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管好3個血糖指標

《 生命時報 》( 2012年07月27日 第08 版)

編者的話:有人說,高血糖和冠心病就像「一枝蔓上的兩個瓜」,由於有著相同的遺傳背景、危險因素、突發急症,血糖異常人群往往也是冠心病高發人群。因此,要想遠離冠心病,關注血糖是必做的功課之一。本期特別邀請我國內分泌科權威專家潘長玉教授為大家講解,如何管好血糖、呵護心臟。專家小傳潘長玉,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衛生部糖尿病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參與國際多項多中心前瞻性臨床研究。陳經理6年前體檢時發現血糖偏高,他沒在意,依舊每天忙於吃喝應酬。前不久再查血糖,已經高得嚇人,醫生說可以診斷糖尿病了。更令他鬱悶的是,醫生說他的心臟也有了問題,就是因為長期血糖高鬧的。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潘長玉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2型糖尿病的高血糖常常比較隱蔽,不易被人覺察,久而久之由它引起的各種併發症才會要人的命,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就是我們常說的冠心病、腦中風等。根據國際上的研究,單純患糖尿病的人發生心梗的幾率和單純患冠心病發生心梗的幾率是一樣的。事實證明,70%—80%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死於心梗等突發急症。因此,人們將糖尿病視作心臟病的等危症。通俗地講就是,得了糖尿病就相當於得了心臟病。「中國心臟調查」的結果也反過來證明了冠心病與糖尿病的關係密切,此項研究的共同主持人潘長玉教授介紹說,在確診的冠心病患者中,有78.9%的人血糖偏高,40%的人就是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血糖高會「傷」心呢?潘長玉教授解釋說,首先,糖尿病和冠心病有著相同的遺傳背景;其次,這兩種病的患者往往有著共同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再次,血糖過高的情況下,血液黏稠度會增加,引起氧化應激反應,導致血管內皮損傷,促進斑塊的形成,斑塊一旦增大或脫落,堵塞了心腦血管,就會引起心梗、腦中風等嚴重後果;最後,糖尿病患者也是低血糖的好發人群,嚴重的低血糖會誘發心梗。因此,潘長玉教授告訴廣大讀者,要想保護心臟,一定要關注自己的血糖,定期體檢。已經確診糖尿病的患者,要把血糖控制住,主要控制3個指標: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反映的是兩三個月來血糖的平均水平,不受測試前飲食和藥物的影響,因此更加客觀。研究發現,糖化血紅蛋白每增加1%,冠心病風險增加11%;空腹血糖每下降1毫摩爾/升,腦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險能下降20%。可見,把血糖控制住,心臟就會受益匪淺。潘長玉教授建議,空腹血糖應控制在6.1毫摩爾/升以下,餐後血糖8毫摩爾/升以下,糖化血紅蛋白不超過7%。老年人可以適當放寬標準。但是,對於高齡、一般健康情況欠佳或已經發生嚴重缺血性心臟病的患者,過於嚴格的血糖控制可能會給患者帶來不利影響,應與醫師密切合作,增加自我血糖監測頻率,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目標可放寬到7.5%—8.0%。▲血糖高,心臟須年檢我國最新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目前我國20歲以上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為9.7%,據估計有9200多萬,糖尿病前期患者估計有1.2億,可以用「人群龐大、增加迅速」來表述。潘長玉教授指出,血糖異常者劇增,使得因心腦血管病致死致殘的越來越多。糖友用於治療併發症的費用占糖尿病總費用的2/3,經濟負擔異常沉重。因此,糖友護心刻不容緩,每年都要給心臟做「年檢」。專家建議,無併發症的糖友每年應做一次心電圖檢查和超聲心動圖。前者可以反映心臟有沒有缺血,後者則可以及早發現心臟結構和功能上的改變。另外,糖友一旦出現胸悶、氣短、乏力等癥狀,尤其在活動後明顯,並時常覺得心慌時,就要引起重視,這可能是心臟發出的求救信號。