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老牛圖——廖國華水正平田秧正齊,耕畦耙壟不停蹄。 軛痕恰映桑榆晚,好趁餘暉趕一犁。注釋:水田耕耙整平後才能栽秧。賞析: 古今詩詞中,寫牛詠牛的作品,不能說多如牛毛,也可以說有相當多的數量,優秀作品可謂疊出。最讓人稱道的,莫過於宋朝李綱的《病牛》和臧克家的《老黃牛》。無論是李綱「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卧殘陽」的病牛精神,還是臧克家「老牛亦解韶光貴,不等揚鞭自奮蹄」的老黃牛精神,都讓人可敬可佩可贊。廖國華「軛痕恰映桑榆晚,好趁餘暉趕一犁」的老牛精神,亦不減古人高度,真可謂直追前二者,甚至比二者還可貴。此等老牛精神,正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都應該學習的;此等老牛精神,比「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精神還要可貴。詩歌起句「水正平田秧正齊」所寫的,是一個「等」字,是一種迫不及待的等。已經放水淹好了田地(水正平田),育好了秧苗(秧正齊),所有這些,都是為插秧所作的準備。承句「耕畦耙壟不停蹄」所寫的,則是一個「趕」字。水正平田,秧正齊,都無不給耕作者無盡的壓力,因此得趕快把田整理出來插秧,這才是耕作者首要做的事情。由此,這個「不停蹄」的老牛,在此所充當的角色就頗為十分重要了。轉句「軛痕恰映桑榆晚」所寫的是由前面的「等」「趕」,到了現在的「趕」而「急」, 畢竟時間不等人啊,況且已到了夕陽快落山的時候了。軛,讀è,駕車時擱在牛馬頸上的曲木。軛痕,在此指牛頸上曲木磨出的痕迹。「軛痕恰映桑榆晚」,在此可理解為頸上曲木磨出的痕迹恰好和西下的夕陽相互映照。「桑榆晚」,在此一語雙意,既指夕陽快落山,也指老牛的「桑榆晚」,可謂一筆兩到,用得十分經濟。有了轉句的「桑榆晚」,「好趁餘暉趕一犁」的結句,就來得理所當然,似乎這一切在情理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此結,才是此詩的真正主旨,也是此詩最為出彩的地方,是詩人內心的直白,也是詩人內心所發出的吶喊。試想,一個一生不得志,以詩為樂,因無為而有為的,年過花甲的詩人,不正如其筆下的老牛么? 全詩皆圍繞著一個「趕」字展開,「趕」是此詩所看不見的一條「線」。此「趕」,貫穿著詩歌始末,也恰是此詩立意之所在。全詩思想積極向上,立意高,用典切,文筆流暢而頗見氣骨,是一首十分成功的七絕佳作。當為詩人代表作品之一。(鄭萬才)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間 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 收藏1 分享 |
|
回復 舉報 |
|
|
狂野孤狼|鄭萬才 |
沙發 樓主|發表於 2013-1-15 13:47:11|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狂野孤狼 於 2013-3-6 12:47 編輯 懸劍山 ——黃莽雲霧蒼山掩,悠然野徑尋。懸崖垂白練,飛鳥入幽林。誰得真經去?空留寶劍吟。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賞析: 黃莽的這首「懸劍山」,可以說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一聯,隨著其《詩韻乾坤》的出版,已成為其名句。從黃莽的詩集中可以看出,其中有不少作品,是刻意模仿太白的。其中包括風格、對杖等。雖然其集子中有不少好詩,但是,太白畢竟是太白,是沒有人能模仿得了的。我要說黃莽有太白的義氣,卻沒有太白的才氣。太白是天才,黃莽不是。黃莽早期的作品,甚至有些顯得幼稚,不成熟。當然,這是每個詩人都必須經歷的過程,並不覺得奇怪。 觀黃莽的這首「懸劍山」,首聯從「望」而起。「雲霧蒼山掩」,屬於倒裝句,理順了應該為「蒼山雲霧掩」,是剛到懸劍山時所見之景象。因為蒼山雲霧裊繞,使得詩人有一種探索的心,故有了下句的「尋」字出現。此「尋」,是悠然的,是高興的。隨著詩人「尋」入蒼山野徑,一幅「懸崖垂白練,飛鳥入幽林」的圖景便出現在眼前。此情此景,是「尋」的結果,也是入蒼山野徑獲得的喜悅。試想,不入蒼山野徑,哪來的飛瀑飛鳥?此蒼山,是人生道路上的蒼山;此喜悅,是人生道路上的喜悅。前兩聯皆寫所見所聞,屬於實寫。第三聯,詩人轉入虛筆一問「誰得真經去?空留寶劍吟」,顯得有幾分空寂。同時引入了詩題「懸劍」二字。山如「懸劍」,更體現出登高的艱難。有此思,難免帶著幾分沉重的,空寂的心情。一路走來,終於登山了山的高處,不由眼界大開,並發出 「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的感慨。這是對人生的感悟。於此,詩思也從第三聯的一抑,轉向了一揚。而此揚,顯得有些不可收拾。此處「方」字頗具玩味,言下之意,以前沒有登上高處,並不「識遠」。觀黃莽的人生經歷,是十分吻合他的心境的。是的,只有登高才能看得更遠;也只有登高,才有機會看得更遠;同時也只有登高,才能把天地納於心中。 黃莽的這首「懸劍山」,無論從結構安排,還是文采上來看,都不失為一首好詩。觀黃莽一生的經歷,可以說結尾一聯,是他內心的真實寫照。他這個年齡,正是人生的大好年華,作為一個有抱負的青年才俊,能登上懸劍山之高處,能沒有幾分豪氣嗎?(鄭萬才) |
