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著名美人計(圖文)

「美人計」,語出《六韜·文伐》:「養其亂臣以迷之進美女淫聲以惑之。」意思是,對於用軍事行動難以征服的敵方,要使用「糖衣炮彈」,先從思想意志上打敗敵方的將帥,使其內部喪失戰鬥力,然後再行攻取。就象本計正文所說,對兵力強大的敵人,要制服它的將帥;對於足智多謀的將帥,要設法去腐蝕他,將帥鬥志衰退,部隊肯定士氣消沉,就失去了作戰能力。利用多種手段,攻其弱點,己方就能順勢保存實力,由弱變強。  

  春秋時吳越之戰,勾踐先敗於夫差。吳王夫差罰勾踐夫婦在吳王宮裡服勞役,藉以羞辱他。越王勾踐在吳王夫差面前插躬屈膝,百般逢迎,騙取了夫差的信任,終於放他回到越國。後來越國趁火打劫,終於消滅了吳國,逼得夫差拔劍自刎。那所趁之「火」是怎樣燒起來的呢?原來勾踐成功地使用了「美人計」。勾踐被釋回越國之後,卧薪嘗膽,不忘雪恥。吳國強大,靠武力,越國不能取勝。越大夫文種向他獻上一計:「高飛之鳥,死於美食,深泉之魚,死於芳餌。要想復國雪恥,應投其所好,衰其鬥志,這樣,可置夫差於死地。」於是夫差挑選了兩名絕代佳人:西施、鄭旦,送給夫差,並年年向吳王進獻珍奇珠寶。夫差認為勾踐已被他臣服,所以一點也不加懷疑。夫差整日與美人飲酒作樂,連大臣伍子胥的勸諫也完全聽不進去。後來,吳王進攻齊國,勾踐還出兵幫助吳王伐齊,藉以表示忠心,麻痹夫差。吳國打勝之後,勾踐還親自到吳國祝賀。夫差貪戀女色,一天比一天厲害,根本不想過問政事。伍子胥力諫無效,反被逼自盡。勾踐看在眼裡,喜在心中。公元前482年,吳國大旱,勾踐乘夫差北上會盟之時,突出奇兵伐吳,吳國終於被越所滅,夫差也只能一死了之。  女人之有此魔力,可說是上帝故意想征服男人的創造,特別對那些英雄人物。英雄和美人儼然一體,不管中外古今,佔盡歷史鏡頭,中國之歷史命運,都操縱在這兩種人手上。此無地,互相需要也,說好,是相得益彰;說壞,是朋比為*。何況「自古英雄皆好色,若不好色非英雄」,烽火相欺,不外博美人一笑,衝冠髮指,無非一怒為紅顏,就是獨身主義的希特勒亦有秘密情人,臨死前還要行婚禮。伊藤博文說過「醉卧美人膝,醒握天下權」,這是最實在的自白。  因此,使用美人計,絕不會受時間時空限制,正所謂衽席為戰場,脂粉作甲胄,盼來是槍矛,顰笑勝弓刀。有於戰場上取上將之頭者,有於國會奪元首之魄者,有父憑女貴,兄憑妹貴,甚至甘戴綠帽子而夫憑妻貴者。此計既可誘惑敵人,亦可作向上爬的階梯。  中國民間傳統常有三十六計之說,其中最香艷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美人計了,而美人計,也往往屢試不爽,能奏奇效。為何簡簡單單的美人計竟然小可以謀利生財,大甚至可以傾國傾城,令天下風雲變色呢?道理說來其實很淺顯,行計人不過是抓住了常人皆有的「食色」之性也,就連大聖人孔老夫子也曾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更何況是眾多色慾薰心的「凡夫俗子」呢,好色之徒焉能不中計?  美人計,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讓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以求博其一笑的冰山美人褒姒,她就是當時的褒人為獻媚周王所進;而最著名的美人計則是成就了越王勾踐滅吳雪恥建立霸業的雄心的浣沙女西施,她也因此名列古代四大美人之首;此外,遠嫁塞外、和親匈奴的王昭君和義侍董卓、伺機離間的貂蟬無一不是青史留名的美人計中楚楚動人的女主角......  這些美人計,或為邀寵,或為避禍,或為求利,歸根到底一言以蔽之,從古到今盛行不衰的美人計,究其實質都是如假包換的性賄賂。  西施:吳宮嬌娃只是越國的高級貢品  

