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推薦)中國式教育的四大誤區

一年一度的高考正在上演,教育又成了熱門話題。「虎媽」蔡美兒上月當選本年度《時代》周刊全球最具影響力百人榜,並與各色影響力人物走上紅毯。虎媽的紅火引爆全球的同時,似乎意味著中國式棍棒教育終於蜚聲國際。「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驅趕著中國父母們,在教育資源不均、「擇校」仍大行其道的背景下,父母們難免焦慮,湖北高三「吊瓶班」集體注射氨基酸補充營養一事便是明顯的例子。父母、考生為在應試教育中拔得頭籌漸漸迷失,而孩子們,也因此疲憊不堪。

而另一方面,那些經歷了德智體全面考驗、終於擠進大學校園的學子們,卻早已不再甘心「板凳要做十年冷」的落寞,一邊是紛紛踏上行為藝術之路、從做裸模到另類春運的本科生,另一邊則是口誅筆伐、誓言要衝破「圍城」的研究生……在喧囂和爭議聲中,更多的中國人在反思,中國式教育究竟帶給了孩子們什麼樣的未來?

一,用「我還不是為你好」來殺自由;

2011年6月,武漢一位母親在發布了題為《女兒小升初,我被逼成「變態娘」》的帖子,自稱高舉著「為了孩子」的大旗、呼喊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逼孩子去培優;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卻捨得大把大把的鈔票送給培優機構;看到女兒被奧數折磨得內向憂鬱,中途無奈放棄,而今面對小升初上名校的重重壓力,又全然忘記放棄奧數後女兒重拾快樂的身影,再次把女兒逼入培優班……  

「變態娘」的講述得到了眾多父母的共鳴,網友們在感嘆無奈的同時,不忘調侃「如今親媽都成後媽」,在愛的名義下,只能無奈對孩子「殘忍」。正如「變態娘」所說,眼睜睜看著孩子疲憊厭倦痛苦,卻難以阻止,「在現行教育體制下,家長們都磨練出了一顆變態的心!」他們為孩子狂想各種未來,在自己根本就不知道通向未來的道路在哪裡的情況下,按自己的理解,開始了對孩子的教育,對大多數人來說,除了虐待生命之外,實際上是一無所獲!

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大多數家庭都只有1個小孩!於是這個生命就得承載這個家庭的所有希望!孩子一出生許多父母的狂想開始了。他們希望,自己年輕時未能實現的夢想,或者壓根兒就是一些不著邊際的狂想,能夠由自己的子女來實現,如是以愛的名義,一場曠日持久的虐待開始了。剛學會發聲就要背唐詩,背口訣,能跑能走的時候,就要被強送去各種培訓班學習五花八門的各種本領。

在中國式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下,生命一誕生,就成為了強者的工具,就像貪婪的民間耍猴者得到一隻新猴崽!有的甚至到了變態的程度,放棄生活,傾家蕩產,不惜代價,甚至災絕人性的開始了中國式教育。孩子上學以後,學校以愛的名義,把孩子變成了追名逐利的工具。成績、名次、重點學校、北大、清華成為孩子生活中唯一的目標,為此必須付出一切。按照家長和學校的意志,成為考試的機器。而所有這一切,從來沒有人考慮是否是孩子所需要的?

「我們那時候條件差,都沒機會念大學,所以你要好好學習,爭取上大學深造!」大部分中國家長都是這麼想的,至少在孩子小的時候是這樣:好好學習,以高分考個好大學。這似乎是中國家長們對孩子們唯一的期待。但考上大學以後呢?「你看我念了大學,有了學歷,結果還是沒當個象樣的官,所以你念完大學,一定要當大官!」這是另外一部分高學歷家長的說法。於是,從幫孩子選小學開始,甚至不惜跑路子拖關係,再進重點中學,然後孩子考上大學了,回家問父母,我應該填報什麼志願啊?這就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惡果:由孩子被動地聽家長吩咐,逐漸深化,趨向同化,最後到向家長詢問,終於淪為家長實現他們未泯理想的工具。

二,用物質刺激來誘導拜金主義

在中國家庭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對於物質刺激這個詞語一定並不陌生。據了解,這好象是中國父母們獨有的殺手鐧:考試成績全部85分以上,給孩子買飛機玩具和酸奶;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進入前三,獎勵100塊錢。反此種種,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卻驚人的相似。當人生觀的追求轉化成物質上的貪婪,我們又從何談起獨立的競爭意識和健全的人格呢?