|
|
|
回復 舉報 |
|
|
狂野孤狼|鄭萬才 |
板凳 樓主|發表於 2013-1-15 13:47:15|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狂野孤狼 於 2013-3-6 12:46 編輯 老絲瓜——廖國華皮皺九秋霜,藤湮三徑雨。誰言心已枯,中有絲成縷。【賞析】 絲瓜,為葫蘆科攀援草本植物,嫩瓜可為蔬菜,成熟時裡面的網狀纖維稱絲瓜絡,可代替海綿作洗刷用,絲瓜絡還可人葯,也可作造紙、人造絲的原料。可見,絲瓜的價值在於兩個時期,一是可作蔬菜的嫩絲瓜,二是成熟後形成絲瓜絡的老絲瓜。此詩所寫的老絲瓜,指成熟後形成絲瓜絡的絲瓜。詩歌起句,「皮皺」,是老絲瓜最顯著的特徵,「九秋霜」,點明了時節。「三徑」,用東漢蔣詡事。陶淵明曾有:「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之問,後來「三徑」就用來指代隱士居住的地方。詩歌起承,皮皺已老,秋深霜降,藤湮冷雨,創造一種惡劣的環境,為的是為轉結蓄勢,也在間接寫「無為」。詩歌第三句突然一問,誰說心已經枯朽了呢?結句是對轉句的回答,也是對轉句的補充,中間的絲結成縷縷。絲成縷,這不正是老絲瓜的價值所在嗎?在此,寫的是「有為」,「可為」。詩人以老絲瓜自比,顯然,錯過了作為蔬菜可食用的青年時期,價值就只能體現在「絲成縷」的老年時期了。「皮皺」,不正如詩人臉上的皺紋么?「三徑」,也是指詩人的三徑,詩人由一個下崗的的工人,成為農民,此三徑,是不得已的三徑。「絲成縷」,絲,諧音「詩」。詩人作詩過萬,這不正如老絲瓜的絲,成縷么?觀詩人的一生經歷,我想沒有什麼比「老絲瓜」更形象,更適合他自己了。(鄭萬才) |
|
|
|
回復 舉報
|
|
|
狂野孤狼|鄭萬才 |
地板 樓主|發表於 2013-1-15 13:47:25|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狂野孤狼 於 2013-3-16 12:48 編輯 雲山月——美洲蔣培雲都梁五更月,朗朗照雲山。落夜高堂寂,望風遊子寒。一朝行客路,萬里是鄉關。何處問歸處,安心楚水南。賞析: 這是一首遊子思鄉的詩。情切而語工,堪為律詩上乘之作。從壓韻的情況來看,作者用韻較寬,鄰韻、近韻相互壓韻,顯然是放寬到了詞韻。就當下的實際情況而言,以詞韻替代詩韻(指平水韻),我覺得是可行的。目前這樣處理的詩人也不在少數。放寬到詞韻,還屬於切韻、唐韻體系。放寬到詞韻,因保留了入聲字,還屬於古韻範疇,這和新韻中沒有了入聲字是截然不同的。當然,如果這首詩壓的是新韻,新韻中不存在鄰韻、近韻的問題,自然也就沒有跨韻之說了。但就此詩而言,我們不管作者用的是什麼樣的標準來壓的韻,讀來給人感覺「很壓韻」,很有美感。我覺得這才是詩歌壓韻的初衷,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不管從什麼樣的角度來說,這都是一首好詩,是一首優秀的五律作品。 從作者投稿的地址來看,詩人遠在異國他鄉。思念祖國,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是在所難免的。思鄉,是歷來詩人詞家所表現的主題之一。在歷代詩人作品之中,也不乏思鄉的千古絕唱。而往往這「對影成三人」的月亮,則成為了思鄉的載體,連接著兩地的情思。月亮,是有情的,也是無情。他的有情,是把兩地的情思連接在一起;他的無情,是無論你多憂傷,也無論你多麼思念祖國家鄉,多麼思念親人朋友,他都不顧你的感受,一樣播灑著寒輝。 詩歌題目是「雲山月」,從作者自注來看,雲山,當是詩人出生的地方,武岡雲山。雲山月,就是雲山的月亮。而詩人在此所寫的雲山月,不是自己所親眼目睹的月亮,而是懷念之中的,家鄉雲山的月亮。 首聯「都梁五更月,朗朗照雲山。」 都梁,詩人自注,湖南武岡古稱。詩人身在異國他鄉,五更難眠,因此在想,都梁五更的月亮,目前應該是十分明亮地照著家鄉的雲山。在此聯中,詩人以「五更」二字點明寫詩之時是在五更,因為思念家鄉,思念親人,五更難眠,以此引出所要寫的雲山月。 頷聯「落夜高堂寂,望風遊子寒。」 落夜,即入夜。高堂,一般有兩種解釋,一是指高大的廳堂,二是指父母。在古代的家庭里,父母的居室一般被稱為堂屋,是處於一家正中的位置,而堂屋的地面和屋頂相對比其它房間要高一些,所以古代的子輩為尊重父母,在外人面前不直說父母而叫「高堂」。故用高堂指父母居處,或代稱父母。如李白《將進酒》有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送張秀才從軍》有句「抱劍辭高堂,將投霍將軍。」在此詩中,從對句的「遊子」二字來看,顯然是指父母。詩人在想,到了夜裡,看見月亮皎潔地照著雲山,父母現在應該正在思念自己在異國他鄉的子女。也因子女不在身邊,因而才會感覺「寂」。此寂是高堂的寂,也是詩人自己的寂。明明是自己在思鄉,思念父母,卻要說父母在思念自己。這在古詩詞中,也是詩人常用的表現手法。望風,在此為遠望。《文選·李陵<答蘇武書>》有云:「遠托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 李周翰註:「望風,謂遠望也。」 在此詩中,詩人遠在異國他鄉,所謂遠望家鄉的月照雲山,也只是一種假想而已,有一種「千里共嬋娟」的意味在裡面。