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一輯 二、春秋及其以前舜帝傳說考

二、春秋及其以前舜帝傳說考

尤 慎

最早一批記載有舜帝傳說的典籍,如《堯典》、《皋陶謨》、《大戴禮記》、《山海經》、《左傳》、《國語》、《逸周書》等等,一般都認為成文於春秋或更晚,所以目前較審慎的觀點,舜帝傳說的興起時代,只宜確認為春秋以後。

但是,即便上述典籍成文於春秋以後,其中會不會有更早的傳抄文字和改寫材料呢?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例如,竺可楨、胡厚宣等人早已證明《堯典》中的四仲中星至遲是商末以前的天象,而四方風名、出日、河宗等用語與甲骨文相合。再說,據上述典籍所載,春秋時代已有周王室和多個封國的眾多歷史名人都談到了舜帝,顯然有關舜帝的傳說已經廣泛地傳播開來了,絕不可能只是剛剛興起,他們必定有其更早的所見所聞之根據。那麼,春秋時代所盛傳的舜帝傳說,絕非空穴來風,應該在西周就有蹤跡可尋。如果至今仍要堅持舜帝傳說只可從春秋論起,就太過拘謹了,難免有「無頭」之譏。

我們認為,通過分析孔子以前或同時期的人物的談論,不難看出春秋時代和更早時代的舜帝傳說情況。這麼使用材料,應該無多大問題,因為典籍中的歷史人物所講述以往古事的言論和他們自身的行事作為,性質是有區別的,不必過於受成文年代的束縛。關鍵在於其人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其言可以與其他材料相互印證,便可大致採信。下面,我們先選取人物時代比較明確的材料,依次排列出來,為減省篇幅,不全引原文,只說明出處、年代、人物和舜帝傳說要點四項。

(1)《周語上·1》,周穆王時(-976— -922),祭公謀父,后稷服事虞夏,不窋失官。

(2)《逸周書·史記解》,周穆王時(-976— -922),左史戎夫,有虞氏以亡。

(3)《鄭語·1》,鄭桓公時(-806— -771),周太史伯,虞夏商周,虞幕,伯翳佐舜。

(4)《左庄32》(-662),周內史過,有得神以興,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

(5)《晉語5·1》,晉文公時(-636— -628),臼季,舜殛鯀舉禹。

(6)《左僖33》(-627),臼季,舜殛鯀舉禹。

(7)《魯語上·9》,魯文公時(-626— -609),展禽,虞幕能帥顓頊,有虞氏報焉,有虞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商人禘舜而祖契,舜勤民事而野死。

(8)《左文18》(-609),魯太史克,舜舉八愷、八元,流四凶,有大功二十而為天子,《虞書》慎徽五典,五典克從;納於百揆,百揆時序;賓於四門,四門穆穆。

(9)《楚語上·1》,楚庄公時(-613— -591),士亹,舜有元德,而有奸子商均。

(10)《左成13》(-578),晉呂相,虞夏商周之胤。

(11)《逸周書·太子晉解》,晉平公時(-557— -532),太子晉、師曠,如舜者天。舜居其所,以利天下,奉翼遠人,皆得己仁,此之謂天。穆穆虞舜,明明赫赫,立義治律,萬物皆作,分均天財,萬物熙熙,非舜而誰能?自太皞以下至於堯舜禹,未有一姓而再有天下者。

(12)《周語下·3》,周靈王224(-550),太子晉,昔在有虞,堯殛鯀於羽山。

(13)《晉語8·4》,魯襄公時(-572— -542),范宣子,其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周卑,晉繼之,為范氏。

