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雲霧
廬山雲霧茶,古稱「聞林茶」,從明代起始稱「廬山雲霧」。此茶產於江西廬山,是綠茶類名茶。 名茶簡介 廬山雲霧是中國著名綠茶之一,也被列為中國傳統十大名茶之
廬山雲霧一。廬山雲霧,始產於漢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種歷史。江西廬山,號稱「匡廬秀甲天下」,北臨長江,南傍鄱陽湖,氣候溫和,山水秀美,年平均180多天有霧,這種雲霧景觀,不但給廬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更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好的條件。「廬山雲霧」茶,也是因這一自然現象而得名。好茶多出在海拔高、溫差大、空氣濕潤的環境中。廬山雖地處江南,但由於海拔高,冬季來臨時經常產生「雨凇」和「霧凇」現象,這種季節溫差的變化和強紫外線的照射,恰好利於茶樹體內芳香物質的合成,從而奠定了高山出好茶的內在因素。所以,「廬山雲霧」茶的芽頭肥壯、茶中含有較多的單寧、芳香油類和多種維生素。 據《廬山志》記載:「東漢時,……僧侶雲集。攀危岩,冒飛泉。更采野茶以充饑渴。各寺於白雲深處劈岩削谷,栽種茶樹,焙制茶葉,名雲霧茶。」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在廬山香爐峰建草堂居住,親自開闢茶園種茶,並留有茶詩數首。 北宋時,廬山雲霧茶曾列為「貢茶」。清代的李紱著有《六過廬記》,載有:「山中皆種茶,循茶徑而直下清溪
茶園。」可見當時廬山茶業之興盛。廬山雲霧茶不僅具有理想的生長環境以及優良的茶樹品種,還具有精湛的採制技術。在清明前後,隨海拔增高,鮮葉開採朔相應延遲到「五一」節前後,以一芽一葉為標準。採回茶片後,薄攤於陰涼通風處,保持鮮葉純凈。然後,經過殺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製成成品。 高級的雲霧茶條索秀麗,嫩綠多毫,香高味濃,經久耐泡,為綠茶之精品。 由於廬山雲霧品質優良,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現在,除暢銷國內市場外,還銷往日本、德國、韓國、美國、英國等國,尤其是隨著廬山旅遊業的發展,廬山雲霧茶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凡到廬山的中外遊客,都買些廬山雲霧茶,以便饋贈親友。1959年,朱德同志到廬山品嘗此茶時,欣然作詩稱頌:「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茶史追溯 廬山雲霧產於江西廬山,相傳,廬山種茶始於漢代
廬山雲霧,據《廬山志》記載,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教徒便結舍於廬山。當時全山梵宮僧院多到三百多座,僧侶雲集。他們攀崖登峰,種茶采茗。 唐宋兩代文人墨客多有讚頌之作,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在廬山香廬峰結廬 而居,親辟園圃,植花種茶,詩云:「葯圃茶園為產業,野麋林鸛是交遊。」宋代詩人周必大有「淡薄村村灑,甘香院院茶」之句。 後來,明太祖朱無璋曾屯兵廬山天池峰附近。朱無璋登基後,廬山的名望更為顯赫。廬山雲霧正是從明代開始生產的,很快聞名全國。明代萬曆年間的李日華《紫桃軒雜綴》即云:「匡廬絕頂,產茶在雲霧蒸蔚中,極有勝韻。」 廬山雲霧是茶禪相通的佳作。廬山雲霧茶歷史上多由寺廟僧侶培植,質優而量少,據《新廬山志》記載:「山僧或尋采入林者,所獲不過三數兩」。東晉時,廬山成為佛教的一個很重要中心,廬山種茶始於東晉名僧慧遠,慧遠曾於廬山居住三十餘年,講授佛學,發展種茶。 《廬山志》載:廬山雲霧茶「初由鳥雀銜種而來,傳播於岩隙石罅……」。呼為「門內加身」音「鑽」,衡人俗字,後則直接稱為「鑽林茶」。廬山老者中,至今仍有人春末夏初入林尋覓。這種茶,葉片厚實,香高味濃,飲之爽口,齒頰久久留香…… 鑽林茶被視為雲霧茶中的上品,但由於散生荊棘橫生的灌叢,尋覓艱難,不僅衣撕手破,而且量極少。過去,廬山雲霧茶的栽培多