因思念家鄉,思念親人,五更難眠,思念此時的月亮正照著家鄉雲山,因此更加憂傷,更加難過。當然,其他國家和中國存在時差,詩人此時不一定真能看見月亮。 頸聯「一朝行客路,萬里是鄉關。」這是詩人發出的感嘆,一朝辭別故里,成為在路途中的行客,萬里之外才是自己的家鄉。此是感,是嘆,也是無可奈何。詩人在此著一流水對,明白如話而真切感人。若不曾成為羈旅的行客,又豈能知道思念家鄉的滋味呢?「一朝行客路,萬里是鄉關」,我想任何在外的遊子都可能有過這樣的體會,尤其到了過節的時候,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那種心,會很痛很痛,難怪思鄉成為詩人詞家亘古吟詠不衰的主題。 尾聯「何處問歸處,安心楚水南。」安心,詩人自注,為武岡雲山腳下鄉鎮。必然是詩人出生的,居住的鄉鎮,也是詩人的故鄉。此聯上句是問,下句是答。什麼地方才是我最終的歸處呢?那就是安心,是楚水南邊的安心。安心,在此不僅僅是指詩人的家鄉,也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安心之意。在此可謂一箭雙鵰。當然,如果不加以注釋,一般讀者是不會想到安心為地名的。讀罷此聯,給人一種落葉歸根的感覺。亦或許是在外面漂泊太久的一種情懷吧!但人生有時就是這樣,想,也只是空想,只是徒想而已。尤其是出外功成名就的學子,企業家,仕客,家鄉,只在夢中,只在童年的記憶里。所謂的安心楚水南,也許也只是一時的興緻而已。就象高唱「大風歌」回鄉的劉邦一樣,家鄉,對他而言,無非是一個過客罷了。 此詩立意雖然有些陳舊,寫法也很傳統,但是其中所表現的情懷卻十分真切,讀來很感人。格調高古,哀而不傷,也是此詩一大特色。詩歌如不能出新,不能以新勝,那就只能以工取,以工勝。此詩就屬於不出新,而取工的情況。尤其 「一朝行客路,萬里是鄉關。」一聯,是可傳之句也。我想,此聯會引起每個遊子的共鳴,也必然會使每個讀者擊節的。(鄭萬才) |
|
|
|
回復 舉報 |
|
|
狂野孤狼|鄭萬才 |
5# 樓主|發表於 2013-1-15 13:48:00|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狂野孤狼 於 2013-11-13 19:12 編輯 世局感懷 馬來西亞 黃獻初懵眼繁華後積塵,高樓蔽日且羈身。竄梭朝野皆丘貉,漫道柴扉蘊竹筠。朽木多因霪雨久,感時勢促立盟新。紛爭社稷危黎庶,安俟乾坤執軼倫。賞析: 在談此詩之前,我們必須了解詩人的一些情況。否則,讀來可能會不知所云,一頭霧水。當然,在此所謂的霧水,不關乎褒貶,更不是對詩歌本身的否定。 黃獻初,一個來自馬來西亞的華裔。在他空間日誌《祖述南洋懷思》下,我看見有如下的對話。訪者言:「先生寫出了早期南洋華僑的愛國情操!」黃獻初先生答道:「先祖父口傳,但到了我這一代,『祖國情』已感模糊了!」可見,詩人自己並非在中國長大的,他和出國的華人是有區別的。 為一睹海外詩詞的創作情況,我曾讀過所有參加比賽的海外詩詞,黃獻初這首《世局感懷》的七律,是其中的優秀作品之一。因此,我便下載收藏起來。準備有空閑時寫一篇賞析文章。沒想到,當我想下筆時,困難卻隨之來了。詩歌雖好,讀來卻似懂非懂的,尤其在一些字詞上,通過網路,也難查到相關的典故。因此,我就只能請教詩人了。在和詩人的對話中,才知道,他寫的,並非中國,而是他自己的國家——馬來西亞。在和詩人的對話中,詩人說得有這麼一段話,「中國是大國,一舉一動全世界都注目,而小國馬來西亞發生的事未必會傳到中國去,我確也沒想到國情有別,倒讓異國詩友讀來大費周章,這點以後改善!」是的,國情有別,若讀者一定要把此詩往「中國」二字上拉,讀來可能會「搞不明白」在說什麼。作為一個華裔,生在外國,長在外國,說的的外國語言。我想,他們學漢語,就相當於我們學英語、日語吧!應該有不小難度的。能把詩詞寫得這樣好,是十分難得的。當然,這也正是中華詩詞魅力之所在。作為一個華裔,對於中國,也許在他們眼裡,就是一個「特殊的外國」,當然,也是「特殊的家鄉」。 此詩題目是「世局感懷」,顯然是詩人在感懷自己的國家馬來西亞時局的動蕩,這是鐵骨錚錚的愛國情懷。從詩詞的用韻來看,詩人在一些不能變通的位置上,用了入聲字,顯然用的是古聲韻。 詩人以「懵眼繁華後積塵,高樓蔽日且羈身。」半議論半敘述的形式開篇,「懵」和「蔽」字,籠罩全篇,讓人直欲往下探索,是如何「懵」的,又是如何「蔽」的呢?在懵眼的繁華後面,堆積了灰塵,此塵,是一些「不幹凈」的東西。懵,有三種基本解釋:一是一時的心亂迷糊;二是無知;三是欺騙。我想,在此詩中,三種解釋都是通的,也是存在的。因此,「懵」在此詩中是有深意的。「高樓蔽日」,可見樓之高,樓之多。蔽,也有三種解釋,一曰遮擋;二曰隱藏;三曰欺騙隱瞞。詩人敢寫,能寫這樣關乎政治的詩,可見文膽,詩膽。當然,也許馬來西亞和中國一樣,文論自由。再者,我想詩人也不是政界中人物吧!在此種國情之下,詩人「且羈身」,似在逃避,也似乎很無可奈何。其實,這是對無可奈何的寬解而已。國家動蕩,必然民不聊生,作為一個有氣骨的,正義凜然的詩人,豈能不拿起手中的筆來吶喊呢? 「竄梭朝野皆丘貉,漫道柴扉蘊竹筠。」如果說「懵眼繁華」,「高樓蔽日」是果,那麼「朝野皆丘貉,柴扉蘊竹筠」則是因。第二聯和第一聯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丘,土山;貉,一種形似狐狸的野獸。丘貉,一個土山裡的貉。比喻彼此同是醜類,沒有什麼差別。