(14)《左襄25》(-548),范宣子,虞閼父為周陶正,陳胡公娶大姬而封於陳。

(15)《左昭元》(-541),趙孟,虞有三苗,夏有觀扈,商有姓邳,周有徐奄。

(16)《左昭3》(-539),晏嬰,箕伯、直柄、虞遂、伯戲,其相胡公大姬。

(17)《左昭8》(-534),史趙,陳為顓頊之族,虞幕、瞽瞍、舜、虞遂,乃至胡公。

(18)《左昭29》(-513),晉蔡墨,董父擾畜龍以服事帝舜。

(19)《左哀元》(-494),伍子胥,夏少康投奔虞思,妻以二姚而邑諸綸。

(20)《吳語·3》,吳王夫差時(-495— -476),伍子胥,楚靈王築章華台以象帝舜。

古代的舜帝傳說,主要保存在三個方面:一是舜帝後裔所流傳的姓氏宗譜;二是三代王室的祭祀和巫史學者的言談記載;三是舜跡所至的當地民間故事和習俗。我們打算重點觀察這三個方面的情況。分析了上面列舉的20條材料,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看法:

1、最早說到虞舜的人物是周穆王時的祭公謀父和左史戎夫,時間要早於孔子400來年。其後有周太史伯、周內史過、晉臼季、魯展禽、魯太史克,楚士亹、晉呂相、周太子晉、師曠、晉范宣子、齊晏嬰、史趙、晉蔡墨、楚伍子胥等人,都是當時有德有識的真實人物。這就是說,至遲在西周早中期就已經有人談到舜帝,而且其後談說舜帝的人接連不斷,一直到孔子、墨子以後。其中主要是周室朝廷中的人物和北方大國中的著名士大夫,但也有南方楚國人物。這些人都是忠貞仁德之人,絕不可能是他們編造散布了舜帝傳說,只能認為他們是博學多識,引經據典,借已有的舜帝傳說來評議時事。通常情況下,聽聞者也應了解這些舜帝傳說,所以並不需要多加解釋。因此,舜帝傳說應當早於西周穆王時代就產生了。這些例證材料,《古史辨》派肯定都很熟悉,但他們一來疑古太過,不信其中有相當大的可靠性,二是急於翻案立論,只取所需,不取其他,因而聳人聽聞地斷定舜帝傳說是儒墨所編造,有失偏頗。

今天我們有了新的考古材料,這個問題就看得更清楚了。例如祭公謀父,是西周早中期赫赫有名的人物。1993年從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中出土了《緇衣》簡,引有現存於《逸周書》中的《祭公》篇,應是西周時文字。祭國在今河南鄭州東北,始封君是周公的兒子,在成王時建國。《左僖24》:「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祭公》篇中的祭公,是他的下一代謀父,自昭王時任職朝廷,穆王時地位更為重要,幾次進諫有功。《祭公》篇記載的是謀父將死,穆王問以德行,所以《緇衣》稱之為「顧命」,也就是遺言。「祭」字,郭店楚簡作「彗」,李學勤先生認為是音近通假,從而在西周青銅器銘文中找到了祭公謀父,即宋代發現的厚趠方鼎,以及相聯繫的員卣、旟鼎、 鼎等昭王時器。[1]那麼祭公謀父其人的真實性已無可疑。

其實,祭公謀父說到虞舜的時間仍不是最早的。從胡公滿受封於陳的事實看,舜帝傳說應該在周武王以前就存在了。《左襄25》范宣子曰:「昔虞閼父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與其神明之後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諸陳,以備三恪。」這說明西周以前舜帝已被尊崇為神明,所以能福蔭子孫。《逸周書·王會解》載:「天子南面立……堂下之右,唐公、虞公南面立焉。堂下之左,殷公、夏公立焉,皆南面,絻有繁露,朝服五十物,皆搢笏。」看來,有虞氏後裔在西周王朝中甚有地位,服飾和站位享受特殊禮遇。周武王就是看在舜帝威名下將女兒嫁於胡公,同時也加強了胡公的勢力,擴大了舜帝的影響。

