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以詩征畫」,一次合乎時宜的回歸

東方早報 2016-01-06 04:51

蕭海春唐人詩意山水

樂震文唐人詩意畫

丁一鳴唐人詩意山水畫

車鵬飛山水畫

中國畫家不懂詩甚至不會題跋在當下早已司空見慣,然而在漫長的中國繪畫史上,詩書畫多意境相通。上海書畫出版社在1990年代初曾舉辦過「以詩征畫」活動,影響廣泛,但這樣的活動在上海斷檔已有20多年,前不久,上海書畫院再次向全國以詩征畫。相關學者認為,以詩征畫的活動,是合乎時宜的文脈回歸,其意義也是在啟示世人,其實還有另外一種美術形式。

中國畫家不懂詩甚至不會題跋在當下早已司空見慣,然而這在漫長的中國繪畫史上,詩書畫多意境相通。上海書畫出版社在1990年代初曾經舉辦過「以詩征畫」活動,影響廣泛,然而這樣的活動在上海斷檔已有20多年,前不久,上海書畫院再次向全國徵集以李白《九日》、韋應物《滁州西澗》等詩作創作的畫作,這一活動初選繪畫作品來自全國各地,經過評委會評選,確定入選作品並在上海圖書館展出。

「繪畫要有意境,有詩情和神韻,更需畫外功。」知名山水畫家評委蕭海春認為,這樣的「命題」式的創作,意義更在活動之外。評委車鵬飛則認為,以詩征畫的活動,是合乎時宜的回歸,其意義不在於活動本身,而是啟示世人,還有另外一種美術形式。

顧村言(《東方早報·藝術評論》執行主編):以詩征畫或者說命題作畫在歷史上很多,印象深的有宋代畫院曾經命題作畫,老舍曾經以詩句向齊白石求畫,都是一時美談。從這個角度看以詩征畫,其實已經在走向中國畫的核心處。這次與上海書畫院邀請幾位老師來就「以詩征畫」這樣的話題做一個小型座談會。畢竟,在上海,除了上海書畫出版社曾於1990年代初舉辦過「以詩征畫」活動,這一活動「斷檔」有二三十年了, 這次活動與展覽,在我個人看來,對中國畫的梳理與海上書畫有很多話題可以討論。我想先請上海書畫院執行院長樂震文談一下,怎麼想到做這樣一個展覽,你自己對這一活動如何評價?

樂震文(上海書畫院執行院長):我想我先要感謝蕭海春、車鵬飛老師,他們是這次參與評審的評委,對我們的工作給了很大的支持,其實在上海我對這兩位畫家是很崇敬的,因為他們在自己的藝術道路上走得很好,且沒有功利心,這是最重要的。

至於這個「詩情畫意」活動的想法其實早就有了,我一直在想書畫院辦一個與上海其他美術機構辦的不同的展覽,如果相同的話也沒多大意思。另外我覺得上海畫家對各自的畫風似乎都很熟悉了,一個展覽只要報一下名字,大家就知道這個展覽是什麼樣的,作品是什麼樣的,我覺得這很沒意思。所以就跟很多朋友一起商量了很長時間。我們還是尊崇宋人做過的事,比如命題做畫,像考試一樣。當初本意是只拿一首詩出來,後來想想還是給畫家一點空間,所以選四首唐詩,向全國開始征畫。

醞釀了半年多,真正做也是半年多時間,由於蕭海春、車鵬飛兩位老師的加盟,我們底氣就足了。因為書畫院從來沒做過這樣的展覽,最初是很擔心,是否徵得到稿,徵到畫稿的質量怎麼樣,後來還好,收到稿件400多件,評委從中選了130多件,後來補充了一些書法家的書法,再補充幾張畫,最後評獎。整個展覽給我的感覺畫得好的很好,畫得差的很差,這與初評時提供的作品照片有關。所以從我的心裡感覺這次展覽算是成功的,但這個分數就是六七十分。更重要的是我覺得通過這個展覽,上海不是一直說要走出去和外地畫家交流嘛,我覺得這是一個打上海品牌最好的牌,因為這次參展的外地畫家非常多,大概有60%,最遠的是內蒙古。