語出《漢書·楊惲傳》:「若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親任大臣,即至今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筠,堅韌的竹皮,引申為竹之別稱。竹筠,指的是竹子表面一層薄薄的青色皮質,它是留青竹刻家施展才藝的介質。《禮記·禮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後以「竹筠」喻堅貞。王闓運《瞿學士妻吳氏墓志銘》:「薶此琳玉,以光厚夜;竹筠松尖,惠心無射。」白居易《贈元稹》有句云:「無波古井水,有節秋竹筠。」李賀《湘妃》有句云:「筠竹千年老不死,長伴秦娥蓋湘水。」也因有志之士漫道柴扉,才給了丘貉更多的穿梭朝野的機會。當然,蘊,是為了等待時機。出世,必然為了入世。當有朝一日,蘊足勢力,蘊足實力,蘊足了氣,必然一躍而起,一招致敵。給丘貉致命的打擊。 「朽木多因霪雨久,感時勢促立盟新。」這一聯是此詩最為精警的一聯,也是此詩最出彩的一筆。用於此處,切題,切事,切詩,切情。可謂推陳出新的典範。詩人因擔心國家的前途如朽木霪雨,因此盼望著「立盟新」,期望著新的,能掌握國家命運的黨政產生。 「紛爭社稷危黎庶,安俟乾坤執軼倫。」直到尾聯,詩人才道出原由。安,在此當為疑問詞解,什麼時候之意。俟,讀sì,等待。軼,超過;倫,輩,類;軼倫,超出一般,超過同輩。此聯的意思是,紛爭的江山社稷,危害到老百姓,什麼時候才能等待到能夠執掌乾坤的,能夠超過同輩的人出現。這是一種憂國憂民的強烈期盼,也是對國家前途命運的無比擔憂。 這樣題材的作品,如果處理得不好,很容易成為口號似的老乾體,讀來必然枯燥無味。但觀黃獻初先生此詩,可謂形神皆備,有血有肉。於議論中抒情,於抒情中議論。詩思可謂情切,意切,火候把握得很好。得山谷瘦勁風格,頗耐咀嚼。 |
|
|
|
回復 舉報 |
|
|
狂野孤狼|鄭萬才 |
6# 樓主|發表於 2013-1-15 13:48:04|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狂野孤狼 於 2013-11-13 19:13 編輯 郊野把酒吟——周洪宇(翩然一葉舟)把酒清流畔,邀風舞彩英。詩箋為壩展,筆架是山橫。思納乾坤氣,乍成龍虎聲。休因擎日止,宇外更千程。【賞析】 這是詩人在野外飲酒所寫的一首五律。起句直接入題「把酒」,尤其拈出把酒的地點是在「清流畔」。「清」字在此可謂妙用。此清,不但給詩歌定了調,同時也寫出了飲酒之地的自然環境。清幽之地,雅趣之人,醇香之酒,何其瀟洒自在。邀風而醉,可見一個「獨」字。風舞彩英,風吹花動,詩人陶醉於其間,享受美酒,享受大自然的無限風光,真是閑逸。有風有花,有山有壩,似獨而眾,熱鬧非凡。首聯主要寫飲酒的自然環境,二三聯則從詩題中的「吟」字入手。「詩箋為壩展,筆架是山橫。」此聯大氣豪放,作倒裝看似乎更佳,即壩展如詩箋,山橫似筆架。第二聯詩人營造了「吟」的環境,有箋有筆,是為欲吟。第三聯主要寫思「吟」與成「吟」。最後一聯,詩人沒有去寫如何把酒,如何吟詩,而是從「休」字落筆。休息用手托著太陽,不在吟詩,或許說已經吟罷。詩人看著天上,想著遙遠的地方,想著更多的事情。詩人獨自一人在天地之中,吟罷,飲罷,突然變得空寂起來。人停下來,總會想更多的事情,欲出塵去,還在塵間,自然就會有所思,有所煩惱。此聯看似結得突兀,但細細品來,似隔還連,十分巧妙,餘音裊裊,頗得禪趣。詩思清淡雄闊,舒展雅緻,動靜結合,著有我之境,我在其中,可堪上乘之作。(鄭萬才) |
|
|
|
回復 舉報 |
|
|
狂野孤狼|鄭萬才 |
7# 樓主|發表於 2013-1-15 13:48:07|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狂野孤狼 於 2013-11-13 19:14 編輯 七律·秋意——樂正和金風漫卷暮雲稠,季候無痕絡緯啾。篝火燒殘山徑月,霜楓搖落玉潭秋。陌頭冷露侵衰草,柳岸漁歌唱晚流。一嶺黃昏迷望眼,寒星幾點夜窗幽。賞析: 在說樂正和《秋意》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陸遊的《秋思》:利慾驅人萬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鷗。日長似歲閑方覺,事大如天醉亦休。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陸遊此詩,最工整,或許說我最喜歡的,莫過於「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一聯。可以說,當今詩壇,最缺的就是此等氣象,此等句子。從「篝火燒殘山徑月,霜楓搖落玉潭秋」以及「一嶺黃昏迷望眼,寒星幾點夜窗幽」二聯中不難看出,樂正和的《秋意》是模仿陸遊的《秋思》而來的。當然,有的人看見「模仿」二字,可能會從貶義、否定等詞眼去想。其實,模仿、借用以及化用等,本來就是詩歌創作的方法,無所謂褒貶。 下面來看看樂正和這首《秋意》。這是一首傷秋,感秋而喻人喻事之作。首聯「金風漫卷暮雲稠」一句,即為全詩定了傷感的格調。稠,即密,與「稀」相對。「暮雲稠」,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是景語,也是情語。詩人在此沒有寫秋天的天高雲淡,而是寫濃雲晚暮,這之中除了意境要求外,我想和詩人的年齡不無關係。