據有的學者說,商湯建立商王朝之後,湯(設為商湯元年)得以封有虞氏帝舜之後(亦虞思之後)虞遂於陳。後來虞遂的一支裔繼續受商封於陳,由於親商為周武王所滅。周武王十二年(公元前1066年),滅殷紂,封虞遂的另一支裔於周有功之臣,周之陶正遏父之子媯滿於陳,為胡公,始立陳國,都於宛丘西側,這就是陳胡公所築的最早的陳城。[2]這麼說來,周武王封胡公於陳,又不過是沿襲商湯封虞遂的舊例,舜帝傳說要提早到夏末商初了。《孟子·萬章上》載:「萬章問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湯,有諸?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焉。……我聞其以堯舜之道要湯,未聞以割烹也。」伊尹樂堯舜之道的說法,孟子說是聽來的,似乎很像後來儒家的口氣,但可以旁證商湯封虞遂於陳的說法,說明商代一直對舜帝心存尊敬。

夏代的材料極少,只有《左哀元》伍子胥談到少康投奔有虞氏,虞思妻以二姚而邑諸綸,似乎是仿效堯賞識舜的做法一樣。《史記·五帝本紀》曰:「禹踐天下位。堯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服其服,禮樂如之,以客見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專也。」《史記·陳杞世家》又曰:「舜已崩,傳禹天下,而舜子商均為封國。夏後之時,或失或續。至於周武王克殷紂,乃復求舜後,得媯滿,封之於陳,以奉帝舜祀,是為胡公。」司馬遷關於夏禹時的說法,在春秋以前的材料中未見,但看來相當平允。《逸周書·史記解》曰「維正月,王在成周。昧爽,召三公左史戎夫,曰:今夕朕寤,遂事驚予。乃取遂事之要戒,俾戎夫主之,朔望以聞。……樂專於君者,權專於臣;權專於臣,則刑專於民。君娛於樂,臣爭於權,民盡於刑,有虞氏以亡。「那麼夏商之時,有虞氏曾經因失德而喪國,勢力大為衰落。舜帝後裔大約在夏初之後不太順利,封國或失或復,舜帝的傳說恐怕受到影響,或興或衰,詳情暫不可知。

總之,根據舜裔世系的詳略來看,舜帝傳說很明顯興盛於周武王時代,但這絕不是舜帝傳說的起源,此前還隱約可考。夏商時期的舜帝傳說,可能有較大的起落,但不絕如縷,與舜帝後裔的勢力盛衰成自然的正比關係。

2、這些人物所提到的虞舜世系,自黃帝起,一直到胡公滿娶大姬而封國於陳,經歷虞夏商周,皆斷續相屬,隱約可考,顯然有虞氏的族屬應出自黃帝。現據這些人物的說法,整理為如下族系譜表:

黃帝… —顓頊…—虞幕… —瞽瞍—舜—商場…—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戲…—虞閼父—胡公滿—陳氏、田氏

戰國時田齊自認是黃帝之後裔,已有民國時出土的青銅器銘文可以證明。徐中舒先生和丁山先生都對陳侯因 錞作了釋文:「隹正六月,癸未,陳侯因 曰,皇考孝武 公,龔哉!大慕克成,其惟因 揚皇考,紹緟高祖黃帝……」其中「高祖黃帝」四字,徐丁二先生的考釋不約而同,已為定論。田齊之田氏來源於陳氏,陳氏本為媯氏,是舜帝後裔,這是古來公認的常識。這裡,陳侯因 即齊威王 ,《史記》作因齊,是字之誤。[3]古人宗族觀念極強,姓氏世代相傳,祖先世系是古代立國和祭祀的根本,決不至於錯認祖宗,所以田齊認黃帝為高祖是事實,也是可信的,早期古代典籍均無異說,與《魯語上·9》、《禮記·祭法》等典籍的說法一致。

