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觀察】中國式人情關係面子:喜他人之所喜,悲他人之所悲
【民間觀察】中國式人情關係面子:喜他人之所喜,悲他人之所悲
文/落魄書生-王中銀
社會和諧離不開人情、面子、關係。權力大的人情大,權力可以影響別人,讓他獲得對方所能支配的某種社會資源,滿足自己的需要。傳統中國真實社會邏輯是差序格局,稀缺資源分配並非都秉持公平公正邏輯,與領導關係好的人,可優先獲得某種稀缺資源。傳統中國社會,社會就是個大家庭,子女小時,父母撫養教導他們;父老年老時,子女贍養老人,家庭成員互相幫忙,增進團結與和諧。中國人與陌生人交往,往往斤斤計較,甚至會為不公平發生衝突,捍衛自己的利益,但交往對象為親戚、鄰居、師生、同學、同事、同鄉時就需考慮人情關係和面子。很多人有共同的朋友,構成一個複雜關係網,一個人可能涉及不同關係網中,每個人都以自己為中心,擁有各種不同社會關係網。每個人關係網中又有其他關係網,彼此交叉重疊,構成複雜人際關係網。很多關係以血緣或姻緣綿延,人與人之間秉持禮尚往來維持。
當個人需要某種資源時,求助關係網中資源支配者給予協助,資源支配者往往會陷入人情困境。如秉持公平交易,拒絕給對方幫忙,勢必會影響他們之間的關係,甚至破壞人緣,資源支配者不得不遵循人情發展,給予對方特殊照顧。官員人情面子大並非偶然,掌握的資源多,可以送的人情也大。人情就是個人遭遇不同生活情境時,可能產生的情緒反應。人都有喜、怒、哀、愛、惡、欲,一個通曉人情的人,會有同情心,能夠了解,別人在生活上遭遇不同情境時可能產生的情緒反應,喜其所喜、哀其所哀,甚至投其所好、避其所惡,被恭維為通情達理的明白人。如對別人的喜怒哀樂無動於衷,別人遇到困難、不拔刀相助,別人有喜事也不高興,就不通情理。
人情也是人與人進行社會交往中,饋贈對方的一種資源,別人有喜事,我饋贈禮物,別人有急事,我給予實質幫助,做人情給對方,對方接受了我的禮物或幫助,就欠我人情,所謂人情本質就是一種用來交易的資源。個人只和其關係網中某些特定對象進行特殊人情交易,人情可以是金錢、貨物或服務,也可以是抽象的感情,人情債最難償還。在中國,平常時,應該經常走動,饋贈禮物、互相問候、拜會訪問與其關係網內其他人保持聯繫和良好人際關係,有來有往,親眷不冷場。關係網中某個人生病或生活遇到困難,應有不忍人之心,體諒他、同情他,儘力幫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受人點滴之恩,當湧泉以報,對方給你恩惠,欠了別人人情,應想辦法回報。
報恩與報仇是中國人兩個行事邏輯。家庭中養兒防老,積穀防饑,父母年老時,兒子輪流贍養年老父母,中國真實社會,講究有恩報恩,有仇報仇。交往講究禮尚往來,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維繫彼此間的情感,一旦關係網中遭遇疾病或重大困難,開口向擁有資源支配權的請求幫忙,資源支配者就會考慮對方可能做的各種回報,給予特別的幫助。資源支配者不講人情,不願意伸出援助之手,雙方關係可能反目成仇。儒家提倡,人有德於我,雖小不可忘也。欠了自己人情,將來自己如果開口向他要求幫忙,對方必然難以拒絕,基於這種回報的預期,資源支配者才願意對別人「做人情」。做人情是有代價的,如當官就是違背原則,回報卻遙遙無期,幫助對方自己可能要承受一定的損失,對方要求愈大,自己的損失愈大,很多時候資源支配者並非資源所有者,違背公平原則,可能遭受其他利益相關者非議,甚至遭受法律懲罰;如對方地位高、權力大,掌握資源多,平常出手大方,可能回報的概率大,回報豐厚,如對方地位低、權力小,掌握的資源少,平常小氣,可能回報的概率也有限,資源支配者也不願意幫助他。