絡緯,蟲名,即莎雞,俗稱絡絲娘﹑紡織娘。夏秋夜間振羽作聲,聲如紡線,故名。李白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之句。宋無名氏《小重山》有「絡緯聲殘織翠絲。金風剪不斷、雁來時。」之句。季候,時節,季節。季候無痕,在此可理解為時間無痕,指時間過得快。金風漫卷,暮雲稠密,絡緯啾啾,時間無情地溜走。在此聯中,詩人先寫見,寫遠景,然後寫聽,寫近景。 「篝火燒殘山徑月,霜楓搖落玉潭秋。」一聯,雖是模仿而來,但和陸遊的「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一聯一樣工整有味,可謂推陳出新。我們應該肯定這樣的模仿。當然,作為一個詩人,不能一直模仿,寫出自己的風格才是最重要的。然而,偶爾模仿好的句子,好的句式,我覺得是可以的,也是可行的。在此聯中,詩人更多的是運用白描手法,多為景語。而陸遊的句子,因「深巷月」、「故園秋」的出現,在景語中,注入了無限的思鄉之情。 「陌頭冷露侵衰草,柳岸漁歌唱晚流。」一聯,看似寫景,其實詩人在此是以景寫情,把情融於景。尤其「晚」字,不但和第一聯的「暮」字呼應,也是詩人自己的「晚」,可以說這個「晚」字,是全詩的「詩眼」,也是詩人立意的關鍵所在。詩人傷秋、悲秋,哀秋,無不因為此「晚」,因為此「秋」。(我猜想,詩人當為一個高齡的老人) 前三聯多寫景,多為「看」和「聽」而來(若「看」是此詩的經,那麼「聽」則是此詩的緯),第四聯詩人以「一嶺黃昏迷望眼,寒星幾點夜窗幽。」寫景而結,而不是展開議論,讓人多少有些意外。但觀全詩,四聯皆景而不顯得繁瑣,不顯得冗沓,足以見作者對詩詞的把控能力以及詩詞功底。在用字方面也值得肯定,如殘、冷、衰、寒等字,無不和全詩的格調相一致。可見詩人精工細鑿的一面。 此詩雖是模仿而來,但這樣的模仿是成功的,是值得肯定的。融情於景,全用景語寫情,是此詩的一大特色。把人事融詩於無形,是年之秋,也是人之秋,傷秋,也是傷己。全詩語言流暢,格律工整,布局有秩,用字考究,哀而不傷,無不帶著幾分雄闊,可堪上乘之作。 |
|
|
|
回復 舉報
|
|
|
狂野孤狼|鄭萬才 |
8# 樓主|發表於 2013-1-15 13:48:09|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狂野孤狼 於 2013-11-13 19:15 編輯 七律次玉樂君正和《秋意》 王淵明憑倚欄杆鄉戀稠,疏林淡遠鳥啾啾。 野雲散盡山城夢,寒露凝成楚塞秋。 萬里長煙悲落月,百年劍氣鑄風流。 漫天紅葉待霜舞,寂寞東籬花影幽。賞析: 此是詩人所寫的一首和詩,所和之詩如下:樂正和《七律秋意》金風漫卷暮雲稠,季候無痕絡緯啾。篝火燒殘山徑月,霜楓搖落玉潭秋。陌頭冷露侵衰草,柳岸漁歌唱晚流。一嶺黃昏迷望眼,寒星幾點夜窗幽。綜觀二詩,似乎難分伯仲,各有千秋。但二詩的格調相差卻很大,樂詩更加悲昂,王詩充滿激情。但二詩有個共同點,那就傷秋而不失雄闊。而王詩的思想相較樂詩,顯得更加積極向上,境界也更開闊。最讓人稱道的,是此詩雖然屬於三應詩範疇,卻不露三應詩痕迹,最是可貴之處。觀當今詩壇,多少唱和之作,空泛無味不說,簡直就是赤裸裸的,讀來讓人簡直作嘔。而王淵明此詩,全是形象語言、詩語寫成,而又能看出和詩的痕迹來,正是其高明之處。 憑欄獨倚,鄉戀稠生,疏林淡遠,鳥語啾啾。不見愁,而愁在其中。以樂寫哀,更添一倍哀,信也。首聯有幾分秋氣,有幾分靈氣,寂寞於景中自見,一反被和之詩格調,可謂起得空靈也漂亮。觀王、樂二詩,一著雲稠,一著情稠;一以景起,一以情入。皆有特色。樂詩「絡緯啾」,因啾而愁,愁更加愁,王詩「鳥啾啾」,啾里見樂,樂中有愁。 「野雲散盡山城夢,寒露凝成楚塞秋。」此聯最為工整可賞,歷來詩中最少此種氣象。鍊字精準,景中含情。格調也因「寒露」一詞由樂轉哀。「萬里長煙悲落月,百年劍氣鑄風流。」一聯,尤其悲壯。詩歌也在此聯看出了和詩的端痕來。是豪語,也是勸語,在此作勸語看,似乎更恰當。「漫天紅葉待霜舞,寂寞東籬花影幽。」此結最有餘味。漫天紅葉,一個美字了得。待霜舞,是紅葉對自己命運的認可,不能改變命運,那麼我們就得接受命運,一切順其自然,與其哀而結束,不如悲壯地離開。把最美麗的自己,留給世界,美化人間,無悔,只因我美麗的來過。 王淵明此詩,有情有景有氣,真可謂情勝,景勝,氣勝。相比原詩更勝一籌,但二詩皆為詩中優秀之作。三應詩,以不見三應痕迹者為上乘,王詩深得此理,此趣。必為當代三應詩中的佼佼者。 |
|
|
|
回復 舉報 |
|
|
狂野孤狼|鄭萬才 |
9# 樓主|發表於 2013-1-15 13:48:12|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狂野孤狼 於 2013-11-13 19:16 編輯 [中呂朝天子帶過迎仙客·泉林山莊野戰遊戲 ——劉居上[朝天子]狂暴,火爆。衝鋒槍,迫擊炮。奇兵突襲一聲哮,人到刺刀到。贏的忘了形,輸的也在笑,摟肩而去又拚啤酒了。意興沖霄,更約明朝,「入死出生」原不過是小打鬧。 [迎仙客]把酒話滔滔,湊成主意高:何不把戰爭狂人都關到這山坳坳,讓他們對嗥,任他們互咬,最後統統報銷,世界也就太平了。賞析: 在讀此曲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帶過曲。帶過曲,元曲製作中,用兩三個同一宮調的小令聯綴在一起以表達一個共同的內容,這種格式稱為「帶過曲」。