舜帝世系中,虞幕是個關鍵性的人物,舜帝的族屬問題,主要由他而起。虞幕其人在《大戴禮記·帝系》中未出現,但在《魯語上·9》、《鄭語·1》、《左昭8》中都已出現。據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引漢劉耽《呂梁碑》:「顓頊生幕,幕生窮蟬,窮蟬生敬康,敬康生喬牛,喬牛生瞽瞍。」[4]這裡,「顓頊生幕」一語以前未見,似乎是從《魯語上·9》「虞幕能帥顓頊,有虞氏報焉」一語化出。《鄭語·1》史伯曰:「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孫未嘗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虞幕能聽協風,以成樂物生者也。夏禹能單平水土,以品處庶類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於百姓者也。周棄能播殖百穀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後皆為王公侯伯。」這裡肯定虞幕為有虞氏之祖,卻沒有提及虞幕來自何氏族。至《魯語上·9》展禽則曰:「幕,能帥顓頊者也,有虞氏報焉。杼,能帥禹者也,夏後氏報焉。上甲微,能帥契者也,商人報焉。高圉、大王,能帥稷者也,周人報焉。」劉俊男先生說:「幕之於顓頊,猶杼之於禹,上甲微之於契,高圉、大王之於稷,皆祖先也。可見幕是顓頊之後,那麼虞舜亦顓頊之後。」[5]這麼理解很對。羅泌《路史·發揮五》有「論舜不出黃帝」說,所引《呂梁碑》與楊伯峻先生《春秋左傳注》所引不同,沒有「顓頊生幕」一語。羅泌的觀點,今人或從之,主要是不相信華夏族皆起源於黃帝的「一元論」古史觀念,而接受《孟子·離婁下》「東夷之人」的說法。其實,孟子的意思是說舜帝「生始卒終,……在東方夷服之地,故曰東夷之人也(趙歧注)。」指的是籍貫而非世系來源。總之,春秋以前都認為虞幕是舜之祖先,他是顓頊之後,而顓頊又是黃帝之後,所有虞舜的後代皆自認黃帝為高祖,是有其來源的。

3、這些人物所提到的舜帝,已是聖德明君的形象。第一,舜帝的事迹主要是舉賢除惡。舉賢指用禹和選拔八愷八元,除惡指殛鯀和放逐四凶。這些與《堯典》相合。《左文18》引用《虞書》,與今《堯典》詞句相同,可證《尚書·堯典》成書在公元前608年之前。第二是歌頌舜德高尚,但比較籠統。《逸周書、太子晉解》載:「師曠見太子,……又稱曰:古之君子,其行可則,由舜而下,其孰有廣德?王子應之曰:如舜者天。舜居其所,以利天下,奉翼遠人,皆得己仁,此之謂天。……師曠罄然。又稱曰:溫恭敦敏,方德不改,聞物□□,下學以起,尚登帝臣,乃參天子,自古誰能?王子應之曰:穆穆虞舜,明明赫赫,立義治律,萬物皆作,分均天財,萬物熙熙,非舜而誰能?」其中有的詞語,如「如舜者天」、「溫恭敦敏」、「穆穆」、「奉翼遠人」等,與《堯典》和《論語》的用語和口氣很是近似。這時候,太子晉行年十五,那麼他必然從小即讀過有關舜帝的文獻,很可能就是《堯典》。師曠不相信他小小年紀就已富有辯才,所以才去考問他一些大道理。可惜太子晉過了三年就死了,只有18歲。《周語下·3》載,周靈王22年,即公元前540年,太子晉進諫時談到「其在有虞,有崇伯鯀,播其淫心,稱遂共工之過,堯用殛之於羽山。其後伯禹念前之非度,釐改制量……」亦與今《堯典》內容相合。那麼太子晉讀過《堯典》應是事實。第三,堯舜禹三者的關係,這些人沒有明確提到「禪讓」這種措辭,但更沒有透出「逼篡」的跡象。《左文18》提到舜有大功二十,得到天下擁戴而為天子,這已符合堯舜禪讓的前提之一。《楚語上·1》談到堯有丹朱,舜有商場,皆是父有元德而有奸子,這已符合禪讓帝位的前提之二。又上述例句中大家眾口一詞認為舜德高尚,這又排除了舜帝逼篡的可能。所以後來儒墨稱譽的禪讓說可能更符合古來傳說的原貌。《竹書紀年》和《韓非子》提出的逼篡說,可能也有較古的來源,但看來只流傳於法家起源地三晉一帶,未必是其他各國的典籍都有此說。值得注意的是,前面提到的晉國臼季、呂相、范宣子、蔡墨等著名人物,都沒有透露過逼篡說的意思,只是讚揚舜帝的功德。荀子反對禪讓說,只是認為「禪讓」的措辭失當,並沒有主張逼篡說,而韓非子對逼篡說其實態度曖昧,搖擺不定。

