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和明月的傳奇故事

北京發布 2015-09-27 15:12

在北京市西城區南禮士路的月壇公園裡,完好地保存著鐘樓、天門、神庫等古代建築,是北京著名的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迹。月壇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原名「夕月壇」,是北京五壇之一,也是明清時期皇帝祭祀月神和天上諸星宿神祇的地方。

近些年,每到中秋來臨之際,在月壇公園仿古的「月壇祭台」上,便會舉行中秋皇家祭月禮儀展示表演,並以月壇鐘樓鳴鐘的方式來表示祝福,再現了古代皇家祭祀盛典。

祭祀規模則完全參照清朝記載的祭月典禮進行,身著龍袍的「皇帝」特意到月壇昔日皇家祭祀更衣的「具服殿」更衣,然後來到「拜月台」前,贊禮官、後護大臣、樂舞生、文武百官浩浩蕩蕩的祭祀隊伍再現了百年前皇帝祭月的盛大儀式,場面極為壯觀。

作為祭月時最重要的一種祭品,就非月餅莫屬了。「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中秋月夜,小小的月餅不光出現在祭台上,更是走進了千家萬戶,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之上,象徵著美好團圓,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食品。從古到今,月餅經歷過無數個中秋月圓之夜,向人們講述著中秋和明月的傳奇故事。

今天你祭拜太陰星君了么?

漲姿勢:把月人格化的尊稱不只「月神」,還是夜明之神,亦可便稱為太陰星君~

中秋節又叫仲秋節、月節、秋夕節或八月節、八月半,中秋賞月的習俗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不過,中秋最初只是「祭月」的節令。「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中春晝,鼓擊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不過,作為節日的中秋節則起源於古代對「月神」的祭祀活動。

祭月源於遠古先民對月的崇拜,他們把抬頭就能看到的的月人格化,並尊之為「月神」。歷朝歷代,都稱月神為「夜明之神」。當道教在中國興起以後,道家便稱月神為太陰星君。

由於嫦娥奔月等眾多神話故事的廣泛傳播,民間也多認為月神就是嫦娥,並稱她為月姑、月姐。因此,八月十五也就有設案祭拜「月神娘娘」的習俗,而在道觀里,這一天則要焚香祈祀拜太陰星君。

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中國古代在每年莊稼收割的八月,人們都要舉行祭月的儀式,以祈禱豐收。《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而「夕月」即指當時的周天子秋天祭月的一種特殊禮制。

據史書記載,秦漢之前,天子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魏晉至唐代以來,皇親國戚和達官顯貴們逐漸將祭月禮制進一步深化,並把「祭月」與「賞月」融為一體。

唐代人還將中秋節稱為端正月,如韓愈有詩「三秋端正月,今夜出東溟」。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唐玄宗晚年,爆發了「安史之亂」,從此以後,祭月已不是天子的專有活動,祭月之風迅速從官宦之家進入尋常百姓家。

到北宋初年,朝廷正式設立了中秋節。《宋史》記載有「以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中秋節食玩月羹」和「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等,已經描繪出中秋節賞月的情景。

南宋吳自牧在《夢梁錄》中對此記述頗詳:「八月十五是中秋,王孫公子、富豪巨室莫不登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延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上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民,也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買賣,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

從此可以看出,宋人在中秋夜賞月玩月的場面是何等的熱烈,並且一直玩到天亮。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挂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台,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台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據《元氏掖庭記》記載:「元武宗乙酉年(1309)中秋節與嬪妃大宴禁苑龍池」,盛況空前。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燈塔、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在中秋節的眾多風俗中,吃月餅無疑是個最為重要的活動,然而,月餅雖然出現的很早,但真正與中秋聯繫起來,那已經是元代的事了。

「糕點鼻祖」引領月餅別名大集合

漲姿勢:親們一直糾結於月餅種類五仁還是豆沙,就out了,炫點高端的。如果五仁後面加上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太師餅,會更親切一點~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一代代沿傳下來,便形成了如今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相傳,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一種紀念聞太師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商代晚期,紂王無道,周武王便起兵伐紂,而能征善戰的太師聞仲為了保住商湯的基業,便率軍平叛,一路上所帶的軍糧便是邊薄心厚的麵餅,於是,「太師餅」聲名鵲起,而這種餅便是月餅的「始祖」,聞太師也被奉為「糕點鼻祖」。

漢代武帝時期,張騫奉命出使西域時,引進了芝麻、胡桃等食物,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因而被稱為「胡餅」。

到了唐代,誕生了許多有關月餅的傳說。據說,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李淵時期,大將軍李靖於八月十五得勝歸來,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唐高祖接過吐魯番商人獻上的胡餅後,笑指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便把餅分給群臣一起享用,而這也是首次將餅與中秋的月亮聯繫起來。

另據《洛中見聞》記載,唐僖宗在中秋節當日命令御膳房用紅綾將餅賞賜給新科進士,但那時還沒有「月餅」這個正式稱謂。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餅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

還有一種說法是,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就讓楊貴妃改一個文雅的名字,楊貴妃仰望著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來。

也許,人們對月餅寄寓了太多美好的希望,這才留下了不少的傳說。不過,「月餅」一詞最早出現在人們面前,那已經到了宋朝。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中首次出現了「月餅」,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等同時存在,並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宋時的月餅,還不僅僅只是在中秋節吃。

宋代大詞人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也提到「月餅」的名稱。至於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現在已經不好考證了,但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或許這就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

