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腸道中行走
內窺鏡的使用為了解消化道疾病開闢了新的天地。如今不會使用內鏡的消化科醫生已經很不好意思對別人說自己是消化科的了。內窺鏡的種類和用途已經越來越多,但最常用的依然是胃鏡和結腸鏡。願意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這兩種器械所能夠觀察到的部位:食管、胃、十二指腸和大腸是疾病最多見的部位,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消化道疾病和近乎全部的常見消化道腫瘤是發生在這個範圍之內。另一方面是這兩種的操作相對比較簡單,大多數人經過不算太長時間的培訓都可以掌握。
胃鏡和腸鏡檢查簡單來說就是將藉助光纖和長長的鏡身,將人眼的可視範圍擴展到了人體內部的消化道中。類似於潛艇藉助潛望鏡觀察水面的敵情,內鏡也必須達到病變的部位才能看到病變,並進行相應的治療。所以消化科醫生每天的工作,大部分是在別人的腸道裡邊走邊看。走到哪裡看到哪裡。
所謂的走,其實是通過柔軟的鏡身將鏡頭推入腸道。現在問題來了,消化道比內窺鏡鏡身還要軟,彈性可變,位置可變。雖然設計上,胃鏡和腸鏡的總長度要大於被觀察的部位長度,但做內窺鏡的消化內科醫生都知道,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丈量關係。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內窺鏡會在人的消化道裡面打袢。很多時候還不是一個袢,會有兩個甚至三個泮。僅有一個泮形成的時候,還可以勉強推進,但病人已經開始感覺不舒服了,如果有兩三個袢,病人可能會感覺非常疼痛,也很難再繼續推進,繼續推進鏡頭也不會向里走,只會讓腸道拉長,張力增大。手頭如果正在用有線滑鼠的可以試驗一下,滑鼠線筆直的時候,可以向前推,如果彎曲了再推只能是更彎曲。相比來說,做胃鏡檢查這種問題小一些,因為胃鏡首先經過的地方咽喉部和食管位置比較固定,彎度也比較小,打袢主要是結腸鏡需要考慮的問題。
所以有經驗的內窺鏡醫生從來不會依靠鏡身的長度來完成結腸鏡檢查。反而在達到結腸的最里端的時候,所用的鏡身長度要小於自然狀態下的大腸長度,水平越高的小得越多。這是為什麼呢?上面說了操作不慎可以讓腸道拉長,既然可以拉長當然就可以縮短,縮短的方法就是讓腸子一點點套到結腸鏡身上,這樣鏡身就不必推進很多,還保持最小的彎度,病人也感覺舒服很多。能做到這一點,需要醫生熟悉腸子的走形方向,以及長時間訓練掌握的手法。
但總有些極品的腸子,能夠超過當前大多數醫生的能力。比如做過手術腹腔有粘連的,體型瘦長的,極度肥胖的,先天腸道畸形的。還有很重要一點,雖然上面說絕大多數疾病是位於消化道的兩端,中間長度最長的小腸很少生病,但很少不代表沒有。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小腸疾病被發現的越來越多。並且越大型的醫院越常見,原因很簡單,基層醫院過濾出來的。單純依靠推進走完長達數米,走形複雜程度超過任何盤山公路的小腸超過了結腸鏡和內鏡醫師的能力極限。現有的結腸鏡大多只有一米多長,只能看到小腸的兩端一小部分。單純加長也難以實現,太長了無法操作,也更容易打袢,所以加長是有限度的。所以小腸鏡除了加長以外,還必須藉助氣囊裝置,把小腸一點點套在鏡身上。和結腸鏡原理類似,但結腸鏡基本上是靠醫生手法,把腸子一點點勾過來套在精神上,小腸鏡不僅要鉤,還要擼。擼當然不是用手擼,而是藉助氣囊。小腸鏡前面有一個套管,套管上有一個氣囊,氣囊充氣以後和腸壁緊密接觸,再向後拉,或者套管不懂,鏡子往裡推,就把腸子套在了鏡身上。
聽起來簡單,但實際上做起來很困難,做的最熟練的也不敢保證半天能偶完成一例小腸鏡檢查。往往在耗盡體力之前耐心就已經耗盡了。小腸鏡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對接,也就是先從口或者肛側進入,在達到極限之後再從另一側進入,看到之前所做的標記,就表明實現了對接,意味著整個小腸觀察完畢。這個比例目前還遠不到一半,好在很多人的目標是發現疾病。如果沒有發現疾病,不管是否完成了對接都是比較糗的事情。主要原因有三個:價格昂貴、費時費力、風險較大,小腸鏡穿孔的比例要遠大於普通結腸鏡檢查。
難道就沒有自由行走,不需要推進的內窺鏡嗎?有,那就是膠囊內鏡。膠囊內鏡最早由以色列發明生產,據說發明者是位有導彈研究背景的工程師。膠囊內鏡改變了內窺鏡需要鏡身推進和傳導影響的歷史,化身成一粒膠囊,膠囊自帶電池和攝像頭,通過無線方式將內部影像傳輸到體外的接收器上,然後存儲到電腦上慢慢欣賞。
膠囊內鏡的最大優點當然就是安全舒適,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膠囊滯留在體內無法排出。但根據目前的經驗,似乎滯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國內有滯留三個月以上的,國外有滯留數年的。缺點也有,無法推進,就無法對一個地方重點反覆觀察,也不能取活檢。但未來是否會出現又可以可以自主控制前進後退,可以充氣取活檢甚至做手術的膠囊內鏡?在膠囊內鏡,或者更早一些的普通內窺鏡出現之前,可能人們也曾經有過類似的疑問。
(作者:lw56102)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