廬山雲霧賴廬山寺廟的僧人,是他們清苦的汗水培育、澆灌了一茬又一茬的茶樹。 廬山雲霧,規模種植,是在進入20世紀以後的事,但與佛教仍然有關連。如1934年廬山植物園成立後,便自廬山山麓五乳寺引種茶苗,購進茶籽,開闢茶園10餘畝。但在此前,廬山雲霧茶的栽培與製作,多賴廬山寺廟的僧人。正如陳三立在詩中所說,是「山僧往來踝脛穿,猩啼號虎豹前」的結果。「廬山雲霧」茶的採摘,是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前後開始。尤其是清明之前所採的「明前茶」最為珍貴。此時大地剛剛回暖,茶芽非常稚嫩。《廬山志》中廖雨《採茶謠》記錄了「明前茶」的採制:「常年採茶早,今年採茶遲。四月寒風吹,石圃雲根凍,護香香一絲……」。採回的嫩芽必須在當天進行處理,要經過剎青、抖散、揉捻、理條、烘乾等多道加工工序。茶農加工一公斤成茶,大約需要十萬多個鮮嫩的芽頭。 廬山雲霧的品質特點: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澤翠綠,幽香如蘭,滋味深厚,鮮爽甘醇,經久耐泡,湯色明亮,飲後回味香綿。 1949年後,廬山雲霧成為中國名茶之一。朱德元帥曾賦《廬山雲霧茶》詩一首,讚譽此茶:『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1991年產量近100噸。產品主銷北京、上海、廣州、南昌等地和香港、澳門等地區,出口日本、德國、美國。茶區環境 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山從平地起,飛峙江
廬山雲霧湖邊,北臨長江,甫對鄱陽湖,由於高聳於江湖之間,茶區土壤為酸性壤土,年平均氣溫11.5℃,年隆雨量1967.7毫米,年霧日190.6天,茶季相對濕度80%以上;廬山主峰高聳入雲,海拔1543米,山峰多斷崖陡壁,峽谷深幽,縱橫交錯,林木茂密,泉水涌流,霧氣上升,蔚成雲霧,由於雲霧瀰漫,山中溫差大,光照透過雲層照在植上,非常有利於茶葉的芳香物質合成,有「色香幽細比蘭花」之喻。品質以海拔800米以上的漢陽峰、含鄱口、花徑、小天池、青蓮寺等處所產的最佳。 廬山雲霧茶不僅具有理想的生長環境以及優良的茶樹品種,耐寒性強,發芽整齊。還具有精湛的採制技術。在清明前後,隨海拔增高,鮮葉開採朔相應延遲到「五一」節前後,以一芽一葉為標準。採回茶片後,薄攤於陰涼通風處,保持鮮葉純凈。然後,經過殺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製成成品。採制工藝
廬山雲霧廬山雲霧茶的工藝特點:由於天候條件,雲霧茶比其他茶採摘時間較晚,一般在穀雨之後至立夏之間始開園採摘。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長度不超過5厘米,剔除紫芽、病蟲害葉,采後攤於陰涼通風處,放置4--5小時後始進行炒制。經殺青、抖散、揉捻、理條、搓條、提毫、烘乾、揀剔等工序精製而成。 廬山雲霧茶的加工製作十分精細,手工製作,初制分殺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條、搓條、揀剔、提毫、烤乾(或烘乾)等工序,精製去雜、分級、勻堆裝箱等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嚴格要求,如殺青要保持葉色綠翠;揉捻要用手工輕揉,防止細嫩斷碎;搓條也用手工;翻炒動作要輕。這樣才能保證雲霧茶的品質優佳。 具體操作方法: 1、殺青 每鍋投葉量為350~400克,鍋溫150~160℃。主要手法雙手拋炒,先抖後悶,抖悶結合,每鍋葉量較少,鍋溫不高,炒至青氣散發,茶香透露,葉色由鮮綠