帶過曲是同一宮調的曲牌帶過另一個曲牌。帶過曲的作用主要是補充詞意表達上的不足。帶過曲往往形成習慣性的兼帶關係。某一曲牌常帶某一曲牌,它們一般押同一個韻部的字。帶過曲與重頭或么篇不同,後者是同一曲牌的重複。帶過曲之間通常空一格。(百度百科)還有一種說法:帶過曲,散曲小令的一種體式。小令本以一支為限,也有組織音律相銜接的兩三支曲為一曲的,稱為"帶過曲"。初僅北曲小令中有之,後南曲也有仿效。有北帶北﹑南帶南﹑南北兼帶各曲。觀以上兩種說法,我覺得百度百科的說法比較準確。帶過曲,有別於小令,也不同於套曲。我認為是介於小令和套曲之間的一種特有的體式。 了解了什麼是帶過曲,再簡單了解一下詩詞曲的一些差異。詩詞曲,可謂同源而分派,各有特色。古人有諸如「詩言志」,「詩言雅」,「詩之境闊,詞之言長」,「詩庄詞媚」等論。可見詩和詞,在語言風格上是有所區別的。當然,這樣的區別,也不是絕對的。一般來講,詩的語言典雅,詞的語言濃艷,曲的語言俚俗。詩詞的表現手法以含蓄蘊藉為高,追求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反對一瀉無餘。而散曲卻剛好相反,講究寫得淋漓盡致,不留餘地。詩詞多用比喻、象徵等手法,而散曲則多採用直鋪、白描等手法。可以說詩詞與散曲之間,語言風格上的差異是十分明顯的。散曲在藝術特色上,語言更加通俗,形式更加活潑,表現更加直露。不但不忌口語、俗語、俚語,反而因口語、俗語、俚語而見趣味,是為特色。這有點象竹枝詞,得竹枝味者方為上乘。同理,得散曲味者,才是散曲中的優秀作品。散曲,有其當行本色,可謂俚而不俗,大俚大俗,大俗大雅,以俗為雅,俗不傷雅。 了解了以上知識,我們再回頭看看劉居上先生的這首「中呂朝天子帶過迎仙客·泉林山莊野戰遊戲」的曲子吧。此曲題為「泉林山莊野戰遊戲」,重點在「遊戲」二字上。而這種野戰遊戲,多少帶點商業氣息,大家都是圖好玩,只是遊戲,不同於軍事演習,更不同於戰爭。「朝天子」一開頭,「狂暴,火爆。衝鋒槍,迫擊炮。奇兵突襲一聲哮,人到刺刀到。」突兀而起,霹靂而下,若不看題目,還以為是一次真槍真刀的較量。而「狂暴,火爆」字四,卻又帶著幾多遊戲的成分在裡面。曲人一來就把這種遊戲推向高潮。然而,這種狂暴火暴的場面,畢竟是遊戲,因此才有了下面的「贏的忘了形,輸的也在笑」,本來就是遊戲而已,尤其是這樣的商業遊戲,無關乎輸贏,或許說大家都是贏家。因此,贏的在笑,輸的也在笑,更忘形的還在後面呢,「摟肩而去又拚啤酒了」。「意興沖霄,更約明朝」,看來參與者很鍾情於這種遊戲,玩一次有了收穫,還想再玩第二次,第三次。人心是不足的,況且這種遊戲有利可圖,有酒可喝。讀到這裡,讓人不由想起當今一些周邊的爭端,就如遊戲一樣,參與者收穫甚微,卻樂意參與,而真正的贏家,則是「組辦方」,幕後的操縱者,就象此處的商家一樣。但這樣的「入死出生」,「原不過是小打鬧」,只是一場關乎利益的遊戲而已。 帶過曲「迎仙客」所寫的,是遊戲結束後去喝酒參與者所說的話。此「話」是「曲眼」,以下內容,皆從此「話」而來。「把酒話滔滔,湊成主意高:何不把戰爭狂人都關到這山坳坳,讓他們對嗥,任他們互咬,最後統統報銷,世界也就太平了。」這裡,是酒話,是醉話,也是參與者對此戰爭遊戲的反思。畢竟他們不是戰爭狂人,無非是一個遊戲中的「炮靶子」而已。戰爭,往往是統治階級的遊戲,而戰爭中的人,大多都是犧牲品。這樣的商業遊戲,獲利最多的,是商家。對於參與者,無非是圖個樂,獲點小利,並不是真正的贏家。因此才會反思:「把戰爭狂人都關到這山坳坳,讓他們對嗥,任他們互咬,最後統統報銷,世界也就太平了。」是啊,世界上沒有了戰爭狂人,沒有了戰爭,就真的太平了。 觀此帶過曲,頗得散曲味,多口語、笑語寫成。寫得通俗易懂,發揮得淋漓盡致。輕暢歡快的格調就象此遊戲一樣。此曲,意在遊戲之里,也在遊戲之外。看似信手而來,實則在布局上頗為雅緻。「朝天子」寫遊戲的火暴場景,似戰爭,又不是戰爭;「迎仙客」寫遊戲後的所說的酒話,是醉語,也不是醉語。觀全曲,無論是輸了的忘了形,還是贏了的忘了形,以及醉了的忘了形,都於「忘形」之中進行著。這就是遊戲。 |
|
|
|
回復 舉報 |
|
|
狂野孤狼|鄭萬才 |
10# 樓主|發表於 2013-1-15 13:48:15|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狂野孤狼 於 2013-11-13 19:17 編輯 游龍鳳鳴(黃莽) 山寂寂,夜悠悠。爾謂我友,吾為君酬。縱有寶馬,皮帽貂裘。換取美酒,飲盡離愁。 明日難辭歧路,今宵幾處相逢?操琴、暴雨狂風,宇宙吹來萬壑松。賞析: 黃莽這首「游龍鳳鳴」的詞,是一首自度詞。根據他自己的介紹,《游龍鳳鳴》為琴名,一曰「游龍」,二曰」鳳鳴」,音律變化多端。他自度的「游龍鳳鳴」,共55字。全詞分上、下兩片,上片四平韻,下片換三平韻。上片一二、三四句對仗,五六、七八句可對可不對,三四句前二字可平可仄。下片一二句宜對仗,三句為逗字句。此詞牌因被百度百科收錄,因此有不少詩人詞家,按照此詞牌填詞,聽說還有填來參加比賽的。這在今人的自度詞中,是十分少見的。 黃莽此詞,頗具音樂性,以幽美見長。據我所知,詞人十分喜歡古琴,時常一個人邊彈邊演唱自己的詩詞。曾經看過他操琴演唱自己的詩詞,看他那陶醉的樣子,好象十分享受。 此詞以「山寂寂,夜悠悠」二句起,營造出操琴的幽寂環境。而在這幽寂的夜晚,詞人似乎是孤獨的。在此孤獨之中,卻又似乎很享受這樣孤獨的生活。接下來的幾句,「爾謂我友,吾為君酬。縱有寶馬,皮帽貂裘。換取美酒,飲盡離愁。」 