天履地,與天地合而為一之意。站時應注意以下各點:

「頭」:居人身之最高處,為一身之主宰,不宜傾斜,須用力上頂(領較確切),收頦挺頸而欲其直,似頂非頂,似被繩系提,要有領率全身之意。

「足」:兩足放平,大趾外蹬,小趾內扒,足心涵虛,腳根微起,兩膝微屈而上縮,使筋絡舒展,不可吃力。足一吃力,立便不穩。要知吃力於足,必力頂於頭,身體不舒,氣力被阻,全身關節即不能靈活,又焉能求其站之穩定?故曰修容足重者,非吃力於足之謂也。

「閭骨」:為脊神經之殼,居人身之中部,為支配上下肢體之中樞。閭骨要正直,平肩下臀,收頦挺頸,心窩微收,使胸寬而腹圓松,自無揚頭折腰、努胸擠背之病。

「手」:兩手下垂,指欲插入地內,但須向上微提,使肘稍屈,以舒筋絡,並有外撐內裹之意。平肩正臂,腋下筋松,虛靈守默,如能容球。

「齒」:齒輪上下銜接,不宜用力扣合,咬牙瞪眼乃最大毛病。

「舌」:舌尖微卷,接觸上顎,似頂非頂,要領悟其有接引之意。

「鼻」:為氣官,呼吸要勻而無聲,氣不可提,尤不可沉,勻靜自然,為其要訣。氣能至肅,調息方恰得其妙。切忌用口呼吸,犯之則氣失其道,鼻失其職,易致疾病,不可不慎。

「目」:兩目視貴平直,能不為物引(不他顧,不轉眼流視左右),心意自然不亂。

「耳」:耳聽八方,要用神凝。

渾元樁二

起以立勢,立勢站穩,使足向左右展開(橫步),屈膝蹲身成騎馬式,兩手高提,使骨肉筋絡平行舒展,氣血川流。此樁功用在於通氣增力以及溫養筋肉,訓練神經,使各細胞無不工作。站時應注意下列各點:

「步」:橫步展開時,兩足尖向前平行站齊,不可前後參差,其距離按個人足之長短計量,以兩足尖相距約一尺七八寸為宜,開胯曲膝,靜站片刻使身心安穩再舉兩手。

「膝」:開胯曲膝,騎馬襠欲其低,不欲其高。腰向下坐,胯往回抽,臀前裹而胯外張(橫撐要平),兩膝扣合,有外撐之意。膝蓋骨處力之生髮,動用最堪體認,由膝骨至腳面,有由腳面至膝上撐之力,又有欲直立卻被繩索將腳面與膝相連不得撐開之意。而膝蓋骨以上部分,復有向上總提之力,同時更具有下坐之力,同時膝內曲,大小腿筋絡有相聚之力,同時又具有相反之支撐力,此等力量生之自然,相等相承,名曰爭力,習拳功夫一到,力動情形自然領悟而知。甚難於講述也。

「腰」:為人身上下四肢運動之樞紐,全身中線之所在,乃重心之所系,最忌腰背彎曲。頭直肩松胯坐(臀勿前掀),則腰直而上下靈通一氣。

「手」:兩手高舉,意在使筋肉伸展,而順左右肩之方向,身左右伸張,兩手要向前微抱,肘曲腕按五指離開向上伸張,此手勢乃站樁基本姿式,兩手姿式不論如何,筋肉與骨骸均系平行舒展,無擰裹力者,皆屬於此樁所求。

「托式」:兩手高提與心窩處相平,掌心朝天,指尖相對,兩臂環垂。

「按式」:提兩手於臍前,大指朝臍,掌心向地,指尖相對,兩臂環垂。

(以上兩式,托式小指,按式大指,離身四寸,兩手指尖距離三寸,不可靠近。)

