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大自然時間變化的秘密
□策劃文體新聞部執行首席記者姚偉 從日、月、年到二十四節氣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但隔著千山萬水,太陽與南回歸線這事,古人是如何知道的?說起來,古人發現時間和節令的過程,是件有趣的事兒。 作為農耕民族,華夏先民必須關注季節變換,什麼時候種什麼作物?什麼時候最適宜收穫?為了解決這些事關 生存的大問題,必須了解時間和季 節的秘密,建立精準的節令體系。 清華大學教授劉曉峰對東亞地區 時間文化有精深的研究,他推研了古人發現日、月、季節、年等時間單位的過程。 最早被發現的時間單位應當是「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陽的升、落是一日勞動和休息的標誌,晝和夜組成一「日」。 比「日」大一號的時間刻度是「月」,古人很早就認識到了月亮圓缺的定期循環變化,殷商青銅器上的文字,將一月分為四,顯示對月亮變化的周期有非常清楚的認識。 「日」和「月」比較容易認識,因為太陽的升落和月亮的圓缺能直接看到。相比之下,認識季節就有一定的難度。劉教授說,古人最先認識的是春天和秋天,隨後才認識了夏和冬,因為對農業生產來說,春種和秋收是最重要的事。 「年」是時間循環的最大單位,對自然變化進行整體的思考和把握,才能認識到。古代中國人用一種很簡單的方法,精確地發現了年的周期,同時發現了冬至和夏至這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並逐漸發展成二十四節氣。 1 殷商先民就已經發現了冬至 「冬至」一詞,古人解釋說:「至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至。」 冬至這一天,南斜的太陽走到了極限,所以是「日行南至」;這一天,北半球日照時間最短,所以是「陰極之至」;從此以後「一陽來歸」,日照時間一天比一天增長,所以是「陽氣始至」。大自然從這一天開始新的變化,人們可以期望萬物復甦,春天到來。 這個解釋十分到位。中國古代雖然沒有南回歸線這個辭彙,但無疑已經有了類似的概念,認識到了冬至蘊涵的陰陽消息變化:冬至這天,太陽南行到了極限,陽光直射點將從此北移,因此這天是自然年的開端。 那麼,中國人什麼時候發現了冬至的奧秘?劉曉峰教授認為,夏人很可能已經認識到冬至,殷商則肯定已經發現了這個時間的秘密。 殷墟卜辭中,出現了「至日」「至南」「南日」等文字,這無疑指的是冬至。再以商代廣泛流行的日神信仰作為佐證,可以肯定殷商先民已經發現了冬至,並給予了充分重視。有人推測,殷商時代的大祈「清祀」即與冬至相關。 近幾十年發現的重要早期遺址,如良渚、陶寺、石峁等,都發現了與冬至、夏至等節氣有關的遺迹。石峁古城距今約4000年,其東門方位偏北,那個角度,正好夏至的日出能照進來。主持發掘的孫周勇先生認為,這應當並非偶然。 4000多年前的陶寺和5000年前的良渚,均發現了測日影的觀象台遺址。主持良渚發掘的劉斌先生認為,當時的農業已經發展到一定水平,應該對季節的變化有了較深的認識。 2 「立竿見影」發現節氣變換 發現冬至這事,從技術上說並不複雜。 陽光南斜,樹木的影子越來越長。因此,聰明的古人想到一種簡單的辦法:「立竿見影」,豎一根木棍測量日影的長短變化,就能發現太陽運行的奧秘。 當然,測日影是大事,不會那麼簡陋,古人使用的儀器叫「圭表」。所謂「表」,就是直立的杆子(或石柱),「圭」是平放在地面測定影子長度的刻板。正午時分,太陽照著「表」的時候,「圭」上出現了它的影子,根據影子的長度變化,就能了解太陽的運行,影子最短時是夏至,最長時則是冬至,以此確定回歸年。 據劉曉峰教授介紹,殷商時已經掌握「日中測影」,即以圭表測量日影的科學方法,在技術上完全可以精密地測定冬至的日期了。 到了西周,為遷都地理位置優越的洛邑,周公主持了一次尋找「地中」的著名天文觀測,「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即「影」),求地中,驗四時」。 簡單地說,就是豎起8尺高的「表」,夏至的日影長1.5尺,冬至的日影長13.5尺,這種地方就是「地中」。以此為標準,周公在陽城(今登封)找到了地中。如今登封告成鎮觀星台南邊,有「周公觀景台」,這是唐代天文學家建的紀念性石圭表,其尺寸與《周禮》的記載相合。 冬至和夏至這樣的時間節點,很多文明都發現了,並利用圭表呈現日影的長短,古人發現了冬至和夏至。別看這辦法簡單,卻十分管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中國所測定的回歸年數值的準確度都是世界最高水準。 世界上許多民族都認識到了冬至這樣的時間節點,形成了很多慶祝太陽復活的儀禮。