  不見,館娃初起鴛鴦宿,越女如花看不足。香徑塵上鳥自啼,履廊人去苔空綠。擼羽移宮萬里愁,珠歌翠舞,古梁洲,為君別唱吳宮曲,漢水日夜東南流。」  西施艷色天下重,是個不折不扣、傾城傾國的大美人,相傳她出身貧寒,曾靠在溪頭浣紗度日,可是她的美卻驚動了水裡的游魚,它們因自慚形穢而躲藏到水底,不敢浮出水面換氣,後世因此流傳了「沉魚」的典故。而她因體質嬌弱,常作捧心之態,世人皆以為美,更引得鄰家女子「東施效顰」,這段趣聞也流傳至今。  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與吳王夫差有殺父之仇、滅國之恨,為了贏得養精蓄銳、礪兵秣馬的時機,聽從大夫范蠡的妙計,四處尋訪美人獻給好色成性的夫差,西施因其天下無雙的美色,當仁不讓地成為了復國大計中舉足輕重的棋子,順理成章地被送入吳宮,做了吳王的妃子。  西施的絕世容顏和柔言媚語果然讓夫差神魂顛倒,色令智消,他下令耗費巨資為西施築館娃宮,終日與她嬉戲其中,從此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將爭奪盟國霸主地位的壯志置之腦後,更放鬆了對越王的警惕,使勾踐有了卧薪嘗膽、勵精圖治的良機。  與此同時西施還利用夫差對她的信任,離間夫差與吳國肱股之臣大將伍子胥的關係,最終逼死伍子胥,削弱吳軍事力量,為越國復興和吳越戰爭越國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吳國滅亡後,西施卻不知所蹤了,有人說她和大夫范蠡本是戀人,功成身退後雙雙隱居了,也有人說西施失身於吳王,忍辱負重只為復國,事畢後自沉於太湖了,更有人說西施日久生情,愛上了夫差,竟於國破之日在館娃宮為夫差殉情了......真相已經湮沒於歷史的迷霧之中,只留下了這個可歌可泣的美人計傳奇任後人評說了。  昭君:大漢對匈奴性賄賂的和親牌  

  王昭君,恐怕是歷代文人墨客憑弔最多的美人之一了,後世的杜甫、江淹、王安石、馬致遠等人均有吟詠她的名篇傳世。昭君,西漢元帝時期人氏,與屈原同為湖北歸州人氏,丰神秀美,氣質出塵,但昭君之所以名標青史,不僅僅因為她超凡脫俗的美,更因為她自願請行和親匈奴,遠嫁塞外,換來了邊疆的和平與安寧。漢朝在立國之初,便時常與匈奴兵戎相見,烽煙蔽日,鼙鼓震空。「自從兵戈動,遂覺天地窄。」百姓流離,田園丘墟,北方邊陲迨無寧歲。自昭君和親後,雙方化干戈為玉帛,鑄刀劍為犁鋤,北方邊陲出現了「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1954年在包頭漢墓出土的「單于和親」、「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等瓦當殘片便是這一段歷史的見證。昭君出塞也因此成為一個經典的歷史時刻,不斷在典籍和舞台上重現,後人評述「和親果使邊烽消,鹿閣何人許共論」,不失為對她的壯舉的公允之斷。  就昭君個人的遭遇來說,她那和親的壯舉其實是一出個人的終生悲劇。她所選擇的是一樁毫無愛情的政治婚姻,正如恩格斯所說,這種聯姻「起決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不是個人的意願。在這種情況下,關於婚姻問題的最後決定權怎能屬於愛情呢?」昭君說到底不過是漢元帝慰安匈奴的一個籌碼而已,更直白地說,昭君其實就是漢家天子給匈奴單于的性賄賂罷了,她的犧牲與委曲始終擺脫不了這一抹難堪的色彩,令人唏噓不已。傳說昭君出塞時離情別緒愁懷滿腹,為紓解去國離鄉的抑鬱之情,便在馬背上彈起了琵琶。她的曲聲纏綿徘側,哀感頑艷,她的姿容凄婉動人、楚楚可憐,就連南飛的大雁都為之傾倒,不忍繼續前行,紛紛停留在昭君的周圍陪伴她......與西施「沉魚」相映成趣的典故「落雁」便是由此而來。  也許只有杜甫才是她的知音,聽出了她心中的無奈與不平----「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貂蟬:被政治逼良為娼  