▲低血糖更傷心臟「血糖高會傷害心血管的健康,血糖太低,也會『傷心』。特別是嚴重的低血糖,會誘發心梗、中風,直接威脅生命。有專家曾說,一次嚴重的低血糖可能讓幾十年降糖的努力毀於一旦。」潘長玉教授告訴記者。為什麼低血糖對心臟的傷害如此之大呢?潘長玉教授解釋說,人體內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一種,就是胰島素;而升高血糖的激素有很多,包括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性激素、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等。可見,「造物主」對於低血糖的防範明顯甚於高血糖。一旦發生低血糖,人體為了保護重要器官的運轉,會本能地動員那些升糖激素去對抗胰島素。可是,那些升糖激素除了升高血糖,還有升高血壓、收縮血管的作用,於是會導致心腦缺氧,從而誘發心肌梗死、腦中風。可見,糖友一定要注意預防低血糖的發生。潘長玉教授告訴記者,一般人血糖低於2.9毫摩爾/升時,會出現心慌、手抖、出汗、飢餓難忍;而平時血糖較高的糖友,當血糖降到6—7毫摩爾/升,就會出現上述狀況以及焦慮不安等,且血糖下降速度越快,癥狀越明顯。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是身體在提醒你「快吃東西」,這時就要迅速補充碳水化合物,如含糖飲料、點心、糖塊等。「要預防低血糖,一是注意生活起居要有規律;二是用胰島素治療的病人要注意用藥時間與進餐和運動的配合;三是不要盲目追求強化降糖,若經常發生低血糖,必須注意自我監測血糖,調整治療。」潘長玉教授說。▲國人要查餐後血糖「依據我國大慶的研究,生活方式干預不但能推遲糖尿病的發生,對心臟的益處也非常明顯。」潘長玉教授說,只要控制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就能有效預防糖尿病。另外,下列7類重點人群要定期篩查血糖:1.年齡大於45歲,體質指數(BMI,體重/身高的平方)大於24,以往曾有血糖異常的病史。2.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3.血脂異常的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於0.91毫摩爾/升,或者甘油三酯大於2.75毫摩爾/升。4.有高血壓或心腦血管病的病人。5.年齡大於30歲的孕婦,曾患妊娠糖尿病的婦女,曾分娩過4千克以上巨大兒的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女性。6.常年不參加體力勞動的人。7.使用糖皮質激素、利尿劑等藥物的人。潘長玉教授強調,老百姓一聽說「查血糖」,通常想到的是「空腹血糖」,但中國人的特點是以餐後血糖高為主,很多空腹血糖正常的人,餐後血糖一查卻超標了。因此,為了準確掌握血糖情況,及早預防和治療,除了查空腹血糖,一定不能忽略了餐後血糖。▲糖友護心7項注意隨著醫學的進步,如今,即便得了糖尿病,壽命也已和人群平均水平不相上下,其前提就是正規治療和預防各種併發症的發生。潘長玉教授指出,糖友要保護好心臟,必須注意以下7點: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限酒,規律起居;合理飲食,控制總熱量,少食多餐;堅持運動,避免激烈的競技活動;保持平和心態。2.定期監測血糖、血壓、血脂、血黏稠度、體重等指標。3.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具有循證醫學證據的降糖藥物,讓血糖達標。4.血壓應嚴格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5.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嚴格控制在2.6毫摩爾/升以下。6.控制體重,將體質指數(BMI)保持在22—25。7.年齡在50歲以上的男性糖友、60歲以上的女性糖友應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本版文章由本報記者張彤采寫)
推薦閱讀:

血糖高對人體有六大危害
有什麼偏方專冶血糖高的
身體出現這10種癥狀,是糖尿病的早期信號!你該去查個血糖了!
血糖高的人要少吃的6種食物, 第2種容易被忽視#UC訂閱號#
空腹血糖「PK」餐後血糖,孰輕孰重?

TAG:指標 | 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