顧村言:其實也是對上海作為書畫高地的期待,海派書畫在晚清以來本來就是中國書畫的高地,但上海似乎這些年自己逐步有意無意地削弱或者放棄了。

蕭海春(知名山水畫家):是可惜,現在外面的比重越來越大,我們本地的畫家有危機感,應該是這樣。

樂震文: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剛才說展覽六七十分,但總體的分數可以打到九十分,因為它有這麼多的內涵在裡面。這次展覽到最後一天原本提早關門都關不掉,不得不延長,因為很多觀眾來參觀。

車鵬飛(畫家、原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其實剛才樂院長講得很實在,我覺得這是一次很合時宜的回歸,作為「以詩征畫」這一類的活動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書與畫》雜誌也搞過一次。後來為什麼不搞了,因為那個時候還要拆信,工作量太大了。上海書畫院這次舉辦這樣的活動,事前如果再大力宣傳,那影響更大,估計起碼有一千件以上的徵稿。這一次活動,和現在中央提倡的文化主旋律是一致的,主旋律並不是你搞一些政治宣傳就是主旋律,主旋律是弘揚自己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文化,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出現,這個就是最好的弘揚,我們現在很多畫家都參加過很多的展覽,比如過分強調的大型展覽,其中有很多傻大黑粗的產品,有畫家也許認為其中有什麼震撼力,其實就是一晃而過,甚至很多不到位。

我認為現在部分專業美術單位,對中央現有的文藝政策有誤解,以為及時的應景就是在弘揚主旋律,把這種很多專業單位的功能削弱、低化了,低級化了,變成以前很多工廠的宣傳一樣。有的配合主題宣傳的作品,根本沒經過認真的提煉、琢磨,很粗糙地就出爐了。

我覺得現在換一種形式,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潛移默化的,我相信其深層意義是更遠。美術作品有一類過於強調所謂的硬衝擊力,其實沒什麼內容;而軟衝擊,慢慢的感動你,你看我們很多古代的優秀作品都是這樣的。

顧村言:「潤物細無聲」,其實是寓教於樂,並不是機械式的教育。

車鵬飛:比如現在很多家庭對子女的教育,會教育小孩子背唐詩,絕對不會叫他學著喊口號!所以現在個活動,我覺得以詩征畫的活動,它當然不是首創,但它是很合時宜的回歸,接地氣,它的意義不是及格不及格,而是啟示了大家,還有另外一種美術形式。

顧村言:一方面,藝術要回歸人心,回歸日常,而不是那種離大家很遠的東西,另一方面,還是要強調畫中的詩意,強調文氣,強調對中國文脈的重新發現與回歸,這對當下的中國畫應當是重要的。

車鵬飛:所以這樣的展覽就比較有意義,當然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比如發動時宣傳面要廣一點,發動的時候再細化一點,效果更好。我覺得開了這個好頭就要堅持下去。

顧村言:以後我覺得可以再往縱深發展,如果有可能的話,可以鼓勵畫家自己作詩題跋,即使打油詩也是好的,鼓勵從文化上來觀照中國畫,畢竟,中國水墨畫在後來大多是還是文人畫一脈。

丁一鳴(上海書畫院副院長):其實以詩征畫確實符合中國畫創作的規律,所以剛才車老師講的,有的作品表面上很具有衝擊力的,但最終沒內容。而與詩結合就更符合中國畫。剛才大家也在談我們曾經經歷過的事情,但到最後發現這可能不是中國畫家該做的事,比如說我們以前沒有一個人能把軍艦用中國畫的方式畫好,或者說它本身就不是中國畫表達的內容,有時候很生硬的去套,我覺得沒有必要這樣做。剛才車老師也講了,作為主題,這就是主題,像我們現在傳統文化和人文關懷等等,這個是對社會很有積極性的一個東西。我倒是希望一年一年做下去,因為有這麼一個積累,好多事情怎麼做有了積累。如果今年做的話我倒是希望現在就可以啟動了,我可能與各領域畫家接觸比較多一點,發現有些畫家比較浮躁,想著參加展覽的目的是什麼,比較現實,功利性強。像我們這個活動,如果在一定層面上加大宣傳,可能會有一些改觀,要改變思路。