  「紅牙摧拍燕飛忙,一片行雲到畫堂。眉黛促成遊子恨,臉容初斷故人腸。榆錢不買千金笑,柳帶何須百寶妝。舞罷隔簾偷目送,不知誰是楚襄王。」----羅貫中《三國演義》  貂蟬,東漢獻帝時期人,原為大司徒王允府中的歌伎,能歌善舞,美麗異常,名列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三。傳說貂蟬降生人世後,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雲中,「閉月」的典故即由此而來。  司徒王允不滿太師董卓囂張跋扈、擅權誤國,一心想除之而後快,但苦無良策,終日茶飯無心。聰慧過人的貂蟬窺知情由後表示「如有用妾之處,萬死不辭」。於是王允將貂蟬收為義女,精心設計了個「連環美人計」,先將貂蟬許給董卓義子呂布,未及迎娶又獻於太師董卓,挑起董、呂兩人的矛盾。而貂蟬也對王允的意圖心領神會,處處設計離間董卓、呂布父子,成功地施展了美人計,使董卓、呂布父子反目成仇,最後更誘使呂布殺死董卓,夷其三族,為漢室朝中剷除了一大禍害,立了大功。後人嘆日:「司徒妙算托紅裙,不用於戈不用兵。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  本來貂蟬與呂布是令人稱羨的英雄美人,但呂布白門樓被害之後,貂蟬再度飄零。後被獻與曹操。曹操對她十分愛重,但後來為了拉攏關羽,遂將貂蟬送給關羽。貂蟬敬慕關羽英雄了得,以為終身有靠。但最後還是為關羽所棄。從此不知所蹤。可憐一代紅顏,竟被當作禮品似的送來送去,落得如此凄涼的收場,當三國好漢們以天下的名義要她奉獻自己肉體做賄賂時可曾想過男兒的天下卻狠狠地辜負了她?  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周瑜想用美人計,將劉備騙到東吳後殺害,不想劉備與孫尚香真的成親。於是周瑜又設玩物喪氣之計,劉備果然被聲色所迷,全不想回荊州。眼見到了年終,趙雲來見劉備,詐稱曹兵殺奔荊州,請劉備即刻返回。劉備說「必順與夫人商議。」趙雲說:若和夫人商議,必不肯教主公回。不如休說,今晚便好起程。」  劉備對孫夫人說,已到年關,想要拜祀祖宗。孫夫人說:休得瞞我,我已聽知了也!方才趙子龍報說荊州危急,你欲還鄉,故推此意。劉備見此情景,只得以實相告。孫夫人說:妾已事君,任君所之,妾當相隨。劉備又說:夫人之心,雖則如此,爭柰國太與吳候安肯容夫人去?於是孫夫人便以江邊拜祖為名,望荊州逃去。  孫權得知劉備逃走,派兵追趕。危急之時,劉備便將周瑜以孫尚香為誘餌謀害自己實情說出。孫夫人聽後對哥哥如此做十分不滿。於是,上前怒斥前來追趕的吳將。幫助劉備逃到江邊。乘上諸葛亮早已準備下的戰船,終於回到荊州。(見第五十五回)  書上說中,有兩次規模較大的美人計,其中一次是王充利用貂蟬來離間呂布與董卓,最後,王充借呂布之手殺死了董卓;另一個是周瑜利用孫尚香誆騙劉備到東吳就親,結果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  為什麼同樣的美人計,一次順利地獲得了成功,而另一次卻慘遭失敗呢?  由司徒王充一手策劃的連環計,目的是要離間呂布與董卓之間的關係,然後再利用呂布之手除掉董卓這個逆賊,最後王充完全達到了這個預期的目的,因此說,王充所策劃的這次策略行動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行動。王充所策劃這次大獲成功的策略行動,其成功奧秘在哪些地方呢?  首先,美人積極主動配合,機密不為外人所知:  王充雖然早就想除掉董卓,但是因為實在沒有什麼好辦法,所以一直處於煩惱的狀態之中。這次,他見董卓在席間殺了大家,儘管氣得坐立不安,夜不能寐,但是仍然沒有想好主意。只是到了貂蟬對他說:「倘有用妾之處,萬死不辭」的時候,他才突然頓悟,想到可以用貂蟬來設美人計。因此,從這個意義來說,王充的美人計是美人自己主動提出來的。似乎用來離間董卓和呂布的連環計完全是王司徒一個人想出來的。其實不然,應該說想出這個計謀的人是王充和貂蟬兩個人。  我們知道,美人計中的美人是這場戲中的主要角色,這場戲的演出能不能成功,關鍵在於美人的應變能力和表演技巧。