其實《竹書紀年》的有些記載,未必全可信從。例如,《孟子·萬章上》載:「伊尹相湯,以王於天下。湯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顛覆湯之典刑,伊尹放之於桐三年,太甲悔過,自怨自艾,於桐處仁遷義三年,以聽伊尹之訓己也。復歸於毫。」而《竹書紀年》則曰:「仲壬崩,伊尹放大甲於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大甲七年,大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兩說不同,究竟哪一種說法正確呢?甲骨文有祭祀伊尹的卜辭,例如:

伊尹。(《菁華》11)

歲於伊尹二牢(《後》上22)

癸丑上,上甲歲,伊室。(《明續》513)

伊尹能配享上甲,有二牢之祭,可見其典禮之隆重,幾乎比於先王。終商之世,總是以特祭待之。倘若伊尹如《竹書紀年》所說是一個篡位的叛逆,為太甲所殺,則商之後世子孫對伊尹決不會如此追念。可見《孟子》之說似較近情理。[6]順便說一下,有不少學者總認為禪讓說不如逼篡說真實,究其根源,是深受國外某種歷史觀念和個人價值觀念的影響,以為古人總是崇尚武力和暴力,不相信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具有熱愛和平,講信修睦,公利天下的性格。

4、舜陵至遲在春秋時期已經存在,而且很可能就在九疑山。2004年,湖南寧遠九疑山玉琯岩發掘出舜帝陵廟遺址,規模宏大,有3萬平方米。據專家學者考察論證,時代可追溯到東漢以前,可以與馬王堆出土的地形圖相印證。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地形圖,明確標出舜帝陵廟在九疑山,時間不晚於漢文帝初元十二年,即公元前168年。那麼馬王堆地圖上的舜帝陵廟來源有沒有更早的記載呢?我們認為,《吳語·3》所載就是一個確證。原文是:「吳王夫差既許越成,乃大戒師徒,將以伐齊。申胥進諫曰:『……昔楚靈王不君,其臣箴諫以不入。乃築台於章華之上,闕為石郭,陂漢,以象帝舜。……」韋昭註:闕,穿也。陂,壅也。舜葬九疑,其山體水旋其丘,故壅漢水使旋石郭,以象之也。韋昭的說法應來自《山海經》。

《海內經》: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長沙零陵界中。郭註:山在今零陵營道縣南,其山九溪相似,故云九疑,古者總名其為蒼梧也。

《海內南經》:蒼梧之山,帝舜葬於陽,帝丹朱葬於陰。郭註:即九疑山也。《禮記》亦曰,舜葬蒼梧之野。

《海內東經》:湘水出舜葬東南陬,西環之,入洞庭下,一曰東南西澤。郭註:環,繞也。今湘水出零陵營道縣陽湖(朔)山,入江。洞庭,地穴也,在長沙巴陵。

馬王堆地圖上的舜陵,正畫在九疑山的南面,旁註深水源。深水即今瀟水,唐以前多稱瀟湘或湘水。深水從舜陵源流出,向南,再向西、西北、北流,正是西環舜陵,故韋昭曰:「舜葬九疑,其山體水旋其丘。」那麼馬王堆地圖和《山海經》及《國語·吳語·3》韋昭注三者可以吻合。

