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家三寶與儒家三寶(之一)

道家三寶與儒家三寶(之一)(2009-01-08 17:06:43)

國學興則道德興,道德興則民族興。

《道德經》和《論語》都是在教導人怎樣做人,儒道兩家的做人原則都有三寶,《道德經》六十七章中「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儉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論語??憲問》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老子所謂的三寶可以概括為「慈」、「儉」、「不爭」,孔子所謂的三寶就是「仁」、「知」、「勇」。老子立足於生命論道,通過論道誘導我們如何涵養生命(養生),孔子立足於人生論道,通過論道誘導我們在社會上怎樣生存。如果把二老的學說聯起來看,就是我們既要學會養生,又要學會生存。儒與道雖然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精神路線,但卻相輔相成,相接相續。

老子所謂的道廣大無邊,什麼都不像,什麼都不是,正如佛祖所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道就好比是今天科學家們所說的暗能,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無物不在,道是存在於萬物背後的形而上的暗能,道是無形之形,無物之物,無相之相,無聲之聲,無色之色,無狀之狀,道之本是「公」是「共」,是「虛」是「無」(公共的虛無);道之體是私是器,是實是有(私有的器實);道之用是包容是生生不息,於人為德為善,為慈愛為仁愛。道無(道本)、道有(道體)、道用三位一體。道無表現為大,老子說「道大,似不肖」,「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巧若拙」;這只是從不同角度來模擬道之大,大到象「一」的兩端可以無限延伸而沒有極限,所以道又稱為「一」,在老子的學說中一是最大的。萬物生於一而歸於一,萬有一始,萬有一終。「道體(道有)」就是萬有,當然包含自我這個肉體。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我常常想,地球上為什麼會有生命呢?為什麼會有人類呢?為什麼會有聖人呢?讀罷《道德經》和《論語》我終於想通了,天道就是用不斷進化的生命和人類以顯示其慈愛仁愛,並通過聖人無限地實施其仁慈之愛。天地為什麼要生我,父母為什麼要生我?天地藉助於父母和我的肉體來顯示其慈愛,並誘導我效法聖人以實施其仁慈之愛。

老子所謂的「慈」源於天道,生於天道,如果說天道中有一種暗能,則人慈就是由這種看不見的暗能所轉化,天道是人慈的源泉。慈即慈愛,雌愛,母愛,是天地間的一種大愛,博愛,這愛發之於天地之心,父母之心,聖人之心,恩被於物,恩被於子,恩被於民。這愛無私,故無畏,故勇,我忽然想起俄中作家屠格涅夫筆下的《麻雀》:

「我打獵歸來,沿著花園的林蔭路走著。狗跑在我前邊。突然,狗放慢腳步,躡足潛行,好象嗅到了前邊有什麼野物。我順著林蔭路望去,看見了一隻嘴邊還帶黃色、頭上生著柔毛的小麻雀,它從巢里跌落下來(風猛烈地吹動著林蔭路上的白樺樹),獃獃地伏在地上,孤苦無援地張開兩隻剛剛長出羽毛的小翅膀。 我的狗慢慢地逼近它。忽然,從附近一棵樹上撲下一隻黑胸脯的老麻雀,象一顆石子似的落在狗的嘴臉眼前——它全身倒豎著羽毛,驚惶萬狀,發出絕望、凄慘的吱吱喳喳叫聲,兩次向露出牙齒、大張著的狗嘴邊跳撲前去。它是猛撲下來救護的,它以自己的軀體掩護著自己的幼兒……可是,由於恐怖,它整個小小的軀體都在顫抖,它那小小的叫聲變得粗暴嘶啞了,它嚇呆了,它在犧牲自己了!在它看來,狗該是個多麼龐大的怪物啊!然而,它還是不願站定在自己高高的、安全的樹上……。一種比它的意志更強大的力量,使它從那兒撲下身來。我的特列左爾站住了,向後退下來……。看來,它也承認了這種力量。 我趕緊叫開受窘的狗——於是,我懷著極恭敬的心情,走開了。 是啊,請不要見笑。我崇敬那隻小小的、英勇的鳥兒,我崇敬它那愛的衝動。 愛,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懼更加強大。只有依靠它,依靠這種愛,生命才能維持下去,發展下去。」

麻雀勇敢無畏的力量來自於哪裡?來自於生命內在的能量,來自於宇宙深處彌藏的大愛。麻雀身上所體現出的偉大的母愛,是對老子「慈故能勇」的最好詮釋。

老子所謂的「儉」,即節制物慾以茲養慈愛之心,安儉以養慈,安身以從儉。儉有儉約、簡約、儉樸之意,如何從儉呢?即去掉化掉縱情享受物慾極限之心,「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克己復儉,克儉復慈,克慈復道。老子說「是以聖人去甚,去泰,去奢」,而世間人是極力求甚,求泰,求奢。要想在生活中實踐儉,就要從無為做起。儉的思想應當源於《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節」卦。

「無為」即不以「為」為「為」,為世人之不為,為而與人與世與物不爭,順其自然而為。老子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過。以恃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是生而有之,為而恃之,功成而居之。鄧小平對於毛澤東的功過三七開,在毛的過中,我認為在某些時候,他缺乏聖人的胸懷,在黨內爭權,導演文化大革命,他把黨和國家當成了一己之私,玩弄權術,倒致天下大亂,民生蕭條,經濟衰退。小平同志力挽狂瀾,力主改革開放,至於一些腐敗分子藉機與民爭利,與國爭利,與黨爭利,這是他們喪失道德所致,他們更是把聖人的教誨拋至腦後,在慾海之中沉迷,沉淪,以至於「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當官的不畏道德之威,等待他們的也只有法律的大威。不畏於道者,不畏於德者,必將招致法律的嚴懲,但前提必須是法律是公正的,執法者是公正的,百姓樂於監督,勇於監督,能夠監督。超越道德的底線,必將付出更大的代價。所以國家興,民族興,政治興,經濟興,必須要學《道德經》。用國學、用道德來拯救國人的靈魂已經到了克容緩的地步。(待續)

前一篇:老子的寵辱不驚與孔子的克己復禮後一篇:道家三寶與儒家三寶之二
推薦閱讀:

彭國翔 | 唐君毅論儒家的宗教精神
儒家文化中的性文化
朱熹與儒家的聖賢之學
為什麼我們這麼懷念周恩來
《論語解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TAG:儒家 | 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