同時,貂蟬隻身與董卓、呂布周旋,雖不能說是「與狼共舞」,卻也是名副其實的「與虎同眠」,這場戲一旦演穿了幫,不介所設的計謀要失敗,就連王充貂蟬兩個的身家性命也難保。因此,就要求美人必須具有超人的膽識。  在美人計實施的過程中,貂蟬在關鍵的時刻也確實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例如,當呂布頻以目視貂蟬的時候,她也能恰到好處地以秋波送情。當王充命貂蟬為董卓唱曲時,她能很快將董卓迷惑住。如果不能同時討得這兩個人的喜歡,這一計也就無法實施。當呂布來到董卓卧房偷目竊望時,貂蟬也以目送情,弄得呂布神魂飄蕩。當她約呂布在鳳儀亭相見時,也是在貂蟬的導演下演出一場「呂布戲貂蟬」,正是這場假戲,進一步加深董卓與呂布之間的妒火......  由此可見,整個計謀的實施過程,都在貂蟬的有效控制之下。如果沒有貂蟬在其中推波助瀾,那麼,即使策劃得再周密,也能隨時有可能弄假成真或者中途夭折。另外,他們把計謀做得密不透風,也是取得成功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從謀划到實施的整個過程,除了五充和貂蟬兩個人之外,沒有第三個人知道,而且他們兩人又都是這個計謀不可缺少的實施都,如此大的一個行動,又經歷了如此長的時間,期間不但施謀的對象董卓和呂布一直被蒙在鼓裡,就是那此旁觀者們,也始終沒有看出這個「葫蘆里賣的究意是什麼葯」這實在是非常不容易的。  其實,能夠掌握對方的弱點,擊中對方的要害  我們知道,實施美人計除了美人要美之外,施謀的對象一定要好色。如果施謀對象是一個正人君子,或者是一個色盲。那麼,無論什麼樣的美人也難以奏效。例如,曹操就曾經給關羽送過十個美人,想要以此收買關羽之心,然而關羽卻始終不為所動。可見,美人計並不對什麼人都適用的。  王充之所以要對董卓和呂布用美人計,而不用苦肉計或者別的什麼計謀,除了王充的身邊有一個願意獻身的美人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二人皆好色之徒。如果兩個人中只有一個人好色,那麼,這一計也無法實施。  當李儒見董卓與呂布兩人因爭奪貂蟬而大打出手的時候,便勸董卓道:今貂蟬不過一個女子,而呂布及太師心腹猛將也。太師若就此機會,經蟬賜給布作妾,布感大恩,必以死報太師。」董卓聽了李儒的話,也確實有了將貂蟬賜給呂布之意,並且果真前來徵求貂蟬意見。  這時的情況就變得十分嚴重了,如果真的把貂蟬送給呂布,呂布雖然不見得就對董卓感恩戴德,但是呂布至少不會再與董卓叫勁兒,那時王充計劃可就全泡湯了。值得慶幸是,貂蟬及時排除了這個干擾,她先是向董卓表示「妾寧死不辱」接著又要拔劍自刎,經貂蟬這麼一折騰,還真把董卓弄得沒了脾氣。  第二.有心謀劃,無力控制  周瑜也曾設計過一次著名的美人計,企圖以孫權的妹妹孫仁為誘餌,將劉備騙到東吳作人質,然後強處索要荊州。但是這次美人計的結果卻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那麼周瑜所精心設計的美人計為什麼會事與願違?  首先,所設之計早已被對方看破了,只是自己將自己蒙在鼓裡。  周瑜所設的美人計,除了周瑜、孫權、魯肅這三個人之外,再也沒有第四個人知道,不要說做媒的呂范,就是孫權的母親也都在蒙在鼓裡。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此事似乎做得十分機密。  其實,事情做得機密不機密,主要不在於是否走漏了風聲,而在於是否能被別人看破了。為什麼連劉備都能一眼將周瑜所設計看得清清楚楚?這並不是劉備有什麼特異功能,而是周瑜的計謀中有很多不合情的地方。  例如,按照當時的風俗,一般都是男的一方主動提親,極少有女方主動找上門的,何況劉備算不上的白馬王子。可是,孫權卻突然提出將並不愁嫁的妹妹送給劉備,而且還表現得有此迫不及待。還有,自古以來,都是女人嫁到男人家裡來,很少有男人被娶到女人家裡去的,可是孫權卻特別要求劉備一定要到東吳就親,這就讓人覺得有些不對勁兒了.......  