道理有時都是相通的,果然又相繼出台了所謂「見義勇為獎」等種種令人哭笑不得的制度,這不是一個人的悲哀,而是一群人的悲哀,甚至反映了在一個法制尚未健全的國度里,一個民族和一種文化的悲哀。在孩子的心靈里,這是一種變相的拜金主義誘導,也許正是從這一刻起,一道腐敗的大幕已經悄悄拉開。

現在,中國的教育模式實際就是一種優勝劣汰的教育──篩選勝利者,淘汰失敗者,學校之間激烈競爭,勝利的學校盲目擴充、大量招生,失敗的學校生源流失、難以為繼,人力資源與財富資源越來越集中在某些優勝的學校,勝利的學校與失敗的學校之間的教育水平的差異將越來越大,這將出現什麼結局呢?教育決定未來──教育是培養未來社會成員的途徑,教育的水平決定學生將來的生存能力,個人的生存能力不僅關係社會的繁榮穩定,而且關係家庭的和睦幸福,家庭的和睦幸福則關係下一代的教育環境,如此循環,無窮無盡,要麼是良性循環,,要麼是惡性循環。可想而知,如果我們今天為社會提供貧富差異的教育服務,那麼明天必將出現一個更加貧富懸殊的未來社會!

三,家長代替孩子做主,扼殺了獨立和個性;

對於中國的高中生來說,他們在進入大學之前就要選擇自己的方向或專業,通常都會選擇一個能使他們進入名牌大學,選擇一個可能他們根本不是真正感興趣的領域。家長會勸他們選一個更有「前途」的專業,或許這個專業他們並不喜歡,一個學生可能會選擇會計學,因為他知道這個專業可以讓他自己更有可能進入北京大學或清華大學,但是他可能真正愛好的是化學,而且學得很好。

令人感到難過的是,在他們想方設法進入好的學校後,他們不能改變專業,而且畢業後還在這個領域工作,也不會想著尋找機會嘗試他們真正想做的事情,這大部分是來自父母的壓力。所以通過與教育體制的博弈進入一個名牌大學,中國的學生們整體否定了自己,拒絕了發揮他們最大潛能的機會。

例如,要進入一所頂尖的MBA學校,學校會用考試分數的高低來選擇學生。但是高分的申請學生卻不等於最好的管理人才。一個小學老師可能有很多時間去研究這些標準化的考試,但一個投資銀行家卻因為晝夜不停的工作而沒有時間準備考試。那麼,結果是小學老師在MBA課程的考試中擊敗了投資銀行家。但是從這些學校找聘的公司最後會發現,這些畢業生根本不具備攀登商業管理階梯的必備素質。

四,「功利主義」教育,讓孩子從小缺少公德心;

2011年4月1日晚,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赴日留學5年的23歲青年汪某對前來接機的母親顧某連刺9刀,致其當場昏迷。原因則是母親沒有按時將錢寄送給他。重傷的母親胃和肝被刀刺破裂,在重症監護室醫治8天才轉到普通病房。而汪某在日本讀書5年,沒有打工,生活費、學費完全靠家庭負擔,每年約開銷30至40萬元人民幣,汪家甚至舉債養活兒子。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路上,父母們經歷悲喜,而民眾則開始反思,操持孩子人生的「直升機」式家長,在以棍棒威脅與以全心服侍的兩極中,如何才能培養出具備健全人格、卻未在人生各個階段缺位的孩子。 

現在獨生子女教育有一個嚴重不足,就是對孩子沒有任何意志品質方面的要求,也很少磨練孩子的意志。凡事寵著護著,唯恐孩子不順心。獨生子女中較多地存在著脆弱、依賴、任性等不良的意志品質,而家長似乎視而不見。家長往往無休止的滿足孩子的慾望,不給機會或沒有意識到讓孩子鍛煉克制自己的慾望,使孩子的意志品質在無形中弱化。孩子意志品質的磨練是家長、老師和其他人無法代替的,只能讓孩子在一次又一次實踐中發展,家長要為孩子創造挫折教育的條件。

從小學到離開大學,一個年輕人只能死記硬背書本,他的判斷力和個人主動性從來派不上用場,受教育對他來說就是背書和服從。中小學的教育就是聽話,老師管幹部,幹部管同學,孩子們都學會了等級制、成人化的處世思維。中國人從小就學會了討老師喜歡為目的,成績好、聽話,拍馬屁等為人生手段。孩子們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才來大學接受教育的。學生更向馬戲團的猴子一樣,只要記住固定的動作和一成不變的條件反射,就能得到獎賞……也許這一切聽起來會讓人觸目驚心,但我們就是在這樣的教育制度和環境下長大,只是誰也不知道中國式教育的痛苦會堅持到哪一天?(文/風青楊)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名有姓的九大精銳部隊,都曾威震天下
《中國書法》:祝允明書法臨摹觀
《轉》中國首枚民企火箭擬上半年發射 看看長啥樣(圖)
中國現有警犬展示~![組圖]
嘉德春拍首日捷報頻傳,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專場攬金1.21億!

TAG:教育 | 中國 | 中國式 | 推薦 | 誤區 | 強烈 |