但作為農耕民族,中國古人顯示了更高的智慧,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他們逐漸將季節細分,戰國成書的《呂氏春秋》,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的名字,這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八個,標識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秦漢時期,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淮南子》所記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已經與現在完全一樣。 就這樣,古人用「立竿見影」的方法,弄清了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的規律,洞察了這些變化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3 斗轉星移豐富節氣內涵 在二十四節氣的建構過程中,星象和物候逐漸被納入進來,使二十四節氣有了更為豐富的內涵。 看星星,是古人認識季節和時間的另一途徑。古代沒有污染,夜晚星空燦爛,美得讓人心醉,長年累月看星星,人們發現星空有著無窮的奧秘。北極星永遠安定地掛在北方,北斗七星則不斷旋轉,這斗轉星移,與季節變換有密切關係:「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於是,他們在星空中發現一個巨大的鐘錶錶盤:北極星的表芯,北斗星是指針,那麼時間刻度怎麼辦?聰明的古人把星空分為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個星區,每個星區選出七個星,組成二十八星宿,這就成了錶盤上的刻度。看著斗轉星移,古人就知道了時間和季節。 這個發現很快融入二十四節氣體系,成為節氣的天文定位。《淮南子·天文訓》就是根據北斗星斗柄的指向來定二十四節氣的。 除了天文,古人還在身邊的自然變化中發現了無數時間的刻度。「他們發現到了一個季節鹿會生角,到另一個季節鹿角會脫落,發現大雁等候鳥總是按照季節飛來,又按照季節飛去,發現花開花落、雷雨風霜都是和時間的循環密切相關。」劉曉峰教授說。 而這一切,被人們一點點編組到時間的譜系中,形成「七十二候」,即把二十四節氣的每個節氣一分為三,分別選取三種物候作為標誌。「發展到這個階段,中國人已經通過對天文地理的觀察,完全地掌握了大自然時間變化的秘密」。 值得保護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斗轉星移,時光進入21世紀,中國社會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儘管如此,二十四節氣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價值,仍得到人們的重視。中國古人認知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這套時間體系,被國際氣象界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今年11月30日下午,遙遠的衣索比亞傳來好消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上,「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消息傳來,登封人常松木、閆松濤等格外激動,他們曾參與申遺活動,編寫申遺文本初稿。多年的等待一旦實現,內心輕鬆感和成就感交織。 「打春牛」為申遺助力 2008年,中國農業博物館想以二十四節氣申報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經與河南省文化廳非遺處溝通,他們在河南找了兩個支撐點。一是登封觀星台,一是內鄉縣衙「打春牛」。 二十四節氣申遺,不能不到河南找支撐,因為二十四節氣的原點就在中原。二十四節氣最適用的地方,無疑是中原。面對大自然季節轉換,河南人都會覺得二十四節氣特別准:驚蟄,天上初雷驚起地下蟄蟲;芒種,小麥成熟;霜降,水汽凝而為霜…… 河南的兩個「支撐點」,為申遺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陽氣送冬走,春打六九頭」。立春是「二十四節氣」里的第一個節氣,這一天標誌著一年農耕開始,古代的中國,要舉行一系列祭祀禮儀活動,「打春牛」是內鄉縣知縣每年立春時進行的一項勸民農桑的政務活動。2005年,內鄉縣衙博物館根據史料記載恢復了這一活動,兩年後列入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為配合「二十四節氣」申遺,內鄉縣衙博物館積極行動,編纂出版了《內鄉縣衙與打春牛》,全面詳細介紹了這一禮俗的起源、演變、史話等。同時推出了專題展覽《非物質文化遺產打春牛展》,以圖文展板、雕塑、實物、電子觸摸屏等多種形式,生動形象地向廣大遊客展示「打春牛」禮儀活動,引起了廣泛關注,並錄製了光碟作為申遺資料。 