蕭海春:我認為「和」就是中國文化最核心的一點。我們不要以為紅色創作主題比別的高一點,而強調詩性的畫作弱了,我從來不這樣認為。

車鵬飛:蕭老師講得很好,我插一句。但有的人會利用所謂的主題,排斥另外一種優秀的藝術樣式,比如上海美術界一知名人物曾經講「書法不是藝術」,還講過如果不會畫人物,只畫山水花鳥都不算主題性。其實繪畫很簡單,不管畫什麼都可以,你畫政治人物也可以,但要畫好。現在有很多所謂的畫主題,從藝術角度上考量根本沒有畫好,很多是沒有到位。

蕭海春:這是一個美術生態的問題,你這裡長得很茂盛,那裡不長,一大塊的地方都荒掉了,都是雜草叢生,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光景,這是不對的。我認為最好的就是長久的,慢慢來,別著急。如果中國人不搞屬於自己的文化,這個民族就沒有了,所以我認為,強調中國民族的也是主旋律,也是很大的一部分。這次展覽還有一些遺憾是有部分參賽者「吃不透」題目,因而「不切題」的大有人在。

總的來說,書畫院這樣的活動應該說是成功的,今後可以再組織起來,往縱深里發展。我們題目還叫「以詩征畫」,但後面的小題目可以換一下,比如「走進宋元」,或者後年辦一個以詩征畫「走進明清」。宋詩元曲都可以的。

丁一鳴:海派繪畫雖說是海派無派,但卻是在一個傳統的基礎上,如果承認這一個傳統的積澱,那就說明海派還是有一個凝聚力的。所以我認為人家不知道海派藝術並非要緊,關鍵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的功夫練好。我最近接觸了一些北方的畫家,他們認為海派對筆墨線條的理解更精道。

蕭海春:他們沒有這個感覺。

顧村言:因為中國畫從南宋以後,其實主要是江浙滬這一帶,比如像這次上海博物館的吳湖帆大展,他是標準的海派,收藏、鑒賞,填詞,創作。再看現在上海的老畫家裡,很多都有自己的師承的,有自己的文脈,這種文脈有時是隱性的,不一定是顯性的,這可能是其他地方所難比的。

樂震文:是的,還有剛才蕭老師說了,比如「走進宋元」,什麼叫走進宋元?三個方面,一個可以臨摹的,一個可以根據宋元裡面的元素重新組合,根據這個原畫來重新創作。第三個就是根據自己理解的這張畫進行創作。

顧村言:如果這樣一做的話,可能這次以詩征畫只是一個起步,後面整個的大戲就拉起了,其實是做兩塊。蕭老師剛才講一個是文脈,對詩詞的理解,對文學的理解;另外是筆墨,比如宋元的筆墨,和明清的筆墨是不一樣的。

蕭海春:首先第一個是筆墨問題,有的畫家不要,但我們必須要!把這個筆墨先梳理出來,然後再加上文學的,感受的東西,再慢慢做大,這個原點先抓起;從宋元主要大家,一個一個專題來,同時可以展開,哪一個成熟哪一個先開,這樣我們可以做一些專題講座,可以談創作,可以談古畫,這實際上是一個大普及。另一方面,藝術就在身邊,只不過我們自己不關注。這個與文化自信有關。

樂震文:現在很多人都在講與世界對接,我就說中國畫不要跟世界對接,得讓世界跟我們對接。

蕭海春:還有,回歸的話題不等於反對創新,其實自古以來中國就沒有反對創新的。不創新是個偽命題,這個前提不存在,誰反對過創新?

顧村言:古人喜歡講借古而開新,也就是說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而不是刻意地創新,創新是自然而然的。

車鵬飛:是的,上海的藝術界,現在這個時期理應有更好發展。我們以前大家都知道,建國初期,成立北京、上海兩家畫院,長江以南就是以上海畫院為主的,傅抱石都是上海畫院的。對比現在呢?現在上海美術到底是什麼樣的水準,我可以說全國真正知道的很少,原因何在?

錄入編輯:王建亮


推薦閱讀:

人民日報社論:繼往開來 續寫華章--祝賀香港回歸祖國十五周年
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回歸於本來的自我
外遇之後的回歸率有多高
白衣發黃?用這個神器這樣做,讓你的白衣回歸潔白!
出軌回歸過不去的坎:女人放不下,男人想翻篇

TAG:回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