個人所擁有的社會關係是重要資源。做人情時,往往考慮自己付出的代價和對方可能的回報,往往還會考慮對方關係網中有什麼樣的人?這些人物對自己的影響大小?結交權貴,往來無白丁,這些權貴對自己有直接影響,資源支配者往往考慮問題複雜,不看僧面看佛面,屈從對方的請求。反過來,如果對方家庭卑微,沒良好關係,資源支配者很可能推脫拒絕他的請託。人在面臨人情困境時,往往會考慮自己付出的代價及各種預期得失,權衡輕重,是否做人情給對方,人情資源支配者要承擔很多風險與成本,請託者權力很大,關係很好,甚至施恩於對方,拒絕對方,預期獲得回報均大於付出的代價,很可能接受對方的請託。對方權力很小,沒什麼社會關係,無論接受或拒絕對方的請託,預期回報絕對值很小,不想擔風險就拒絕對方的請託。在中國無權無勢缺乏社會關係者,在失意潦倒時,尤其會感到世態炎涼、人情薄如紙。
很多時候,資源支配者不好意思拒絕對方,又不知道對方會給自己什麼樣的回報,就會採取拖延,不給對方肯定或否定具體答覆,本是一種拒絕方式,如請託者不知趣直接向資源支配者詢問,後者就會表示歉意來說明自己愛莫能助,內心也很反感,認為這個人不懂事。一旦請託者因資源支配者拖延惱火會把事情鬧僵,以後關係網可能就此了斷。在中國基層,真實邏輯就是不得罪人,順從,請託者在資源支配者心目中的權力和地位大小,就是面子。決定資源支配者是否願意幫忙,因此中國人尤其重視面子,面子是個人在社會上所有成就獲得的社會地位或聲望。個人的面子是其社會地位或聲望的函數,個人在其關係網內的社會地位或聲望可能是性別、家世、祖籍決定的,也可能是個人能力和努力得到的,一個學歷高、美貌、能力強,擁有財富和強勢社會關係的人,面子自然就大。
在中國個人關係是決定個人社會地位重要因素。一個人所能支配的資源判斷其權力大小,個人的社會關係網越大,其中有權勢的人愈多,他在別人心目中的權力形象就愈大。很多人喜歡用服裝、汽車、家庭背景炫耀財富、學問、身份、美貌,在家中掛名人字畫,穿金戴銀或聲稱與某人關係如何,面子非但關係到個人在社會關係網中地位高低,還涉及到被別人接受的可能性,甚至享受特殊權力。在中國真實社會,面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沒面子,非但自尊心會受損,造成情緒憤懣,還會導致自身社會地位下降。給他人面子,要避免在公眾場所批評他人,尤其是對長輩,評論他人時,要委婉並用模稜兩可的言辭,保全他人面子是人際交往中的大事。當輕易向資源支配者開口時,一旦不給面子,自尊受損,很沒面子,在有恩報恩,有仇報仇邏輯下,很可能最後大家都沒面子,為避免難堪,最好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做人情給他人,等於肯定了他的社會地位,增加了他的自尊,讓他面子上有光彩,日後回報,大家都有面子。
有面子的人都善於拉關係。請託者期望資源支配者依靠人情法則將掌握的資源對自己進行有利分配,就需運用各種手段把對方套到自己的關係網中來,攀關係、拉交情、認親戚,和原本沒關係的人建立關係,這是緣分。萍水相逢,一旦打聽清楚某資源支配者和自己任何關係都沒有,就要鑽營,通過關係人士引介和資源支配者串聯起來,建立關係,不看僧面看佛面,雙方便有了人情法則,一旦建立關係,可進一步拜訪、送禮、宴請,加強彼此間的情感關係,其中宴請和送禮最重要,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資源支配者接受了別人的宴請或禮物,欠了人家人情,便有回報的義務,對方開口請求幫忙時,就很難拒絕。一個人一旦欠了對方人情,對方遇到困難,只要他開口求助,個人便有義務在能力範圍內儘力回報。人情難以計算,回報了對方,欠的人情債還沒有了斷,錢債好還,人情債難償。一些有錢有勢者,自己本身就是資源支配者,關係網複雜,甚至畏懼人情瓜葛,怕給自己帶來無法掌控風險,你給他們送禮或請吃飯,很難請的動!
推薦閱讀:
※這幾種傷害孩子的中國式禮貌,你還在用嗎?
※一文看透中國式人際關係:西遊團隊開除一人,你開除誰?
※中國式離婚對子女的四大傷害
※中國式家長身上的這些「毛病」,都被孟非治好了
※「中國式陋習」司空見慣 一邊痛恨一邊隨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