據《史記·楚世家》,楚靈王七年(—534),就章華台,下命內亡人實之。《楚語·5》載:靈王為章華之台,與伍舉升焉,曰:台美夫!伍子胥之祖父伍舉曾極力進諫。可見伍子胥所言不虛:「昔楚靈王不君,其臣箴諫以不入,乃築台於章華之上,闕為石郭,陂漢,以象帝舜。」其臣箴諫者指其祖父伍舉,以象帝舜的規制當為其所親見親聞,決不會是伍子胥為了勸諫吳王夫差修築姑蘇台而編造出來的。可以推定,楚靈王築章華台時,一定是模仿蒼梧之淵或深水西環舜陵的情況,就在漢水邊築堤而引出一渠水或一帶湖水,使之環繞章華台,以達到營造舜陵景象的效果。也有人認為,所謂「象帝舜」是模擬九疑山(在今湖南寧遠縣南)舜陵之勢。此山特點是「羅岩九峰,各導一溪,岫壑負岨,異嶺同勢」。如此,離湖畔可能亦有象徵性的「九溪九峰」,而石郭墓室當在一座山峰巒上,就象舜陵在舜源峰上一樣。[7]此說甚有新意,可備參考。可見,楚人對舜陵早就十分關注而且十分熟悉,馬王堆地形圖有可能出自楚人之手。

章華台為春秋時「天下第一台」,施工長達七年,台高十丈,基廣十五丈(《水經注·沔水注》)。楚靈王築此章華台,可能用以遊樂、藏寶,也可作軍事、觀象之用,但為什麼要象帝舜陵呢?我們認為,當時楚國已將九疑山視為仙鄉神山,楚靈王大概還想登章華台以享受神靈之樂。屈原詩中多次描寫了九疑山的神靈世界:

《離騷》: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辭。又,百神翳其備降兮,九疑繽其並迎。

《九章·涉江》:駕青虯兮驂白螭,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

《九歌·湘夫人》:九疑繽兮並迎,靈之來兮如雲。

可見,舜的英靈在楚國心目中佔有崇高的地位,已成為居於九疑山的大神。[8]按理,楚人應有對舜陵的望祀或實地祭祀。九疑山古稱零陵,又作靈陵,正是由此而得名。王充《論衡·偶會》曰:「象耕靈陵。」深水源至今仍稱靈江,湘水源有靈渠,可作旁證。

《辭源》曰:「章華台,春秋楚靈王造,在今湖北監利縣西北。左昭7:楚子成章華之台,願與諸侯落之。即此。參見宋沈括夢溪筆談辨證二,清俞正燮癸已類稿二章華台考。」而1984年發掘的湖北潛江龍灣遺址,東西長2000米,南北寬約1000米,在遺址東南部已發現台基十餘個,在其中之一的放鷹台基上發現宮殿基礎一座。這是目前已發掘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東周台遺址。有的學者認為此即楚國著名的章華台。[9]按,今監利縣在長江邊,《吳語·3》明明說「陂漢」,則《辭源》所據乃舊說,非是。

總之,在楚靈王築章華台之前,舜陵已在深水西環之九疑山中,與馬王堆地圖和《山海經》的記載相吻合,所以章華台才可能仿照其形制來施工。同時,也可證《山海經》成文應在此時之前。可見馬王堆地形圖上的帝舜陵廟確實有十分古老久遠的來源,時代至遲在春秋晚期以前。

注釋:

[1]李學勤.釋郭店簡祭公之顧命[A].《中國哲學》編輯部、國際儒聯學術委員會編.郭店楚簡研究(中國哲學,第20輯)[C].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335-338頁.

[3]丁山.由陳侯因 錞銘黃帝論五帝[J].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33年,第三本第四分冊:517-536頁.

[4]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3:1035頁.

[5]劉俊男.虞舜族屬考[J].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第1期:16-19頁.

[6]王玉哲.中華遠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02-203頁.

[2][7]高介華、劉玉堂.楚國的城市與建築[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137-138頁;253-259頁.

[8]陳泳超.堯舜傳說研究[M].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312-313頁.

[9]顧德融、朱順龍.春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515頁.

推薦閱讀:

美文欣賞:在夢的傳說中游弋
電影【地海傳說(上下部) - 美國魔幻動作大片】
白雞冠的歷史傳說
中秋節的來歷、習俗與傳說。
傳說中的一隻風流龜

TAG: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