到了元代,中秋和月餅緊密聯繫起來了,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蒙元統治中國,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的殘酷統治,便紛紛起兵抗元。各路起義軍風起雲湧,朱元璋聯合各路義軍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於是,神機妙算的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了一個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

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攻佔了許多城池。身為吳王的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後,便命徐達北征,攻打元大都,最終將元順帝從北京趕至漠北。消息傳來,已經是大明皇帝的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

此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月餅」的製作也越發精細,品種更多,並成為饋贈的佳品。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在民間逐漸流傳,明代的月餅已是圓形,而且只在中秋節吃,並且已成為民間盛行的中秋節祭月時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中說:「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明代《宛署雜記》一書中也說:「士庶傢俱以是月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

清代,月餅的製作工藝有了更大的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供月月餅到處皆有。清朝楊光輔有詩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從這些描述可以看出,當時的月餅和現在的已頗為相近了。

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頗長的《詠月餅詩》,其中有「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里相饋遺,節物無容忽……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等句,從月餅的製作、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表述無遺。

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也記載:「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師第一,他處不足食也。至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謂之團圓餅。」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知道,月餅當時已經是民間相互饋贈的社交禮物,其分量頗大,大者如圓盤,必須眾人分而食之,和現代月餅越做越精小截然不同。

除了「兔兒爺」中秋還有什麼特色?

漲姿勢:中秋節的習俗禁忌,如在祭月擺供時不能放梨,因「梨」與「離」同音。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俗。因月亮稱太陰星君,男性屬陽,則不拜月~

作為中國首都的北京,中秋節更為隆重和熱鬧,皇帝在月壇祭月,民間賞月玩月,贈送月餅。在北京,中秋節也叫兔兒爺節、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等。又因秋月是瓜果豐收之際,北京人有以瓜果供月和饋贈親友的習俗,所以中秋又稱「果子節」。

和全國各地一樣,吃月餅、慶團圓也是北京中秋節的主要習俗。北京舊時有王府貴族祭月,文人墨客賞月,平民百姓家拜月、闔家賞月、婦女走月亮的習俗。

明清以及民國時期,北京的達官貴人、文人墨客也喜歡在中秋夜前往當時風景極佳的西直門外的長河、東便門外的二閘等地,登臨岸邊的酒樓茶肆或者去什剎海、陶然亭、天寧寺等名勝廟宇的亭閣殿堂臨窗賞月。賞月的同時,又品茗飲酒、吟詩談詞,往往至夜方歸,這其中透漏著舊時北京文人的一種閑情雅趣。

在北京,除了月餅,「兔兒爺」也是北京中秋節的一大特色。兔兒爺是北京漢族傳統手工藝品,屬於中秋節的兒童玩具。兔兒爺是在明朝末年出現的,明人紀坤在《花王閣剩稿》中記載:「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拜之。」這是最早的關於兔兒爺的記載。

清朝建立後,滿族統治者不僅沒有破壞漢族祭月的傳統,反而繼承了這個古已有之的風俗。祭月活動更是鄭重其事,搞得紅紅火火,就連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慈禧太后在逃往西安的路上也沒忘記拜月祭兔。

《宮女談往錄》中寫道:「晚飯後按照宮裡的習慣,要由皇后去祭祀『太陰君』,這大概是沿著東北的習慣『男不拜兔,女不祭灶』罷。」到清末時期,兔兒爺變成既是拜祭品又是中秋節兒童的玩具。

民國時期,雖然又改朝換代了,但祭拜並玩賞兔兒爺的風俗仍在延續。在北京作家如老舍、霍達的筆下,就有著不少有關兔兒爺的描述,尤其在霍達的小說中著墨更多,如韓子奇還給匯遠齋的蒲老闆製作過玉質兔兒爺。

傳說月宮中有永遠也砍不斷的桂樹,因此北京人有中秋節賞桂、飲桂酒的風俗。中秋節的習俗中也有禁忌,如在祭月擺供時不能放梨,因「梨」與「離」同音,這是團圓節的大忌。過去還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俗。因月亮稱太陰星君,男性屬陽,則不拜月。

在中秋節的晚上許多家庭都要供月,先在庭院中擺放供桌,把自己種植的石榴、盆葡萄、夾竹桃、西番蓮、仙人掌、霸王鞭等果木盆花放在供桌兩側,再將請來的「月亮馬兒」立於供桌後,又把刻有蟾宮玉兔圖案的大月餅插在木架上,當作神位,放在供桌中間。

供品有各種月餅和鮮果,如蘋果、柿子、葡萄、石榴、晚桃、九節藕和切成蓮花瓣形的西瓜等。一般家庭供月時,由家中的女長輩或女主人主祭,先向神位也就是月亮上香,三叩首,然後全家女成員按輩分,再行三叩首禮。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各地不同。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現代月餅在繼承傳統形式的基礎上,製作更加考究,樣式更加精美,口味更加繁多。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人們圍坐一起,或是賞月嘗餅,或是談天說地,在月色的映照下,別有一番情趣。而象徵著團圓的月餅,則寄託著古往今來的人們「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願望,更是祝福著家人生活美滿,幸福甜蜜。

PS. (各位親們: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原文來自微信平台:北京雜誌官方(beijingzazhiguanfang)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四大妖姬惑亂君王,她們有哪些傳奇故事?|知言歷史
大暑將至,天熱的可以講故事了。
開局很夢幻的女總理,被老公坑到半生很苦逼
傳奇故事
歐洲各國女王們的傳奇故事

TAG:故事 | 傳奇故事 | 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