歷代天文觀測都離不開登封觀星台 相比「打春牛」而言,登封觀星台在申遺中的分量更為厚重,是二十四節氣申遺最為重要的支撐。 「歷史上,大的天文觀測都離不開陽城(今登封),這裡是中國天文觀測的原點。」主筆二十四節氣申遺初稿的常松木說,「告成現存觀星台和周公測景台,就是重要的實物見證。」 陽城在天文觀測史上的地位,在西周初確立。周公在此「正日景(影),以求地中」,使這塊土地具有了不同尋常的意義。此後歷代修訂曆法、進行重要天文觀測活動時,都會以此為核心觀測點。 漢武帝制定《太初曆》的過程中,以司馬遷為代表的蓋天派和以落下閎為代表的渾天派發生激烈爭論,孰優孰劣,還要以實測驗證。為此,西漢組織了為期三年的天文觀測,最終渾天派佔了上風,《太初曆》得以在全國推行。 唐朝開元年間,僧一行奉詔制定《大衍曆》,他組織了規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測量,負責中原一帶測量的南宮說奉命在今登封告成鎮建周公測景台,成為古代地中概念的實物見證,也是唐代那次天文大地測量的標誌性紀念物。 唐代以後,中國進行了多次系統的天文觀測,無不以周公測景台為重要觀測點。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元代郭守敬主持的觀測。 這次觀測範圍空前,郭守敬設立了27個觀測點,測量內容之多,地域之廣,精度之高,參加人員之眾,在中國乃至世界天文史上都是空前的。 郭守敬親自參加了測量活動。在河南,他親自主持建造了登封觀星台,這是27處觀測點最「高大上」的觀測設施。 觀星台實際上是一個升級版「圭表」,把過去的八尺改為四丈高表,表上架橫樑,石圭也進行了改進,使得測出的日影精密得多,連續觀測橫樑影子的長度,可以更精確地推算回歸年長度和二十四節氣時刻。 幸運的是,觀星台保留至今,成為那次測量活動唯一的實物見證,也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天文台之一。通過「四海測驗」,郭守敬得到大量數據,測定出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等節氣的精確時刻,測出一個回歸年365.2425天,即365天5小時49分12秒,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實際時間只差26秒鐘。這些成果,幫助郭守敬制定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授時歷》。 節氣在今天的生活中還有作用 「二十四節氣是一部反映太陽對地球產生影響的太陽曆,後被列入農曆中,成為農曆這一古老的陰陽合曆的一個重要部分。二十四節氣對農業生產、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康養生等都有著巨大的影響,並衍生出了很多民俗、歌謠、詩文,至今仍在影響和指導著我們的生活,並且還傳播到朝鮮、日本等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並不亞於世界公認的『四大發明』。」在申遺最初的文稿中,常松木這樣寫道。 觀星台太重要了,登封在二十四節氣申遺過程中被賦予重任,不但負責撰寫申遺初稿,還配合中央電視台拍攝申報專題片的一些重要內容。 央視頭次來,逢霜降、寒露節氣,霜降出紅薯、摘柿子、做柿餅,畫面不錯。「寒露種麥正當時」,拍攝種麥讓常松木作了難。如今機耕十分普遍,老百姓都不喂牛了,跑了幾個鄉鎮,也找不到耕牛。最後好不容易在半山處找了一戶養著一頭牛、一頭驢的農家,拍攝了犁地的畫面。 央視第二次來是冬至時節,閆松濤提議拍攝吃餃子畫面,於是,登封大冶鎮垌頭村擺起了千人餃子宴,那壯觀的場面,為申遺宣傳片增添了濃郁的民俗風情。 「二十四節氣」歷時久遠,在社會巨變的當下,它的存在有何現實意義?此次申遺成功,又會對人們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著名學者余世存近日推出《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在他看來,節氣在今天的生活中仍起作用,它不僅只是遺產,也是「舊邦新命」的生活和文明模式。 參與申請文案制定審閱的劉曉峰教授則認為,只要我們還想去親近自然,「二十四節氣」就是值得我們保護到未來的遺產,它作為一種文化,是中國人思考和自然之關係的結晶,無論對今天還是未來的中國人來說,都是有價值的。 二十四節氣: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本版配圖均為老樹給《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一書所繪二十四節氣圖 點擊展開全文
推薦閱讀:
※最美大自然〖2640張圖片〗
※有沒有一張圖片能顯示人類的渺小和大自然(或太空)的龐大?
※奇妙大自然之水中花-
※大自然中醫養生堂2017年三伏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