「推式」:兩手高舉,向前平伸後再使兩手指尖相對,掌心向外,肘腕平行,形曲如弓。

「抱式」:兩手平伸,使掌心向內,指尖相對,腕肘平行,形如抱鼓。

「提式」:兩手下垂,使肘微曲,並微卷各指如提物狀。

「舉式」:兩手高舉過頭,使肘微曲(不可緊靠頭部)指尖相對,掌心朝天。手出五指不可緊靠,應行離開,求其活而得力也。各指捲曲,如抓如鉤,虎口撐圓,而指尖抽斂,掌心內吸,有持物慾墜之意。掌心吐力,手指向外擴張,又如柔絲束縛,有不得伸展之意。而此種神情(亦是爭力妙用)同時並具,出之自然,方得其妙(凡是任何樁法,形式皆是如此)。

渾元樁三

學習以上兩樁後,繼習此樁。仍起以立式,站穩再行開步,左右兩足,前後展開(是為進退步),屈膝蹲身,兩手環抱,橫撐擰裹,向前伸開,使筋肉束裹,骨骼無節不屈,是為鈍形三角(即90°以上之角,不可有銳角)。全身無有平面部分,更無有絕對力,曲折玲瓏,渾元一體,兼有以上二樁之功用。遇機施巧,應變無窮,便於實搏,精於打顧。站時應注意渾元樁—、二,腰膝兩節所示各點及下列各點:

「步」:步大不靈,為步法要訣。開步時,前足進,後足隨,兩足最大距離約一尺二、三寸。言及動作,迴旋不過七、八寸耳。若兩足站於一直線上,不易穩固,須左右稍為展開,其寬度應以兩肩寬度為準。

「手」:出手時,兩手向左右伸張,均不過鼻,以保中線。高不過眉,下不過臍,前伸不過足尖,回撤不許靠腹,此乃最重要而不可違犯之規律也。又不許有平面處,無處不曲,曲處無不相乘,體認「八面出鋒」一語,便得其奧妙。變掌為拳,五指相次如擰麻花,各指力一如嬰兒之持物,要有緊捻密持之意(此握出時易發力)。切忌死握,能不吃力於手,兩臂圓活而氣力暢達,手足相應矣。兩肘曲如抱鼓,無論如何變換手式,兩肘要永久保持橫撐力,勿使兩肘忽而接近,忽而遠離,失去活動之空間(所應占之面積),與人以進擊的機會。

「肩」:步法改變,而兩臂能否得力,全繫於兩肩。要訣為松肩,肩松則下垂,左右腋肋支撐其空間,如能容球,兩臂得此空間,活動方能自如。再使心窩微收,胸虛背圓,肩得其平,渾身氣力貫於掌矣。

「筋骨」:力生於骨,而達於筋,筋長力大,骨重筋靈,筋伸則骨節縮,筋靈則力實。伸縮腕挺(手足四腕與脖頂)則渾身之筋絡開展,兩肱橫撐要平,有挽抱、開合、伸縮之力,兩腿有提、挾、扒、縮、趟、崩、擰、裹之力,肩撐胯墜,尾閭中正,均不可忽。骨重如弓背,筋伸似弓弦,運動如弓滿,發手似放箭,用力如抽絲,兩手似撕棉。站此樁時,全身上下左右前後八方並頭與足、頭與手、手與胯、肩與膝、肘與胯等處處相應,如有交互反向之繩索牽曳,或有人互為推移,不為所動之意。實際並無有繩索或人之牽曳推移,不過存意如是。若真做出好似有被牽曳及推動之狀,則又誤矣。是被慾望之支配,其動作不覺而已吃力,失於自然。站時從此體認,全身易於完整。久之當能做到八面之意、氣、力,乃得中之意氣力也。人身動用既有其運動之空間,而其運動頭、足、身、手各處所佔之面積,因頭、足、身、手各處作用之不同而亦各不相同。至其爭力作用與各處因應之關係,復因之各異。欲明乎此,於渾元三樁中求之,自然得其奧妙,凡百運動皆由此基生出,豈可忽哉?


推薦閱讀:

小行星撞擊肆虐早期地球
胃癌早期有什麼癥狀
心律失常早期癥狀有哪些?
夏洛特--梅森家教法(早期教育

TAG: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