採摘轉為暗綠,即為適度。時間約6~7分鐘。 2、抖散 製作 為了及時散發水分、降低葉溫、防止葉色黃變,剛起鍋殺青葉置於簸盤內,雙手迅速抖散或簸揚10餘次,這樣可以使香味鮮爽、葉色翠綠、凈度提高。 3、揉捻 一般用雙手迴轉滾揉或推拉滾揉,但用力不能過重,以保毫保尖,當80%成條即為適度。 4、初干 揉捻葉放在鍋中經過初炒,使含水量降至30~35%,鍋溫80℃左右,以抖炒為主。 5、搓條 鮮葉 是進一步緊結外形散發部分水分。初干葉置於手中,雙手掌心相對
廬山雲霧茶區,四指微曲,上下理條,用力適當,反覆搓條,直到條索初步緊結、白毫略為顯露、含水量減少到20%左右時即可。搓條溫度應控制在60℃左右,時間10~15分鐘。 6、做毫 通過做毫使茶條進一步緊結,白毫顯露,茶葉握在的手中,兩手壓茶並搓茶團,利用掌力使茶索斷碎。溫度控制在40℃左右,時間約10分鐘。 7、再干 鍋溫上升到75~80℃,茶葉在鍋中不斷收堆,不斷翻散,至含水量減少到5~6%,用手捻茶可成粉時即行起鍋。再干手勢要輕,盡量減少碎斷。干茶起鍋後經適當攤放,經過篩分割末即可。品質特點 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澤翠綠,幽香如蘭,滋味深厚,鮮爽甘醇,耐沖泡,湯色明亮,飲後回味香綿。歷史故事 與黃山相比,在古代,廬山的名氣要響得多。歷代名人,交口讚譽,認為宇內名山,除五嶽以外,首推匡廬。唐代大詩人李白說:"余行天下,所遊覽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匡廬真天下之冠也。" 相傳,廬山種茶始於漢代,據《廬山志》記載,東漢時,佛教傳入我國後,佛教徒便結舍於廬山。當時全山梵宮僧院多到三百多座,僧侶雲集。他們攀崖登峰,種茶采茗。東晉時,廬山成為佛教的一個很重要中心,高僧慧遠率領徒眾在山上居住三十多年,山中也栽有茶樹。唐寧兩代文人墨客多有讚頌之作,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在廬山香廬峰結廬 而居,親辟園圃,植花種茶,詩云:"葯圃茶園為產業,野麋林鸛是交遊。"寧代詩人周必大有"淡薄村村灑,甘香院院茶"之句。 後來,明太祖朱元璋曾屯兵廬山天池峰附近。朱元璋登基後,廬山的名望更為顯赫。廬山雲霧正是從明代開始生產的,很快聞名全國。明代萬曆年間的李日華《紫桃軒雜綴》即云:"匡廬絕頂,產茶在雲霧蒸蔚中,極有勝韻。" 匡廬之山,真是雲的故鄉,雲的世界。廬山雲霧,千姿百態,變幻無窮,時而像浩瀚的波濤,時而像輕盈的薄絮,整個廬山都沉浸在那朦朧飄渺的雲霧中,"千山煙靄中,萬象鴻蒙里",一如太虛紀境。因而,有雲霧茶之名,"霧芽吸盡香龍脂",雲霧的滋潤,促使芽葉中芳香油的積聚,也使葉芽保持鮮嫩,便能制出色香味俱佳的好茶。功效 風味獨特的雲霧茶,由於受廬山涼爽多霧的氣候及日光直射時間短等條
製作件影響,形成其葉厚,毫多,醇甘耐泡,含單寧,芳香油類和維生素較多等特點,不僅味道濃郁清香,怡神解瀉,而且可以幫助消化,殺菌解毒,具有防止腸胃感染,增加抗壞血病等功能。 朱德曾有詩讚美廬山雲霧茶云:「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名茶鑒賞 廬山雲霧:香—爽而持久,味—醇厚而含甘,歷來被飲者視為珍品。系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始產於漢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種歷史,宋代列為「貢茶」。