似詞人的想像,也似詞人的感嘆,或許詞人似乎是和知音在一起操琴。在這幽寂的夜晚,你可算得上我的朋友,我也為你而酬。或許,這琴,是為你而彈吧!因為,你是我的知音,你是我的朋友。因為你是知音者,我不用時時撫亂弦,更不盼周郎顧。而此中的你,似有似無,似真是假,亦有亦無,亦真亦假。我想,真正的知音,是能產生心靈感應的吧!我相信,詞人也應該相信吧!孤寂中,因為有所思,並不覺得寂寞。因為是知己,是知音。有知己,有知音。因此,詞人便大方起來,縱使把寶馬,甚至衣服帽子都換取美酒,也要醉上一場。是何等的豪情啊。有知音在,詞人不顧一切,只為醉上一場,甚至賣了衣服。讀到此,不由讓人想起太白「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的洒脫。從「離愁」二字來看,詞人是怕失去這樣的知音,這樣的朋友的,因此才「愁」。此愁,是不舍的「愁」,是擔心離去的「愁」, 詞的下片,「明日難辭歧路,今宵幾處相逢?」更是證明了上片為詞人的想像。「明日難辭歧路」,不曾相逢,談何辭呢?今宵都沒有相逢,又何來明日的辭別呢?今宵的相逢,是在意識中,在幻想中。似相逢,又沒有相逢。是夢,是幻,如夢,如幻。因此,這所有的一切,都是詞人在想,在期望。詞人所思戀的這個人,是詞人的朋友,是詞人的知音。罷了!罷了!本就如夢如幻,非夢非幻。詞人突然間似乎明白了什麼,因此一下把詞情撥到了高潮:「操琴、暴雨狂風,宇宙吹來萬壑松。」是希望,是無望。是希望之望,也是無望之望。似陶醉,似瀟洒,亦或許自作陶醉,自作瀟洒吧。 全詞似夢似幻,如夢如幻,似真似假,不真不假,正象操琴者的心一樣,象詞人的心一樣。 此詞的起和結,安排得很好。幽寂而起,奠定了詞的格調,嘎然而結,更是餘音裊裊。而上片,作詞人的想像來看,更加合理。不曾見,因此才寂。不曾見,想像中有人陪伴。是夢,是幻。此夢,此幻,更顯出詞人的孤寂。詞正如題,如龍之游,時隱時現,如鳳之鳴,清音繞樑。是詞心,也是琴心;是詞心,也是人心。孤寂中,有幾分清高,也似乎有幾分無奈。詞句多從太白詩句化來,卻十分自然,讀來是一種享受,可從詞中體會到音樂的美,琴聲的美。(鄭萬才) |
|
|
|
回復 舉報 |
|
|
狂野孤狼|鄭萬才 |
11# 樓主|發表於 2013-1-15 13:48:17|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狂野孤狼 於 2013-11-13 19:17 編輯 賞析楊發興《詠太陽》詠太陽(楊發興)通體亮晶晶,虛空走未停。黃昏將落土,猶照半山明。賞析: 說到楊發興先生,不得不提他對新韻詩詞所作出的貢獻,先生花了幾年時間與心血,通過和全國數十位詩人相互來信探討,以及自己的研究,出版了《中華今韻》一書。先生的精神,以及對新韻詩詞的執著,是讓人敬仰的。筆者曾作《汗水後的回報,兼容中的獨立——楊發興先生〈中華今韻〉讀後》一文評論過,在此不再贅言。 我曾經評論過先生的《鴻泥三集》,並以「淡有味,清見雄」六字來總結先生的詩詞風格。先生的《鴻泥四集》,雖有好詩,但總體來說,遠不如《鴻泥三集》。四集中的詩詞作品,有不少是網路臨屏而作的,因此隨意強,總感覺少了些詩味。或許,是先生對詩詞的探索吧!臨屏,可以說是當代的三應,作的人多,好的少,隨意性強,總體感覺空洞乏味,正是臨屏詩詞的不足之處。楊發興先生雖是詩詞前輩,也難脫此樊籬。 《鴻泥四集》中,最讓人稱道的,或許說我最喜歡的,莫過於這首「詠太陽」的小詩。詩雖小,卻寫出大境界。這首詩,是先生2009年8月作的,此時先生已是81歲高齡了。初讀此詩,感覺文詞上略有些粗糙,但不缺氣骨。宋人劉攽在《中山詩話》中說:「詩應以意為主,文詞次之,或意深義高,雖文詞平易,自是奇作」。是的,此詩以意和氣取。起句「通體亮晶晶」,寫出太陽的本質特點;承句「虛空走未停」,關鍵在「未停」二字上,「未停」是眼,也是一種不懈的追求,是一種堅持的精神;轉句「黃昏將落土」,黃昏,是太陽虛空不停歇地走,快要落山的時候。「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曾見有學者認為此處的「只是」,應該作「正是」解。可見,黃昏的太陽,是美麗的。到了快要落山的時候,「猶照半山明」的精神,更是可貴又可敬的,這是一種無私的奉獻精神。詩中「落土」,「半山」等字詞,是有深層意思的。 小詩短短四句,句句寫物,字字言情,以物托己,是物是己,物是己,己如物,頗得詠物神髓。觀楊發興先生對新韻詩詞所作出的貢獻,以及時下詩詞「雙軌制」的並存,和先生所處的年齡,先生不正象這首詩歌中的太陽,「通體亮晶晶,虛空走未停。黃昏將落土,猶照半山明。」嗎? 全詩詠物言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即離即合,明白如話而不失風骨,思想積極向上,頗有餘音,可以說是先生充滿自信的人生寫照,讀來精神,耐人尋味。「黃昏將落土,猶照半山明」和「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有異曲同工之妙。 |
|
|
|
回復 舉報
|
|
|
狂野孤狼|鄭萬才 |