一個計謀如果有破綻,就容易被人識破;而計謀一旦被人識破,就不再是計謀了。這就是周瑜獻美人計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美人計中的美人並不能與施計人所控制  儘管劉備諸葛亮識破了周瑜的美人計,但是如果沒有美人孫尚香的配合和幫助,劉備即使插翅也逃不出周瑜的手心,孫仁本來是被當作誘餌的,為什麼反來幫助劉備呢?這主要是因為孫仁不是一般的女子。  孫尚香是個志勝男兒的人,孫仁雖受吳國太溺愛,但是在她身上卻沒有驕嬌之氣。她與一般的女子不同。周瑜曾介紹說:孫仁極其剛勇,侍婢數百,居常帶刀,房中軍器擺列遍滿,雖男子不及時。呂范也介紹說:吳候之妹,身雖女子,志勝男兒,常言:若非天下英雄,吾不事之。就連孫仁的洞房之中也是兩邊刀槍森列,侍婢皆佩劍。(見第五十四回)  由此可見,孫仁至少有兩個不同於大家閨秀的特點,一個是不愛紅裝愛武裝的性格,另一個是若非天下英雄,吾不事之的志向。這兩個特點就使她所接觸的事物不同於一般的婦人,因而,她的見識也就大大高於一般的婦人。  孫尚香是個深明大義的人。孫仁是個女流之輩,又是一個兩情歡洽的新娘,即使留戀兒女之情也是無可非議的。然而當她得知荊州危急,並聽劉備說出「備欲不去,使荊州有失,被天下人恥笑;欲去,又捨不得夫人」的煩惱時,孫夫人毫不猶豫地表示:妾已事君,任君所之,妾當相隨。」如此深明大義,家在難能可貴。  同時,擺在孫夫人面前的還有一個難以做出的抉擇,這就是與母親的離別。如果跟著劉備回荊州,就必須割捨母女之情;如果留戀母女之情,就不能放劉備回荊州。在這個兩難的選擇面前,孫夫人之所以選擇了跟隨劉備,並不是她不留戀自己的母親,也不是她不喜歡安樂的生活,而是她把自己的命運與夫君的事業聯繫在一起了。為了實現夫君的宏圖大志,她寧願放棄自己眼前的一切。可見看的是大局,看的是長遠。  孫尚香是個有勇有謀的人。劉備要想逃回荊州,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於是孫仁主動為劉備出謀劃策。由於孫夫人善於隨機應變,竟使她的母親信以為真,使得她與劉備得以離開揚州。這說明孫夫人是個很有心計的人。  孫權得知劉備逃走,屢次派人追趕,在這種緊要的關頭,孫夫人站了出來,對著前來追趕的兵將罵道:我已嫁他人,今日歸去,須不是與人私奔。我奉母親慈旨,令我夫婦回荊州。便是我哥來郵局須依禮而行。欠二人倚仗兵威,欲待殺害我耶?這真是臨危不懼,敢做敢為,充分表現出她有勇的一面。  周瑜的美人計在實施的過程中,就意外地遇到到了使他機毀人亡的兩隻飛鳥,這就是喬國老與吳國太。這兩個人雖然都是局外人,但是,他們對周瑜的計謀卻起著極大的破壞作用。如果從劉備的角度來說,喬國老和吳國太當然是兩個貴人,但是,如果從周瑜的角度說,他們兩人則是成事不足,敗事有足的干擾因素。  由於周瑜在策劃他的美人計時,沒有想到喬國老與吳國太兩個會攪和到這件事中來,因此沒有事先採取心要的防範措施;又由於喬國老,特別是吳國太的特殊身份,周瑜只能惟命是從,因此,使他失去了對事件的控制能力。  一項計謀如果在實施地過程失去了有效的控制,即使策劃得十分周密,也難以取得成功,更何況周瑜的計謀在策劃的過程中就有很多致命的漏洞,因此可以說,周瑜所設的美人計,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的結局。

原帖地址:http://cq.netsh.com/bbs/754480/html/tree_21387279.html


推薦閱讀:

日本人製作的《中國古代武器全集》
中國歷史上十大罪人:每一個都影響千年的歷史發展
中國富豪們與家居風水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古今隱逸詩之宗
能把衛衣搭配的棒棒噠,才算得上會穿的小妖精【中國服裝圈·1070期】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