鮮葉廬山雲霧芽肥毫顯,條索秀麗,香濃味甘,湯色清澈,是綠茶中的精品,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負盛名。暢銷國內外。仔細品嘗,其色如沱茶,卻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於碗中。若用廬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 風味獨特的廬山雲霧,由於受廬山涼爽多霧的氣候及日光直射時間短等條件影響,所含有益成分高,茶生物鹼、維生素C含量都高於一般茶葉。形成其葉厚,毫多,醇甘耐泡,含單寧,芳香油類和維生素較多等特點,不僅味道濃郁清香,怡神解瀉,而且可以幫助消化,殺菌解毒,具有防止腸胃感染,增加抗壞血病等功能。 若用廬山的山泉沏茶品茗,就更加香醇可口。廬山雲霧茶不僅風味獨特,而且具有怡神解瀉、幫助消化、殺菌解毒、防止腸胃感染、增加抗壞血病等功能,一舉揚名中外。在國際茶葉市場上,廬山雲霧茶更是深受歡迎、供不應求的高檔商品,「幸飲廬山雲霧茶,更識廬山真面目」,這詩一般的贊語,足以說明它的地位和價值。所獲榮譽 1951年,廬山雲霧茶進入國際市場試銷後,深受歡迎。1971年,廬山雲霧
廬山雲霧茶被列入中國綠茶類的特種名茶,1982年在江西茶葉評比中,名列江西八大名茶之冠。1982年和1986年兩次被評為中國名茶,1985年和1990年獲國家質量銀質獎,1988年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 在2004—2006年,廬山雲霧在優質茶評比中榮獲國際金獎。民間傳說 傳說在花果山上當猴王的孫悟空,仙桃、仙果、仙酒吃膩了,一天,忽然想起喝喝王母娘娘喝的仙茶來了,於是決定去王母娘娘的仙茶園中偷些茶籽來,種在花果山上。那時,正值金秋季節。茶樹已結籽,但孫悟空不知道茶籽該如何採集。這時正值一群多情鳥飛過,並答應為防悟空採集茶籽。多情鳥銜著茶籽正往花果山飛正,經過廬山上空時,廬山的美景竟把多情鳥吸引住了。領頭鳥禁不住唱起歌來,領頭鳥一唱,其他鳥也跟著唱了,茶籽紛紛從它們嘴裡透過雲霧掉入了廬山群峰的岩隙中,從此廬山到處長出棵棵茶樹,這就是廬山雲霧茶的由來。茶鄉特色 廬山之所以中外聞名,大致有如下三大理由:一,蘇軾的名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二,張瑜、郭凱敏主演的電影《廬山戀》。三,廬山雲霧。 廬山,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傳說殷周時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結廬隱居於此,後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廬幻化為山,故而得名。這裡「春山如夢,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四季景色迷人,自古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稱。自司馬遷將廬山載入《史記》後,歷代詩人墨客相繼慕名而來,陶淵明、謝靈運、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陸遊、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餘位詩人相繼登山,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名篇佳作。 廬山雄奇秀拔,雲霧繚繞,山中多飛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勝古迹遍布,夏天氣候涼爽宜人,近代以來,廬山又成為政治風雲人物的度假之地,山上現存有多座張學良、蔣介石、毛澤東、周恩來等人住過的別墅,這使得它更成為一座人們嚮往的名山。1996年,廬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推薦閱讀:
※《廬山戀》女一號 為何最後換成張瑜?
※廬山凈土集 附錄:祖師傳
※廬山秀峰 舒心溫泉
※神秘莫測鬼谷子,廬山真面目下隱藏了多少玄機?
※廬山風景導遊詞
TAG:廬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