12# 樓主|發表於 2013-1-15 13:48:19|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狂野孤狼 於 2013-11-13 19:18 編輯 評羅衷美《秋山漫興》文/狂野孤狼秋山漫興(作者:羅衷美)楚山幾度望燕山,萬里風雲動玉顏。海氣東來侵故壘,天兵南下制新蠻。窮年渴酒思黃鶴,盛世貧居訪白鷳。一任秋光淹野老,國多猛士踞雄關。 此詩是作者參加一個網路活動,初選被淘汰的作品。對於此詩,有人說為佳作的,也有人說離題偏題的,還有人說作者屬於初學者的。那麼,到底此詩怎麼樣?是不是真象人們所評論的那樣,離題,跑題,或許說作者是初學者呢? 在參加活動之前,我就讀過此詩,當時還提出過:「一四兩聯佳。中二聯若能精工一聯,就能把此詩提上一個高度。尤其起得十分漂亮」的評論。」因此,知道是誰的作品,初選沒有通過,的確讓人有些意外。我評論一首詩歌的好壞,一向不去看是誰的作品,而只看詩。 此詩是《九州詩詞》副主編,也是「首屆聶紺弩詩詞獎」提名者之一羅衷美先生的作品。當然,作者也不象有的讀者所說的,是初學者。就我所知,作者最擅長的,好象就是七律。因讀的不多,姑且這麼說吧。 因為在網路上大家對此詩的爭議很大,因此有幾個朋友問過我此詩。同時也和朋友在QQ上交流過此詩。今整理一下,就算作評論吧。 要說此詩,還得從「秋山漫興」四字說起。首先是秋,第二是山,第三是漫興。秋,無外乎秋天;山,山峰,山巒。這個都沒有什麼爭議。有爭議的,是在「漫興」二字的理解上。何謂漫興?當今網路發達,不知道的東西,大家都喜歡百度。當然,百度搜索來的,也不一定都是準確的,只能作參考。我們先來看看百度搜索出來的,對「漫興」一詞的解釋:漫興,謂率意為詩,並不刻意求工。由此可知,所謂漫興,就是詩人率意作詩,重點在一「率意」上。關於有關「秋」,有關「漫興」的作品,我們可能最熟悉的,是老杜的《秋興八首》。了解「漫興」一詞,我們再回頭看看題目「秋山漫興」,顯然,須和秋、山、漫興三者有關聯,缺少一點,都應該算是離題。 那麼,羅衷美先生的這首「秋山漫興」,是不是真的象部分讀者所說的那樣離題了呢?我們先不下定論,來看詩。 詩歌首聯「楚山幾度望燕山,萬里風雲動玉顏。」要欣賞此詩,我們必須先深入弄清「楚山」和「燕山」在此詩中的深層含義。只有弄明白了「楚山」和「燕山」在此詩中的深層含義,才能知道起聯的妙處。楚山,山名,即荊山。在湖北省西部,武當山東南,漢江西岸。《文選·顏延之<北使洛>詩》:「振檝發吳州,秣馬陵楚山。」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丹水》:「楚水注之,水源出上洛縣西南楚山。昔四皓隱於楚山,即此山也。」楚山,泛指楚地之山。宋張孝祥《滿江紅·於湖懷古》詞:「凝望眼,吳波不動,楚山叢碧。」 明高啟《送王助教歸臨川》詩:「夢中燕月冷,望里楚山微。」詩人是湖北人,因此才有起句「楚山」之說。燕山,為中國北部著名山脈之一。自古便為戰略要地。在軍事中也很有地位,古代與近代戰爭中,常常是兵家必爭之地。燕山山脈是華北平原北部的重要屏障,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晉察冀軍區與冀東人民一道,依靠燕山山脈的複雜地形,開展游擊戰爭,並以霧靈山地區為中心,創建了冀東抗日根據地。燕山,因離祖國的首都北京很近,因此還能讓人聯想到首都北京等。因此,「楚山」和「燕山」,在詩中是屬於暗用典故,「楚山幾度望燕山」,是有深層含義的。幾度,說明一個「多」字,而一個「望」字,則引出了對句「萬里風雲動玉顏」。楚山望燕山,可望,也不可望,顯然,是虛筆。是詩人想像的筆法,並非是楚山真能望燕山。因為太遠,不可望;因為真實的存在,因此也可望。因為遠,才有了「萬里」之說。望見祖國「萬里風雲」,形如戰爭爆發,因此使詩人 「動了玉顏」。此動,是憂國的動。 頷聯「海氣東來侵故壘,天兵南下制新蠻。」是從首聯「風雲」二字而來。顯然,在此詩人也是用了典故的。在此不作探討。此聯亦實亦虛,非實非虛,是詩人「望」而來,也可看作是詩人見「萬里風雲」後的想像之筆。 頸聯「窮年渴酒思黃鶴,盛世貧居訪白鷳。」是詩人引入的情思。亦或許是詩人對「萬里風雲動玉顏」的無可奈何。畢竟詩人不能左右「萬里風雲」,更不是國家政界的什麼人物。動玉顏。也無非是憤慨,空動而已。是一種無可奈何的不平。看見「萬里風雲」,「海氣東來侵故壘,天兵南下制新蠻」。而詩人呢?能做什麼?只能「窮年渴酒思黃鶴,盛世貧居訪白鷳。」這看似是一種自我的嘲弄,其實恰好從反面體現了詩人的愛國之心。也許詩人高妙的,就在於此。當然,在此聯中,字詞方面並不見什麼出彩,特別之處。總體來看,感覺似和全詩的格調還略有些不協。 尾聯「一任秋光淹野老,國多猛士踞雄關。」是從第三聯而來的。同時此處的「秋」字,也為全詩點了題。因此,此詩並非有的人所說的離題什麼的。在章法的安排上,也是十分合理的。 全詩不落脫臼,當在思想上取勝。總體來看,一、四兩聯最佳,第二聯也不錯,第三聯稍微弱一點。但並不影響此詩為一首優秀作品。有人說是好詩,不是沒有道理的。同時也印證了一個事實,往往被爭論的詩歌,大多為好詩。有人理解了其中的妙處,自然說是好詩,有人沒有理解,自然就否定。「一百個讀者心中,會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就是這個道理。往往所謂「問題」處,恰是妙處。 |
|
推薦閱讀:
※好銷售=優秀說客?
※優秀領導者要學會提問
※【探夢課堂】優秀父母的九堂必修課,你合格了嗎?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為什麼猶太孩子那麼優秀?
TAG:詩詞 | 優秀 | 作品 | 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