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清概念??加強研究(摘錄三至五部分)
釐清概念 加強研究
——2011中國小學語文特級教師高端論壇總結講話
文:陳先雲
三、選擇語文教學內容考慮的基本因素
基於教科書的教學一直是學校教學的主要類型。這種教學類型是將教科書作為實施課程的主要憑藉,在學校教育中佔據著核心地位。《教育過程》的作者、美國課程專家布魯納在該書的引論中指出,美國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我們將要教些什麼?達到什麼目的?」這些只有專家才關心的問題給予高度關注,反映出這個時代社會對教育質量的智育目標的關切。因此,現階段研究、探討語文教學教什麼、為學生提供什麼有價值的內容,這些內容怎樣有效地被學生所接受,也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基於教科書書選擇、組織與重構教學內容,需要考慮教科書、教學對象、教學環境、課程標準、課程計劃和教學風格或習慣等因素的關聯。核心因素是語文教科書,教學對象和教學環境是主要因素,語文課程標準、課程計劃、教師的教學風格或習慣是次要因素。為實現課程目標、要求,以教科書為載體,符合兒童的學習狀況與認知水平,根據教學環境與課程資源選擇教學內容的過程,是教學活動開展前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就學生的學習狀況來看,教學一篇課文,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是什麼,已有的知識儲備有哪些,生活經驗有多少,家庭、社會背景怎麼樣,學生在學習課文時容易發生錯誤的是什麼,等等,做到因材施教。
我們在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還要學會捨得。我們應該有過這樣的體會:在研讀一篇課文時,往往有許多目標需要達成。如何取捨?在目標定位不好把握的情況下,可以按照教科書的單元導語、課後練習題和語文園地中相關欄目的提示等來確定目標。比如《窮人》一課,描寫人物的方法很多,可以把目標定位在通過對環境、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來感受人物形象。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如果學生能夠自己讀懂的內容,或者是通過合作學習能夠學會的內容,可以不教或者少教。有的內容可以放一放,待以後再理解、掌握。
我們經常談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多年來這一理念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並沒有很好地體現,特別是一些公開課上,「走教案」、教師牽著學生學的現象仍然存在。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教師對文本的理解、把握不到位,造成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內容發生偏差,或者缺少某個方面的考量。當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體驗超出了預設的範圍時,教師難以順著學情及時調整教學設計,重新組織教學活動,依然按照事先的預設來進行教學。有時候,學生在課堂中生成的、超出教師預設的學習體驗,也是語文課上得精彩的契機。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對課堂教學的調控、駕馭能力,做到心中有數,觸類旁通。
語文教學要做到「心中有數」,首先要重視對文本的解讀。讀懂、讀透文本是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的前提。讀懂,就是能正確理解文本內涵,準確了解語言表達上的特色。如《人物描寫一組》中「臨死前的嚴監生」,這個片段描寫是嚴監生臨死前大侄子、二侄子、奶媽、趙氏對他伸出「兩個指頭」意思的猜測及嚴監生的反應。大侄子、二侄子是嚴監生的「諸親六眷」,首先想到與嚴監生密切相關的不外乎親人、財產,用「問道」說明還不夠肯定,侄子畢竟不是嚴監生的子女,不十分了解也在情理之中;奶媽是「諸親六眷」之外的人,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舅爺為大的習俗,她認為,在婚慶、喪葬等重大場合,舅爺應該到場,解決不了的問題由舅爺做主,用「插口道」說明奶媽急於表達自己的看法;趙氏作為嚴監生的繼室,與他朝夕相處,當然對他十分了解,「走近上前道」,連續兩個動作說明肯定知道是什麼意思。「問道」「插口道」「走近上前道」用詞不同,表明說話的語氣也各不相同,這與他們四個人的身份非常吻合。而作者對每次猜測後嚴監生不同的神態、動作的描寫,把這個人物形象刻畫得細緻入微。讀透,就是能準確把握重點、難點,能深入淺出,化難為易。研讀文本要注意克服浮躁情緒和急功近利的思想,防止走極端,近年來在解讀文本時走極端的例子還為數不少。
課改以來,十分強調「學」,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我們能否考慮一下「教」的問題?「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互動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個人的性格、經驗、學識、教學技能等,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教與學是教學過程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兩個方面,只強調學生的學,不考慮教師的教學風格或習慣,有悖於唯物辯證法,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這裡還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我們觀摩公開課、示範課後,應該清楚這節課的特色在什麼地方,有什麼不足,有哪些值得學習並切合自身條件能夠學得了的優點,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教學之路。
四、如何從語文教學的複雜性中走出來
浙江師範大學王尚文教授認為,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我很贊同這樣的觀點。語文教學從複雜性中走出來,可以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抓住四個關鍵性的概念:理解、運用、積累、習慣,力爭實現語文教學目標清清楚楚一條線。
理解,首先要透過語言文字體會作者的情感,把握文本的主旨,再從思想內容中走出來,體會語言文字是怎麼組織運用的。用著名語文教育家張志公先生的話來理解,就是要「帶學生從文章里走個來回」。
運用,不僅是口頭和書面語言的表達,課堂上動動筆、寫一寫只是運用的一方面;把閱讀獲得的一些讀書方法運用到課外的自主閱讀中去,是運用;運用語文能力、學習方法學習其他學科,也是運用,等等。
積累,一個重要的目標是傳承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還包括世界的優秀文化。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認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不僅是漢文化,還包括少數民族的文化。
習慣,是一種養成教育,不是一下就能培養起來的,教師要做有心人,一點一滴要求,循序漸近提高。良好習慣終身受益。
五、如何防止語文教學再次走偏
自獨立設科100多年來,由於缺少「語文學」層面的理論指導,語文學科在工具性、思想性、文化性、人文性、綜合性等之間左右搖擺,反反覆復,教學改革走的是一條不斷走偏、糾偏的路子。大家對新課程改革以來語文教學的得與失談得很多,思考得也很深。還有一個問題也許沒有談到,即文體問題。課改十年來,小學語文教學文體意識談薄。不管是記敘文、神話故事、童話故事、小說……學生學完課文之後不清楚文本中的人物哪些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的,哪些是虛構的。不少老師缺少對文化的一個初步認識,不管什麼文體,不管什麼內容,往往把文本的主旨歸結為一個字——愛,這種導嚮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
我們對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教學規律已經有了一些共識,如,語文課程是一門讓學生學會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際的實踐性課程,語文教學要重視加強「雙基」。但是,不能忽視了語文學科蘊含著的思想性、文化性、人文性體現在語文課程目標和課程實施的各個方面,滲透在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中,要增強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思想性、文化性、人文性有機統一的意識,防止語文教學改革再次走偏。
推薦閱讀:
※周六研易04:深入研究丁火選用法
※男友對女人研究太透令人惶恐
※學術研究丨元代論印詩初探
※奧義書思想研究 梵我一如 奧義書精神的歷史
※研究周報 | 是我們拋棄了混合動力,還是混合動力拋棄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